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官方兽医队伍建设现状与思考
1
作者 刘凡 孟伟 +3 位作者 骆双庆 陈慧娟 包世俊 郑海学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39-44,共6页
官方兽医是我国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强化我国官方兽医队伍建设,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等方式,汇总了我国官方兽医队伍在法律框架、人员构成及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建设现状,总结了严格资质管理、加强证件管理、提升... 官方兽医是我国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强化我国官方兽医队伍建设,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等方式,汇总了我国官方兽医队伍在法律框架、人员构成及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建设现状,总结了严格资质管理、加强证件管理、提升队伍素质、加强警示教育、严格队伍管理、提升职业形象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做法。同时也发现了人员力量弱化、资金保障不足、技术手段落后、规范履职意识不强等问题,从而提出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培训实效、加强技术支撑、深化作风建设、提升职业保障等建议,以期为新时期官方兽医队伍高效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兽医 队伍建设 经验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少华 王帅 +2 位作者 邹扬 刘仲藜 才学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10,共12页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小反刍动物皱胃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嗜血性寄生虫病。病羊临床表现为消瘦、贫血和衰弱等慢性消耗性症状,严重感染者可致死。该病在我国牧区普遍流行,目前暂无安全长效疫苗可用,加之耐药...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小反刍动物皱胃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嗜血性寄生虫病。病羊临床表现为消瘦、贫血和衰弱等慢性消耗性症状,严重感染者可致死。该病在我国牧区普遍流行,目前暂无安全长效疫苗可用,加之耐药性严重,放牧羊群感染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极大地降低了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是诊断寄生虫感染、制定驱虫治疗方案、耐药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检测等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病新型检测方法的研发及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病原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GCD0103对小反刍兽疫病毒体外复制的影响
3
作者 邓瑞雪 潘春容 +4 位作者 朱学亮 胡林杰 孙跃峰 曾巧英 蒙学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42-4552,共11页
旨在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选择性抑制剂MGCD0103(Mocetinostat)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在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细胞)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T-qPCR法测定PPRV感染后宿主细胞HDACs和抑制... 旨在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选择性抑制剂MGCD0103(Mocetinostat)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在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细胞)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T-qPCR法测定PPRV感染后宿主细胞HDACs和抑制剂处理细胞中PPRV N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Time of Addition Assay确定MGCD0103在PPRV复制过程的作用阶段,用Western blot检测PPRV 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TCID50方法测定了病毒滴度。结果表明,PPRV感染引起EEC细胞HDAC1(P<0.001)和HDAC2(P<0.002)转录水平明显上升;MGCD0103在病毒入侵和复制阶段均发挥了抑制作用,且在复制阶段抑制作用更明显;MGCD0103显著降低PPRV N基因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及病毒滴度(P<0.002),且其抑制PPRV在EEC中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药物选择指数(SI)分别是0.43μmol·L^(-1)和4.35。本研究确定MGCD0103显著抑制PPRV的复制,这对研发有效抗PPRV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效率产毒细胞株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MGCD0103 抑制 小反刍兽疫病毒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检测的三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五指山猪组织样品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瑞雪 张云航 +7 位作者 李杨 谭晨 蔡艺菲 刘园园 曹宗喜 张艳 孙瑞萍 刘光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8-3554,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猪基因组中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并鉴别PERV-A、PERV-B、PERV-C三种亚型PERV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根据PERV不同亚型囊膜(env)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优...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猪基因组中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并鉴别PERV-A、PERV-B、PERV-C三种亚型PERV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根据PERV不同亚型囊膜(env)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优化后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可特异性扩增三种亚型PERV目的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扩增结果呈阴性;该方法的敏感性较好,对PERV-A、PERV-B、PERV-C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10^(2)、1×10^(3)和1×10^(2)拷贝·μL^(-1);采用建立的三重PCR方法检测103份组织样品,其中PERV-A的阳性率为100%(103/103),PERV-B的阳性率为100%(103/103),PERV-C的阳性率为54%(56/103),与经典单重PCR方法进行比较,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6%。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较好、快速简便的三重PCR方法,可用于PERV三种亚型同时检测的鉴别诊断,为筛选无PERV的猪源供体器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囊膜基因 三重PCR检测方法 组织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质酶3样蛋白1纳米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5
作者 钟梦丹 吉艳红 +3 位作者 张吉豫 朱啟超 冯赛祥 廖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3-3462,共10页
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IAV)后,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暗示其可能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调控。然而,当前尚未发现CHI3L1与IAV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由于CHI3L1在免疫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推测其可能在调节... 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IAV)后,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暗示其可能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调控。然而,当前尚未发现CHI3L1与IAV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由于CHI3L1在免疫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推测其可能在调节抗病毒免疫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现有的研究工具不足,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CHI3L1检测方法,以助力后续的研究工作。因此本研究以CHI3L1为目标蛋白,通过构建CHI3L1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进行了体外表达与纯化,并使用该纯化蛋白免疫羊驼。通过4次免疫后,采集羊驼外周血并分离淋巴细胞,测定抗体水平达到了1∶64000,符合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标准。随后,利用巢式PCR扩增了单个重链可变区(VHH)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至pComb噬菌体载体,成功构建了一个库容量为1.2×10^(8)cfu·mL^(-1)的CHI3L1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通过三轮的免疫亲和筛选和富集,筛选得到四株不同序列的特异性纳米抗体(Nb)。随后,研究进一步构建了CHI3L1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293F细胞进行表达,使用Protein A亲和纯化系统纯化了所表达的蛋白。经ELISA测定,Nb-YC8和Nb-YC4显示出较好的亲和力。利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纳米抗体与商品化抗体相比,能够正确识别CHI3L1蛋白。免疫荧光分析显示,Nb-YC4、Nb-YD10和Nb-YF8能够识别293T细胞中表达的CHI3L1蛋白,而Nb-YC8未能成功识别CHI3L1,推测其可能识别的是线性表位。本研究成功筛选并鉴定了4株具有不同亲和力的CHI3L1特异性纳米抗体,这些抗体有望成为研究机体免疫系统中CHI3L1功能的有力工具。通过对CHI3L1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揭示其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潜在作用,并为开发基于CHI3L1的诊断或治疗手段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3L1 纳米抗体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副流感病毒5型H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倪民婷 张耕馨 +3 位作者 孙普 刘光亮 陈佳宁 王金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为建立5型猪副流感病毒(Porcine parainfluenza virus 5,PPIV5)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用原核表达系统对PPIV5 HN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并用该重组蛋白进行PPIV5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显示,重组HN蛋白大小约为60 ku,反应性良好,以200 ng/孔... 为建立5型猪副流感病毒(Porcine parainfluenza virus 5,PPIV5)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用原核表达系统对PPIV5 HN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并用该重组蛋白进行PPIV5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显示,重组HN蛋白大小约为60 ku,反应性良好,以200 ng/孔包被抗原,10%BSA封闭30 min,1∶400稀释待检血清,1∶10000稀释二抗孵育30 min,显色5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该方法与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PPIV5阳性血清最低检测稀释度为1∶800,敏感性高,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重复性好。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为PPIV5的血清学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副流感病毒5型 HN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捷申病毒5型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邵永恒 倪民婷 +6 位作者 高梦玲 汤娇 张耕馨 林圣宇 刘光亮 陈佳宁 王雯慧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3-889,共7页
旨在建立针对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5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其防控提供物质储备。PTV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原,以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包括脑炎、肺炎、繁殖障碍、心肌炎及腹泻等多种症状。但该... 旨在建立针对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5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其防控提供物质储备。PTV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原,以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包括脑炎、肺炎、繁殖障碍、心肌炎及腹泻等多种症状。但该病原亚型众多,不同亚型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且缺乏高效、特异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阻碍了对PTV-5的防治。本研究针对危害较大的PTV-5构建了pET-30a-VP1重组质粒,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VP1蛋白,以纯化的VP1为包被抗原,经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PTV-5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与常见猪源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稀释度为1∶3200,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对东北地区279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阳性率为67.74%,与报道的流行情况相符。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综合评价良好,为PTV-5的临床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VP1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克珠利和托曲珠利抗犊牛球虫效果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车金 柴宜均 +13 位作者 柳志成 杨来康 陈伟 李丽霞 贠秀君 马艳萍 吴韬 徐利军 杨小梅 马利军 马长春 马鹏 关贵全 殷宏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牛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球虫属的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对养牛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评价不同药物对艾美耳球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将45头2月龄左右的犊牛分为3个组:地克珠利治疗组(DCZ组,n=15)、托曲珠利治疗组(TTZ组,n=15)和对照组(n=15)... 牛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球虫属的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对养牛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评价不同药物对艾美耳球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将45头2月龄左右的犊牛分为3个组:地克珠利治疗组(DCZ组,n=15)、托曲珠利治疗组(TTZ组,n=15)和对照组(n=15),单次给药后进行为期90 d的观察,通过粪便样品评分、平均每克粪便卵囊数(OPG)、球虫感染率和平均日增重(ADG)评估DCZ和TTZ对球虫防治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90 d时DCZ组和TTZ组的粪便样品评分明显降低;DCZ组平均OPG和球虫感染率在给药后持续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TTZ组平均OPG和球虫感染率在给药后30 d降低为0,而对照组平均OPG和球虫感染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给药后90 d时TTZ组ADG略高于DCZ组,但相较于对照组,DCZ组和TTZ组ADG均有大幅提升。结果表明,DCZ和TTZ均可有效防治犊牛球虫的感染,缓解犊牛腹泻,提升日增重,且TTZ相对于DCZ拥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克珠利 托曲珠利 球虫 犊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9
作者 钱榜 刘振东 +5 位作者 赵印 李静 PRAJAPATI Meera 李彦敏 孙跃峰 窦永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以H蛋白4个反应原性较好的B细胞表位串联后为检测抗原,在确定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度,优化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基础上,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检测临界值,建立了小...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以H蛋白4个反应原性较好的B细胞表位串联后为检测抗原,在确定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度,优化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基础上,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检测临界值,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然后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5×10^(-6)μg/孔,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血清及酶标二抗孵育时间均为10 min,检测方法的临界值为S/P=9.77%,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口蹄疫、羊痘、蓝舌病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用建立的化学发光法和市售小反刍兽疫抗体cELISA试剂盒平行检测247份田间血清,两者相对符合率为94.33%,但化学发光法敏感性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灵敏、特异、稳定,可用于田间血清样品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蛋白 B细胞表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eR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外排泵RaeC-RaeA-RaeB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倩倩 林馨 +8 位作者 韦依琳 崔昊宇 邹荣华 吴晓妮 葛家振 黄国梁 张丽娟 郑福英 蔺国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93-3802,共10页
旨在阐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A-LZ01株GE 296_RS05175基因编码的RaeR对外排泵RaeC-RaeA-RaeB的调控作用。构建RA-LZ01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编码内膜蛋白RaeB)缺失株ΔRaeB和回复株cΔRaeB,以及GE296_RS05175基因缺失株ΔRaeR和回复株cΔR... 旨在阐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A-LZ01株GE 296_RS05175基因编码的RaeR对外排泵RaeC-RaeA-RaeB的调控作用。构建RA-LZ01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编码内膜蛋白RaeB)缺失株ΔRaeB和回复株cΔRaeB,以及GE296_RS05175基因缺失株ΔRaeR和回复株cΔRaeR。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菌株对抗菌素的敏感性以及GE296_RS05160和GE296_RS05175基因在特异性底物刺激下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缺失株的生长能力无明显变化;与亲本株和回复株相比,缺失株ΔRaeB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的敏感性上升,而缺失株ΔRaeR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SDS的敏感性降低;加入SDS刺激后,RA-LZ01和ΔRaeR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上升了2.26倍和4.64倍,ΔRaeR株中该基因的上调倍数明显超过了RA-LZ01株;在SDS刺激下,RA-LZ01和ΔRaeB株的GE296_RS05175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明显下调。上述结果表明,外排泵RaeC-RaeA-RaeB与菌株的生长无明显相关性,可介导菌株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SDS产生耐受;底物SDS可刺激GE296_RS05175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该基因编码的RaeR对RaeB的表达发挥负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RAEB RaeR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鹏飞 高桂琴 +6 位作者 周广青 吴锦艳 颜新敏 曹小安 何继军 袁莉刚 尚佑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9-2266,共8页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enzootic nasal tumor, ENT)是山羊的病毒性传染病,由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of goats, ENTV-2)所引起,感染后可以导致山羊的鼻道筛骨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癌变,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enzootic nasal tumor, ENT)是山羊的病毒性传染病,由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of goats, ENTV-2)所引起,感染后可以导致山羊的鼻道筛骨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癌变,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对山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建立快速、准确且能定量分析ENTV-2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ENTV-2 env基因(MT254061.1)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ENTV-2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与临床检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模板浓度为6.30×10^(2)~6.30×10^(7) copies·μ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 5,扩增效率为110%,线性方程的斜率为-2.953,最低检测限度为6.30×10^(1) copies·μL^(-1);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与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羊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s)等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2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较普通PCR方法的检出率更高。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ENTV-2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ENTV-2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 羊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TAQMAN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多房棘球蚴let-7-5p可抑制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和虫体生长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立群 吴易璇 +8 位作者 蒲桂婷 曹珊菱 王得先 刘婷丽 李红 AMUDA Tharheer Oluwashola 郭小腊 殷宏 骆学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9-2628,共10页
旨在明确敲低多房棘球蚴emu-let-7-5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和虫体生长的影响。构建表达多房棘球蚴emu-let-7-5p海绵序列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在293T细胞上验证其抑制效果和特异性。70只清洁级BALB/c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AV8-si-le... 旨在明确敲低多房棘球蚴emu-let-7-5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和虫体生长的影响。构建表达多房棘球蚴emu-let-7-5p海绵序列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在293T细胞上验证其抑制效果和特异性。70只清洁级BALB/c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AV8-si-let-7-5p、AAV8-control和PBS后两周,每组随机选取2只小鼠分别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分析肝组织中GFP、let-7-5p及其靶基因C/EBP δ的表达。随后,所有小鼠每只腹腔接种1 000个原头蚴,3个月后qRT-PCR检测腹腔巨噬细胞emu-let-7-5p、C/EBP δ、M1型(IL-1β、iNOS和IL-6)和M2型(Arg-1、IL-4和IL-10)相关分子的转录水平,并统计各组小鼠多房棘球蚴的包囊重量和原头蚴数量。结果表明,注射后第15天,AAV8-si-let-7-5p成功靶向小鼠肝脏,并引起emu-let-7-5p的敲低和C/EBP δ的上调表达。感染后3个月,AAV8-si-let-7-5p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mu-let-7-5p和M2型相关分子Arg-1均显著下调,而C/EBP δ和M1型相关分子IL-1β和iNOS均显著上调。此外,AAV8-si-let-7-5p组IL-4和IL-6下调表达,而IL-10上调表达,且小鼠肝脏包囊重量和原头蚴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敲低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体内emu-let-7-5p,可促进C/EBP δ的表达,进而抑制M2型极化和虫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emu-let-7-5p 腹腔巨噬细胞极化 虫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内卡病毒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分离及抗体应答分析
13
作者 李梅 穆素雨 +4 位作者 董虎 李硕 潘颂佳 郭慧琛 孙世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62-4570,共9页
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在复制过程中可形成完整病毒和空衣壳,它们的分离条件和抗体应答差异目前还是未知的。本研究利用盐酸胍形成SVA空衣壳,通过优化不同的密度梯度、介质、转速、时间条件进行超速离心,获得分离SVA完整病毒... 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在复制过程中可形成完整病毒和空衣壳,它们的分离条件和抗体应答差异目前还是未知的。本研究利用盐酸胍形成SVA空衣壳,通过优化不同的密度梯度、介质、转速、时间条件进行超速离心,获得分离SV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最佳条件,并按SVA完整病毒12.5μg·只-1,空衣壳12.5μg·只^(-1)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1~7周检测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显示,SVA的MOI=1时感染细胞2 h加入100 mmol·L^(-1)盐酸胍可以使SVA完整病毒全部形成空衣壳;在10%~50%氯化铯,36000 r·min^(-1),离心2.5 h是区分SV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最佳条件;而且SVA完整病毒与空衣壳诱导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ns)。本研究为塞内卡病毒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分离纯化、重组SVA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A 完整病毒 空衣壳 分离条件优化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地乡部分地区亚洲璃眼蜱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14
作者 昝晓庆 任巧云 +8 位作者 罗金 王彦龙 刁沛文 车丽妍 罗建勋 殷宏 关贵全 刘光远 赵洪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裕民县新地乡所采集蜱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情况。方法采集该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 600对收集到的蜱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提取全蜱总DNA,采用PCR技术,基于COI和ITS2基因位点对蜱DNA进行扩增,... 目的了解新疆裕民县新地乡所采集蜱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情况。方法采集该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 600对收集到的蜱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提取全蜱总DNA,采用PCR技术,基于COI和ITS2基因位点对蜱DNA进行扩增,将阳性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通过NCBI数据库中Blast在线分析软件,将测序所获序列与数据库中其他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遗传进化树,确定蜱的进化生物学特性。结果经形态学鉴定,从裕民县新地乡采集的蜱均符合亚洲璃眼蜱的特征。基于COI和ITS2基因序列建立的遗传进化树表明,本次研究所采集的蜱与已知的亚洲璃眼蜱聚为一支。结论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本次研究所采集的蜱为亚洲璃眼蜱。该结果为新疆新地乡蜱种分布提供一定数据资料,为蜱种鉴定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形态鉴定 COI基因 ITS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VDV-2d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
15
作者 杨宣叶 高明阳 +5 位作者 胡欣妍 王进千 王慧慧 丁玉林 曹小安 马晓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1-2121,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对腹泻犊牛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进行分析,首次确认该毒株为BVDV-2d亚型,命名为22-Gansu-F3。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不仅探讨了腹泻犊牛肠道的病理变化,还分析了其同义密码子使... 本研究通过对腹泻犊牛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进行分析,首次确认该毒株为BVDV-2d亚型,命名为22-Gansu-F3。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不仅探讨了腹泻犊牛肠道的病理变化,还分析了其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在开放阅读框中,CpG二核苷酸的使用频率显著降低,并且在选择同义密码子的过程中,精氨酸对含CpG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功能性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遗传学特征,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编码序列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差异,发现N^(pro)和NS4A的编码区在同义密码子使用上与其他蛋白质显著不同。此外,BVDV-2d型22-Gansu-F3毒株的不同蛋白质编码区在适应猪、羊和骆驼的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上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为这些动物体内病毒蛋白的翻译提供了潜在的物质基础。本研究结果为中国BVDV-2型的进化动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为预防该亚型成为中国主要流行亚型提供了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2d 病理变化 同义密码子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塞内卡病毒HBWH/1/2018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雪青 祁光宇 +6 位作者 李平花 付元芳 白兴文 包慧芳 孙普 卢曾军 刘在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为了鉴定湖北省某猪场水疱性疾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RT-PCR、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电镜观察、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及分子进化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某猪场采集的具有水疱样病变的猪水疱皮样品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及全基因组序... 为了鉴定湖北省某猪场水疱性疾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RT-PCR、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电镜观察、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及分子进化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某猪场采集的具有水疱样病变的猪水疱皮样品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1株A型塞内卡病毒(SVA),命名为HBWH/1/2018株。该毒株接种BHK-21细胞培养能够引起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免疫荧光试验结果为阳性;病毒滴度为10^(9.35) TCID_(50)/0.1mL;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281 bp(不包括Poly A),开放阅读框为6546 bp,编码2181个氨基酸;VP1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HBWH/1/2018株与HN01/2017株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高达99.4%),而与SVA原型毒株SVV-001株的亲缘关系最远(相似性为91.3%)。本研究不仅丰富了SVA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也为进一步研究SVA的致病机理及相关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分离鉴定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及其免疫调控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坤鹏 杨发誉 +2 位作者 张丹阳 郑海学 朱紫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和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疾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ASFV的环境稳定性以及能借助中间宿主软蜱和不易感宿主野猪进行传...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和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疾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ASFV的环境稳定性以及能借助中间宿主软蜱和不易感宿主野猪进行传播的能力,使其防控具有一定难度。另外,由于缺乏对ASFV庞大的基因组和对应的编码蛋白的了解,其免疫学和疫苗学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在缺乏具有稳定保护效力的安全疫苗情况下,ASF防控仍以扑杀和生物安全措施为主,这使得在应对ASF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我国2018年首次暴发ASF疫情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控制住了疫情进一步传播,但目前ASF依旧威胁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养猪行业的发展。本文对ASF的疾病特征、病原学特征和疫苗研发,以及ASFV所引起的天然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ASFV的免疫学相关研究和ASF的疫苗研发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天然免疫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非洲猪瘟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鉴定及其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
18
作者 黄国梁 吴晓妮 +5 位作者 邹荣华 李倩倩 葛家振 宋国栋 郑福英 蔺国珍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62-66,共5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高纯度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并建立其永生化细胞系,为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重要的试验材料。通过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成功分离出樱桃谷鸭原代BMECs,通过猿猴病毒... 本研究旨在获得高纯度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并建立其永生化细胞系,为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重要的试验材料。通过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成功分离出樱桃谷鸭原代BMECs,通过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SV40)转染的方法,转染后连续传12代获得樱桃谷鸭BMECs永生化细胞系。对BMECs的细胞核以及内皮细胞的标志性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原代细胞和永生化细胞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功从樱桃谷鸭脑组织中分离出BMECs并传代培养,经慢病毒转染后体外传代培养12代以上,细胞仍稳定表达vWF,成功建立了樱桃谷鸭BMECs永生化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鸭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永生化细胞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