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3ABC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轶梅 刘在新 +3 位作者 卢曾军 郭建宏 常惠芸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将牛源O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diseasevirus,FMDV)China/99株非结构蛋白基因3ABC从pGEM T 3ABC重组质粒中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riEx 4Neo上,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riEx 3ABC。将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 将牛源O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diseasevirus,FMDV)China/99株非结构蛋白基因3ABC从pGEM T 3ABC重组质粒中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riEx 4Neo上,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riEx 3ABC。将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SDS PAGE可检测到分子量约为59 1ku的目的蛋白带,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1 4%。Westernblotting分析证明表达产物能被FMD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达产物纯化后作抗原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显示特异的免疫学活性,并能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注苗动物。研究为以FMDV非结构蛋白为抗原,建立自然感染动物和注苗动物的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病毒 非结构蛋白基因 3ABC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自然感染动物与免疫动物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轶梅 卢曾军 +1 位作者 刘在新 谢庆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能引起巨大经济损失。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 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除发达国家外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注射疫苗的办法来控制该病的流行。因此如何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是口蹄疫防制中迫切需要解决...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能引起巨大经济损失。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 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除发达国家外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注射疫苗的办法来控制该病的流行。因此如何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是口蹄疫防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可以将绝大部分的非结构蛋白除去 ,因而灭活疫苗免疫动物只能产生结构蛋白抗体 ,而感染动物能产生结构蛋白抗体 ,也能产生非结构蛋白抗体 ,因此 ,检测非结构蛋白抗体为鉴别口蹄疫感染动物与免疫动物提供了美好前景。文章从鉴别诊断的原理 ,非结构蛋白的免疫特性 ,鉴别诊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非结构蛋白作为鉴别诊断抗原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自然感染动物 免疫动物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期7株猪瘟流行野毒E2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慧 邱昌庆 +1 位作者 周继章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应用RT-PCR和nPCR扩增了7株国内近期(2001年-2003年)流行的猪瘟野毒E2基因,分别克隆至pGEM-T载体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同时将其与C株、Alfort株、Brecsia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构建了CSFV的遗传发生... 应用RT-PCR和nPCR扩增了7株国内近期(2001年-2003年)流行的猪瘟野毒E2基因,分别克隆至pGEM-T载体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同时将其与C株、Alfort株、Brecsia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构建了CSFV的遗传发生树,并对E2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所测7株野毒均包括完整的信号肽序列及部分跨膜区在内的1 170 bp,与C株、Alfort株、Brescia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6%~94.5%、89.2%~92.7%、85.9%~89.3%,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2%~95.8%、88.9%~92.0%、84.0%~90.1%;而7株野毒之间的差异很小,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8%~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6.3%~99.1%.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所测得7株流行野毒均属于第1群,而且可分为两亚群,与C株在同一亚群.同时对主要抗原区氨基酸位点变异进行了分析,对其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情况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同源性 遗传发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大肠杆菌表达FMDV NSP3ABC鉴别感染与注苗动物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轶梅 卢曾军 +1 位作者 刘在新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用大肠杆菌表达的FMDV NSP3ABC经纯化复性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鉴别感染动物与注苗动物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大量的牛血清样品,确定了3ABC-I-ELISA判定标准。3ABC-I-ELISA以(OD样品-OD阴性)÷(OD阳性-OD阴性)来计算待测样... 用大肠杆菌表达的FMDV NSP3ABC经纯化复性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鉴别感染动物与注苗动物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大量的牛血清样品,确定了3ABC-I-ELISA判定标准。3ABC-I-ELISA以(OD样品-OD阴性)÷(OD阳性-OD阴性)来计算待测样品效价。当效价小于012为阴性,介于012~013之间为可疑,大于013为阳性。根据此判定标准所测试验感染动物血清都为阳性,敏感性达100%;97.06%疫苗注射动物血清为阴性;98.39%的非免疫健康牛(未感染也未注射疫苗牛)血清为阴性。研究证实感染牛在1年以后仍能检测到3ABC抗体。这说明3ABC-I-ELISA能够鉴别FMDV感染动物和注苗动物,可作为大面积疫情监测的方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表达 鉴别 间接ELISA方法 FMDV 感染动物 判定标准 动物血清 血清样品 疫苗注射 注射疫苗 方法应用 疫情监测 阳性 敏感性 健康牛 检测 效价 抗原 后作 免疫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朊蛋白(bPrP^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润 谢庆阁 +1 位作者 刘湘涛 陈豪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分别从9头牛(3头牦牛、3头荷斯坦牛和3头秦川黄牛)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牛PrPC的片段大小为795bp,包含了牛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 分别从9头牛(3头牦牛、3头荷斯坦牛和3头秦川黄牛)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牛PrPC的片段大小为795bp,包含了牛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含单一外显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国内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基本相同。本次所报道的牛PrP(bPrPC)基因含6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八肽Pro-His-Gly-Gly-Gly-Trp-Gly-Gln/Arg或九肽Pro-Gln/His-Gly-Gly-Gly-Gly-Trp/Arg-Gly-Gln。这些bPrPC基因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9.0%~100.0%和99.2%~100.0%之间。在整个18个碱基替换中,多数替换是保守的,为同义突变,仅有5个替换引起氨基酸突变,分别为HN200302的W60R、HN200303的S154N、MN200301的A129V、NN200302的Q234R和NN200303的Q94R突变。发现牦牛朊粒基因在126(A→G)、234(G→A)和678(T→C)位的特征性核苷酸替换,但均为同义码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神经变性疾病 疯牛病 朊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位RT-PCR对BHK-21细胞中的FMDV检测和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军军 常惠芸 +3 位作者 林彤 丛国正 独军政 谢庆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为了明确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部位,建立原位检测FMDV的方法。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对实验接种FMDV的BHK-21细胞中的FMDV RNA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在接毒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大量强阳性... 目的为了明确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部位,建立原位检测FMDV的方法。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对实验接种FMDV的BHK-21细胞中的FMDV RNA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在接毒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大量强阳性蓝染颗粒,阴性对照细胞中没有蓝染颗粒出现,也没有明显的背景染色。结论结果表明FMDV RNA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复制和增殖,同时也表明原位RT-PCR是检测细胞内病毒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RT-PCR FMDV BHK-21细胞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概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厍大亮 李冬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灭活疫苗仍然是当前防控口蹄疫使用的主要疫苗,因此研究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论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过程,并对近年来生产工艺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口蹄疫灭活疫苗 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朊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8
作者 吴润 谢庆阁 +1 位作者 刘湘涛 陈豪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4-799,共6页
分别从6只羊(3只藏绵羊和3只山羊)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羊PrP基因片段大小为771bp,包含了羊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包... 分别从6只羊(3只藏绵羊和3只山羊)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羊PrP基因片段大小为771bp,包含了羊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包含在单一外显子内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其与国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基本相同。所克隆的羊PrP基因含5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八肽Pro-His-Gly-Gly-Gly-Trp-Gly-Gln或九肽Pro-Gln/His-Gly-Gly-Gly-Gly-Trp-Gly-Gln。这些PrP基因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9.0%~100.0%和98.1%~100.0%之间。共发现17个碱基替换,其中6个为同义码替换、11个为异义突变。异义突变中,除SY200301~SY200303的S240P和MY200301的M112T外,其余均位于PrP氨基酸125~228的C-端球形结构区,分别为MY200301的G129S突变、MY200302的T191R突变、MY200303的G127S突变及SY200302和SY200303的H143R和R211G。6个羊PrP基因均为密码子136、154和171的PrPARQ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山羊 朊蛋白基因 DNA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