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共生生物对肠道干细胞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丁莹莹 张嘉芸 +5 位作者 唐龙轩 张少华 郭小腊 蒲丽霞 牟文杰 王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1026,共8页
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ISCs)在维持肠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共生生物(如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对宿主的干细胞调节至关重要,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肠道干细胞的更新分化。本文重点阐述了肠道菌群... 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ISCs)在维持肠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共生生物(如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对宿主的干细胞调节至关重要,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肠道干细胞的更新分化。本文重点阐述了肠道菌群和蠕虫及其代谢产物对ISCs的影响,并侧重总结了相关的细菌、代谢产物等对ISCs增殖分化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未来肠道损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道蠕虫 肠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流行毒株G-H环基因重组口蹄疫病毒的拯救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2
作者 李平花 黄书伦 +11 位作者 张克强 刘锋 孙普 李冬 包慧芳 曹轶梅 白兴文 马雪青 李坤 袁红 刘在新 卢曾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22-5229,共8页
为了研究能有效免疫防控当前流行的O型3个拓扑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利用FM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通过基因替换,构建同时含当前流行的O型三个拓扑型病毒株结构蛋白基因的重组全长克隆,转染... 为了研究能有效免疫防控当前流行的O型3个拓扑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利用FM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通过基因替换,构建同时含当前流行的O型三个拓扑型病毒株结构蛋白基因的重组全长克隆,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细胞后拯救重组FMDV,分析结构蛋白基因的重构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拯救病毒制备灭活疫苗,免疫猪和牛,用体外中和试验初步研究其作为O型FMD疫苗候选株的潜力。结果表明FMD流行毒株结构蛋白VP1 G-H环基因的替换没有明显影响重组病毒的噬斑表型和复制能力,但不同FMDV G-H环抗原表位对猪诱导机体产生交叉中和抗体水平影响较大,对牛诱导机体产生交叉中和抗体的影响较小,表明FMDV G-H抗原表位是猪免疫优势的表位。本研究为未来FMDV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环 重组口蹄疫病毒 拯救 免疫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正洋 宋银娟 储岳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7-2367,共11页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应对缺氧反应的中枢调节因子,稳定的HIF-1α具有多种功能,参与血管生成、代谢调节、细胞自噬及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HIF-1α的稳定性受到多种信号的调节,包括氧气水平、病原体感染以及代谢中间体...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应对缺氧反应的中枢调节因子,稳定的HIF-1α具有多种功能,参与血管生成、代谢调节、细胞自噬及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HIF-1α的稳定性受到多种信号的调节,包括氧气水平、病原体感染以及代谢中间体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IF-1α在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HIF-1α稳定性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解析HIF-1α在防御多种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和其作为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稳定性 病原体 感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ip敲除猪肾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家丽 杨帆 +5 位作者 邵文华 黄梦瑶 曹伟军 蒲秀瑛 张伟 郑海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0-1818,共9页
旨在探究Toll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 protein, Tollip)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增殖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ollip基因缺失的猪肾细胞系(porcine kidney cell line, PK-15),并通过PCR测序... 旨在探究Toll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 protein, Tollip)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增殖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ollip基因缺失的猪肾细胞系(porcine kidney cell line, PK-15),并通过PCR测序和Western blot确认敲除效果,然后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Tollip缺失后细胞活力变化,确认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无显著差异,用FMDV感染敲除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和病毒滴度测定等方法测定病毒在敲除细胞系中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感染FMDV后,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相比,显著促进了病毒的复制。综上,在PK-15细胞上,成功构建Tollip缺失细胞系,且试验表明Tollip的缺失有助于FMD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后续Tollip功能研究及抗病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Tollip基因 细胞系 口蹄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D1133 L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其复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文倩 侯景 +12 位作者 杨金柯 郝雨 杨行 史喜绢 张大俊 别鑫恬 陈国辉 陈玲玲 何路 赵美玉 赵思越 郑海学 张克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4-859,共6页
旨在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D1133L单克隆抗体对病毒复制的调控效应。在制备了ASFV D1133L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将ASFV和不同浓度的单克隆抗体同时接种于PAMs,通过红细胞吸附试验(HAD 50)、实时荧光定量PCR(RT... 旨在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D1133L单克隆抗体对病毒复制的调控效应。在制备了ASFV D1133L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将ASFV和不同浓度的单克隆抗体同时接种于PAMs,通过红细胞吸附试验(HAD 50)、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观察分析D1133L单克隆抗体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单克隆抗体在不同的感染时间对ASFV的病毒效价(P<0.01),蛋白表达水平,基因转录水平(P<0.01),ASFV-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均有显著抑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D1133L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抑制ASFV的复制,试验结果在ASFV药物靶点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1133 L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猪BRD4-BD1/2蛋白的猪肺泡巨噬细胞传代细胞系的构建及其用于ASFV增殖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吴梦丽 孙华林 +4 位作者 杨吉飞 赵亚茹 关贵全 殷宏 牛庆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46-4659,共14页
前期研究发现宿主表观遗传调控蛋白——含溴结构域蛋白质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有助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复制,为了深入研究BRD4对ASFV复制的影响,通过筛选出显著促进ASFV复制的BRD4-BD... 前期研究发现宿主表观遗传调控蛋白——含溴结构域蛋白质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有助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复制,为了深入研究BRD4对ASFV复制的影响,通过筛选出显著促进ASFV复制的BRD4-BD1/2结构域,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成功构建稳定表达BRD4-BD1/2结构域的3D4/21细胞系,分析ASFV在3D4/21-BRD4-BD1/2细胞系与WT细胞系之间的复制差异。首先,以家猪基因BRD4-BD1/2为靶标,构建了含有3x Flag标签的重组质粒pLVX-IRES-puro-3x Flag-BRD4-BD1/2,并将其与质粒pMD2.G和pSPAX2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慢病毒。使用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后通过嘌呤霉素药物筛选,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BRD4-BD1/2结构域的3D4/21细胞系。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了ASFV感染3D4/21-BRD4-BD1/2细胞后CP204L和B602L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HAD50测定评价ASFV的复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BRD4-BD1/2结构域的3D4/21细胞系。与3D4/21-WT细胞系相比,BRD4-BD1/2稳定表达细胞系能够显著促进ASFV复制。本研究提供了深入研究BRD4蛋白在ASFV复制中功能的生物材料,并为ASFV疫苗候选株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BRD4 BD1/2 3D4/21细胞 稳定表达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促重组酶扩增的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
7
作者 冯露 田宏 +7 位作者 郑海学 石正旺 罗俊聪 张晓阳 尉娟娟 周静 廖焕程 王婉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26-4231,共6页
建立基于酶促重组酶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核酸快速检测方法。针对ASFV B646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ERA探针和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等温条件... 建立基于酶促重组酶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核酸快速检测方法。针对ASFV B646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ERA探针和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等温条件下检测ASFV DNA的ERA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ERA检测ASFV方法特异性强与其它病原无交叉反应;CV均小于10%,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阳性样品拷贝数的检测下限为85 copies·μL^(-1);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非洲猪瘟qPCR诊断方法对比,Kappa值为0.961,具有高度一致性。本研究建立的基于ERA检测ASFV方法可以用于ASFV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ERA 核酸检测 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猪脑心肌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鉴定
8
作者 王运航 景伟 +3 位作者 穆素雨 孙世琪 郭慧琛 白满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71-4578,共8页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采用P1、3CD共表达的构建策略,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EMC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als,VLPs)并将其免疫小鼠,初步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92以上,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4以上,且与ISA206佐剂混合使用可诱导机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IL-4、IFN-γ、IL-5、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可达到20 pg·mL^(-1),且明显高于PBS组。综上,本研究获得的EMCV病毒样颗粒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还能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助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为EMCV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脑心肌炎病毒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病毒单抗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9
作者 廖焕程 石正旺 +6 位作者 罗俊聪 王婉莹 冯露 周静 张帆 石鑫泰 田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12-4020,共9页
本研究旨在纯化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病毒抗原,并制备单克隆抗体,为口蹄疫新型Cathay毒株的研究提供生物材料。PEG沉淀法纯化O型口蹄疫Cathay毒株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 本研究旨在纯化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病毒抗原,并制备单克隆抗体,为口蹄疫新型Cathay毒株的研究提供生物材料。PEG沉淀法纯化O型口蹄疫Cathay毒株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细胞,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获得2株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针对O型口蹄疫Cathay株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0E6与11C7。叠加试验表明,两株单抗的叠加率为49.45%,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间接ELISA和IFA试验显示,两株单抗与O型口蹄疫Cathay株病毒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单抗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Cathay株口蹄疫病毒,不与其他口蹄疫病毒毒株交叉反应。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0E6单抗的轻链为Kappa链,11C7单抗的轻链为Lamda链,两株单抗重链类型均为IgG2a。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两株特异性结合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两株单抗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与特异性。应用两株单抗建立O型口蹄疫Cathay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良好,为O型口蹄疫Cathay毒株的快速诊断防控与研究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Cathay拓扑型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书奇 刘俊 +2 位作者 冯英桐 李洋 徐乐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51-2760,共10页
旨在评估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广西某规模化PRRSV阳性猪场挑选280头临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在其围产期分别用替米考星、泰妙菌素、多西环素和泰万菌素等兽医常用抗生素... 旨在评估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广西某规模化PRRSV阳性猪场挑选280头临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在其围产期分别用替米考星、泰妙菌素、多西环素和泰万菌素等兽医常用抗生素,对照组不使用抗菌药物。采集各组断奶仔猪前腔静脉血进行PRRSV核酸和抗体检测,以评估各药物对防控仔猪PRRSV感染的效果;统计各组断奶仔猪腹泻窝数及比率,以探究常用抗生素对仔猪腹泻的防控效果;统计各组断奶母猪的断配间隔及断奶7、10 d内发情配种率,统计各组仔猪的窝均断奶数、断奶存活率和断奶重等生产指标,以评估围产期常用抗生素使用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计算使用药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泰万菌素、替米考星组断奶仔猪PRRSV核酸阳性检出率为0%,且PRRSV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泰万菌素组仔猪的腹泻率低于其它用药组及对照组;相关生产指标统计显示,与其他组相比,泰万菌素组仔猪断奶存活率及断奶均重最高,母猪的断配间隔最短,窝均损失资产更低。综上,本研究评估了围产期使用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对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发现使用泰万菌素可以有效阻断PRRSV垂直传播,提升仔猪抗体水平,显著改善断奶仔猪腹泻率;使用泰万菌素显著提升了仔猪断奶存活率及断奶均重,缩短了母猪的断配间隔,降低了窝均损失资产。本研究的开展为规模化PRRSV阳性猪场的有效药物使用提供了重要试验数据和理论支持,为在PRRSV大流行背景下实现规模化猪场降本增效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规模化猪场 围产期 抗生素 泰万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PRRSV 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PRRSV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荆扬 王玉淼 +4 位作者 李洋 常辉 马志倩 李志伟 肖书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9-1169,共11页
为了给深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ORF6基因编码的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首先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了过表达PRRSVORF6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将该... 为了给深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ORF6基因编码的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首先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了过表达PRRSVORF6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将该质粒连同辅助质粒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之后将重组慢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利用嘌呤霉素结合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连续筛选3轮后建立了稳定表达PRRSV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并使用CCK-8试验评估过表达PRRSVM蛋白对MARC-145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评估MARC-145ORF6细胞系的传代稳定性并鉴定M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一步利用RT-qPCR评估过表达M蛋白对MARC-145细胞的干扰素及相关调节基因的影响;此外,还测定了PRRSV在MARC-145ORF6细胞系、MARC-145Flag细胞系和MARC-145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并绘制多步生长曲线以比较其差异。CCK-8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PRRSVM蛋白对MARC-145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RT-qPCR、Westernblot和IFA等试验结果表明,MARC-145ORF6细胞系能够表达PRRSV的M蛋白且在传代过程中稳定。此外,稳定表达PRRSVM蛋白显著下调了细胞系的Ⅰ型干扰素及其相关调节基因;多步生长曲线表明,MARC-145ORF6细胞系促进PRRSV增殖,提高其病毒滴度。综上,本研究构建了可以稳定表达PRRSV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发现其Ⅰ型干扰素水平显著下调且促进PRRSV复制。本研究构建的MARC-145ORF6细胞系将为M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过表达细胞系 ORF6基因 M蛋白 MARC-14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