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兼及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述评(下) |
凌启鸿
过益先
费槐林
黄丕生
|
《中国稻米》
|
1999 |
25
|
|
2
|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兼及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述评(上) |
凌启鸿
过益先
费槐林
黄丕生
|
《中国稻米》
|
1999 |
24
|
|
3
|
西藏高原农作物栽培的调查研究 |
庄巧生
|
《西藏农业科技》
|
1989 |
1
|
|
4
|
源于L1的小麦抗黄矮病基因的特异PCR标记及辅助育种的研究 |
张增艳
辛志勇
陈孝
王晓萍
刘景芳
杜丽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5
|
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 |
王连铮
王岚
赵荣娟
傅玉清
李强
裴颜龙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6
|
大豆辐射育种的某些研究 |
王连铮
裴颜龙
赵荣娟
王岚
李强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5
|
|
7
|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Ⅲ.籼粳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 |
袁龙江
邢祖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40
|
|
8
|
中国冬播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及近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 |
陈锋
Nagamine T
张艳
何中虎
王德森
Hisashi Yoshida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9
|
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 Ⅲ.抑制线虫发育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
颜清上
王连铮
陈品三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9
|
|
10
|
不同耐镉作物体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 |
杨居荣
鲍子平
蒋婉茹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11
|
水稻抗病育种研究——Ⅴ.中丹2号抗稻瘟基因分析 |
赵开军
林世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12
|
中国春phlb突变体与多倍体Aegilops杂种F_1回交植株(BC_1F_1)的细胞学研究 |
任贤
张曦燕
韩敬花
樊路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2 |
1
|
|
13
|
转基因作物中选择标记基因的消除研究进展 |
张新梅
韩召奋
徐惠君
郭蔼光
|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
2004 |
2
|
|
14
|
中国春(T.aestivum)与黑麦(Secale cereale)可交配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再研究及其与Ta_1基因的关系 |
樊路
韩敬花
邓景扬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
1989 |
1
|
|
15
|
AVRDC的菜用大豆育种研究 |
颜清上
邵桂花
|
《大豆通报》
|
2000 |
20
|
|
16
|
旱地晚茬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甘吉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7
|
麻类作物G带的研究 |
朱凤绥
卫俊智
|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8
|
雄性核不育小黑麦在育种上利用的研究 |
孙元枢
王崇义
李英贤
郑学军
杜娟
陈秀珍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9
|
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综述 |
施爱农
赵开军
尹林
倪丕冲
刘国庆
|
《北京农学院学报》
|
1993 |
0 |
|
20
|
中国春ph1b突变体对(中国春ph1b突变体×山羊草)F_1回交结实率及BC_1F_1细胞学研究 |
任贤
樊路
慕松
韩敬花
|
《宁夏农林科技》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