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作者 赵祥光 张皓 +6 位作者 冯新康 王琦 孙大千 储丽 李英慧 杜吉到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77-1787,I0020-I0028,共20页
大豆作为重要粮油作物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决定大豆油的营养价值,且相关组分比例影响大豆油的品质与消费者健康。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围绕FAD2基因开展的大豆不饱和脂肪酸研究,但仅能解释约60%的遗传变异,因此发掘其他关键位... 大豆作为重要粮油作物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决定大豆油的营养价值,且相关组分比例影响大豆油的品质与消费者健康。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围绕FAD2基因开展的大豆不饱和脂肪酸研究,但仅能解释约60%的遗传变异,因此发掘其他关键位点及筛选优良育种基因对培育功能性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对358份大豆种质进行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测定,并利用GEMMA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对3种组分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5个同时调控3种组分的显著位点以及2个与亚麻酸显著关联的高置信度位点13-13101056和14-46813345。进一步结合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功能注释鉴定出亚麻酸相关基因GmFAD3A,该基因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在第3个外显子上存在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14-46811463 C→T),形成两种单倍型。其中携带GmFAD3A^(T)种质的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携带GmFAD3A^(C)的种质,而携带GmFAD3A^(T)种质的油酸含量则高于携带GmFAD3A^(C)的种质。优异等位基因GmFAD3A^(T)的驯化分析显示,其在野生大豆中占95.5%、在地方品种中占85.6%,而选育品种中占91.7%。本研究为大豆不饱和脂肪酸组分的改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为培育低亚麻酸、高油酸含量及理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大豆品种提供了重要位点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不饱和脂肪酸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mFAD3A 功能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