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多环境评价与优异种质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亮亮 陈燕华 +9 位作者 王成 陈天晓 曹榕 宋倩楠 王素华 罗高玲 申惠波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2-1354,I0001-I0008,共21页
小豆(Vigna angularis)产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受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为了解小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环境效应,并筛选优异种质,以310份国内外小豆种质资源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 小豆(Vigna angularis)产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受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为了解小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环境效应,并筛选优异种质,以310份国内外小豆种质资源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北京、齐齐哈尔和南宁三个不同生态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系统调查并分析了株高、生育期、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百粒重和小区产量等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各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种质和不同环境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这些性状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单株荚数、百粒重、株高、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均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其中单株荚数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对小区产量具有最大的直接效应。基于产量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将310份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且不同类群间产量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筛选出花小豆(B0000282)、红小豆(B0004139)等一批具有长荚、大粒、高产、稳产等优异特性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揭示了小豆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为小豆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利用以及高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产量性状 多环境试验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调查搜集与豆象抗性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亮亮 黄宇宁 +8 位作者 薛仁风 陈天晓 曹榕 宋倩楠 王素华 葛维德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针对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情况日趋严重的问题,对辽宁省14个市的36个区(县)开展了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抢救性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主要分布于辽... 针对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情况日趋严重的问题,对辽宁省14个市的36个区(县)开展了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抢救性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主要分布于辽中和辽东地区,尤其是在辽东沿海区域,而近缘野生种Vigna radiata var.sublobata和Vigna minima则主要分布于辽西地区;共搜集到262份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种质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导致辽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的主要原因;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在生长习性、茎秆、荚色和粒色等方面与栽培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具有明显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搜集的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筛选出2份高抗豆象和1份抗豆象资源,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抗豆象小豆资源。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珍稀濒危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小豆抗豆象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小豆 近缘野生种 种质资源 调查搜集 豆象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