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种质库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卢新雄 张云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降低入库种子的含水量 ,是维持种质长期安全贮藏的重要保证。经过近 2 0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 ,国家种质库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系统 ,完成了 33万余份种质的干燥处理任务。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备组成、作物种子适宜的干... 降低入库种子的含水量 ,是维持种质长期安全贮藏的重要保证。经过近 2 0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 ,国家种质库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系统 ,完成了 33万余份种质的干燥处理任务。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备组成、作物种子适宜的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处理时间以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子 干燥技术 种质库 种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老化诱导小麦染色体畸变及大麦醇溶蛋白带型频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晗 卢新雄 +2 位作者 张志娥 陈晓玲 辛萍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通过对 2 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 ,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 ,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 ,而与贮藏年... 通过对 2 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 ,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 ,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 ,而与贮藏年限无显著相关。但对长期库和中期库的种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和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的醇溶蛋白分析表明 ,该品种有 4种biotype,随着发芽率的下降 ,其群体中的 4种bio type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当发芽率从 95 %降到 34%时 ,其中一种biotype出现了消失 ,而有一种biotype频率从 83%上升至95 % ,此结果表明 ,种子生活力下降和不同biotype种子存活能力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小麦 染色体畸变 大麦 醇溶蛋白 种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若干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喆 关荣霞 +4 位作者 王跃强 刘章雄 常汝镇 王曙明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9-314,323,共7页
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 3号为父本、中黄 2 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 192个单株的F2 分离群体 ,构建了含 12 2个... 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 3号为父本、中黄 2 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 192个单株的F2 分离群体 ,构建了含 12 2个SSR标记、覆盖 1719 6cM、由 33个连锁群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 ,共找到两个株高QTL ,贡献率分别为 9 15 %和 6 0 8% ;两个主茎节数QTL ,贡献率分别为 10 1%和 8 6 % ;一个蛋白质含量QTL ,贡献率为 9 8% ;一个单株粒重QTL ,贡献率为11 4 %。通过遗传作图共找到与所定位的 4个农艺性状QTL连锁的 6个SSR标记 ,这些标记可以应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从而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大豆 农艺性状 单株 遗传图谱 株粒重 主茎 连锁群 研究利用 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