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春秋 成绩卓著——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建所20周年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嘉禾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3期6-10,共5页
二十春秋成绩卓著——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建所20周年方嘉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1978年,随着科学的春风吹遍大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诞生了,20年来,在各级政... 二十春秋成绩卓著——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建所20周年方嘉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1978年,随着科学的春风吹遍大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诞生了,20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全所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品种资源所 工作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研究所活力和实力——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建所20周年
2
作者 娄希祉 刘旭 陈坚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研究所活力和实力——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建所20周年娄希祉刘旭陈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1978年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已走过了20个...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研究所活力和实力——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建所20周年娄希祉刘旭陈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1978年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已走过了20个春秋。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品种资源所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及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状况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为喜 朱志华 +4 位作者 刘三才 刘方 张晓芳 李燕 王述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对 2 0 0 3年中国 19个主要大豆种植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大豆品种与种质资源的蛋白、脂肪含量和部分大豆品种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含量和蛋脂总量总体上与品种持平。品种脂肪含量总体上明显高于... 对 2 0 0 3年中国 19个主要大豆种植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大豆品种与种质资源的蛋白、脂肪含量和部分大豆品种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含量和蛋脂总量总体上与品种持平。品种脂肪含量总体上明显高于种质资源脂肪含量 ,说明当前中国种植的大豆中高脂肪的品种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北方、黄淮海、南方三大生态区大豆品种和种质资源蛋白含量呈现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 ,而脂肪含量呈现递减趋势。生态、气象因子对大豆蛋白含量的影响大于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较高 ,基本适合豆制食品加工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品种 种质资源 品质 蛋白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野生种质资源地理分布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永生 张贤珍 +1 位作者 白建军 龚高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432,共9页
根据至1996年底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保存的资料讨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野生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野生稻、半野生大麦和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地理分布及其区域分布。阐述了地理分布原因。讨论了保护作物野生种的迫切性。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野生种 地理分布 粮食作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Glycine max)品种资源保存与更新状况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邱丽娟 常汝镇 +4 位作者 陈可明 谢华 李向华 关荣霞 孙建英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34-39,共6页
大豆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2000年底,中国已经保存国内外25144份栽培大豆资源,是世界上保存栽培大豆品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针对大豆品种资源在国家中期库保存的种子数量少、种子生活力差和特性鉴定内容有限的现状,提出更... 大豆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2000年底,中国已经保存国内外25144份栽培大豆资源,是世界上保存栽培大豆品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针对大豆品种资源在国家中期库保存的种子数量少、种子生活力差和特性鉴定内容有限的现状,提出更新与鉴定、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在保证种质安全性、品种特性和田间试验准确性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种质的安全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品种资源保存 品种资源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被引量:45
6
作者 王述民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作物 种质资源保护 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豆品种资源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程须珍 王素华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4期9-11,共3页
对4719份绿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农艺性状及部分品种的重要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绿豆品种数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安徽等省。种皮有光泽的明绿豆和无光泽的毛绿豆各占50%。种皮颜色为绿色的品... 对4719份绿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农艺性状及部分品种的重要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绿豆品种数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安徽等省。种皮有光泽的明绿豆和无光泽的毛绿豆各占50%。种皮颜色为绿色的品种占91.5%,另外还有黄色、褐色和蓝色品种。早熟类型品种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大粒型品种以山西、山东、内蒙古、安徽等省较多,河北、安徽、吉林等省的绿豆资源单株荚数较多。高蛋白型品种主要在湖北、山东、北京和河北省,高淀粉型品种则在河南、山东和内蒙古。山西、山东、内蒙古、吉林和湖北等省的绿豆抗旱性较好,山东的品种耐盐性能较好。国外引进品种比国内绿豆资源抗叶斑病能力强,抗根腐病性能较好的品种主要在山东、安徽和河北,内蒙古和山西的品种较抗蚜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种质资源 熟期 籽粒特性 抗逆性 抗病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粱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初报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明珍 朱志华 张晓芳 《作物品种资源》 1992年第2期28-29,共2页
对6000余份高粱种质资源在发芽期和苗期进行了耐盐性鉴定。以2.5%NaCl溶液作发芽试验,按盐害百分率分级,1级品种335份,2级639份,3级982份,分别占参试材料份数的5.1%、9.7%和14.8%。在滨海盐土地区进行苗期鉴定,1、2级品种有3份,3级119... 对6000余份高粱种质资源在发芽期和苗期进行了耐盐性鉴定。以2.5%NaCl溶液作发芽试验,按盐害百分率分级,1级品种335份,2级639份,3级982份,分别占参试材料份数的5.1%、9.7%和14.8%。在滨海盐土地区进行苗期鉴定,1、2级品种有3份,3级119份。两个时期都是3级以内的品种有21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品种资源 耐盐性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黑大豆品种资源特征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建英 常汝镇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2486份黑种皮栽培大豆的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小粒品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椭圆和扁椭圆形粒分别为36.6%和22.7%;生育习性以直立型为主(42.9%),半直立和蔓生型分别为25.1%和19.2%;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占半数以上,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 对2486份黑种皮栽培大豆的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小粒品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椭圆和扁椭圆形粒分别为36.6%和22.7%;生育习性以直立型为主(42.9%),半直立和蔓生型分别为25.1%和19.2%;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占半数以上,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植株高度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卵圆叶和椭圆叶分别为53.2%和41.4%;黄子叶品种占96.4%;棕毛、紫花分别占75.1%和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豆 大豆 品种资源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搜集潜力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汝镇 孙建英 邱丽娟 《作物品种资源》 1993年第1期1-3,14,共4页
本文概述了我国大豆品种资源搜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进行补充征集的潜力,指出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及安徽为补充搜集的重点地区,阐明了该地域作为重点搜集区的理由,提出了搜集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资源 搜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保存方案的研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汝镇 孙建英 邱丽娟 《作物品种资源》 1993年第4期27-28,7,共3页
通过对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保存现状的调研,论述了大豆种质长、中、短期保存的基本方案。长期保存采取复份制;中期保存可在东北、黄淮海及南方三个大豆产区各建一个0℃库,形成大区保存和研究中心;以36个单位为基地,分别短期保存本地资源。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资源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叔平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1 作物品种资源的特点 (1)作物品种资源包括栽培种、野生种、近缘野生植物种和特殊遗传材料等。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在生产上直接利用,即使栽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也只是少数资源,多数可能是过时的淘汰品种。
关键词 作物 品种资源 开发利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皮绿豆品种资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须珍 王素华 《作物品种资源》 1999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对250 份黄皮绿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部分品种的重要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黄皮绿豆品种数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安徽、山西、湖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评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
关键词 黄皮绿豆 品种资源 综合分析 绿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编目和繁种保存概况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殿升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4期7-8,共2页
至1995年底,我国编入目录的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23.7万余份,其中入国家长期库保存的为21.3万余份(含试管苗2683份),入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约9000份(其中6000份同时入长期库保存),长期库和种质圃共保存21.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种质资源 编目 保存 种质库 种质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遗传资源的分析研究——Ⅱ.不同栽培区大豆品种若干子粒性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常汝镇 《作物品种资源》 1989年第4期11-14,共4页
分析了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子粒性状的特点,指出中国大豆品种以黄种皮、黄子叶、椭圆形、中小粒为主体。子粒生态分布特点的分析表明,东北春大豆以黄种皮、圆粒椭圆粒、大粒和中粒为主,黄河中下游的大豆有较多的小粒、黑种皮、长椭圆及肾... 分析了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子粒性状的特点,指出中国大豆品种以黄种皮、黄子叶、椭圆形、中小粒为主体。子粒生态分布特点的分析表明,东北春大豆以黄种皮、圆粒椭圆粒、大粒和中粒为主,黄河中下游的大豆有较多的小粒、黑种皮、长椭圆及肾形粒品种,长江下游是我国极大粒、特大粒大豆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青豆比例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资源 品种 子粒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作物野生种质资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殿升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2期18-18,37,共2页
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和土壤复杂,气候多样,农业历史悠久,耕作制度繁多,从而为各种植物生长、演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采的作物种质资源。据统计,中国目前栽培植物的种类约600多种,其中粮食作物3... 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和土壤复杂,气候多样,农业历史悠久,耕作制度繁多,从而为各种植物生长、演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采的作物种质资源。据统计,中国目前栽培植物的种类约600多种,其中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约70种,果树作物约140种,蔬菜作物110多种,牧草约50种,花卉130余种,药用植物50余种,绿肥约20种。这些栽培植物中,有290多种起源于本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野生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褐豆品种资源特征特性的分析
17
作者 孙建英 常汝镇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3-85,共3页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大豆品种资源,除黄豆、青豆、黑豆外,还有褐豆。褐豆的种皮分为茶色、淡褐色、褐色、深褐色、紫红色等。目前有的褐豆品种仍在生产上利用。本文根据我国大豆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结果,初步分析不同地区褐豆资源的特征特...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大豆品种资源,除黄豆、青豆、黑豆外,还有褐豆。褐豆的种皮分为茶色、淡褐色、褐色、深褐色、紫红色等。目前有的褐豆品种仍在生产上利用。本文根据我国大豆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结果,初步分析不同地区褐豆资源的特征特性,为充分利用褐豆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豆 品种资源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栽培大麦品种资源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立军 《作物品种资源》 1990年第3期9-11,共3页
对我国编入目录的8298个栽培大麦品种的变种、农艺性状以及抗性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栽培大麦在变种类型方面具有窄护颖、无退化二棱、芒形和芒性的多样性、钩芒类型丰富、穗和籽粒的深色型多等特点;在农艺性状方面具有矮秆、早熟、... 对我国编入目录的8298个栽培大麦品种的变种、农艺性状以及抗性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栽培大麦在变种类型方面具有窄护颖、无退化二棱、芒形和芒性的多样性、钩芒类型丰富、穗和籽粒的深色型多等特点;在农艺性状方面具有矮秆、早熟、多花多实特点;在抗性方面具有抗旱、耐冷凉、耐瘠、耐盐碱、抗大麦黄花叶病等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特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资源 农艺性状 抗性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等位酶多样性及其与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魏兴华 汤圣祥 +3 位作者 江云珠 余汉勇 裘宗恩 颜启传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选取源自我国 2 6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不同选育时期、不同类型的 74 4份栽培稻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 ,应用 5种等位酶 12个等位基因位点分析我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并研究等位酶和形态学性状在多样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结果显... 选取源自我国 2 6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不同选育时期、不同类型的 74 4份栽培稻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 ,应用 5种等位酶 12个等位基因位点分析我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并研究等位酶和形态学性状在多样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等位酶多态位点百分率 (P)、平均等位基因观察数 (A)、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 (Ae)、Shannon多样性指数 (I)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H e)分别为 10 0 %、3.16 7、1.5 15、0 .4 5 2和 0 .2 72 ;籼粳两类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所不同 ,籼型多样性指数 (I和 H e)明显高于粳型 ,分别为粳型的 1.70 2和 1.730倍 ;华中稻区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 (H e=0 .2 83) ,东北稻区则最低 (H e=0 .0 6 2 ) ;除西南稻区外 ,其余稻区等位酶和形态学两类性状所获得的品种间距离矩阵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16 3~ 0 .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选育品种 遗传多样性 等位酶 形态学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盖钧镒 汪越胜 +2 位作者 张孟臣 王继安 常汝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6-292,共7页
根据北美 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 4 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 2 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 ,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 ,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 1)将我国大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 0 0 0~ 共 12个熟期组 ... 根据北美 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 4 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 2 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 ,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 ,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 1)将我国大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 0 0 0~ 共 12个熟期组 ,未发现熟期组 品种 ;( 2 )按同一熟期组品种生育前期变异的地理分布 ,0~ 熟期组内各划分为秦岭淮河线以北亚组与秦岭淮河线以南亚组 ,因此将我国大豆品种进一步划分为熟期组 0 0 0、 0 0、 0 1、 0 2 、 1、 2 … 共 12组 16种熟期类型 ;( 3)揭示我国大豆熟期组依品种生态区地理分布特点 ;(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熟期组 标准品种 地理分布 品种分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