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中类黄酮的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珍柱 苏学素 +4 位作者 焦必宁 王敏 周剑 赵希娟 刘金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9-336,共8页
类黄酮化合物是含量最大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在柑橘属中含量丰富,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本文介绍了柑橘中类黄酮的种类结构,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来柑橘中类黄酮活性成分的前处理... 类黄酮化合物是含量最大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在柑橘属中含量丰富,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本文介绍了柑橘中类黄酮的种类结构,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来柑橘中类黄酮活性成分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闪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印迹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质联用等检测技术。并分析了未来柑橘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类黄酮 前处理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测定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杰 赵静 +3 位作者 董超 张耀海 赵其阳 焦必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2-448,共7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快速检测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代谢物青霉二酸和去羧青霉噻唑酸的分析方法。样品经80%乙腈提取,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净化。目标残留物经Acquity UPLC~?HSS T3...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快速检测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代谢物青霉二酸和去羧青霉噻唑酸的分析方法。样品经80%乙腈提取,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净化。目标残留物经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可在5 min内实现有效快速分离;在5~2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1),方法检出限(LOD)为0.5~1μg/kg,定量下限(LOQ)为5~10μg/k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柑桔果肉、果皮和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6.7%~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6%。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两种代谢物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青霉素G 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柑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佛手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胡怿 赵希娟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5,共8页
佛手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柑桔类水果,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其关键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由于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相似,并且有同分异构体,目前还没有快速准确的方法针对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同时定量。该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 佛手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柑桔类水果,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其关键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由于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相似,并且有同分异构体,目前还没有快速准确的方法针对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同时定量。该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ternary mass spectrometry,UPLC-QqQ-MS/MS),在14 min内定性并定量4个不同产地佛手柑中的41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16种简单香豆素、23种呋喃香豆素和2种其他香豆素,其中有8组同分异构体。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确度高,可用于佛手实际样品中香豆素的筛选和测定,这是迄今为止筛查并定量香豆素最全面和快速的方法。柠檬内酯是佛手中含量最高的香豆素,浙江佛手中检出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最多,并且有4种香豆素在佛手中首次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香豆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天刚 何永睿 +5 位作者 彭爱红 许兰珍 姚利晓 邹修平 刘小丰 陈善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60,共6页
以18个甜橙品种为材料,采用克隆测序法对其核糖体DNA ITS进行序列测定,并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甜橙ITS序列的长度为693~694bp,其中ITS1长272bp,5.8S长度为164bp,ITS2长度为257~258bp.甜橙品种间ITS序列的相似性较高,... 以18个甜橙品种为材料,采用克隆测序法对其核糖体DNA ITS进行序列测定,并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甜橙ITS序列的长度为693~694bp,其中ITS1长272bp,5.8S长度为164bp,ITS2长度为257~258bp.甜橙品种间ITS序列的相似性较高,相似率为97.7%~100%.同时发现18个甜橙品种ITS序列中存在20个碱基变异位点,其中ITS1和ITS2序列中各含10个,而5.8S序列中没有碱基变异.根据这些碱基变异位点可鉴别出供试材料中的12个甜橙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分子鉴定 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3基因的野生柑橘和栽培柑橘上衰退病毒分离株间的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易龙 周常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8-834,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野生柑橘与栽培柑橘上衰退病毒(CTV)分离株间的分子遗传特征,为深入解析CTV的遗传进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RT-PCR对我国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的11个野生柑橘上的CTV分离株和4个国内栽培甜橙及... 【目的】比较分析野生柑橘与栽培柑橘上衰退病毒(CTV)分离株间的分子遗传特征,为深入解析CTV的遗传进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RT-PCR对我国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的11个野生柑橘上的CTV分离株和4个国内栽培甜橙及柚上的CTV强弱毒代表株分离株的p2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所获序列与Gen Bank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外CTV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野生柑橘与国内外栽培柑橘上CTV分离株的p23基因序列相似率为87.7%~99.3%;密码子中碱基含量GC%<AT%,密码子转换数多于颠换数,第3位的碱基替换数最多,其次为第1位,最少是第2位;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的比值(dN/dS)小于1,表明p23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承受着净化选择。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来自于野生柑橘上的11个CTV分离株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属不同的簇支,与不同来源地具有较高相似性和较低遗传距离的栽培柑橘上的CTV分离株构成同一组群。【结论】野生柑橘与栽培柑橘上的CTV分离株在碱基含量、密码子转换和颠换率及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比值(dN/dS)等遗传特征方面均表现出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野生柑橘上CTV分离株基于p23基因序列的聚类关系与其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柑橘 栽培柑橘 柑橘衰退病毒 p23基因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柑橘中春雷霉素与噻霉酮残留 被引量:13
6
作者 安姣 康霞丽 +4 位作者 杨秦 赵其阳 张耀海 王成秋 焦必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8-364,共7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同时测定柑橘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残留的分析方法。柑橘全果和果肉分别以含0.5%甲酸和含0.5%氨水的乙腈-水(7∶3,体积比)溶液提取,经十八烷基硅胶(C18)净化上机,用Waters...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同时测定柑橘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残留的分析方法。柑橘全果和果肉分别以含0.5%甲酸和含0.5%氨水的乙腈-水(7∶3,体积比)溶液提取,经十八烷基硅胶(C18)净化上机,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以0.2%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扫描,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在0.5~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LODs)为0.006~0.04μg/kg,定量下限(LOQs)为5~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73.4%~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9.6%。该方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适用于柑橘中春雷霉素和噻霉酮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柑橘 春雷霉素 噻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酸橙果实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被引量:10
7
作者 秦艳 赵希娟 +6 位作者 郭鹏妹 庞雯辉 董超 张耀海 王成秋 赵其阳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8-274,共7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结合靶向和非靶向筛查方法系统分析鉴定了6个酸橙果实品种的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汁)的生物活性物质。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碎片离子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标准品...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结合靶向和非靶向筛查方法系统分析鉴定了6个酸橙果实品种的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汁)的生物活性物质。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碎片离子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标准品比对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该实验共鉴定了84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44种类黄酮、8种酚酸、22种香豆素、2种类柠檬苦素、8种生物碱,其中35种生物活性成分首次在酸橙中报道,进一步丰富了酸橙生物活性成分的数据库。小叶酸橙、代代酸橙、万木橙、蚌柑、摩洛哥酸橙和黄皮酸橙分别筛查鉴定出72、71、68、71、71和66种生物活性成分。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发现6个酸橙品种以及果实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代代酸橙和蚌柑积累模式相近,小叶酸橙、万木橙、摩洛哥酸橙和黄皮酸橙之间差异较大。不同部位鉴定的生物活性成分数量呈以下规律:果皮≥果肉≥果汁。该研究结果可为酸橙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其后续的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橙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生物活性成分 鉴定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金柑果实中类黄酮等活性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尹会平 王夜梅 +4 位作者 李江南 赵希娟 张耀海 王成秋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4-282,I0011-I0015,共14页
为探究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酚酸含量、类柠檬苦素、生物碱及香豆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含量差异,以不同生长期8个金柑品种全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分析其5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及差异。结... 为探究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酚酸含量、类柠檬苦素、生物碱及香豆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含量差异,以不同生长期8个金柑品种全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分析其5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9~12月份期间,在8个品种金柑果实中共检测到85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48种类黄酮(黄酮、多甲氧基黄酮为主),9种酚酸(绿原酸、芥子酸)、3种类柠檬苦素(柠檬苦素为主),5种生物碱(N-甲基酪胺、酪胺为主)和20种香豆素(滨蒿内酯为主);随着果实的膨大,花后35~125 d金柑果实中类黄酮、类柠檬苦素、生物碱总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花后95 d左右趋于平缓;发育过程中金柑果实的酚酸、香豆素总含量变化差异显著;8个金柑品种中,金柑杂种的总类黄酮含量最高,但其金柑特有类黄酮金柑苷含量极少,其他7种金柑中总类黄酮含量均以金柑苷为主,含量占类黄酮总量的26.08%~79.08%。该研究建立了金柑苷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明确了金柑果实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物活性成分差异,为金柑果实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保健品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阶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金柑 生物活性成分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不同柑橘基质中多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秦 张耀海 +1 位作者 周杰 焦必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基于磁性分散固相萃取(MDSPE)-QuEChERS前处理技术,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快速检测宽皮柑橘、甜橙、柠檬、柚子和金桔5种柑橘基质中7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优化了石墨化碳黑(GCB)、N-丙基乙二胺(PSA)... 基于磁性分散固相萃取(MDSPE)-QuEChERS前处理技术,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快速检测宽皮柑橘、甜橙、柠檬、柚子和金桔5种柑橘基质中7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优化了石墨化碳黑(GCB)、N-丙基乙二胺(PSA)和磁性纳米粒子(MNPS)用量对不同柑橘中目标分析物回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目标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在0.01~0.5 mg/kg之间,平均回收率为63%~118%,相对标准偏差为0.30%~16%。方法的检出限(LOD)为1~7μg/kg,定量限(LOQ)为10~2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价格低廉,重现性良好,可用于不同柑橘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分散固相萃取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柑橘 农药多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橙皮素的制备及HPLC纯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珍柱 焦必宁 +2 位作者 王敏 周剑 苏学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0-1505,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反相硅胶纯化的高纯橙皮素制备方法,充分优化了上样量、流速及洗脱液极性等因素,采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对纯化后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化前后橙皮素的纯度,最终产物的纯度达99.87%。该方法快速简便、... 建立了一种基于反相硅胶纯化的高纯橙皮素制备方法,充分优化了上样量、流速及洗脱液极性等因素,采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对纯化后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化前后橙皮素的纯度,最终产物的纯度达99.87%。该方法快速简便、制备量大、分离效率高,每天制备效率可达到克级,为制备橙皮素标准物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反相硅胶 纯化 定性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