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抗流能力大黄鱼组织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静静 王亚冰 +3 位作者 乔光德 王倩 韩多彩 彭士明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流性状形成的生理机制,借助自制跑道式水槽装置,在水平流速1.0 m·s^(-1)条件下,筛选得到强抗流组(HM组,顶流时间>30 min)和弱抗流组(SM组,顶流时间<5 min),并比较分析了两组鱼抗氧化能...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流性状形成的生理机制,借助自制跑道式水槽装置,在水平流速1.0 m·s^(-1)条件下,筛选得到强抗流组(HM组,顶流时间>30 min)和弱抗流组(SM组,顶流时间<5 min),并比较分析了两组鱼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的特征。结果显示:1)HM组肝脏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SM组(P<0.05),HM组鳃总抗氧化酶(T-AOC)和T-SOD活性显著高于SM组(P<0.05);2)使用透射电镜对肌肉观察发现,HM组肌原纤维直径、肌原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大于SM组(P<0.05),但是肌节缩短(P<0.05),且SM组肌原纤维较为松散;3)肌纤维相关基因qPCR结果显示,HM组igf-1、col7a1、myosin-7、mmp2、ppa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SM组(P<0.01),而SM组ubiquiti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HM组(P<0.05)。结果表明,抗流能力强的大黄鱼具有较发达的肌纤维结构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揭示大黄鱼抗流性状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并可为进一步开展大黄鱼抗流性状的遗传选育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抗流能力 组织结构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雷波 刘钰 +1 位作者 许迪 姜文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2-738,共7页
效用问题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和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对于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的用水效率评价向以效率和效益有机结... 效用问题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和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对于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的用水效率评价向以效率和效益有机结合为特征的效用评价的发展历程,其评价尺度也从最初的作物或田间等微观尺度向灌区、流域、国家乃至全球等中观和宏观尺度发展。未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建立基于不同尺度水平衡观点上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不同尺度指标的尺度效应及转换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效用 评价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发展农村沼气的条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邱凌 杨改河 毕于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生态脆弱和能源匮乏是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西部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农村能源和农民收入两大根本问题。从中国西部农村能源供应、农牧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农... 生态脆弱和能源匮乏是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西部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农村能源和农民收入两大根本问题。从中国西部农村能源供应、农牧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适宜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沼气 西部地区 农村能源 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自然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梨S基因研究Ⅰ 7个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和2个新S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24
4
作者 乌云塔娜 谭晓风 +2 位作者 毕方铖 曹玉芬 李秀根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2,共6页
梨S基因型的确定对授粉品种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采用PCR-RFLP检测、DNA序列分析和田间杂交试验,鉴定了两个新S-RN ase基因,分别为S17-RN ase和S21-RN ase,同时确定了7个白梨品种的S基因型.S17-RN ase和S21-RN ase基因的内含子大小分别为... 梨S基因型的确定对授粉品种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采用PCR-RFLP检测、DNA序列分析和田间杂交试验,鉴定了两个新S-RN ase基因,分别为S17-RN ase和S21-RN ase,同时确定了7个白梨品种的S基因型.S17-RN ase和S21-RN ase基因的内含子大小分别为142 bp和139 bp,HV区长度分别为16个和15个氨基酸,信号肽-P2的推导氨基酸长度分别为99个和98个氨基酸,信号肽大小均为27个氨基酸,C1大小均为11个氨基酸,C2大小均为12个氨基酸.白梨品种海棠酥、六瓣、恩梨、鸭梨、大核白、香椿、青梨等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12S19、S17S19、S1S19、S1S21、S16S19、S3S19、S19S19.该研究可为梨遗传改良和丰产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梨 自交不亲和性 S基因型 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组织体系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凤君 孙世民 任爱胜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现有农业科技园区主要组织形式优缺点的基础上 ,从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角度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模式。该模式与现存大部分农业科技园区不同 ,采用的是政企分开、权责分明 ,以民主协商制度为纽带... 本文在总结国内现有农业科技园区主要组织形式优缺点的基础上 ,从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角度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模式。该模式与现存大部分农业科技园区不同 ,采用的是政企分开、权责分明 ,以民主协商制度为纽带将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进行有机结合的组织管理体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体系建设 组织形式 组织创新 制度创新 民主协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衰退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宋震 周常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是对世界柑橘生产具有严重为害的重要病原物之一。近年来,CT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合有关文献,主要就CTV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复制与表达及其分子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是对世界柑橘生产具有严重为害的重要病原物之一。近年来,CT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合有关文献,主要就CTV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复制与表达及其分子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本文简要指出了目前CTV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简要展望,认为关于CTV的弱毒株系构建、弱毒系交叉保护机理、抗病毒基因工程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抗病毒基因工程 virus 结构与功能 CTV 衰退病毒 柑橘生产 分子诊断 研究前景 保护机理 病原物 基因组 弱毒 为害 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院教育合作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江绪文 李贺勤 +4 位作者 宋希云 王元英 戴培刚 孟鹤 王建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我国种业要做大做强,人才培养是关键。校院教育合作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成功经验,结合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 我国种业要做大做强,人才培养是关键。校院教育合作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成功经验,结合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体系改革、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教育合作配套制度措施制定等方面构建校院教育合作种子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为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院教育合作 种子科学专业 实践创新 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与食物安全
8
作者 卢良恕 孙君茂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结构调整 科教兴国 中国 农业 发展 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厌氧干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润璐 李再兴 +3 位作者 冯晶 姚宗路 罗娟 赵立欣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65-373,共9页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厌氧干发酵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总固形物质含量在20%~40%(质量分数)之间的固态有机物,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用水量少、容积产气率高等优点。由于较高的含固...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厌氧干发酵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总固形物质含量在20%~40%(质量分数)之间的固态有机物,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用水量少、容积产气率高等优点。由于较高的含固率,厌氧干发酵技术还存在反应器启动慢、物料搅拌困难、传热传质差等问题。厌氧干发酵装置的创新与工艺参数的优化直接关系到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通过比较典型的序批式和连续式厌氧干发酵反应器的运行特点,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厌氧干发酵运行过程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厌氧干发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当前厌氧干发酵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在技术装备和工艺研究方面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开发厌氧干发酵装置中关键环节的设计方法;开展沼渣流变特性、微生物动态变化等深层次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农业废弃物 厌氧干发酵 反应器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中国特色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构想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张彰 秦富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7-38,共2页
产业投资基金有别于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认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 产业投资基金有别于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认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在国外称作创业投资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农业投入 农业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平 姜文来 +2 位作者 王冬霓 刘洋 周旭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950-19953,共4页
在总结回顾内蒙古农用水价改革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基于典型灌区调研分析了当前内蒙古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借助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水价改革对农业节水的影响效果。最后,对内蒙古农业水价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 农业水价 农业节水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玉米对草甘膦、草铵膦的耐药性试验研究与分析
12
作者 武海斌 张佳 +6 位作者 张楠 聂东兴 陈立萍 李香菊 侯燕华 殷越 林荣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7期48-55,共8页
本文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草甘膦、草铵膦对10种常规玉米品种的耐药性,分析了草甘膦、草铵膦对常规玉米品种的风险,提出应禁止在非耐草甘膦、草铵膦玉米田及其田间道路、田埂等区域使用的建议,避免药害的发生。
关键词 温室盆栽法 草甘膦 草铵膦 常规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影响牛冠状病毒复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泽宇 王俊 +6 位作者 刘芯怡 刘心愿 杨莉 史慧君 常继涛 尹鑫 付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0-1235,共6页
为研究小檗胺(BBM)是否具有抑制牛冠状病毒(BCoV)复制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BBM(0、1μmol/L、5μmol/L、8μmol/L、10μmol/L、15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处理人回盲肠癌细胞(HRT-18G),于处理后不同时间(0、12 h... 为研究小檗胺(BBM)是否具有抑制牛冠状病毒(BCoV)复制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BBM(0、1μmol/L、5μmol/L、8μmol/L、10μmol/L、15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处理人回盲肠癌细胞(HRT-18G),于处理后不同时间(0、12 h、24 h、36 h、48 h)采用CCK-8法分析BBM对HRT-18G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BBM对HRT-18G细胞的毒性作用。BBM预处理HRT-18G细胞后,将100 TCID_(50)牛冠状病毒(BCoV)感染细胞,24 h和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CoV 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oV N蛋白表达水平、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Reed-Meuench法检测病毒滴度等方法检测BBM预处理对BCoV 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BCoV N蛋白表达水平、致CPE作用、子代病毒滴度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BBM短时间处理对HRT-18G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较低,当处理时间达到24 h时15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60μmol/L BBM均极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因此采用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60μmol/L浓度的BBM作用HRT-18 G细胞进行后续研究。q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20μmol/L BBM预处理HRT-18G细胞24 h即可极显著降低BCoV 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40μmol/L BBM预处理HRT-18G细胞48 h可完全抑制BCoV N蛋白的表达;CPE观察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40μmol/L和60μmol/L BBM预处理24 h和48 h可减轻BCoV感染引起的CPE;子代病毒滴度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40μmol/L和60μmol/L BBM可极显著降低BCoV子代病毒滴度(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BBM具有抑制BCoV复制的作用,为防控BCoV的感染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开发BBM作为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小分子药物 小檗胺 牛冠状病毒 病毒复制 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用户未来学习中心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海 段荟 孔晔晗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8,共10页
未来学习中心是高校图书馆与元宇宙、数字孪生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衍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为了解用户对未来学习中心的认知及态度,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数据资料,借助扎根理论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和编码分... 未来学习中心是高校图书馆与元宇宙、数字孪生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衍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为了解用户对未来学习中心的认知及态度,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数据资料,借助扎根理论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和编码分析,最终凝练出高校图书馆用户未来学习中心采纳意愿影响因素以及基于“认知-技术-环境”的用户采纳意愿分析框架。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用户未来学习中心采纳意愿主要受到认知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因素是基础因素,技术因素是推动因素,环境因素是促进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用户情感关怀、强化技术服务与应用以及做好宣传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学习中心 采纳意愿 情感认知 信息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无土栽培发展概况(英文) 被引量:41
15
作者 蒋卫杰 刘伟 +1 位作者 余宏军 郑光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5,共6页
近 15年来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异常迅猛 ,198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只有 0 .1hm2 ,1995年发展到 5 0hm2 。目前中国无土栽培的总面积约为 315 hm2 ,与 5年前相比增长了 3倍多 ,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蔬菜生产 ,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花卉生... 近 15年来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异常迅猛 ,198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只有 0 .1hm2 ,1995年发展到 5 0hm2 。目前中国无土栽培的总面积约为 315 hm2 ,与 5年前相比增长了 3倍多 ,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蔬菜生产 ,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花卉生产。目前中国生产上使用的无土栽培系统主要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浮板毛管法、NFT、DFH和鲁 - SC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无土栽培系统的投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不污染环境。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能生产绿色食品蔬菜。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无土栽培的历史、采用的主要无土栽培系统型式、无土栽培研究和推广工作进展以及无土栽培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 营养 设施园艺 温室 蔬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 被引量:39
16
作者 费颖恒 黄艺 +2 位作者 严昌荣 晁元卿 何文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247,共5页
为研究集约化生产方式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实验测定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大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情况。本研究分别使用平板计数法和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生物碳量;采用... 为研究集约化生产方式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实验测定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大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情况。本研究分别使用平板计数法和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生物碳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体内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显示,随大棚使用年份的增加,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显著减少,即细菌真菌比上升,说明大棚中农田微生物区系结构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同时微生物碳量明显减少,间接反映大棚土壤养分压力的增加。污染物积累方面,大棚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均与大田情况相当。因此本研究认为,短期(20a)内的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并未产生严重的胁迫。另外,微生物作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因子,是土壤质量评价中较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土壤 微生物 重金属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大蒜、洋葱3种传统香辛调味料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42
17
作者 葛毅强 倪元颖 +3 位作者 张振华 乔旭光 黄雪峰 解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9-64,共6页
生姜、大蒜、洋葱是我国 3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兼用的香辛调味料 ,文中主要综述了生姜、大蒜、洋葱的功能作用、功效成分和提取方法以及产品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生姜、大蒜、洋葱研究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 生姜 大蒜 洋葱 香辛调味料 功效成分 提取方法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64
18
作者 慈龙骏 杨晓晖 陈仲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7-294,共8页
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间的反馈机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减缓温室气体增加与防治荒漠化也成为全球协同行动的领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不仅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气候变化对中国的荒漠化也会产生显著影... 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间的反馈机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减缓温室气体增加与防治荒漠化也成为全球协同行动的领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不仅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气候变化对中国的荒漠化也会产生显著影响。文中采用全国 1914个气象站的数据作为基线数据 ,在根据植被区划图在青藏高原上对Thornthwaite方程做适当订正的基础上 ,选择未来两个具代表性的年份 (2 0 30年和 2 0 5 6年 )用HadCM 2模型来预测全球变化框架下中国未来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的变化。结果表明 ,各生物气候类型区的面积基本上均呈增加的趋势 ,其中以亚湿润干旱区增加为主 ,半干旱区次之。与 1990年的 395 6 5 81万km2 的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面积相比 ,在GHGs年增量为 1%且考虑硫酸盐溶胶影响的情况下 ,2 0 30年和 2 0 5 6年分别提高了 11 33%和12 94% ,而在GHGs年增量为 0 5 %且考虑硫酸盐溶胶影响的情况下 ,则分别提高了 3 75 %和6 95 % ,比前者分别减少了 7 5 8和 5 99个百分点。虽然在GHGs年增量 0 5 %的减少情况下 ,中国未来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面积扩大和程度加剧的速度有所减缓 ,但其总体增加仍很显著。因此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并用以指导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气候变化 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 Thornthwaite方程订正 青藏高原 HadCM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开花期蒸腾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兆波 张翼 +2 位作者 王沛 刘建民 栗茂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2-1208,共7页
对开花期香紫苏功能叶片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花期的香紫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花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别,... 对开花期香紫苏功能叶片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花期的香紫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花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别,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盛花期和终花期;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香紫苏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因素,而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变化则对香紫苏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蒸腾作用 气孔导度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梨品种自交不亲和新基因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8
20
作者 谭晓风 乌云塔娜 +3 位作者 中西テッ 李秀根 曹玉芬 杨谷良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田间杂交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中国梨自交不亲和基因和品种的S基因型.从中国白梨和沙梨品种中分离鉴定了15个梨自交不亲和新基因;分析了新S基因的序列特征;确定了中国白梨中至少存在17个S等位基因,中国沙...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田间杂交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中国梨自交不亲和基因和品种的S基因型.从中国白梨和沙梨品种中分离鉴定了15个梨自交不亲和新基因;分析了新S基因的序列特征;确定了中国白梨中至少存在17个S等位基因,中国沙梨中至少存在10个S等位基因;鉴别了34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这些新S基因的发现和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为中国梨品种的优化配置、丰产栽培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与技术 果树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基因 S基因型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