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天津召开
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53-2353,共1页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天津召开。协会会员代表,专家,农业部、环保部、科技部等相...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天津召开。协会会员代表,专家,农业部、环保部、科技部等相关司局领导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研讨会 环境科学 协会 中国 天津 农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信息数据分析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向群 高怀友 +3 位作者 周军 王菲 王跃华 赵玉杰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数据挖掘是一种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它在农业环保领域中进行数据分析的应用。
关键词 数据分析 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 农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腐熟剂对麦秸腐解率与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薛颖昊 孙国峰 +3 位作者 眭鑫梅 陈旭蕾 孙仁华 徐志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探明麦秸还田条件下施用腐熟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稻田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选用4种腐熟剂(标识为DA1、DA2、DA3和DA4)进行水稻季麦秸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种腐熟剂均加快还田后4周内秸秆腐解速度,其中,还田后2周为麦秸快速腐解期,且... 为探明麦秸还田条件下施用腐熟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稻田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选用4种腐熟剂(标识为DA1、DA2、DA3和DA4)进行水稻季麦秸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种腐熟剂均加快还田后4周内秸秆腐解速度,其中,还田后2周为麦秸快速腐解期,且腐熟剂DA3和DA4促进麦秸腐解的效果更佳,腐解率达36.5%~37.4%,较麦秸还田无腐熟剂处理(CFS)增加了5.1~6.0个百分点。与CFS处理相比,4种腐熟剂处理提高了麦秸还田后3周内田面水化学需氧量(COD)及氮磷含量,增加了水稻生长初期的水环境风险。其中,DA2、DA3和DA4这3种腐熟剂处理后3周内田面水环境风险相对较高,而DA1与CFS处理间水环境风险差异不显著。可见,稻田施用腐熟剂会加速麦秸腐解,同时会增加水稻生长初期的水环境风险,建议南方水网区水稻季谨慎施用腐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麦秸秆还田 腐熟剂 腐解率 田面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庆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作者认为目前世界各国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通病是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没有协调好。解决的关键是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故解决问题的难度大。我国提倡并推行的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作者认为目前世界各国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通病是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没有协调好。解决的关键是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故解决问题的难度大。我国提倡并推行的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到更重要的战略地位
5
作者 边疆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3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一、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党的十四大提出,90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9%,这是一个高的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需要,是实现和提前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的最大难题是重建生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文庆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生态重建 西部开发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沼-果-电”生态农场的综合效益评估与优化
7
作者 鞠鲤懋 冯旭 +5 位作者 田康康 乔玉辉 高尚宾 柯华东 刘铠鸣 徐琳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807-1821,共15页
近年来,生态农场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抓手。“猪-沼-果-电”作为新兴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已在部分地区得到推广,但其综合效益的量化评估仍需完善,且通过合理的生产规模优化将更有利于农场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温室气体减排、经济... 近年来,生态农场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抓手。“猪-沼-果-电”作为新兴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已在部分地区得到推广,但其综合效益的量化评估仍需完善,且通过合理的生产规模优化将更有利于农场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温室气体减排、经济效益和膳食营养供给3个角度,结合江苏省如皋市的实际案例,量化分析了农场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利润以及农场营养供给水平等指标,评估“猪-沼-果-电”生态模式的综合效益,并构建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生态农场生产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方案。研究表明,生态农场在温室气体排放、经济效益和资源循环方面优于常规农场。种植系统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常规农场减少88%,养殖系统单位生猪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2%,这主要得益于沼气发电和粪肥还田所实现的能源与养分的内部循环。经济方面,生态农场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多数作物的较高利润,水果种植利润比常规农场高29%~50%,同时养殖系统主要通过自繁自养使生产成本较常规农场降低46%。尽管生态农场单位面积膳食营养供给水平略低于常规农场,但仍保持稳定供给。多目标优化模拟显示,不同目标导向(最大化产量、利润或最小化温室气体排放)下的生产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效益权衡与协同,通过选择不同的优化方案可分别实现农场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最高达55%,总利润最高提升93%,膳食营养供给水平最高提升109%。本研究不仅为“猪-沼-果-电”生态农场的效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该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综合效益 种养循环 多目标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还田效益分析及其在生态农场的运用探究
8
作者 何雪清 高尚宾 +3 位作者 乔玉辉 柯华东 李锦波 蒋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794-1806,共13页
绿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肥源,对生态农场的土壤改良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绿肥的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伴随着效益间的权衡,因此,在实践中如何优化利用绿肥以实现其综合效益最大化,是生态农场面临的突出技术问题。本文系统评... 绿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肥源,对生态农场的土壤改良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绿肥的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伴随着效益间的权衡,因此,在实践中如何优化利用绿肥以实现其综合效益最大化,是生态农场面临的突出技术问题。本文系统评估了绿肥的综合效益,梳理了其高效利用模式,并提出其在生态农场的优化应用策略。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系统整合了国内外关于绿肥生态效益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对国家级生态农场(中德农场)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绿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模式与成效。研究表明,绿肥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后茬作物产量平均可提升13.8%,并能有效提高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增加17.3%。然而,其应用也存在权衡,如消耗土壤水分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绿肥种植利用模式主要为轮作与间套作,间套作常见于果园和茶园等经济作物,而轮作主要为小麦与水稻等粮食作物。中德农场案例表明,通过合理规划水稻田和温室大棚的绿肥轮作模式以及科学选择绿肥种类,可以在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时,兼顾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本研究揭示了绿肥应用的关键效益及其之间的权衡关系,并提炼了生态农场应用绿肥的策略,即因地制宜选品种,合理安排种植与管理措施,并与其他生态措施协同。研究结果为生态农场高效合理地利用绿肥以及实现生产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生态农业 绿肥效益 绿肥种植利用模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推动地膜清洁生产 被引量:7
9
作者 薛颖昊 曹肆林 +5 位作者 贾涛 靳拓 居学海 习斌 张霁萱 徐志宇 《蔬菜》 2017年第8期8-11,共4页
地膜的应用为节约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病虫草害防治等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中国地膜技术开发和覆盖地膜的使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比发达国家迟了20年,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地膜覆盖面积已居世界第1位。大量的废旧地膜产生的“白... 地膜的应用为节约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病虫草害防治等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中国地膜技术开发和覆盖地膜的使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比发达国家迟了20年,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地膜覆盖面积已居世界第1位。大量的废旧地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如何解决?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地膜回收及再利用技术都有哪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病虫草害防治 残膜 节约用水 清洁生产 农业产量 应用技术 回收机 农作物产量 农业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10
作者 郑向群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人口聚居生活的空间,是农村人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然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人口聚居生活的空间,是农村人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然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人口聚居 文明和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活的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 短板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元丰 孙仁华 +6 位作者 教子旭 胡潇方 李晓阳 代碌碌 陈旭蕾 薛颖昊 徐志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年第3期526-533,共8页
油菜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重要的肥料化利用价值。目前,关于我国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及文献资料,对我国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养分基础、利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 油菜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重要的肥料化利用价值。目前,关于我国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及文献资料,对我国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养分基础、利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油菜秸秆中磷、钾等元素含量较高,2022年全国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量达1591.1万吨(未统计港澳台),以直接还田为主,油菜秸秆制有机肥及与饲料化、基料化联用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在土壤养分补充、土壤质地改善、重金属吸附、作物产量提高等方面都能起到促进作用。未来,需要加强油菜秸秆快速腐解技术研究、还田技术模式集成及轻简高效装备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肥料化利用 养分补充 土壤质地改善 重金属吸附 作物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