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1
作者
展宗冰
靳奇峰
+6 位作者
刘迪
吕迎春
郭莹
张雪婷
虎梦霞
王尚
杨芳萍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9-620,共12页
为了解同名不同来源老芒麦的异质性,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鉴定和AFLP指纹图谱分析,并对其4个春化基因、1个光周期基因、4个矮秆基因和3个病害兼抗基因的等位变异、面筋强度和色素基因等位变异进行分子检测。结...
为了解同名不同来源老芒麦的异质性,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鉴定和AFLP指纹图谱分析,并对其4个春化基因、1个光周期基因、4个矮秆基因和3个病害兼抗基因的等位变异、面筋强度和色素基因等位变异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10份同名不同来源老芒麦品种的遗传相似度极低/异质性高。(2)全部材料的春化基因Vrn-A1、Vrn-B1和Vrn-B3均为隐性等位变异;6份老芒麦和卷芒和尚头携带显性等位变异Vrn-D1,这些品种春播后抽穗期明显提早,但秋播时未表现早抽穗。仅1个品种(代号5)携带光周期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Rht-B1、Rht-D1和Rht8矮秆基因位点均携带高秆等位变异;5个品种在Rht-24位点携带矮秆等位变异Rht-24b,且降秆作用不明显,但穗粒数多于高秆等位变异品种。(3)所有材料抗倒性差,仅4份老芒麦品种抗寒性强,其中3份为冬性品种,1份为春性品种。2份老芒麦品种(代号7和9)和对照卷芒和尚头携带抗性基因Yr18/Lr34/Sr57/Pm38,3份品种(代号1、4和10)高抗条锈病。(4)面筋强度弱,仅4份品种(代号5、6、7和8)携带低PPO活性等位变异,所有材料携带高黄色素含量和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位变异。(5)携带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的材料可在甘肃中西部春麦区、嘉陵江上游冬麦区及类似生态区域应用;5份携带矮秆等位变异Rht-24b的品种可在赤霉病常发区甘肃陇南及长江中下游抗赤霉病育种中应用;携带Yr18/Lr34/Sr57/Pm38和高抗条锈病的品种可在陇南、天水、陇东等条锈病常发区的抗病育种中应用;4份低PPO等位变异品种可在彩色小麦育种中应用。研究结果明确了甘肃省同名不同来源地方品种老芒麦的异质性,评价了其重要性状的优劣,提出了研究品种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种
老芒麦
AFLP
分子标记检测
异质性
性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1
作者
展宗冰
靳奇峰
刘迪
吕迎春
郭莹
张雪婷
虎梦霞
王尚
杨芳萍
机构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
小麦研究所
甘肃
农业
大学草业
学院
中国农业热带科学院广州实验站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
甘肃
农业
大学农
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9-620,共12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区域协同创新项目(2024GAAS05)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23YFNA0033)
+1 种基金
特派团专项(22CX8NA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81,32260485)资助。
文摘
为了解同名不同来源老芒麦的异质性,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鉴定和AFLP指纹图谱分析,并对其4个春化基因、1个光周期基因、4个矮秆基因和3个病害兼抗基因的等位变异、面筋强度和色素基因等位变异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10份同名不同来源老芒麦品种的遗传相似度极低/异质性高。(2)全部材料的春化基因Vrn-A1、Vrn-B1和Vrn-B3均为隐性等位变异;6份老芒麦和卷芒和尚头携带显性等位变异Vrn-D1,这些品种春播后抽穗期明显提早,但秋播时未表现早抽穗。仅1个品种(代号5)携带光周期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Rht-B1、Rht-D1和Rht8矮秆基因位点均携带高秆等位变异;5个品种在Rht-24位点携带矮秆等位变异Rht-24b,且降秆作用不明显,但穗粒数多于高秆等位变异品种。(3)所有材料抗倒性差,仅4份老芒麦品种抗寒性强,其中3份为冬性品种,1份为春性品种。2份老芒麦品种(代号7和9)和对照卷芒和尚头携带抗性基因Yr18/Lr34/Sr57/Pm38,3份品种(代号1、4和10)高抗条锈病。(4)面筋强度弱,仅4份品种(代号5、6、7和8)携带低PPO活性等位变异,所有材料携带高黄色素含量和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位变异。(5)携带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的材料可在甘肃中西部春麦区、嘉陵江上游冬麦区及类似生态区域应用;5份携带矮秆等位变异Rht-24b的品种可在赤霉病常发区甘肃陇南及长江中下游抗赤霉病育种中应用;携带Yr18/Lr34/Sr57/Pm38和高抗条锈病的品种可在陇南、天水、陇东等条锈病常发区的抗病育种中应用;4份低PPO等位变异品种可在彩色小麦育种中应用。研究结果明确了甘肃省同名不同来源地方品种老芒麦的异质性,评价了其重要性状的优劣,提出了研究品种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
小麦
地方种
老芒麦
AFLP
分子标记检测
异质性
性状评价
Keywords
common wheat
landrace
Laomangmai
AFLP
molecular marker detection
heterogeneity
character evalu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展宗冰
靳奇峰
刘迪
吕迎春
郭莹
张雪婷
虎梦霞
王尚
杨芳萍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