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extended anionic surfactants on the wettability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interface
1
作者 Qi Sun Zhengrong Zhao +2 位作者 Zhicheng Xu Lei Zhang Lu Zhang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9-960,共12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mproving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of low-energ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by new extended surfactants,five kinds of extended anionic surfactant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oxypro...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mproving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of low-energ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by new extended surfactants,five kinds of extended anionic surfactant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oxypropylene(PO)and oxyethylene(EO),octadecyl-(PO)_(m)-(EO)_(n)-sodium carboxylate(C_(18)PO_(m)EO_(n)C,m=5,10,15,n=5,10,15),were studied.The surface tension and contact angle of C_(18)PO_(m)EO_(n)C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and the adhesion tension,PTFE-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and adhesion work were calcul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ended surfactant molecules adsorb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PTFE-liquid interface simultaneous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and 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tension and adhesion tension.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C_(18)PO_(m)EO_(n)C at the PTFE-water interfa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lution.As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bove cmc,semi-micelle aggregates on the surface of PTFE are formed by C_(18)PO_(m)EO_(n)C molecules through hydrophobic interaction,and the hydrophilic group faces the solution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PTFE with high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ABILITY contact angle extended surfactant polypropylene oxide polyethylene ox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样本熵联合小波的固肥流量微波信号去噪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宁 赵礼豪 +3 位作者 陈宁波 杨立伟 刘刚 吕树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针对使用多普勒微波传感器测量颗粒肥料流量时,施肥机运作产生的振动和外部多种干扰导致采集到的信号失真的问题,首先对小波分析与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寻找最优参数。通过对比两种算法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集成经验模态与样本熵联合... 针对使用多普勒微波传感器测量颗粒肥料流量时,施肥机运作产生的振动和外部多种干扰导致采集到的信号失真的问题,首先对小波分析与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寻找最优参数。通过对比两种算法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集成经验模态与样本熵联合小波的去噪算法。并以史丹利15-15-15颗粒肥为实验对象,将多普勒微波传感器等检测系统部署在施肥机上,采集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信号进行算法效果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始信号相比,优化增益系数后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平均信号信噪比提升了3.548 dB。优化小波去噪参数后的小波分析算法,平均信噪比提高了7.184 dB。结合优化去噪参数后的小波分析联合集合经验模态与样本熵的去噪算法,去噪后的信号平均信噪比提高了7.899 dB,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184,该算法对用多普勒微波传感器测量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信号的去噪处理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肥 多普勒微波 去噪 小波分析 集合经验模态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传感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立伟 赵礼豪 +3 位作者 张俊宁 吕树盛 侯冲 刘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23-329,共7页
施肥量动态高精度测量是实施变量施肥的前提。针对目前测量肥料质量流量方法在田间应用时仍存在测量不准确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微波法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流量质量测量模型和测量方法。以农用颗... 施肥量动态高精度测量是实施变量施肥的前提。针对目前测量肥料质量流量方法在田间应用时仍存在测量不准确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微波法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流量质量测量模型和测量方法。以农用颗粒状肥料史丹利15-15-15和撒可富15-15-15为实验对象,控制微波传感器距离和肥料的排肥速度,对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平滑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颗粒肥料回波信号的主导频率仅与电动排肥装置和传感器的距离有关,而功率谱密度仅与肥料颗粒数有关;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两种复合肥的实际质量流量和传感器输出值的响应关系,两种复合肥响应关系的决定系数R^(2)均不小于0.9858,并对响应关系进行了验证。撒可富15-15-15的测量范围为1119.8~2065.9 g/min,最大测量误差为6.35%;史丹利15-15-15的测量范围为1071.9~1877.9 g/min,最大测量误差为4.85%,其测量性能符合作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肥料 质量流量测量 微波法 变量施肥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S-Res的局部遮挡荷斯坦奶牛个体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冲 李前 +3 位作者 刘刚 吕树盛 侯冲 张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2-259,共8页
针对荷斯坦奶牛个体识别神经网络的人工调参成本高、泛化性差、效率低,难以实现局部遮挡条件下精准识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框架和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的自适应网络参数优化算法(NAS-Res)。首先,通过设计包含CBR_K1、CBR_K3、... 针对荷斯坦奶牛个体识别神经网络的人工调参成本高、泛化性差、效率低,难以实现局部遮挡条件下精准识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框架和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的自适应网络参数优化算法(NAS-Res)。首先,通过设计包含CBR_K1、CBR_K3、CBR_K5和SkipConnect的操作集,配合密集连接路径,构成超参数网络。然后基于梯度下降的搜索策略,在多目标优化复合损失函数的约束下,强化了对低成本模型的设计。结果表明,NAS-Res在GPU上仅耗时6.18 h获得最佳架构,在包含168头奶牛局部遮挡侧面图像的PO-Cows数据集上,闭集验证准确率为90.18%,与ResNet-18、ResNet-34和ResNet-50相比提高5.04、3.02、14.92个百分点,而参数量分别降低5.9×10^(5)、1.069×10^(7)和1.317×10^(7)。在包含174头奶牛背部图像的Cows2021数据集上闭集验证准确率为99.25%。此外,NAS-Res可忽略PO-Cows数据集规模变化的影响,牛只数量在50~168头之间变化时,Top-1准确率和Top-5准确率变化幅度仅为1.51、1.01个百分点,适用性较强。总体而言,NAS-Res算法实现了对局部遮挡奶牛的精准个体识别,本研究可为复杂背景下畜禽个体识别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局部遮挡 神经网络架构搜索 卷积神经网络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土壤原位测量参比电极制备优化与评估
5
作者 王茜茜 吕树盛 +3 位作者 侯冲 路逍 刘子雯 张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78-285,共8页
农用电化学原位监测Ag/AgCl参比电极存在氯离子泄漏风险,探讨通过新型液态金属纳米纤维复合毡改进柔性参比电极稳定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SM)确定材料制备工艺对参比电极稳定性的影响趋势,获取优化方案并进行可行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农用电化学原位监测Ag/AgCl参比电极存在氯离子泄漏风险,探讨通过新型液态金属纳米纤维复合毡改进柔性参比电极稳定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SM)确定材料制备工艺对参比电极稳定性的影响趋势,获取优化方案并进行可行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液态金属纳米纤维复合毡制备主影响因素包括纺丝收集距离、纺丝混液质量配比和拉伸次数,影响程度依次降低;收集距离和拉伸次数对参比电极稳定性的耦合作用显著;当制备参数方案为质量比为1∶5、收集距离为19 cm、拉伸次数为1150次时,参比电极稳定性最优,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4.4%;自制柔性Ag/AgCl参比电极,将其应用于土柱硝态氮和pH值监测原位测量,16 d的连续监测过程中硝态氮与pH值测试数据与离线商用电极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5.55 mg/L、7.2%、1.98 mg/L和0.21、2.8%、0.17,参比电极持续提供稳定参考基准,保障了两工作电极与外检数据间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自制Ag/AgCl参比电极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原位测量 Ag/AgCl参比电极 响应面 液态金属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柔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