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除草技术在农业“双减”政策下推广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世柱 黄文明 +1 位作者 王海翔 丁旻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对机械除草技术在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政策下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双减”政策下机械除草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采用查阅资料、电话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阐述农业“双减”政策的定义和目标,介绍机械除草技术分... 对机械除草技术在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政策下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双减”政策下机械除草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采用查阅资料、电话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阐述农业“双减”政策的定义和目标,介绍机械除草技术分类和应用情况。同时分析农业“双减”政策对机械除草技术推广的影响,剖析黑龙江省依安县机械除草推广应用案例,提出推广应用机械除草技术的策略和措施,为机械除草行业决策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农药 农业“双减” 机械除草 推广应用 除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白慧娟 苑严伟 +2 位作者 周利明 牛康 方宪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11,共16页
玉米定向播种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使种子以直立且尖端朝下胚面平行于播种行或胚面朝上长轴垂直于播种行的姿态被土壤包围,可优先产生垂直于播种行的叶片,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本文阐述了玉米定向播种生产模式及该模式可以... 玉米定向播种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使种子以直立且尖端朝下胚面平行于播种行或胚面朝上长轴垂直于播种行的姿态被土壤包围,可优先产生垂直于播种行的叶片,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本文阐述了玉米定向播种生产模式及该模式可以促进产量提升的内在机制;围绕种子姿态识别、种子姿态调整和机械化定向播种三方面内容,阐述了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发展动态。结合我国精准农业背景下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需求,总结了现有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定向播种 姿态识别 姿态调整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海燕 贾如 +7 位作者 赵凤敏 罗锡文 高巧明 罗朝东 杨炳南 方宪法 曾山 景全荣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40-245,共6页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要求。为加快广西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本文在总结全球与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甘蔗、水稻、柑橘和茶叶等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的调研,分析了广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梳理了广西农机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举措建议,以推进广西多样性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更快更好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机化发展 现状与问题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方向与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华 吴尘萱 +2 位作者 周海燕 胡小鹿 方宪法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农业装备是新时代保证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科技支撑。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与技术趋势、市场与政策,明确我国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面临4个方面的重大需求,包括推动农业装备强国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撑... 农业装备是新时代保证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科技支撑。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与技术趋势、市场与政策,明确我国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面临4个方面的重大需求,包括推动农业装备强国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和助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出助推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支撑全环节农业装备迭代升级、开发适用性农业装备制造体系、拓展新场景农业装备应用模式、提升前瞻性农业装备战略力量和培育高技术农业装备创新集群,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的支撑条件平台,打造全产业链人才梯队,培育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潜力,为相关科技管理部门优化研究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装备 科技创新 智慧农业 智能农机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树建 刘立晶 +3 位作者 刘芳建 崔巍 张学东 高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6-352,共7页
我国叶类蔬菜产量巨大,拥有可观的经济价值。目前叶类蔬菜以人工收获为主,严重制约产业发展,故开展叶类蔬菜机械化采收研究势在必行。为了解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按照结球叶菜和非结球叶菜分类,阐述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 我国叶类蔬菜产量巨大,拥有可观的经济价值。目前叶类蔬菜以人工收获为主,严重制约产业发展,故开展叶类蔬菜机械化采收研究势在必行。为了解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按照结球叶菜和非结球叶菜分类,阐述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装备代表机型性能特点、适用环境及切割、输送等关键部件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缺点,分析割台仿形与自动对行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现有非结球叶菜土下切割机型切割部件切根一致性差、夹持输送装置对叶类蔬菜损伤较大、未形成规范化栽植模型问题。提出开展铲式土下切割部件研究、加强叶类蔬菜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推进全程机械化产业链发展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类蔬菜 收获装备 收获技术 自动化收获 自动对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淑平 郝付平 韩科立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问题,集成了应用导航定位、智能分析、远程调度运维及专家决策系统等技术,通过分布式远程数据采集与通信,建立了实时处理的历史数据存储数据库,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物联网及云平台,开发了丘... 针对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问题,集成了应用导航定位、智能分析、远程调度运维及专家决策系统等技术,通过分布式远程数据采集与通信,建立了实时处理的历史数据存储数据库,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物联网及云平台,开发了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图形和数值相结合的实时状态监控,提高了丘陵山区旱作农业适度规模生产机械化作业装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 丘陵山区 机械化 信息化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耕作部件磨损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静 詹华 +3 位作者 徐天杨 李振东 王亦奇 汪瑞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农业机械耕作部件磨损性能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作业质量,磨损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评价不同材料、结构、土壤类型、工作参数等对耕作部件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一系列耕作部件磨损性能试验方法。综述田间试验、实验室试验和数... 农业机械耕作部件磨损性能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作业质量,磨损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评价不同材料、结构、土壤类型、工作参数等对耕作部件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一系列耕作部件磨损性能试验方法。综述田间试验、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等耕作部件磨损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重点阐述磨粒磨损试验、小型土壤环境磨损试验及土槽试验等实验室磨损性能试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田间试验结果准确,但受环境影响大,重现性差,而且能耗大、经济性不好;实验室试验能高效地筛选耕作部件材料,但在磨损数据的实时采集方面还有不足,且未与田间磨损试验建立关联;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部件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参数优化,但在多因素环境耦合及模拟精度等方面还有不足。对未来农机耕作部件磨损性能试验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快农机耕作部件磨损性能数据库的建立、健全试验规范和评价标准、提高数值模拟精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耕作部件 磨损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掌位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龙 郭亚琳 +5 位作者 宋海云 张梦瑶 吕黄珍 何亚凯 赵丹 杜志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针对因食品物料的形状和特性差异较大,食品生产线物料更换频繁,导致其分拣的自动化水平不足、效率及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食品物料分拣及搬运的自适应掌位气动软体机械手。基于分段常曲率假设与虚功原理,建立软体手指弯曲变形... 针对因食品物料的形状和特性差异较大,食品生产线物料更换频繁,导致其分拣的自动化水平不足、效率及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食品物料分拣及搬运的自适应掌位气动软体机械手。基于分段常曲率假设与虚功原理,建立软体手指弯曲变形的数学模型,探究驱动气压和弯曲弧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软体手指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究其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采用D-H(Denavit-Hartenberg,D-H)法对软体手指进行运动学建模,结合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分析;使用3D打印技术结合平板印刷法完成实物制作,并制定抓取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软体机械手单侧机构可变行程为27 mm;在0.04 MPa压力的作用下,软体手指的最大变形为104.15 mm,最大等效应力为0.535MPa,弯曲弧度为0.791 rad;软体手指整体工作空间的最大抓取范围为245 mm,最大抓取质量为571.78 g。研究为软体机械手在食品物料分拣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械手 结构设计 流固耦合 工作空间 抓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关键技术
9
作者 余永峰 李雷霞 +2 位作者 刘淑平 杨泽宇 张洋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能提高青贮饲料收获效率、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我国对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我国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 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能提高青贮饲料收获效率、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我国对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我国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收获过程中割台收割技术、作物喂入技术、物料切碎技术、籽粒破碎技术及自适应抛料跟车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从事该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机械化收获 喂入切碎 籽粒破碎 自适应抛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农业机械推荐性标准网络特征分析
10
作者 王若琼 张军 +2 位作者 靳晨 王婧 刘娅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以SAC/TC201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农业机械国家推荐性标准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建立农业机械国家推荐性标准引用矩阵和起草单位合作网络矩阵,从引用网络整体性和关键节点两个维度,选取点度中心度、中介中... 以SAC/TC201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农业机械国家推荐性标准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建立农业机械国家推荐性标准引用矩阵和起草单位合作网络矩阵,从引用网络整体性和关键节点两个维度,选取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密度和孤点率等测量指标,分别对标准节点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使用熵权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在重要性评价中的权重,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找到重要节点。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SAC/TC201的农业机械国家推荐性标准网络结构相对完善,运行良好,但部分重要标准存在年代较长的现象;另一方面,SAC/TC201与分标准委员会SC6在核心标准制修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目前农业机械发展的方向呈现一致性,为SAC/TC 201管理分标委会及标准项目立项提供了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国家标准 社会网络分析法 TOPSIS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鲜切马铃薯丁的保鲜效果研究
11
作者 李少萍 张小燕 +3 位作者 董云雷 刘威 李一然 杜志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5,共8页
为探究高压脉冲电场(HPEF)处理对鲜切马铃薯丁的保鲜效果,以鲜切马铃薯丁的感官评分为评判指标,测定HPEF的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处理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处理工艺,得到最佳保鲜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HPEF工艺条件对鲜... 为探究高压脉冲电场(HPEF)处理对鲜切马铃薯丁的保鲜效果,以鲜切马铃薯丁的感官评分为评判指标,测定HPEF的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处理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处理工艺,得到最佳保鲜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HPEF工艺条件对鲜切马铃薯丁进行处理,对比HPEF处理组与对照组在贮藏期内的品质变化,测定感官评分、颜色、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失重率、电导率、p H值、菌落总数在贮藏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HPEF对鲜切马铃薯丁保鲜效果的因素排序为处理量>电场强度>处理时间,最佳处理条件为电场强度9.4 kV/cm、处理时间21 min、处理量1 130 g;应用HPEF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丁在4℃贮藏30 d的过程中,处理组的PPO活力峰值比对照组低30%;第30 d时,处理组的L^(*)值为63.0,失重率为3.50%,电导率为425μs/cm,pH值为5.18,菌落总数为7.45 lg(CFU/g)。研究为果蔬的钝酶杀菌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鲜切马铃薯丁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分析——以齐齐哈尔某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信 白焱 +2 位作者 刘期成 茹卓 吕黄珍 《农业工程》 2022年第9期50-57,共8页
我国种植玉米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虽然开发了多种玉米秸秆利用方式,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农户被动就地焚烧秸秆,带来巨大危害。根据秸秆处理需求与生产实际,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变废为宝,具有重要价值。以齐齐哈尔... 我国种植玉米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虽然开发了多种玉米秸秆利用方式,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农户被动就地焚烧秸秆,带来巨大危害。根据秸秆处理需求与生产实际,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变废为宝,具有重要价值。以齐齐哈尔市某公司为例,运用TRIZ理论,使用物理矛盾分析法、“物质−场”模型分析法、聪明小人法、技术矛盾分析法和裁剪法,分析了玉米综合利用过程中的矛盾点和着力点并付诸实践,为我国玉米秸秆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结论: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在玉米秸秆产区建设分公司;重视应用创新;挖掘当地市场,延伸产业链条;以贴近农户为中心,提供符合农民利益的产品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TRIZ理论 综合利用 生物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控交通农业模式机器人化作业平台路径规划方法
13
作者 闫洪峰 李法镰 +3 位作者 朱玉 李璐 吴海华 方宪法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166,共12页
针对受控交通农业模式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自主作业需求,提出一种对多边形地块具有普适意义的全生产周期作业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构建主永久道网络与子作业路径层双层结构,通过等距缩放与顶点平滑规划转向预留区路径,基于垂直行进方向... 针对受控交通农业模式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自主作业需求,提出一种对多边形地块具有普适意义的全生产周期作业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构建主永久道网络与子作业路径层双层结构,通过等距缩放与顶点平滑规划转向预留区路径,基于垂直行进方向投影长度最小化原则确定中心作业区行方向;对主永久道网络设计间隔梭行的遍历顺序,对子作业路径层设计相邻梭行遍历顺序;采用Dubins曲线设计衔接路径,并设计潜在弹性出入口以解决作业弹性中断路径衔接问题;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满足运动学约束的路径,消除传统直线-圆弧路径的曲率突变缺陷。综合考虑作业路径占比、作业覆盖率、曲率变化率、路径跃度、压实区域面积占比等指标,以机器人化作业平台为对象进行田间路径规划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凸/凹多边形地块中,主永久道作业路径长度占比达77.21%,子作业层作业路径占比56.87%;作业覆盖面积占比均达90.65%;最大曲率变化率不大于0.04 m^(-2),跃度不大于0.05 m^(-3);总压实区域占比8.83%,将全生产周期作业路径限制在永久固定道上,满足受控交通农业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交通农业 机器人化作业平台 全生产周期路径规划 运动学约束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喷头研究现状与展望
14
作者 刘雪美 马旻睿 +3 位作者 侯献伟 陈月锋 于世辉 苑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6-318,共23页
气液两相流喷头借助液相和气相间极大的速度差在两相界面上产生较高的切应力破碎、撕裂连续液相、实现小粒径雾滴的雾化过程,其所具有的雾化效率高、能耗低、药量调节范围广、粒径谱控制精确、不易堵塞、药剂适应性强和作业效率好等优势... 气液两相流喷头借助液相和气相间极大的速度差在两相界面上产生较高的切应力破碎、撕裂连续液相、实现小粒径雾滴的雾化过程,其所具有的雾化效率高、能耗低、药量调节范围广、粒径谱控制精确、不易堵塞、药剂适应性强和作业效率好等优势,使气液两相喷头成为精准施药装备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概述了气液两相流喷头工作原理、分类并与其他喷头进行性能比较,然后系统总结了气液两相流喷头的雾化基本理论、喷头结构设计、仿真模拟方法、试验研究手段,以及在农业植保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气液两相流喷头研究中的开放性问题,如完善雾化过程物理模型、提高低压低能耗条件下的雾化性能、雾化粒径效益边界等问题。最后总结了气液两相流喷头在精准施药中的性能优势、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喷头 精准施药 喷头设计 雾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的番茄果实三维定位研究
15
作者 邹荣 李金炎 +2 位作者 王权 白圣贺 沐森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18,共11页
为满足复杂环境中番茄采摘机器人果实三维定位需求,克服番茄三维定位中光照变化对相机影响、三维点云定位的资源消耗和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的番茄果实三维定位方法。首先,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改进... 为满足复杂环境中番茄采摘机器人果实三维定位需求,克服番茄三维定位中光照变化对相机影响、三维点云定位的资源消耗和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的番茄果实三维定位方法。首先,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改进的YOLOv5s模型对番茄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通过传感器联合标定将RoI转换为带有点云信息的截锥体区域提议;其次,对区域内点云进行反射率分析,分割出番茄果实点云,通过SOM K-means聚类算法对分割出来的果实点云进行聚类,进而对果实重叠的点云进行个体分割;最后,使用多模态融合算法将二维的图像检测中心与番茄点云质心相关联。引入EIoU Loss对YOLOv5s网格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改进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9.65%,与YOLOv5s和Faster RCNN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7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对随机选取的52株番茄果树样本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定位准确率为95.48%,相比于双目立体视觉检测识别准确率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定位误差小于4.5 mm。机械臂采摘试验表明,改进后算法满足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定位 多传感器融合 YOLOv5s算法 SOM K-means聚类算法 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机械振动采摘枝干能量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文停 赵金辉 +3 位作者 庄腾飞 刘立晶 赵恩龙 杨学军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230,共10页
为研究核桃树受到外部振动激励载荷作用下枝干振动动态特性,揭示机械振动采摘能量传递规律,建立核桃树-采摘机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对称双偏心式核桃采摘机夹持主干的作业方式,并按照规定的路径和监测点安装三轴振动监测传感器的方... 为研究核桃树受到外部振动激励载荷作用下枝干振动动态特性,揭示机械振动采摘能量传递规律,建立核桃树-采摘机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对称双偏心式核桃采摘机夹持主干的作业方式,并按照规定的路径和监测点安装三轴振动监测传感器的方法进行田间振动能量传递试验,主干振动位移响应数据表明:受对称双偏心式激振时,核桃树主干运动过程发生摆动,沿夹持位置Z方向做往复运动。由三轴振动监测传感器获得的核桃树受迫振动枝干振动位移和动能幅值变化规律可知:核桃振动采摘过程中机械能转换为动能,从主干激振位置以能量波的形式向上枝条自由端传递,传递过程中各监测点处依次获得动能,传递距离越远,动能衰减越多。枝条在空间运动过程中发生摆动弯曲,使其在生长方向存在瞬间小范围可恢复性形变。由于枝组长度较短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运动过程中上下摆动幅度大于左右摆动幅度,与枝条和侧枝空间摆动幅度规律相反。通过对激振频率13~30 Hz作业下最远端枝条受迫振动动能均值分析表明,采摘机在激振频率23~25 Hz作业时,试验核桃树最远端枝条所获动能均值最大。研究结果可为核桃主干振动式采摘机工作参数的选择和高效振动采摘关键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振动采摘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昕 杨德秋 +2 位作者 李洋 刘萌萌 段荣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与快速发展的马铃薯产业仍然不相匹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基于国内外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分别对马铃薯分段和联合收获中关...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与快速发展的马铃薯产业仍然不相匹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基于国内外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分别对马铃薯分段和联合收获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类和阐述,并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从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 机械化收获 分段收获 联合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规框架下农业数据确权实施路径
18
作者 孙姗 周利明 朱建刚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
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业数据的作用和地位越发重要,一方面农业作业场景涉及区域广、人员多,另一方面农业数据是农业科研、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的重要依据。不同于其他数据的利用,农业数据的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是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环节,农业... 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业数据的作用和地位越发重要,一方面农业作业场景涉及区域广、人员多,另一方面农业数据是农业科研、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的重要依据。不同于其他数据的利用,农业数据的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是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环节,农业数据确权至关重要。立足农业数据的合规利用,尝试深入挖掘数据确权背后的法律逻辑与权益关系,提出利用农业数据确权的可行路径,有效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以期促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据 确权 实施路径 数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苑严伟 白圣贺 +4 位作者 牛康 周利明 赵博 伟利国 刘立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作为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棉花种植机械化是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棉花种植机械化是棉花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棉花产业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研究重点。该文总结了中国棉花... 作为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棉花种植机械化是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棉花种植机械化是棉花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棉花产业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研究重点。该文总结了中国棉花种植现状和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典型棉花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重点剖析了棉花育苗移栽和直播2种主要种植技术与装备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精准农业背景和棉花产业生产发展要求,归纳了现有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研究与装备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农业机械 种植 棉花 机械化 育苗移栽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电液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冠杰 姚强 +3 位作者 崔宝辉 邵焕焕 张健楠 高殿荣 《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27-31,共5页
电液控制技术作为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增强机械性能、提升操作便捷性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综述了农业机械电液控制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先进电液控制元件及系统在提升农业机械整体性能,特别是在模块化订制、智... 电液控制技术作为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增强机械性能、提升操作便捷性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综述了农业机械电液控制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先进电液控制元件及系统在提升农业机械整体性能,特别是在模块化订制、智能化控制、电驱高效节能等方面的作用和潜力。未来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将与电液控制系统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电液控制技术 液压阀 比例阀 传感器 智能化 精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