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品牌建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构筑品牌强农新格局——评《品牌强农视角下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池泽新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134-134,共1页
农业品牌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品牌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品牌强农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强的国家必是农业品牌强国,农业... 农业品牌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品牌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品牌强农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强的国家必是农业品牌强国,农业强的省(市)必是农业品牌强省(市)。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品牌农产品溢价能力不断提升,但农业品牌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溢价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重生产、轻品牌现象仍较为普遍。因此,深入研究农业品牌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以品牌强农战略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 品牌农产品 农业品牌 农业强国 品牌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 被引量:40
2
作者 朱晶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4,共4页
民以食为天。食物作为居民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不仅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并践行了... 民以食为天。食物作为居民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不仅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并践行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中国在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转变的基础上,正在向“吃得好”转型。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高瞻远瞩地作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供给 吃饭问题 生存资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 营养与健康 治国理政 多元化 民以食为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维护粮食安全的“两个积极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蒋和平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特别强调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为新时期我国粮食政策实践指明了方向,要求从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系统地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粮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特别强调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为新时期我国粮食政策实践指明了方向,要求从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系统地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如此才能持续调动各方主体种粮抓农的积极性,真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机制体制 补短板 种粮农民 两个积极性 利益补偿机制 保障机制 更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质量安全保障的方略探讨——市场信号与马鞍山市的经验剖析
4
作者 王志润 魏师军 王树进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5期1-3,共3页
建设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蔬菜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转化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一系列蔬菜质量安全保障的法规、政策及其制定背景,同时,以马鞍山市为例,剖析了该市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成功经验,即双管齐下,生产管理与市场准入... 建设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蔬菜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转化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一系列蔬菜质量安全保障的法规、政策及其制定背景,同时,以马鞍山市为例,剖析了该市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成功经验,即双管齐下,生产管理与市场准入两手抓,确保蔬菜产品源头及消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质量安全 安全保障体系 马鞍山市 市场准入 信号 蔬菜产业 成功经验 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