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米功能成分及新产品研发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婧 梁志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77,共9页
小米分布广泛且抗逆性强,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含有多酚、多肽、黄色素等多种功能因子。针对小米的营养缺陷,培育出了赖氨酸强化和富硒谷子等新品种,实现了营养素的强化和互补。除传统的初级加... 小米分布广泛且抗逆性强,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含有多酚、多肽、黄色素等多种功能因子。针对小米的营养缺陷,培育出了赖氨酸强化和富硒谷子等新品种,实现了营养素的强化和互补。除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外,小米的速食制品、发酵饮料以及复合产品等也已投放市场并深受消费者喜爱。文章综述了小米的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并对小米强化品种的培育和近十年出现的以小米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预测了其潜在的发展利用价值,以期为小米的研究和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功能因子 黄色素 赖氨酸强化 食品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政策与安全现状解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发政 罗洁 +1 位作者 张明 郭慧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拥有全球婴幼儿配方乳粉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然而,"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信心受到重创。解析了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业新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堪称史上最严格的乳粉产业政策,在产品配方注册、生产方式、... 中国拥有全球婴幼儿配方乳粉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然而,"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信心受到重创。解析了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业新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堪称史上最严格的乳粉产业政策,在产品配方注册、生产方式、可追溯体系建立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介绍了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现状,经过行业共同努力,我国原料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均显著提升,产品抽检合格率近100%;分析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研究落后、原料和装备依赖进口、消费者信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发展建议,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以稳定的质量、良好的信誉重塑消费者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产业政策 消费者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脂素对赭曲霉孢子产生、赭曲霉毒素A合成及粮食受侵染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婧 李彩艳 +2 位作者 李可馨 彭梦雪 梁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1,共6页
为明确氧脂素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HODE)对不同密度赭曲霉的孢子产生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合成的作用,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培养过程中9S-HODE、13S-HODE和OTA的产量,添加9S-HODE和13S-HODE后孢子和OT... 为明确氧脂素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HODE)对不同密度赭曲霉的孢子产生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合成的作用,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培养过程中9S-HODE、13S-HODE和OTA的产量,添加9S-HODE和13S-HODE后孢子和OTA产量,最后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对粮食的侵染程度。结果显示,低接种密度的赭曲霉9S-HODE/13S-HODE比值及OTA产量更高;添加9S-HODE抑制赭曲霉孢子形成、促进OTA合成,13S-HODE作用相反;孢子接种密度为103个/mL和106个/mL的赭曲霉侵染花生、大豆、玉米及小麦后,发芽率分别降低29%、21%、17%、14%和35%、29%、20%、22%。这表明群体密度影响赭曲霉9S-HODE、13S-HODE和OTA产量,9S-HODE和13S-HODE可能是赭曲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二者在调节赭曲霉孢子产生和OTA合成上作用相反,高群体密度赭曲霉对粮食的侵染能力更强,脂肪及蛋白含量高的粮食可能更易被赭曲霉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十八碳二烯酸 氧脂素 赭曲霉毒素A 群体感应 赭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脱毒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海宁 袁国强 +1 位作者 何鸿建 梁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3-78,共6页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类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为探究OTA的体外生物脱毒方法,本实验尝试从小鼠肠道中筛选出脱除OTA的菌株。首先以1 kg体质量添加210 μg OTA的饲料饲喂BALB/c小...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类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为探究OTA的体外生物脱毒方法,本实验尝试从小鼠肠道中筛选出脱除OTA的菌株。首先以1 kg体质量添加210 μg OTA的饲料饲喂BALB/c小鼠,收集其粪便,然后利用添加一定质量浓度OTA的LB固体培养基从粪便中逐步筛选出12株在高质量浓度OTA环境下依然能够大量生长繁殖的菌株,全部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培养20 h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该12株菌体外脱除OTA的效果。结果发现其中1株菌YH7能够高效脱除OTA,脱毒效率达到84.6%。从生理学、16S rDNA序列比对等方面分析,最终确定YH7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通过单因素优化法确定YH7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 7.5、37℃和200 r/min的摇床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肠道微生物 生物脱毒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果胶乳化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浩 张凯华 +5 位作者 刘世永 岳晓强 甘晶 邱爽 吉爱国 殷丽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2,共8页
甜菜果胶是一种从甜菜粕中提取的酸性阴离子多糖,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侧链数量丰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等一些中性糖组成。其中中性糖末端与蛋白质共价连接,赋予了甜菜果胶良好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主要探究... 甜菜果胶是一种从甜菜粕中提取的酸性阴离子多糖,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侧链数量丰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等一些中性糖组成。其中中性糖末端与蛋白质共价连接,赋予了甜菜果胶良好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甜菜果胶的乳化特性并与柑橘果胶进行对比。考察了甜菜粕产地、果胶质量浓度、pH值、温度、贮藏时间等对乳液特性(粒径分布、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浊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地不同对甜菜果胶结构组成影响较大,以甜菜果胶制备的乳液粒径显著小于柑橘果胶乳液,且乳化活性更高。当甜菜果胶质量浓度为10~25 mg/m L时,乳液在4周的贮存期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柑橘果胶乳液粒径显著增加。pH 2~6的范围内,果胶粒径基本保持不变。25~85℃升温过程中,柑橘果胶乳液粒径大幅增加。说明甜菜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为甜菜果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果胶 产地 柑橘果胶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体细胞数的原料乳的蛋白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 任发政 +2 位作者 方冰 张昊 郭慧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236,共5页
为明确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的原料乳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乳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并采集了不同SCC数量原料乳,分析其乳蛋白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SCC数量的增加,原料乳中酪蛋白... 为明确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的原料乳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乳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并采集了不同SCC数量原料乳,分析其乳蛋白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SCC数量的增加,原料乳中酪蛋白的占比显著降低(p<0.05),乳清蛋白比率相对增加;酪蛋白中β-酪蛋白B和βA1-酪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水解为新的小片段。毛细管电泳技术能够更准确的分析原料乳蛋白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有利于乳品企业在原料乳收购时进行更深一层的品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体细胞 原料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功效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冬阳 呼鑫荣 薛文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0,共5页
豌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豌豆中不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肽、膳食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剂、酚类物质、植物凝集素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降血压、... 豌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豌豆中不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肽、膳食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剂、酚类物质、植物凝集素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目前豌豆主要作为高蛋白低能量的食品供人们食用,工业化生产也主要集中在豌豆淀粉、蛋白质的加工,而忽略掉其他功效成分的开发利用,使得豌豆的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豌豆中功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生理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总结,以期为豌豆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功效成分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除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CIP程序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子彧 林莹莹 +2 位作者 宋思家 任发政 郭慧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8-145,共8页
以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最强、酸碱耐受性高的菌株A1为对象,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就地清洗程序条件为17.5 g/L氢氧化钠溶液85℃冲洗20 min,然后用纯水冲洗,接着用15 g/L硝酸溶液85℃冲洗20 min,最后用纯水冲洗。经过此清洗程序后,可以彻底... 以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最强、酸碱耐受性高的菌株A1为对象,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就地清洗程序条件为17.5 g/L氢氧化钠溶液85℃冲洗20 min,然后用纯水冲洗,接着用15 g/L硝酸溶液85℃冲洗20 min,最后用纯水冲洗。经过此清洗程序后,可以彻底清除不锈钢片上的蜡样芽孢杆菌。为了降低酸碱清洗剂的用量,将酸碱清洗剂与杀菌剂过氧乙酸进行联合使用,优化最佳清洗程序为15.0 g/L氢氧化钠溶液85℃冲洗10 min,然后用纯水冲洗,接着用10.0 g/L硝酸溶液85℃冲洗10 min,然后使用3 g/L过氧乙酸溶液25℃冲洗10 min,最后使用中和剂冲洗。该清洗程序在达到彻底清除蜡样芽孢杆菌的同时,能够降低酸碱清洗剂的浓度,缩短整个清洗程序的时间,为食品加工设备的清洗提供一种更高效、更环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清洗程序 蜡样芽孢杆菌 生物被膜 正交试验 过氧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致敏牛乳清蛋白的酶法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燕 伊洋 +2 位作者 石径 王世杰 罗永康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5期4-8,共5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如何降低β-LG抗原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复合蛋白酶对牛乳清蛋白进行酶解,在不同酶解时间点取样,以β-LG抗原性为主要标准,筛选出...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如何降低β-LG抗原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复合蛋白酶对牛乳清蛋白进行酶解,在不同酶解时间点取样,以β-LG抗原性为主要标准,筛选出各方案中β-LG抗原性最低的酶解产物,同时分析该产物的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情况,并与2款市售水解乳清蛋白产品进行苦味比较。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质量比1∶1复配水解牛乳清蛋白能够制备低致敏产品,其β-LG抗原性仅为0.798μg/mL,且苦味较低。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5g/100mL、加酶量5000U/g(50%碱性蛋白酶+50%胰蛋白酶)、酶解温度48℃、酶解pH8.0、酶解时间2.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Β-乳球蛋白 酶解 抗原性 苦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脱水缩合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开鑫 罗洁 +1 位作者 任发政 王芳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53,64,共5页
脱水缩合作用是干酪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影响干酪品质和稳定性的重要过程。牛乳组分(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及体细胞等)及干酪加工工艺(切割、搅拌、加热、压榨等)都会影响脱水缩合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这些因素对脱水缩合作... 脱水缩合作用是干酪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影响干酪品质和稳定性的重要过程。牛乳组分(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及体细胞等)及干酪加工工艺(切割、搅拌、加热、压榨等)都会影响脱水缩合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这些因素对脱水缩合作用的影响,为干酪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脱水缩合 牛乳组分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除赭曲霉毒素A的枯草芽孢杆菌CW14摇床培养条件优化
11
作者 章雨馨 叶婉琼 +1 位作者 孙正阳 梁志宏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242-2245,共4页
以一株具有降解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W14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初始pH值、培养基配比、培养温度和转速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B.subtilis CW14摇床培养的... 以一株具有降解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W14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初始pH值、培养基配比、培养温度和转速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B.subtilis CW14摇床培养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值为7.0,培养基胰蛋白胨与酵母浸粉配比为10∶5,发酵温度为37℃,转速为200 r·min-1。在此条件下培养,其菌体密度最大可达1.56×108cfu·m L-1,OTA脱除率达8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