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酪营养与健康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罗洁 任发政 +2 位作者 吴鸿雁 王紫薇 王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3-263,共11页
干酪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价值,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乳制品之一。随着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及对干酪营养价值认识的深化,我国的人均干酪消费量也日渐增加,但仍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干酪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阐述了干... 干酪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价值,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乳制品之一。随着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及对干酪营养价值认识的深化,我国的人均干酪消费量也日渐增加,但仍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干酪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阐述了干酪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及功能性多肽、共轭亚油酸、钙和维生素D等活性成分,论述了干酪在防护龋齿、减重及抗肥胖、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缓解骨质疏松、抗肿瘤细胞增生、抗氧化等方面的健康功能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低脂干酪的感官品质及营养功能改善、益生菌干酪开发、干酪抗肿瘤机制及干酪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等未来干酪营养学的研究方向,为干酪的营养价值科普及我国干酪的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营养 健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地区对奶牛原料乳纤溶酶及其酶原的影响
2
作者 钱文涛 李东 +6 位作者 王鹏杰 王晓冰 杨晋辉 王孟辉 魏晓军 陈冲 李洪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3-69,共7页
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地区对奶牛原料乳中纤溶酶(plasmin,PL)及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的影响规律。采集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集约化牧场原料乳样本,考察季节(夏季、冬季)、泌乳周期(初期、早期、晚期)、奶牛胎次(1~4胎)、地区(安... 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地区对奶牛原料乳中纤溶酶(plasmin,PL)及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的影响规律。采集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集约化牧场原料乳样本,考察季节(夏季、冬季)、泌乳周期(初期、早期、晚期)、奶牛胎次(1~4胎)、地区(安徽马鞍山、宁夏银川、黑龙江哈尔滨及新疆昌吉)对PL活性及PG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季节因素对PL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调控PG激活水平(P<0.01),夏季PG衍生活性((5.98±0.25)U/L)较冬季((4.45±0.43)U/L)提升34.4%;奶牛胎次对PL、PG系统均无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显著影响PG激活进程(P<0.01),晚期样本PG衍生活性((5.67±0.70)U/L)较初期((5.22±0.70)U/L)和早期((5.31±0.67)U/L)分别升高8.6%和6.8%;地域因素显著影响PG转化效率(P<0.05),哈尔滨样本PG衍生活性((5.62±0.88)U/L)显著高于银川样本((5.12±1.19)U/L)(P<0.05);原料乳体细胞数与PL活性(r=0.33)、PG激活水平(r=0.21)呈弱正相关性,提示乳腺炎潜在影响。本研究发现季节变化与泌乳周期通过调控PG激活通路影响乳品稳定性,而高纬度地区可能通过环境-生理互作增强纤PL系统活性,本研究为建立基于酶活调控的原料乳品质评价体系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纤溶酶 纤溶酶原 活性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改善肠道健康状态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杜若曦 郭明璋 +3 位作者 谢子鑫 贺晓云 黄昆仑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9,共11页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指新的人工生物路径、有机体或装置的设计和构建,或者对自然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肠道微生物中的共生细菌,使其实现对肠道菌群或肠道细胞状态的靶向调控,可以有效的改善宿主的...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指新的人工生物路径、有机体或装置的设计和构建,或者对自然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肠道微生物中的共生细菌,使其实现对肠道菌群或肠道细胞状态的靶向调控,可以有效的改善宿主的肠道健康状态。由于该方法可塑性较强,可调控的靶标范围广泛、调控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因此已逐步应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中。综述了合成生物学在杀死肠道致病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协助肠道代谢营养物质,改善代谢疾病,诊断肠道疾病,定位肿瘤组织及调节肠道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合成生物学用于改善肠道健康状态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合成生物学建立人体肠道健康调控的新型功能性益生菌系统,实现对肠道健康的个性化医疗"的技术路线和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肠道微生物 肠道健康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多羔羊肉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瑞璐 刘天月 +3 位作者 罗海玲 刘学文 何小龙 张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6-395,共10页
以兴安多羔羊为对象,利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和灼烧法对羊肉营养组成进行分析,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羊肉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性别和部位对兴安多羔羊肉营养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结... 以兴安多羔羊为对象,利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和灼烧法对羊肉营养组成进行分析,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羊肉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性别和部位对兴安多羔羊肉营养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安多羔羊肉含水率75.32%,粗脂肪质量分数2.41%,粗蛋白质量分数19.81%,粗灰分质量分数1.11%;共检出28种脂肪酸和18种氨基酸;母羔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有低于公羔的趋势;股四头肌含有更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氧化产物;共检测到7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占较大比例的是醛类和醇类物质。不同的性别和部位对羔羊肉营养组成和风味物质有一定影响。母羔中有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大于公羔;母羔由于脂肪含量低、膻味和油脂气息小,与公羔相比可接受度更高;背最长肌中2(5H)-呋喃酮和己醇的含量显著高于股四头肌,但十三醛含量显著低于股四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多羔羊 营养品质 挥发性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质构与风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罗洁 任发政 +1 位作者 王紫薇 郭慧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0-201,208,共13页
干酪是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高营养价值乳制品,是发达国家的膳食主体,也是乳品科学研究的热点。干酪的质构与风味特征是评价干酪品质的综合指标,改善干酪的质构和风味,并解析其形成机制是干酪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原料乳质量,凝... 干酪是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高营养价值乳制品,是发达国家的膳食主体,也是乳品科学研究的热点。干酪的质构与风味特征是评价干酪品质的综合指标,改善干酪的质构和风味,并解析其形成机制是干酪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原料乳质量,凝乳、成熟、盐渍、拉伸和浓缩工艺,以及低脂和低盐干酪加工技术等环节,全面解析了干酪质构与风味特征的影响因素。本文论述了如调控凝乳方式、利用辅助发酵剂加速干酪特征风味形成、基因修饰技术加速干酪成熟等关键控制技术,并提出了调节钙离子以精准调控凝乳、阐明体细胞对干酪质构和风味的影响等未来干酪科学研究方向,为我国干酪的品质改善和工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质构 风味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功能成分及新产品研发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高婧 梁志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77,共9页
小米分布广泛且抗逆性强,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含有多酚、多肽、黄色素等多种功能因子。针对小米的营养缺陷,培育出了赖氨酸强化和富硒谷子等新品种,实现了营养素的强化和互补。除传统的初级加... 小米分布广泛且抗逆性强,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含有多酚、多肽、黄色素等多种功能因子。针对小米的营养缺陷,培育出了赖氨酸强化和富硒谷子等新品种,实现了营养素的强化和互补。除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外,小米的速食制品、发酵饮料以及复合产品等也已投放市场并深受消费者喜爱。文章综述了小米的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并对小米强化品种的培育和近十年出现的以小米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预测了其潜在的发展利用价值,以期为小米的研究和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功能因子 黄色素 赖氨酸强化 食品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政策与安全现状解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任发政 罗洁 +1 位作者 张明 郭慧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拥有全球婴幼儿配方乳粉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然而,"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信心受到重创。解析了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业新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堪称史上最严格的乳粉产业政策,在产品配方注册、生产方式、... 中国拥有全球婴幼儿配方乳粉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然而,"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信心受到重创。解析了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业新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堪称史上最严格的乳粉产业政策,在产品配方注册、生产方式、可追溯体系建立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介绍了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现状,经过行业共同努力,我国原料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均显著提升,产品抽检合格率近100%;分析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研究落后、原料和装备依赖进口、消费者信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发展建议,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以稳定的质量、良好的信誉重塑消费者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产业政策 消费者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LPL-1产细菌素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瑶 李琪 李平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1-317,共7页
乳酸细菌素是细胞在转录翻译过程中通过核糖体机制合成,并分泌到菌体体外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质,细菌素具有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及易被人体降解的特点,因此是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保鲜剂。为了提高植物乳杆菌LPL-1所产细菌素的产量... 乳酸细菌素是细胞在转录翻译过程中通过核糖体机制合成,并分泌到菌体体外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质,细菌素具有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及易被人体降解的特点,因此是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保鲜剂。为了提高植物乳杆菌LPL-1所产细菌素的产量,以单增李斯特菌为指示菌,相对抑菌效价为效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培养基组成。利用单因素试验与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为葡萄糖质量分数、胰蛋白胨质量分数与吐温-80体积比,最陡爬坡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质量分数2.08%、酵母粉质量分数0.51%、胰蛋白胨质量分数1.02%、牛肉膏质量分数1%、吐温-80体积比1.02 mL/L、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3 g/L、乙酸钠质量分数0.5%、硫酸镁质量浓度0.2 g/L、硫酸锰质量浓度0.3g/L、柠檬酸氢二铵质量浓度2 g/L、蒸馏水体积1 L。在此条件下细菌素效价(752.11 AU/mL)比优化前(286.67AU/mL)提高了1.62倍。因此,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为菌种与细菌素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LPL-1 植物乳杆菌素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对酪蛋白结构及其乳化性影响的光谱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娜 文鹏程 +2 位作者 郭慧媛 罗洁 任发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27-3132,共6页
酪蛋白酸钠作为一种良好的乳化剂和乳化稳定剂,对乳饮料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蔗糖作为甜味剂,可以提高乳饮料的口感。但酪蛋白结构和性质很容易受到其所处的微环境的影响,为了分析蔗糖对酪蛋白酸钠结构及其乳化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光谱技... 酪蛋白酸钠作为一种良好的乳化剂和乳化稳定剂,对乳饮料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蔗糖作为甜味剂,可以提高乳饮料的口感。但酪蛋白结构和性质很容易受到其所处的微环境的影响,为了分析蔗糖对酪蛋白酸钠结构及其乳化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探讨了酪蛋白酸钠荧光光谱和表面疏水性的变化,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分析了酪蛋白酸钠乳液液滴流体力学直径的变化,利用Turbiscan光谱学稳定性测试评价了酪蛋白酸钠乳液的背散射光强度变化以及稳定性指数(TSI)。结果表明:蔗糖会使酪蛋白酸钠发生内源荧光猝灭,猝灭速率常数KS<2.0×1010 L·mol-1·s-1,属于动态猝灭,未形成稳定的基态配合物,表明两者仅以较弱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合。酪蛋白酸钠的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强(p<0.05),部分酪蛋白酸钠聚集程度增加,形成了可溶性聚集体。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酪蛋白酸钠乳液流体力学直径增大,是高压均质时蛋白聚集体在油水界面上优先吸附的结果。背散射光强度结果显示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乳液越不易产生分层、浓度变化、乳滴迁移等不稳定性现象。稳定性指数显著增大(p<0.05),乳液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酪蛋白 表面疏水性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λ-卡拉胶对减脂乳凝胶结构与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海鑫 罗绪刚 +3 位作者 罗洁 王芳 王鹏杰 任发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7-273,共7页
将λ-卡拉胶加入原料乳中,研究全脂、减脂和低脂(脂肪质量分数3.80%、1.83%、0.48%)牛乳酶凝胶的理化指标、结构及流变特性变化,为开发能替代全脂产品的低脂干酪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加入0.03%λ-卡拉胶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乳凝... 将λ-卡拉胶加入原料乳中,研究全脂、减脂和低脂(脂肪质量分数3.80%、1.83%、0.48%)牛乳酶凝胶的理化指标、结构及流变特性变化,为开发能替代全脂产品的低脂干酪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加入0.03%λ-卡拉胶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乳凝胶的含水率均显著增加(P<0.05);添加0.03%λ-卡拉胶的减脂实验组得率、蛋白质回收率、脂肪回收率较对照组增加最多,分别为13.56%、1.77%、9.34%;加入0.03%λ-卡拉胶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凝乳时间(G'=1 Pa)显著增加(P<0.05),自发性乳清析出率减小(P<0.05),硬度、弹性显著降低(P<0.05),流变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添加0.03%λ-卡拉胶后的减脂实验组,凝胶理化指标和质构特性与全脂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0.03%λ-卡拉胶具有增加凝胶的蛋白质回收率,软化质地,改善低脂干酪品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Λ-卡拉胶 酶凝胶 理化指标 质构特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组成对Cheddar干酪蛋白质水解及品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洁 王宇涵 +5 位作者 李博 王芳 任发政 郭慧媛 张昊 于政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2-288,共7页
近年来,我国的干酪消费量迅速增加。小规模牧场的手工挤奶方式可能会导致体细胞混入原料奶中,从而影响终产品干酪的品质。但是,体细胞组成及相应酶的活力对干酪品质的影响尚未阐明。该研究分别从牛乳房表面、乳房炎牛乳和正常牛乳收集... 近年来,我国的干酪消费量迅速增加。小规模牧场的手工挤奶方式可能会导致体细胞混入原料奶中,从而影响终产品干酪的品质。但是,体细胞组成及相应酶的活力对干酪品质的影响尚未阐明。该研究分别从牛乳房表面、乳房炎牛乳和正常牛乳收集体细胞。通过将体细胞分离再与脱脂乳混合,原料乳质量的一致性得到保证。将含不同体细胞组成的牛乳用于Cheddar干酪制作,分别为干酪A,B和C。3种干酪的原料乳中,上皮细胞质量分数最高组为干酪A的原料乳(65.41%),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质量分数最高组为干酪B的原料乳(分别为78.15%和12.15%),而多核中性粒细胞在干酪C的原料乳中质量分数最高(34.23%)。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各干酪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水解程度差异显著(P<0.05)。成熟90d后,干酪C中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此外,在整个成熟过程中,干酪中α_s1-,α_s2-和β-酪蛋白的存留率,以及pH值4.6的可溶性氮和12%三氯醋酸可溶性氮的质量分数均为C组<B组<A组。另外,3组试验干酪中干酪A的硬度最高,B和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体细胞对干酪品质的影响与体细胞的类型有关。体细胞中上皮细胞的增加对干酪品质的影响较小,而多核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对干酪品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加工 农产品 体细胞 组成 干酪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脂素对赭曲霉孢子产生、赭曲霉毒素A合成及粮食受侵染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婧 李彩艳 +2 位作者 李可馨 彭梦雪 梁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1,共6页
为明确氧脂素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HODE)对不同密度赭曲霉的孢子产生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合成的作用,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培养过程中9S-HODE、13S-HODE和OTA的产量,添加9S-HODE和13S-HODE后孢子和OT... 为明确氧脂素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HODE)对不同密度赭曲霉的孢子产生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合成的作用,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培养过程中9S-HODE、13S-HODE和OTA的产量,添加9S-HODE和13S-HODE后孢子和OTA产量,最后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对粮食的侵染程度。结果显示,低接种密度的赭曲霉9S-HODE/13S-HODE比值及OTA产量更高;添加9S-HODE抑制赭曲霉孢子形成、促进OTA合成,13S-HODE作用相反;孢子接种密度为103个/mL和106个/mL的赭曲霉侵染花生、大豆、玉米及小麦后,发芽率分别降低29%、21%、17%、14%和35%、29%、20%、22%。这表明群体密度影响赭曲霉9S-HODE、13S-HODE和OTA产量,9S-HODE和13S-HODE可能是赭曲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二者在调节赭曲霉孢子产生和OTA合成上作用相反,高群体密度赭曲霉对粮食的侵染能力更强,脂肪及蛋白含量高的粮食可能更易被赭曲霉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十八碳二烯酸 氧脂素 赭曲霉毒素A 群体感应 赭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γ-氨基丁酸豆芽乳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金兰 代田田 +1 位作者 王丹婷 李平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80,共8页
为提高发酵豆芽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以植物乳杆菌S-35为发酵剂,以发酵过程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植物乳杆菌S-35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豆乳中γ... 为提高发酵豆芽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以植物乳杆菌S-35为发酵剂,以发酵过程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植物乳杆菌S-35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豆乳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乳酸菌发酵模型。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豆芽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为34.5℃、发酵时间为27 h。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1.61 g/L,植物乳杆菌S-35活菌数可达1.60×10~9CFU/mL。在4℃下进行7 d的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豆芽乳在保质期内凝乳状态、发酵参数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大豆 Γ-氨基丁酸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脱毒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海宁 袁国强 +1 位作者 何鸿建 梁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3-78,共6页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类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为探究OTA的体外生物脱毒方法,本实验尝试从小鼠肠道中筛选出脱除OTA的菌株。首先以1 kg体质量添加210 μg OTA的饲料饲喂BALB/c小...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类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为探究OTA的体外生物脱毒方法,本实验尝试从小鼠肠道中筛选出脱除OTA的菌株。首先以1 kg体质量添加210 μg OTA的饲料饲喂BALB/c小鼠,收集其粪便,然后利用添加一定质量浓度OTA的LB固体培养基从粪便中逐步筛选出12株在高质量浓度OTA环境下依然能够大量生长繁殖的菌株,全部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培养20 h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该12株菌体外脱除OTA的效果。结果发现其中1株菌YH7能够高效脱除OTA,脱毒效率达到84.6%。从生理学、16S rDNA序列比对等方面分析,最终确定YH7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通过单因素优化法确定YH7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 7.5、37℃和200 r/min的摇床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肠道微生物 生物脱毒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翻转课堂的研究生Seminar“文献研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志宏 彭梦雪 高婧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8期85-89,共5页
基于研究生身处的学习方法转变阶段和文献研读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法相融合,进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以期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互通式学术交流及创造思维的构建,为培养综... 基于研究生身处的学习方法转变阶段和文献研读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法相融合,进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以期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互通式学术交流及创造思维的构建,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Seminar教学 研究生教育 文献研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果胶乳化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浩 张凯华 +5 位作者 刘世永 岳晓强 甘晶 邱爽 吉爱国 殷丽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2,共8页
甜菜果胶是一种从甜菜粕中提取的酸性阴离子多糖,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侧链数量丰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等一些中性糖组成。其中中性糖末端与蛋白质共价连接,赋予了甜菜果胶良好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主要探究... 甜菜果胶是一种从甜菜粕中提取的酸性阴离子多糖,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侧链数量丰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等一些中性糖组成。其中中性糖末端与蛋白质共价连接,赋予了甜菜果胶良好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甜菜果胶的乳化特性并与柑橘果胶进行对比。考察了甜菜粕产地、果胶质量浓度、pH值、温度、贮藏时间等对乳液特性(粒径分布、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浊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地不同对甜菜果胶结构组成影响较大,以甜菜果胶制备的乳液粒径显著小于柑橘果胶乳液,且乳化活性更高。当甜菜果胶质量浓度为10~25 mg/m L时,乳液在4周的贮存期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柑橘果胶乳液粒径显著增加。pH 2~6的范围内,果胶粒径基本保持不变。25~85℃升温过程中,柑橘果胶乳液粒径大幅增加。说明甜菜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为甜菜果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果胶 产地 柑橘果胶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合成生物学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洋儿 郭明璋 +3 位作者 杜若曦 贺晓云 黄昆仑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3-204,共12页
乳酸菌作为传统食品级微生物,长期应用于食品工业、生活保健、临床医学领域中。随着人们对乳酸菌特殊功能需求的提升,传统筛菌方法由于其技术繁复、周期长、成功率低等缺点,逐渐成为制约乳酸菌行业发展的瓶颈。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将... 乳酸菌作为传统食品级微生物,长期应用于食品工业、生活保健、临床医学领域中。随着人们对乳酸菌特殊功能需求的提升,传统筛菌方法由于其技术繁复、周期长、成功率低等缺点,逐渐成为制约乳酸菌行业发展的瓶颈。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电路网络导入细胞基因组中,让细胞来完成设计者设想的各种任务,可为解决乳酸菌功能菌株开发难题提供新的机遇。探讨了乳酸菌的菌种特点及其作为合成生物学底盘的优势,综述了乳酸菌合成生物学中元件设计、载体选择、转化方法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并展望了工程化乳酸菌在疾病诊断治疗、食品改善品质和生物能源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合成生物学在乳酸菌领域进一步应用所需实现的技术突破,旨为乳酸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合成生物学 肠道调控 底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urbiscan多重光散射技术评价pH值与钙离子对脱脂乳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洪亮 杨畅 +4 位作者 姜云芸 王然 张炎 王鹏杰 李依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1928,共7页
热稳定性直接影响牛乳的加工与感官特性,准确判断牛乳的热稳定性对优化液态乳制品的加工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液态奶的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加速实验后肉眼观察分层、沉淀等情况,以及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尚无快速可靠以及量化的评... 热稳定性直接影响牛乳的加工与感官特性,准确判断牛乳的热稳定性对优化液态乳制品的加工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液态奶的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加速实验后肉眼观察分层、沉淀等情况,以及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尚无快速可靠以及量化的评价标准,严重制约了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效率。Turbiscan多重光技术在测试流体的稳定性时,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可实时检测样品的背向散射光和透射光的强度,计算出体系内部颗粒的迁移速率、沉淀层的厚度、体系的不稳定指数等参数,因此是评价流体物理特性的有效手段。研究以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为对照,利用Turbiscan多重光技术测定了脱脂乳经过80℃条件下加热30min后,分别在pH值6.3,6.5,6.7和6.9,CaCl2的浓度在0,20,40,60和80mmol·L^-1条件下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CaCl2添加量为20,40,60和80mmol·L^-1时,脱脂乳的z-平均直径从152.7增加到1284.4nm,20h后的不稳定指数值从0.98增加到17.04,样品顶端的背散射光强变化值从-4.3降低到-37.4,底端的背散射光强变化值从2.2增加到14.7;当样品的pH值分别为6.3,6.5,6.7和6.9时,脱脂乳的z-平均直径分别为148.1,152.7,132.4和122.4nm,20h后的不稳定指数值分别为1.32,1.02,0.98和1.41,样品顶端的背散射光强变化值分别为-3.1,-4.7,-4.2和-5.6,底端的背散射光强变化值分别为5.7,3.4,4.1和6.8。结果表明,随着CaCl2添加量的增加,脱脂乳的热稳定性显著降低,pH值对脱脂乳热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同时发现,与动态光散射技术相比,Turbiscan多重光散射技术可更精确、方便、快捷地获得热处理后的牛乳背散射光强值和体系不稳定指数等牛乳稳定性指标,从而明确热处理导致的乳蛋白分散体系的不稳定性发生的机理。Turbiscan多重光散射技术比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更方便快捷,该研究对优化乳制品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散射 Turbiscan多重光散射 乳蛋白 热稳定 PH值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体细胞数的原料乳的蛋白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明 任发政 +2 位作者 方冰 张昊 郭慧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236,共5页
为明确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的原料乳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乳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并采集了不同SCC数量原料乳,分析其乳蛋白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SCC数量的增加,原料乳中酪蛋白... 为明确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的原料乳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乳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并采集了不同SCC数量原料乳,分析其乳蛋白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SCC数量的增加,原料乳中酪蛋白的占比显著降低(p<0.05),乳清蛋白比率相对增加;酪蛋白中β-酪蛋白B和βA1-酪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水解为新的小片段。毛细管电泳技术能够更准确的分析原料乳蛋白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有利于乳品企业在原料乳收购时进行更深一层的品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体细胞 原料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的欧拉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定量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学敏 朱国茵 +3 位作者 罗海玲 余忠祥 罗洁 张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9-355,共7页
欧拉羊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生活环境特殊,羊肉品质独特,但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尚不明确。为研究欧拉羊肉熟制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构建相应指纹图谱,以欧拉羊、湖羊、杜泊羊和滩羊羊肉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 欧拉羊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生活环境特殊,羊肉品质独特,但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尚不明确。为研究欧拉羊肉熟制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构建相应指纹图谱,以欧拉羊、湖羊、杜泊羊和滩羊羊肉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嗅辨仪鉴定出呈香化合物。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欧拉羊与湖羊、杜泊羊、滩羊羊肉的风味进行比较,从而明确欧拉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建立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欧拉羊肉中检测到醛类、酮类、醇类、杂环类、烷烃类等共5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77%具有气味活性。所有物质中醛类有20种,在整体风味物质中的相对含量占比达62%,对风味贡献最大。欧拉羊肉整体风味物质轮廓与其他3种羊肉有显著区别,其特征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E)-2-己烯醛、(E,E)-2,4-庚二烯醛、(E,E)-2,4-辛二烯醛、3-辛烯-2-酮等不饱和醛酮,4-异丙基甲苯等烷烃类,以及苯并噻唑等其他呈味物质,它们共同贡献了水果香、坚果味、青草味等令人愉悦的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羊 挥发性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