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胶体结构设计在减盐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彦慧
郑红霞
+2 位作者
刘楠
高彦祥
毛立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食盐是常用的食用调味品,高盐(钠)饮食带来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但直接减盐或使用盐替代品往往会使食品感官品质下降。饮食中的钠主要来源于加工食品,其中食品胶体是钠的重要来源。如何对现有的食品胶体体系进行结...
食盐是常用的食用调味品,高盐(钠)饮食带来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但直接减盐或使用盐替代品往往会使食品感官品质下降。饮食中的钠主要来源于加工食品,其中食品胶体是钠的重要来源。如何对现有的食品胶体体系进行结构设计,保留现有风味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食品基质角度出发简述了咸味感知机理和当前减盐的手段及优缺点,特别针对食品胶体减盐不减咸的方式(调节基质性质、改善网络结构、优化食盐分布、加快界面失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推动国际减盐行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盐
咸味感知
食品胶体
结构设计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在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2
作者
佟臻
刘雪婷
+1 位作者
陈金定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4-462,共9页
脉冲强光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脉冲强光技术的杀菌机理及其在果蔬、肉制品、乳制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效果,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工业...
脉冲强光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脉冲强光技术的杀菌机理及其在果蔬、肉制品、乳制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效果,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以及脉冲强光使用的安全性。脉冲强光不仅能广泛杀灭多种致病菌而且基本不改变各类食品及食品包材的各项性质,在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与单一保鲜技术相比在杀菌效果、感官品质、营养素含量的保留等方面也都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文为研究者进一步了解脉冲强光杀菌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光
杀菌
食品
包装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其香气特征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
35
3
作者
舒心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69-480,共12页
茶叶香气是决定其品质好坏与嗜好程度的重要因素。对茶叶香气特征进行充分解析将有助于指导茶叶加工,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析鉴定则是解析其香气特征的关键步骤。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茶叶香气的研究进展,主要...
茶叶香气是决定其品质好坏与嗜好程度的重要因素。对茶叶香气特征进行充分解析将有助于指导茶叶加工,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析鉴定则是解析其香气特征的关键步骤。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茶叶香气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常用的提取手段,总结归纳了茶叶关键呈香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对六大茶类的香气特征进行概述,旨在为茶叶香气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挥发性成分
提取
分析方法
香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
6
4
作者
佟臻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472,共9页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减糖、无糖、无酒精饮料等健康饮料的广泛需求以及市场对于绿色、环保、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推动了饮料市场的转型及稳健发展,液体饮料的无菌灌装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再生塑料、植物基包装等新型包装,脉冲强光...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减糖、无糖、无酒精饮料等健康饮料的广泛需求以及市场对于绿色、环保、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推动了饮料市场的转型及稳健发展,液体饮料的无菌灌装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再生塑料、植物基包装等新型包装,脉冲强光、电子束等新型灭菌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无菌灌装设备开始应用于饮料的无菌灌装。本文对近年来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所用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灭菌技术以及无菌灌装工艺设备进行综述,并对无菌灌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饮料
无菌灌装
包装材料
灭菌技术
无菌灌装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茶饮料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金定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1-289,共9页
本文从色泽、浊度及活性成分含量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茶饮料的品质变化特征,分别对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透光率、浊度、色差、茶多酚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
本文从色泽、浊度及活性成分含量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茶饮料的品质变化特征,分别对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透光率、浊度、色差、茶多酚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不同茶饮料在不同贮藏条件(温度、时间)下品质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茶饮料在贮藏过程中,透光率无显著变化;高酸绿茶饮料在4℃及25℃条件下贮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浊度显著增加,贮藏至第180 d,分别增加了52.04%、34.12%,红茶饮料浊度无显著变化;不同茶饮料在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L^(*)值降低,a^(*)值及b^(*)值增加,25℃条件下贮藏至180 d,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的L^(*)值分别降低了31.86%、39.98%、30.22%及37.73%;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及EGCG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EGCG降解程度较茶多酚高,在55℃条件下贮藏15 d,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9.08%、10.28%、13.39%及18.63%,EGCG含量分别下降了35.32%、42.18%、47.22%及4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贮藏
品质变化
茶多酚
儿茶素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波辅助提取与电渗析脱盐耦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金定
高雅馨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10,共8页
本文对比不同功率超声辅助热水提取与传统热水提取的绿茶茶汤理化性质差异,并对其进行电渗析处理,探究电渗析对绿茶茶汤的理化性质及冷却后浊度及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热水提取的绿茶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茶多酚含量、咖啡...
本文对比不同功率超声辅助热水提取与传统热水提取的绿茶茶汤理化性质差异,并对其进行电渗析处理,探究电渗析对绿茶茶汤的理化性质及冷却后浊度及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热水提取的绿茶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均高于传统热水提取,且随超声功率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超声功率增加至390 W时,绿茶茶汤中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5903.14、1091.87 mg/kg。电渗析处理能显著降低绿茶茶汤中金属离子含量及电导率,热水提取、130 W超声提取及520 W超声提取的茶汤中钾的脱除率分别为67.46%、80.20%、89.59%,锰的脱除率分别为64.92%、77.35%、88.56%;电渗析处理可显著降低绿茶茶汤的浊度,并对茶汤的"冷后浑"具有抑制效果,且对超声辅助提取的茶汤"冷后浑"的抑制效果较热水提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茶汤
超声提取
电渗析
茶多酚
咖啡碱
电导率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体结构设计在减盐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彦慧
郑红霞
刘楠
高彦祥
毛立科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01648)。
文摘
食盐是常用的食用调味品,高盐(钠)饮食带来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但直接减盐或使用盐替代品往往会使食品感官品质下降。饮食中的钠主要来源于加工食品,其中食品胶体是钠的重要来源。如何对现有的食品胶体体系进行结构设计,保留现有风味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食品基质角度出发简述了咸味感知机理和当前减盐的手段及优缺点,特别针对食品胶体减盐不减咸的方式(调节基质性质、改善网络结构、优化食盐分布、加快界面失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推动国际减盐行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减盐
咸味感知
食品胶体
结构设计
释放
Keywords
salt reduction
saltiness perception
food colloids
structural design
releasing
分类号
TS201.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在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2
作者
佟臻
刘雪婷
陈金定
高彦祥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4-46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400900)。
文摘
脉冲强光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脉冲强光技术的杀菌机理及其在果蔬、肉制品、乳制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效果,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以及脉冲强光使用的安全性。脉冲强光不仅能广泛杀灭多种致病菌而且基本不改变各类食品及食品包材的各项性质,在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与单一保鲜技术相比在杀菌效果、感官品质、营养素含量的保留等方面也都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文为研究者进一步了解脉冲强光杀菌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脉冲强光
杀菌
食品
包装材料
应用
Keywords
pulsed light
sterilization
food
packaging materi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TS20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其香气特征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
35
3
作者
舒心
高彦祥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69-480,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080)。
文摘
茶叶香气是决定其品质好坏与嗜好程度的重要因素。对茶叶香气特征进行充分解析将有助于指导茶叶加工,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析鉴定则是解析其香气特征的关键步骤。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茶叶香气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常用的提取手段,总结归纳了茶叶关键呈香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对六大茶类的香气特征进行概述,旨在为茶叶香气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叶
挥发性成分
提取
分析方法
香气特征
Keywords
tea
volatile compounds
extraction
analytical methods
aroma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
6
4
作者
佟臻
高彦祥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国轻工业健康饮品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47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400900)。
文摘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减糖、无糖、无酒精饮料等健康饮料的广泛需求以及市场对于绿色、环保、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推动了饮料市场的转型及稳健发展,液体饮料的无菌灌装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再生塑料、植物基包装等新型包装,脉冲强光、电子束等新型灭菌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无菌灌装设备开始应用于饮料的无菌灌装。本文对近年来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所用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灭菌技术以及无菌灌装工艺设备进行综述,并对无菌灌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液体饮料
无菌灌装
包装材料
灭菌技术
无菌灌装设备
Keywords
liquid drink
aseptic filling
packaging material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aseptic filling equipment
分类号
TQ619.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茶饮料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金定
高彦祥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1-28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0800)。
文摘
本文从色泽、浊度及活性成分含量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茶饮料的品质变化特征,分别对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透光率、浊度、色差、茶多酚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不同茶饮料在不同贮藏条件(温度、时间)下品质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茶饮料在贮藏过程中,透光率无显著变化;高酸绿茶饮料在4℃及25℃条件下贮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浊度显著增加,贮藏至第180 d,分别增加了52.04%、34.12%,红茶饮料浊度无显著变化;不同茶饮料在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L^(*)值降低,a^(*)值及b^(*)值增加,25℃条件下贮藏至180 d,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的L^(*)值分别降低了31.86%、39.98%、30.22%及37.73%;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及EGCG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EGCG降解程度较茶多酚高,在55℃条件下贮藏15 d,高酸绿茶饮料、低酸绿茶饮料、高酸红茶饮料及低酸红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9.08%、10.28%、13.39%及18.63%,EGCG含量分别下降了35.32%、42.18%、47.22%及49.03%。
关键词
茶饮料
贮藏
品质变化
茶多酚
儿茶素
色泽
Keywords
tea beverage
storage
quality change
tea polyphenol
catechin
color difference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波辅助提取与电渗析脱盐耦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金定
高雅馨
高彦祥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1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0800)。
文摘
本文对比不同功率超声辅助热水提取与传统热水提取的绿茶茶汤理化性质差异,并对其进行电渗析处理,探究电渗析对绿茶茶汤的理化性质及冷却后浊度及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热水提取的绿茶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均高于传统热水提取,且随超声功率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超声功率增加至390 W时,绿茶茶汤中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5903.14、1091.87 mg/kg。电渗析处理能显著降低绿茶茶汤中金属离子含量及电导率,热水提取、130 W超声提取及520 W超声提取的茶汤中钾的脱除率分别为67.46%、80.20%、89.59%,锰的脱除率分别为64.92%、77.35%、88.56%;电渗析处理可显著降低绿茶茶汤的浊度,并对茶汤的"冷后浑"具有抑制效果,且对超声辅助提取的茶汤"冷后浑"的抑制效果较热水提取效果更好。
关键词
绿茶茶汤
超声提取
电渗析
茶多酚
咖啡碱
电导率
浊度
Keywords
green tea infusions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electrodialysis
tea polyphenols
caffeine
conductivity
turbidity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胶体结构设计在减盐食品中的应用
张彦慧
郑红霞
刘楠
高彦祥
毛立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在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
佟臻
刘雪婷
陈金定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叶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其香气特征分析研究进展
舒心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发展趋势
佟臻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茶饮料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陈金定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声波辅助提取与电渗析脱盐耦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金定
高雅馨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