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8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minar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学科研究生Seminar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顾日良 陈范骏 +6 位作者 张俊伶 袁力行 邹春琴 陈新平 申建波 江荣风 张福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4,共3页
对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学科研究生Seminar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Seminar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为植物营养学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建立了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 研究生培养 SEMIN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土地经营现状及托管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双高基地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艳霞 刘全清 +1 位作者 张宏彦 孟昭峰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75-78,共4页
土地托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模式。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托管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便于机械化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符合中央制定的土地流转政策。介绍了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 土地托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模式。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托管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便于机械化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符合中央制定的土地流转政策。介绍了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简称"双高"基地)依托当地农机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进行土地托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合作社 土地经营 土地托管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大学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研究获得新进展
3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第11期13-1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学军教授团队的一篇有关高寒草原生态系统N:O排放的研究论文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IobaIChangeBioIogy)杂志上发表。这篇论文,系统报道了在不同氮沉降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下我国天山...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学军教授团队的一篇有关高寒草原生态系统N:O排放的研究论文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IobaIChangeBioIogy)杂志上发表。这篇论文,系统报道了在不同氮沉降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下我国天山巴音布努克高寒草原生态系统N2O的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冰雪融化期间(约1个月)不论氮添加水平、土地利用模式或放牧强度均未对土壤N:O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 高寒 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模式 研究论文 排放规律 放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以1975年至2000年公开的部分资料为依据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建军 陈欣 +9 位作者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7,共12页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内地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了解20世纪最后25年里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大致概貌提供了一个粗略小结,也是对既往时代的认同、肯定和对现世同人的鼓励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中国知网系统 科学事件 资料挖掘 数据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356
5
作者 孙永明 李国学 +2 位作者 张夫道 施晨璐 孙振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9-173,共5页
该文依据中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品质差、价格低、危害多的污染特点和农业废弃物作为能源、肥料、饲料和材料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 该文依据中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品质差、价格低、危害多的污染特点和农业废弃物作为能源、肥料、饲料和材料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的对策;提出了依靠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生物质经济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生物质 循环经济 生物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乔玉辉 甄华杨 +1 位作者 冯旭 鞠鲤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3-793,共11页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但是其发展面临着私人短期经济利益和公共长期生态效益的矛盾。农业生态补偿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则是建立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前,农业生态补偿...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但是其发展面临着私人短期经济利益和公共长期生态效益的矛盾。农业生态补偿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则是建立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前,农业生态补偿核算存在着农产品生态价值未被有效识别、核算体系不完善、服务价值与负服务价值未有机结合等核心科学问题。因此,当前亟须建立一套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负服务价值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以更好地支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并指导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框架,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成本、经济收益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负服务价值等,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指标体系、价值化方法及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以此为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本文从经济成本、相对生态价值和农业生态补偿情景分析等角度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旨在为各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生命周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区域差异化管理以及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等方面,以期为未来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农业 补偿标准 量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环境监测网络气象、水分、土壤监测指标数据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美潼 王开延 +3 位作者 康嘉慧 王锴 宁鹏 许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48-159,共12页
农田生态系统水、土、气等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对揭示其演变规律,评价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数据集的构建依托于河北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10个野外监测站在水分、土壤和气象方面的连续实时动态监测... 农田生态系统水、土、气等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对揭示其演变规律,评价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数据集的构建依托于河北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10个野外监测站在水分、土壤和气象方面的连续实时动态监测。站点的测量系统定期进行维护与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监测数据主要包含了2021–2023年曲周县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指标,例如水温、pH值等水文要素,土壤湿度、温度、电导率等土壤要素,以及降水、大气压、平均风速、平均风向等气象要素。这些要素的长期监测可为曲周县农田养分和水分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服务于区域野外科学联网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气象 水质 监测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中国氮肥需求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婷玉 姚澜 +7 位作者 钟于秀 王怡 李伟芳 徐洋 李冬佳 刘蕊 李贝 张卫峰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21,共14页
氮肥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过量施用会导致活性氮排放,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时期,明确我国氮肥合理需求与化学氮肥减量路径对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31种主要作物的产量潜力和氮素需... 氮肥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过量施用会导致活性氮排放,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时期,明确我国氮肥合理需求与化学氮肥减量路径对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31种主要作物的产量潜力和氮素需求,并结合不同作物在优化管理下的氮素合理盈余水平,确定了我国在满足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氮肥合理需求。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氮素养分合理需求总量为3100万t,在不改变氮素投入结构的情况下,化学氮肥合理需求量为1904万t,占总需求的61%。未来我国氮肥合理化应用调整路径应考虑氮肥定额、提高有机养分投入及替代比例、增加豆科作物种植比例提高生物固氮潜力,以及优化氮肥产品结构等方面。在此路径下,化学氮肥减量潜力为26%~53%。如在合理的氮素投入情况下(氮肥定额),通过提高有机养分替代比例到适宜水平40%,可将化学氮肥需求量下调至1428万t,减量潜力为4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玉米轮作比例),化学氮肥合理需求量可下调至1360万t,减量潜力为47%。最后,进一步通过优化氮肥产品结构,我国化学氮肥合理需求可进一步降低至1213万t,减量潜力达53%。本文对氮肥合理需求的评估和氮肥绿色发展路径的探索将有助于实施更科学的管理体系,并为我国氮肥产业升级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定额 氮肥合理需求 绿色发展 发展路径 减量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钾明矾和白云石对设施农业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翠 樊秉乾 +3 位作者 王洪媛 武淑霞 刘宏斌 陈清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5,共9页
设施农业高量灌溉施肥所导致的磷淋溶损失较为突出,可能会增加设施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施用磷吸附材料能够固持高磷土壤中的活性磷,减少磷向下转移。但是,不同磷吸附材料作用下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和剖面移动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该研... 设施农业高量灌溉施肥所导致的磷淋溶损失较为突出,可能会增加设施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施用磷吸附材料能够固持高磷土壤中的活性磷,减少磷向下转移。但是,不同磷吸附材料作用下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和剖面移动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通过连续3 a田间试验,结合Hedley连续浸提磷分组方法和磷K边同步辐射技术,探究施用钾明矾、白云石以及钾明矾和白云石的混合物(质量比=1:2)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剖面活性磷、磷组分及其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3 a累积施用8100 kg/hm^(2)的钾明矾、白云石和钾明矾与白云石的混和物处理对蔬菜产量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钾明矾、白云石和钾明矾与白云石混合处理土壤0~30 cm的CaCl_(2)-P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4.98%、8.39%和11.13%,而土壤0~90 cm的Olsen-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连续3 a施用磷吸附材料后,相比于对照处理,钾明矾、钾明矾和白云石混和物处理的土壤0~30 cm总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62%和8.82%,而白云石处理土壤0~30 cm的总磷含量则降低了0.57%。土壤磷素组分结果也发现,HCl-P是土壤磷组分中占比最高的组分,占土壤总磷的56%以上;施用磷吸附材料后0~60 cm土层中稳态磷(NaOH-P)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说明土壤中的活性磷和土壤中的铁铝发生了结合。磷K边同步辐射进一步表明,Ca-P是石灰性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占总磷的比例72%以上。与对照相比,钾明矾、白云石与钾明矾和白云石的混和物处理的二水磷酸铁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55%、5.68%和5.88%;另外,钾明矾、钾明矾和白云石混合物处理提高了羟基磷灰石含量。土壤性质结果表明,单独施用钾明矾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性铁(M3-Fe)、有效性铝(M3-Al)、有效性磷(M3-P)的含量和导电率,并降低了土壤pH值;而施用钾明矾和白云石的混合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在高磷设施土壤中施用二者混合物较为合适。该研究为减少设施土壤磷流失提供了适用的磷吸附材料,对降低农田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土壤 钾明矾 白云石 磷形态 磷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产业链副产物资源农业全量利用途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韬宇 李亚琳 +3 位作者 王朋顺 贾燕翔 肖亚楠 朱齐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3,共6页
磷化工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化工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在从资源到产品产业链中产生了大量副产物,如磷尾矿、磷石膏、黄磷渣、萃余酸等。高效利用副产资源、挖掘利用新途径、提高废弃物利用价值是磷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磷化工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化工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在从资源到产品产业链中产生了大量副产物,如磷尾矿、磷石膏、黄磷渣、萃余酸等。高效利用副产资源、挖掘利用新途径、提高废弃物利用价值是磷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从磷化工产业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全面剖析了从磷矿石采选到磷肥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副产物的种类、产量、特征、利用现状与问题,总结分析其在农业领域的潜在利用途径,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磷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与工农交叉融合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工 副产物 产业链 资源全量利用 工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排放的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天舒 贺雪妮 +5 位作者 张海星 赵智强 邓仕婕 孙嘉棋 张起赫 汤树生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解决大气氨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矛盾,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的种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核算了该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在设定大气氨减排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该地区畜禽养殖... 为解决大气氨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矛盾,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的种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核算了该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在设定大气氨减排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该地区畜禽养殖增量。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期间,京津冀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呈现“增长—下降—增长”趋势,2021年达到了33.8 kg·hm^(-2),其中粪便管理和粪肥施用的氨排放分别占总排放的50.4%和42.9%。(2)在“技术换取养殖量”情景中,通过使用低蛋白饲料配方等技术降低粪肥氮质量分数,京津冀地区的畜禽养殖增量达到1726.9~6907.5万头猪当量;通过应用肥水注射等技术降低粪肥排放系数,畜禽养殖增量为793.6~3174.4万头猪当量。在综合运用6类技术以实现氨减排达标的情景中,当氨减排达5.0%时,该地区畜禽养殖增量高达3141.5万头猪当量。研究表明,随着种养业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实施,京津冀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本研究可为区域种养结合与大气氨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排放 大气环境承载力 减排技术 畜禽养殖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主栽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与环境代价
12
作者 管西林 刘传云 +4 位作者 王孝忠 陈绪昊 高明 李彦 陈新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3-1244,共12页
为定量化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实现设施果蔬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生产,本研究以山东省典型设施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通过农户调研与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收集的数据,结合对现有文献的综述,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研究区域设施果类... 为定量化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实现设施果蔬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生产,本研究以山东省典型设施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通过农户调研与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收集的数据,结合对现有文献的综述,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研究区域设施果类蔬菜生产的施肥现状、土壤养分状况和环境代价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主栽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量高,设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的氮(以N计)、磷(以P2O5计)、钾(以K2O计)投入量平均达到743、600、740 kg·hm^(-2),施肥变异系数较大(CV=30.3%~43.9%),大量的肥料投入造成了较高的养分盈余,进而导致表层土壤(0~30 cm)养分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导致了较高的环境代价。设施果类蔬菜的单位面积上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和酸化效应均以黄瓜生产系统最高,分别达225 kg·hm^(-2)、10058 kg CO_(2e)·hm^(-2)、124 kg PO_(4e)·hm^(-2)和63.4 kg SO_(2e)·hm^(-2),其次是茄子、番茄和辣椒。氮素盈余是导致活性氮损失的最主要因素,氮、磷、钾肥料的生产过程和施用过程是设施果类蔬菜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和酸化效应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高达80%以上。因此,为保证设施果类蔬菜产业绿色优质高质量发展,应通过优化设施蔬菜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来减少养分盈余、降低环境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果类蔬菜 肥料投入 环境代价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疾病负担分析
13
作者 刘岳仪 崔振岭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人群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疾病负担,为制定肺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中提取1990—2021年归因于空气污染因素的中国肺癌死亡人数、死亡率...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人群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疾病负担,为制定肺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中提取1990—2021年归因于空气污染因素的中国肺癌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寿命调整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数据和世界人口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中国因空气污染引起的肺癌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ion fraction,PAF)逐年下降,AAPC值为-1.16%(P<0.001)。归因死亡人数和DALY总体趋势逐年增加,AAPC值分别为2.14%和1.54%(P均<0.001),但是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AAPC值分别为0.34%和-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国男性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DALY率和标化DALY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显示,总体、男性和女性人群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死亡率的全局变化(net drift)为-1.52%、-1.33%和-1.88%(均P<0.001)。死亡风险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的趋势,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特别是50岁以后,年龄效应急剧上升,性别差异愈发明显。时期效应在1990—2004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05年后均呈下降趋势,死亡风险随出生队列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结论1990—2021年空气污染对我国肺癌的相对贡献逐渐降低,归因于空气污染的肺癌死亡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随出生队列的推移而下降。需加强对男性、高龄人口等高危人群的关注,加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以降低肺癌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空气污染 疾病负担 Joinpoint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孢子虫卵囊浓度的畜禽养殖水环境承载力估算
14
作者 楚天舒 戴子扬 +7 位作者 陈晨晨 贺雪妮 赵智强 张起赫 蒲胜海 吴湘琳 马兴旺 汤树生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针对水体生物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间的矛盾,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利用隐孢子虫的全球水源性病原体模型工具,进行基于隐孢子虫卵囊浓度的畜禽养殖水环境承载力的建模工作;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阈值,估算与评价江苏省地表水隐孢... 针对水体生物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间的矛盾,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利用隐孢子虫的全球水源性病原体模型工具,进行基于隐孢子虫卵囊浓度的畜禽养殖水环境承载力的建模工作;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阈值,估算与评价江苏省地表水隐孢子虫卵囊浓度水平,仿真分析江苏省未来畜禽养殖业发展潜力。结果表明:2012—2021年江苏省地表水隐孢子虫卵囊浓度平均值为5.19×10^(-4)个·L^(-1),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阈值(1.00×10^(-3)个·L^(-1)),蛋鸡和肉鸡是主要排放源。江苏省畜禽养殖现状未超过水环境承载力阈值,一定程度上,未来养殖总量可稳步提升,但仍需加强家禽的隐孢子虫病防控,尤其是降低蛋鸡和肉鸡的感染率。本研究可为江苏省种养结合与水体生物污染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病 水环境承载力 畜禽粪便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15
作者 李一鸣 陈晨晨 +7 位作者 蒲胜海 张海星 任一哲 杨行 马兴旺 吴湘琳 刘小利 楚天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1-1770,共10页
为解析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区域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探索科学平衡区域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具体路径,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对2000—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生产系统进行能值评估,运用情景分析法探究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 为解析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区域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探索科学平衡区域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具体路径,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对2000—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生产系统进行能值评估,运用情景分析法探究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解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生产系统的能值投入从6.3×10^(21) sej增长到1.1×10^(22) sej,增幅达78.3%。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和可更新的环境资源为主要来源,分别占能值投入总量的33.1%~49.2%和32.7%~39.7%。单位产值能值投入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5×10^(11) sej·¥^(-1)降低到2020年的8.2×10^(10) sej·¥^(-1),下降了81.8%,表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环境负载率总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达1.15,较2000年增长64.1%,环境压力较大。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为1.42,较2000年下降44.3%。与基准情境(BAU)相比,优化施肥结构、优化施肥结构及用量能分别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5.2%~28.9%、45.2%~62.2%。从方法学角度解释,有机无机肥配施本质上是减少系统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的投入,增加系统可更新的有机能的投入,降低系统对工业生产的依赖,从而提高系统可持续水平。建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将棉花和粮食作物有机肥配施比例设置为30%~50%(以氮为计算基准),并建立长期定位试验点监测肥料利用效率;增加粪肥还田机械的购置补贴,打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能值分析 农业生产系统 可持续发展指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白粉病生物防治对农业旅游区生态安全与游客感知的协同调控
16
作者 张雪萍 周子恺 +2 位作者 杨文佳 吴奕琪 刘欣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5,共12页
[目的]农业旅游示范区因游客密集、采摘频率高及化学农药使用受限,面临黄瓜白粉病(Podosphaera xanthii)防控与生态安全协同的难题。本研究旨在筛选兼具高效控病、环境友好且符合游客体验需求的生物农药,探明其作用机制及综合效益,为生... [目的]农业旅游示范区因游客密集、采摘频率高及化学农药使用受限,面临黄瓜白粉病(Podosphaera xanthii)防控与生态安全协同的难题。本研究旨在筛选兼具高效控病、环境友好且符合游客体验需求的生物农药,探明其作用机制及综合效益,为生态敏感区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案。[方法]试验于长三角典型农业旅游示范区开展,选取10种生物农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动态监测病情指数、病情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含量、SOD、POD、CAT活性)、果实品质(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等)及440名游客的感知评价(景观美观度、环境舒适度、采摘行为),构建多维评价体系。[结果]所有生物农药处理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CK),但作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植物源药剂综合表现最优,其中蛇床子素和苦参碱防效持续稳定,末次施药21 d病情指数较CK降低59.9%~62.1%,AUDPC减少68.6%~69.3%,二者可能通过提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同步抑制POD活性等过激防御反应,实现增产21.3%~23.6%,同时维生素C与可溶性糖含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枯草芽孢杆菌防效的持效性不足但昆虫多样性评分最高,宁南霉素初期防效显著而后期衰退明显;矿物油受可能受到降雨冲刷和叶片生长的影响而防效波动较大。游客感知数据显示,植物源药剂处理区病斑可见度评分较CK降低60.7%~66.7%,采摘量提升106.7%~124.7%。[结论]1%蛇床子素水乳剂和2%苦参碱可溶液剂实现了对黄瓜白粉病的持续控制,并提升了黄瓜产量与品质改善,其病斑可见度和生态安全性契合农业旅游区需求。建议配套病害可视化监测与游客交互导览系统,推动生态防控与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黄瓜白粉病 生物安全 旅游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化氢排放的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
17
作者 楚天舒 贺雪妮 +6 位作者 杨宇辰 陈晨晨 戴子扬 廖科科 吴湘琳 牛新湘 马兴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141,共11页
【目的】旨在定量评估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对区域畜禽养殖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畜禽养殖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2013—2022年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评价各省份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强度;并设置硫化氢减排目... 【目的】旨在定量评估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对区域畜禽养殖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畜禽养殖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2013—2022年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评价各省份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强度;并设置硫化氢减排目标,运用情景分析法探究各地畜禽养殖潜力。【结果】2013—2022年中国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呈现“下降-增长”趋势,2013—2020年从4.90×10^(5) t下降至3.74×10^(5) t,但2022年又增长到4.85×10^(5) t。2022年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畜禽养殖业硫化氢年均排放量较高,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9%,而上海、北京、天津、宁夏、青海、西藏畜禽养殖业硫化氢年均排放量相对较低,仅占1%。在畜禽种类方面,生猪的硫化氢排放量占比高达92%,鸡和牛仅为6%和2%;在畜禽生产阶段,畜禽养殖阶段占比高达92%,而粪便处理阶段仅占8%。2013—2022年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效益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3—2018年单位产值内的硫化氢排放量稳定在40.46 t/亿元,但2019—2021年出现明显下降,年均下降率高达16%,2022年全国排放效益为28.36 t/亿元。“畜禽养殖阶段减排”和“粪便处理阶段减排”情景可换取的畜禽养殖潜力分别为2003.28万~10016.42万头和811.58万~4057.92万头(以猪当量计);在“综合减排”情景中,当硫化氢减排2.5%时,我国未来畜禽养殖潜力为1.22亿头。【结论】中国畜禽养殖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需以硫化氢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前提。建议养殖企业、科研院所与农业部门多方协作,共同建设覆盖畜禽养殖硫化氢排放全过程的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助推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污染防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排放 大气环境承载力 减排技术 畜禽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 被引量:366
18
作者 高利伟 马林 +3 位作者 张卫峰 王方浩 马文奇 张福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179,共7页
基于统计数据、农户调研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估算了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并且对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中,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 基于统计数据、农户调研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估算了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并且对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中,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资源数量分别达到776万t、249万t、1342万t。从作物秸秆去向来看,作物秸秆还田、秸秆饲用、秸秆燃烧以及其他去向所占比例分别为24.3%、29.9%、35.3%和10.5%。从不同利用方式下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来看,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还田量分别达到304.6万t、175.6万t、966.7万t,占秸秆养分资源量的比例分别为39.3%、70.5%和72.0%,这表明秸秆还田比例及其养分还田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北方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8
19
作者 高继卿 杨晓光 +1 位作者 董朝阳 李克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9-110,共12页
中国北方地区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且种植结构迥异,细致分析北方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可为北方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调节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该文利用中国北方15个省市30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 中国北方地区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且种植结构迥异,细致分析北方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可为北方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调节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该文利用中国北方15个省市30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过去50 a分为1961-198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基于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划分标准,明确了与1961-1980年相比,1981年以来北方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空间变化特征;依据中国气象局降水量等级标准及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标准,系统分析了北方三大区域内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在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中的比例,以及降水在一年四季中的分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1981年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区面积减少,东北地区的半湿润区面积减少,而半干旱区面积扩大明显。研究时段内干旱区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最近30a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高于1980年之前的20a,其中小雨、中雨等级增加幅度最大;季节变化中,尤以冬季最明显。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年降水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最近30 a小雨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有明显下降;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减少,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减少更明显,半湿润区则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北方地区年内发生的降水事件95%以上是小雨和中雨,小雨和中雨量总计占全年降水量的75%;研究时段内北方地区的小雨频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中雨频率呈升高趋势,干旱区表现尤其明显,其对作物生长季内降水有效利用影响较小。各季节降水分配的变化中,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春季降水贡献率升高,半湿润区秋季降水贡献率降低;干旱区仅夏季降水频率有下降;半干旱区各季节降水频率指标变动最突出,春冬季节降水频率有增加而夏秋季节降水频率在下降;半湿润区春季和冬季降水频率有所增加,而秋季降水频率下降;研究区域内各降水指标极大值主要集中南北两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内北疆地区及内蒙古东北部的强降水量、强降水日数大于区域内青海、甘肃、宁夏的中部和南部。所得结论可为明确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及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 干旱区 北方地区 降水资源 降水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中长期畜禽粪尿资源与污染潜势估算 被引量:96
20
作者 马林 王方浩 +2 位作者 马文奇 张福锁 范明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0-174,共5页
规模化畜牧业、农牧分离等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饲养方式改变后,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最值得关注。该文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估算了东北三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中的氮磷养分和COD含量,在此基础上评价和预测了2002~2020... 规模化畜牧业、农牧分离等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饲养方式改变后,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最值得关注。该文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估算了东北三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中的氮磷养分和COD含量,在此基础上评价和预测了2002~2020年畜禽粪尿资源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0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畜禽粪尿耕地承载量分别为24、20、11t/hm^2,耕地畜禽粪尿承载量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平衡。200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禽粪尿排泄物进入水体的COD数量占畜禽粪尿、工业、生活排放COD总量的52%、65%、40%。预测表明,2010年、2020年畜禽养殖业对东北三省环境污染的风险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控制畜禽粪尿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尿肥 资源 污染潜势 集约化畜牧业 中长期预测 中国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