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被引量:88
1
作者 吴良泉 武良 +2 位作者 崔振岭 陈新平 张福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2-817,共16页
研究中国玉米不同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为引导区域科学施肥和复合肥产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总结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进行的1752、7081和6328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我国玉米主... 研究中国玉米不同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为引导区域科学施肥和复合肥产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总结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进行的1752、7081和6328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我国玉米主产区分为4个大区和12个施肥亚区,以氮肥总量控制、磷肥恒量监控、钾肥肥效反应的技术原理计算不同区域的氮磷钾肥的优化用量,并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区域肥料配方。结果表明,东北春玉米区(Ⅰ)和西北春玉米区(Ⅲ)的产量水平较高(9.0—10.5t hm^-2),华北夏玉米区(Ⅱ)和西南玉米区(Ⅳ)的产量水平相对较低(7.5~8.3t hm^-2)。12个施肥亚区的氮肥推荐用量平均为N 181kg hm^-2,其中东北冷凉春玉米区(Ⅰ-1)最低(N150kg hm^-2),西北绿洲灌溉春玉米区(Ⅱ-3)最高(N219kg hm^-2);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P2O5 75kg hm^-2,其中华北中北部夏玉米区(Ⅱ-1)最低(P2O5 46kg hm^-2),西北绿洲灌溉春玉米区(Ⅲ-3)最高(P2O5 123kg hm^-2);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K2O 54kg hm^-2,其中西北绿洲灌溉春玉米区(Ⅲ-3)最低(K2O 30kg hm^-2),华北南部夏玉米区(Ⅱ-2)最高(K2O 64kg hm^-2)。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在12个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较好反映了区域土壤供肥能力、肥效反应和产量水平的特异性,我国玉米区域大配方的制定不仅为区域肥料配方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相关作物的区域配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养分推荐用量 大配方 小调整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广西香蕉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江周 张涛 +4 位作者 余赟 方昭 迟志广 李宝深 李晓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50-2255,共6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威廉斯B6香蕉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性,为该品种香蕉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香蕉定植后30、60、105、135、165、195和255 d采集样品,分析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威廉斯B6干物质累积量为19 912.5 kg/h...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威廉斯B6香蕉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性,为该品种香蕉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香蕉定植后30、60、105、135、165、195和255 d采集样品,分析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威廉斯B6干物质累积量为19 912.5 kg/hm^2。氮和磷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61.8、32.4 kg/hm^2。从定植到定植后195 d,氮磷的累积速率呈上升趋势,定植后195~255 d累积速率开始下降;而钾的吸收量为758.5 kg/hm^2,钾的累积速率在定植后165 d开始下降。从定植到定植后165 d,养分主要分布在叶片、假茎和球茎;定植后195~255 d,养分主要分布在叶片、假茎和果实。收获期,果实中氮磷钾含量占植株氮磷钾吸收量的29.9%、26.5%和12.7%。广西滴灌条件下,新植威廉斯B6香蕉每公顷需要吸收N 261.8 kg、P_2O_532.4 kg、K_2O 758.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B6 滴灌 氮磷钾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化肥就没有现在的农业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福锁 《黑龙江粮食》 2017年第8期49-50,共2页
化肥在助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没有化肥就没有现在的农业,就没有百姓的丰衣足食。而当下,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化肥"正遭受非议,甚至有人提出,"禁止使用化肥""消灭化肥"等把化肥妖魔化的言论!服务中... 化肥在助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没有化肥就没有现在的农业,就没有百姓的丰衣足食。而当下,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化肥"正遭受非议,甚至有人提出,"禁止使用化肥""消灭化肥"等把化肥妖魔化的言论!服务中国农业几十年的化肥,错了么?未来中国的化肥产业应走向何方?舆论矛头指向化肥,化肥成了"替罪羊"随着环境问题的相继发生,各种舆论的矛头均指向农业生产,特别指向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产业 环境问题 妖魔化 肥料产品 科学研究者 肥料企业 水溶性磷 产品升级 磷钾 新型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类型和施氮量对连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冯国忠 王寅 +2 位作者 焉莉 米国华 高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455,共12页
以吉林省春玉米连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土壤类型变异对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通过在相同气候条件下,2种土壤类型(黑土(黏化湿润均腐土)和风砂土(湿润冲积新成... 以吉林省春玉米连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土壤类型变异对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通过在相同气候条件下,2种土壤类型(黑土(黏化湿润均腐土)和风砂土(湿润冲积新成土))上开展的连续4年的氮肥施用量(0、168、312 kg hm^(-2))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间玉米产量、氮素矿化、残留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类型显著影响玉米产量,黑土的玉米籽粒产量较高(6 469~10 106 kg hm^(-2)),平均为8 623 kg hm^(-2),风砂土的玉米籽粒产量较低(1 386~8 196kg hm^(-2)),平均为5911 kg hm^(-2);黑土和风砂土玉米籽粒产量的年际间(2009―2012年)变异系数分别为13.4%和59.1%,黑土的玉米籽粒产量稳定性显著大于风砂土;黑土连续4季氮素总表观矿化量为328 kg hm^(-2),为风砂土的2.2倍;受土壤质地影响,黑土收获后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残留量为99~321 kg hm^(-2),显著高于风砂土(38~77 kg hm^(-2));在中等施氮(168 kg hm^(-2))条件下,黑土与风砂土的氮肥表观损失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20 kg hm^(-2)和315 kg hm^(-2);当施氮量增加至312 kg hm^(-2)时,黑土和风砂土的氮肥表观损失量均显著增加,且风砂土的氮肥表观损失量达到827 kg hm^(-2),显著高于黑土。由于受土壤质地和土壤供肥能力的影响,土壤类型会对玉米产量、氮素矿化和表观损失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氮肥优化管理中应考虑土壤类型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连作 土壤类型 产量 氮素矿化 氮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黑龙江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评估 被引量:15
5
作者 侯鹏 陈新平 +4 位作者 崔振岭 王伟 王立娜 唐锦福 张福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112,295,共11页
区域灌溉增产潜力研究是建设灌溉设施的基础,该文利用Hybrid-Maize模型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玉米通过灌溉措施可获得的增产潜力。田间验证结果表明,Hybrid-Maize模型对黑龙江省灌溉和雨养玉米均表现出很好的模拟效果。为了研究黑龙江... 区域灌溉增产潜力研究是建设灌溉设施的基础,该文利用Hybrid-Maize模型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玉米通过灌溉措施可获得的增产潜力。田间验证结果表明,Hybrid-Maize模型对黑龙江省灌溉和雨养玉米均表现出很好的模拟效果。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充分灌溉和雨养产量潜力之间的产量差),利用Hybrid-Maize模型结合实际的生产要素(品种、密度和生育期)及多年气象数据对黑龙江全省玉米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较大,第3、4、5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小;第1与第2积温带西部代表站点灌溉增产潜力大于东部。区域模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西南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5000kg/hm2以上,而东部地区雨养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4000~14799kg/hm2;自西南向东、向北,灌溉增产潜力逐渐变小,西南部的灌溉增产潜力最大,达到1600kg/hm2以上,而东部与北部最小,灌溉增产潜力小于300kg/hm2。当生育期内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时灌溉增产潜力变异最大。因此,黑龙江省玉米灌溉条件的建设应综合考虑积温和降雨2个要素,优先考虑积温较高(第1与第2积温带)、降雨较低(生育期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的区域。该研究可为黑龙江建立合理的水利灌溉设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降雨 玉米 灌溉增产潜力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江周 严程明 +2 位作者 刘亚男 马海洋 石伟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7-841,共5页
针对菠萝生产中过量施肥的现状,开展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设5个不同施肥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菠萝株高、D叶长、D叶宽、植株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眼数、单果重、产量随之增加;V... 针对菠萝生产中过量施肥的现状,开展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设5个不同施肥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菠萝株高、D叶长、D叶宽、植株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眼数、单果重、产量随之增加;Vc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呈增加趋势,而可溶性总糖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施肥对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FP150%>FP120%>FP100%>FP80%,肥料最大贡献率仅为48.57%,而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FP150%<FP120%<FP100%<FP80%。因此在不显著减产和影响果实品质的前提下,从提高肥料的农学效率角度考虑,建议在传统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施肥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KONOS卫星影像监测冬小麦氮营养状况 被引量:2
7
作者 贾良良 李斐 +1 位作者 陈新平 张福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应用从高精度卫星影像获取的光谱植被指数和单波段光谱反射值与冬小麦拔节期氮素营养状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高精度卫星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绿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单波段光谱反射值红外波段与拔节期... 应用从高精度卫星影像获取的光谱植被指数和单波段光谱反射值与冬小麦拔节期氮素营养状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高精度卫星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绿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单波段光谱反射值红外波段与拔节期小麦叶片叶绿素仪读数、茎基部硝酸盐含量、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吸氮量等都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范围在0.651~0.860之间。而红光波段、绿光波段则与拔节期小麦氮营养诊断指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范围在-0.803^-0.574之间。且上述光谱植被指数和单波段反射值均与小麦拔节期优化施氮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应用高精度卫星影像结合地面土壤植株测试进行冬小麦拔节期的冠层氮营养诊断和氮肥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卫星图像 氮营养状况 土壤、植株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周县苹果园施肥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娜 刘全清 +1 位作者 陈延军 李雪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了了解河北省曲周县果园管理现状,以便提出更好的管理建议,报道了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的相公庄科技小院开展技术服务过程中,对部分苹果园产量、施肥及其它管理措施调查和分析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果园中过量施肥现象... 为了了解河北省曲周县果园管理现状,以便提出更好的管理建议,报道了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的相公庄科技小院开展技术服务过程中,对部分苹果园产量、施肥及其它管理措施调查和分析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果园中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土壤中磷钾含量过高;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用量不足;果农的施肥时期及施肥方式不尽合理,肥料利用率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周 苹果园 施肥不合理 肥料利用率低中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郭家萌 刘振朝 +11 位作者 高强 薛吉全 高聚林 翟广谦 柳家友 孙海昆 郭新平 边少锋 王俊河 王延波 张东兴 陈新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为了研究深松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产量、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于2011—2014年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的9个试验站进行深松改土与常规旋耕对比的联网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耕作,3个区域深松均表现出了增产趋势,产... 为了研究深松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产量、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于2011—2014年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的9个试验站进行深松改土与常规旋耕对比的联网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耕作,3个区域深松均表现出了增产趋势,产量增加的中值为5.8%,其中,东北和西北区域的增产幅度高于华北区域,而东北区域秋季深松增产的变异低于春季深松。相比于常规旋耕,深松对玉米植株地上部氮和磷的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区域深松处理的地上部吸氮量和吸磷量均有所增加,中值分别为24%,5%和10%以及17%,8%和19%。深松处理增加了东北和西北区域土壤表层(0—15cm)和亚表层(15—25cm)的有效磷含量,而在华北区域没有趋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以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芳华 曹国鑫 +2 位作者 刘全清 张宏彦 申建波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
以华北平原典型农业生产区的曲周县为例,调查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以及制约机械化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小麦和玉米的整个生产中,整地、播种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作业质量亟待改善;基肥施用、灌溉、除草、打药... 以华北平原典型农业生产区的曲周县为例,调查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以及制约机械化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小麦和玉米的整个生产中,整地、播种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作业质量亟待改善;基肥施用、灌溉、除草、打药和追肥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造成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部分农事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机械化 轮作体系 小麦 玉米 黄淮海地区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