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 被引量:363
1
作者 高利伟 马林 +3 位作者 张卫峰 王方浩 马文奇 张福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179,共7页
基于统计数据、农户调研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估算了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并且对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中,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 基于统计数据、农户调研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估算了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并且对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中,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资源数量分别达到776万t、249万t、1342万t。从作物秸秆去向来看,作物秸秆还田、秸秆饲用、秸秆燃烧以及其他去向所占比例分别为24.3%、29.9%、35.3%和10.5%。从不同利用方式下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来看,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还田量分别达到304.6万t、175.6万t、966.7万t,占秸秆养分资源量的比例分别为39.3%、70.5%和72.0%,这表明秸秆还田比例及其养分还田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粮食危机中化肥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卫峰 汤云川 +3 位作者 张四代 张福锁 江荣风 曹一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共7页
从国内外整体形势来看,通货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化肥供应不稳、价格不断增长已经对粮食生产以及农业甚至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形成了严重影响。能源和粮食紧张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产业内部... 从国内外整体形势来看,通货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化肥供应不稳、价格不断增长已经对粮食生产以及农业甚至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形成了严重影响。能源和粮食紧张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产业内部,必须走向大型化基础产业与小型服务型产业结合的道路,各种产品应该根据商品特性和农业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建议国家加强对化肥产业的宏观调控、转变调控方式,加强市场需求的预警预测和实时调节,提高国家对肥料施用技术的支持力度。同时建议企业做好信息分析工作,及时做出有利于国家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不应盲目跟随涨价而丧失市场,当前应利用化肥涨价的时机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抢占化肥市场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化肥 产业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肥需求预测方法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卫峰 王雁峰 +2 位作者 马文奇 马骥 张福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总结了国际和国内相关研究方法的优劣点,探讨了适合我国管理决策特点的化肥需求研究思路,并尝试利用不同方法预测了我国化肥的理论需求和市场需求,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化肥需求预测方法。
关键词 化肥需求 预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化肥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文奇 张卫峰 +2 位作者 王利 张四代 张福锁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共8页
以国际化肥生产和消费数据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发展的历史看,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整体经历了"增长—下降—再增长"3个阶段;从区域分布看,表现出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的... 以国际化肥生产和消费数据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发展的历史看,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整体经历了"增长—下降—再增长"3个阶段;从区域分布看,表现出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的主流、化肥消费转向人口和农业大国、化肥生产转向资源优势和消费大国等特点;品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氯化钾、尿素和磷酸铵等高浓度肥料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传统肥料在多数国家消费量降低;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化肥生产与消费仍将保持增长,化肥产业布局将继续调整,全球化肥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超大型的国际化肥企业控制市场能力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发展 趋势 生产 消费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EM模型的2010年农田化肥需求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卫峰 马文奇 +1 位作者 王雁峰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6,共10页
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中国作物体系—专家模型(简称CBEM模型)并预测了中国2010年农田化肥需求。结果表明,我国12种主要作物氮肥施用普遍度和强度都较高,而磷钾肥较低,尤其是钾肥的施肥普遍度和强度远远低于氮肥。有半数的农户很少在豆类... 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中国作物体系—专家模型(简称CBEM模型)并预测了中国2010年农田化肥需求。结果表明,我国12种主要作物氮肥施用普遍度和强度都较高,而磷钾肥较低,尤其是钾肥的施肥普遍度和强度远远低于氮肥。有半数的农户很少在豆类、薯类、玉米上施用磷肥,超过半数的农户在玉米、豆类、油料、棉花、薯类和茶叶上很少施用钾肥。同时由于人口、经济、食物需求甚至生物能源的持续发展,农业发展会在未来几年保持旺盛。通过CEBM模型综合测算发现,2010年我国农田化肥需求总量将达到4900万吨至5361万吨,与2005年相比,氮磷钾化肥需求将分别增长3.6%~7.5%、2.4%~14.1%、6.5%~38.7%,5年共增长178万吨至638万吨。增长量最大的是蔬菜、果树和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需求 2010预测 CBEM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利伟 王方浩 +3 位作者 马林 张卫峰 马文奇 张福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079-11083,共5页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 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作物秸秆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磷肥产业价值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卫峰 马文奇 +1 位作者 张福锁 马骥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3,共5页
为探索我国磷肥产业经济长期处于不良状态的原因,利用价值链传动方法对我国磷肥产业从原料到产品加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增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磷肥产业组织庞大,从原料开采、产品加工、市场销售整个环节来看,磷肥加工... 为探索我国磷肥产业经济长期处于不良状态的原因,利用价值链传动方法对我国磷肥产业从原料到产品加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增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磷肥产业组织庞大,从原料开采、产品加工、市场销售整个环节来看,磷肥加工环节增值最多,占整个增值的57%,整个环节中毛利润大小顺序为: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但是生产企业人均产值和人均利润均低于批发环节。增值幅度最小的是资源开发环节和产品零售环节。对比所有产品的增值趋势,增值幅度大小顺序为:NP>NPK>DAP>MAP>TSP>低浓度磷肥,高浓度磷肥发展的动力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价值和利润,但是NPK是市场需求驱使发展,而其他4种产品是生产企业利益驱使发展。低浓度磷肥价值低,市场份额小,出现萎缩现象,需要国家政策调控和产品的再开发以保证一定的供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产业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和物质流分析方法的食物链氮素区域间流动——以黄淮海区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林 魏静 +4 位作者 王方浩 高利伟 赵路 马文奇 张福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483,共9页
研究利用养分流动的方法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试图分析氮素养分在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以黄淮海区为例,提出氮素调控策略。结果表明:2005年,黄淮海区化肥、饲料、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氮素盈缺率分别为33%、-120%、38%和65%。养分势是区域... 研究利用养分流动的方法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试图分析氮素养分在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以黄淮海区为例,提出氮素调控策略。结果表明:2005年,黄淮海区化肥、饲料、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氮素盈缺率分别为33%、-120%、38%和65%。养分势是区域食物链养分流动的原动力,此外,人口数、城镇化率、耕地面积、GDP、运输距离、运价、市场价格和政府调控等也是影响食物链氮素养分在区域间流动的重要因素。2005年,黄淮海区是化肥、食物氮素的源,而是饲料氮素的汇。北京地区无论化肥、饲料和食物氮素都为汇。北京地区单位耕地承载外地区调入的氮素养分负荷为872 kg/hm2。即使这些养分全部在本区域返还农田还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因此,对环北京都市圈食物链氮素养分应该进行区域间协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驱动机理 养分循环 养分资源管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国家养分管理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方浩 王雁峰 +1 位作者 马文奇 张福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58,共2页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富余养分元素(氮、磷)富集到环境中,这也逐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重视。考察欧美发达国家养分管理政策法规立法体系和制定的科学依据,有利于指导快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的因环境中富余养分...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富余养分元素(氮、磷)富集到环境中,这也逐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重视。考察欧美发达国家养分管理政策法规立法体系和制定的科学依据,有利于指导快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的因环境中富余养分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气候、土壤、耕作习惯等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养分管理相关政策和法规。具有代表性和超前性的应是欧美发达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元素 管理政策 欧美发达国家 美国 环境问题 农业经济 科学依据 立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