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原因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桂宏 王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7-21,共5页
在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 ,农业较之工业显得缓慢和滞后。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固有的农业基础薄弱、战争破坏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本文力求抛开这些表面上的因素 ,试从政府决策、市场结构、农业传统文化这三方... 在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 ,农业较之工业显得缓慢和滞后。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固有的农业基础薄弱、战争破坏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本文力求抛开这些表面上的因素 ,试从政府决策、市场结构、农业传统文化这三方面对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原因加以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双重剪刀差 市场多环节 重地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群 陈宝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8-22,35,共6页
加入 WTO既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了加入 WTO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之后 ,从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关键词 WTO 农业结构调整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营销学理论在我国农业经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安玉发 张娣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3-18,共6页
市场营销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者来说 ,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形成后 ,产地经营组织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市场营销学 农业经营 中国 农业生产者 买方市场 经营组织 农产品市场 方向 重要意义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齐爱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2-87,共6页
文章着重讨论了素质教育中知识、能力、人格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 ,知识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 ,能力是人们由现实向理想飞跃的翅膀 ,人格则最终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对于大学生而言 ,单纯强调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而忽视人格的塑造是错误的 ,... 文章着重讨论了素质教育中知识、能力、人格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 ,知识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 ,能力是人们由现实向理想飞跃的翅膀 ,人格则最终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对于大学生而言 ,单纯强调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而忽视人格的塑造是错误的 ,应当使知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人格 大学生 知识 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 成败 决定 塑造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Ⅰ)——城市居民消费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丽 王改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2-28,共7页
文章引入 Working消费需求分析模型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动态分析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发现 ,近 2 0年来 ,城市居民的消费份额从衣食逐步转向耐用消费品 ,再转向交通和通信 ,这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变化。特别是在过去... 文章引入 Working消费需求分析模型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动态分析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发现 ,近 2 0年来 ,城市居民的消费份额从衣食逐步转向耐用消费品 ,再转向交通和通信 ,这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变化。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中 ,耐用消费品有效地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这种情况在其它国家也同样出现。问题在于 1 993年以来城市居民对它的需求弹性持续下降 ,特别是到 1 996年 ,需求弹性下降到 0附近。与此同时 ,居民对通信的需求弹性明显变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用消费品 需求弹性 城市居民消费 消费需求分析 消费特征 改革开放 新经济 文章 变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II)——农村居民消费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 王改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6-41,共6页
文章在 [ ]分析的基础上 ,继续应用 Working消费需求分析模型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生活中的消费需求特征展开分析。分析发现尽管城市居民对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持续下降 ,但适合农村需要的耐用消费品市场有较大潜力。综合考虑得出... 文章在 [ ]分析的基础上 ,继续应用 Working消费需求分析模型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生活中的消费需求特征展开分析。分析发现尽管城市居民对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持续下降 ,但适合农村需要的耐用消费品市场有较大潜力。综合考虑得出未来农村居民消费品的投入偏好及市场需求顺序为 ,农村耐用消费品——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这就是说开辟农村市场 ,我国还能依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支持一段经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用消费品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需求分析 经济发展 耐用品 需求弹性 改革开放 通讯 中国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缺真正利益共同体——中国蔬菜对日出口渠道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安玉发 森尾昭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0-43,共4页
日本从1988年开始由国外大量进口蔬菜,1995年到1997年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之后又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日主要蔬菜出口国也逐渐从北美、大洋洲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对日出口新鲜蔬菜的数量增长较快.日本商社看中中国蔬菜生产成本低、运输... 日本从1988年开始由国外大量进口蔬菜,1995年到1997年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之后又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日主要蔬菜出口国也逐渐从北美、大洋洲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对日出口新鲜蔬菜的数量增长较快.日本商社看中中国蔬菜生产成本低、运输距离近等优势,在进口过程中实施开发战略,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自己的流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日本 蔬菜 出口渠道 蔬菜品种 贸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齐爱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社会原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现代机器大工业所特有的经济周期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一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社会原因。中国目前的失业...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社会原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现代机器大工业所特有的经济周期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一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社会原因。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马克思分析的一般原因,又有中国的特殊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过剩人口 经济周期 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农业的生态道德准则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法瑞 柳永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5-50,共6页
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确立生态伦理道德观.本文对自然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两类生态伦理观进行了述评,讨论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观及生态伦理原则,探讨了可持续农业发展应遵循的生态道德准则.
关键词 生态伦理观 可持续农业 生态道德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模式的变化与企业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盛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Z1期100-103,共4页
办公室设置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由小间封闭式办公室转变为大间开放式办公室。本文暂把小间封闭式室呼之为传统办公室,大间开放式呼之为现代办公室。凭直觉,外资企业、大型企业多采用现代办公室,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小型企业多采用传统... 办公室设置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由小间封闭式办公室转变为大间开放式办公室。本文暂把小间封闭式室呼之为传统办公室,大间开放式呼之为现代办公室。凭直觉,外资企业、大型企业多采用现代办公室,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小型企业多采用传统办公室,个中真有这种必然联系吗?传统办公室与现代办公室到底有哪些异同,各有哪些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模式 小型企业 办公空间 现代办公 外资企业 现代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 办公效率 内部隔断 所有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文章研究了激励及其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在对学生管理工作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方式、作用机理以及激励手段的运用技巧 ,为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激励机制的建立 ,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研... 文章研究了激励及其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在对学生管理工作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方式、作用机理以及激励手段的运用技巧 ,为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激励机制的建立 ,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激励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管理原理探讨
12
作者 刘丽 陈宝峰 王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Z1期80-84,共5页
人与自然是世界上的两个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的一个基本关系。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了出来。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协调。这种协调观念到90年代凝聚成了&#... 人与自然是世界上的两个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的一个基本关系。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了出来。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协调。这种协调观念到90年代凝聚成了'可持续发展'观。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我们要保持环境的稳定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或者用更经济学的语言说, '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发展意味着消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人与自然 顾客要求 原理探讨 质量保证标准 质量特性 质量体系 人口数量 质量螺旋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农业体系中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13
作者 陈天宝 陈宝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Z1期31-35,14,共6页
中国农业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以满足众多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如何改变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过低的局面,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使农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自我发展... 中国农业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以满足众多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如何改变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过低的局面,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使农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体系 发展问题 农业生产 农业基础设施 加工业产值 农业资源 比较利益 农业主产区 农工商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产品宏观质量管理的对策
14
作者 刘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Z2期15-18,21,共5页
1992年以来,我国政府狠抓了对伪劣产品的'打假'活动,国家陆续出台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打假活动和法律的制定,有力地制止了一度严重的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 1992年以来,我国政府狠抓了对伪劣产品的'打假'活动,国家陆续出台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打假活动和法律的制定,有力地制止了一度严重的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势头。但是,由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还不健全,新的市场道德观念未能建立,正当的竞争机制还不完善,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有的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有的造成了最终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有的企业因进购了伪劣的原材料或加工设备,被迫停产乃至于濒临破产,有的伪劣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国外,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声誉,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质量管理 伪劣商品 权益法 产品质量 加工设备 质量管理组织 质量认证 全面质量管理 宏观管理 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牛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Z1期89-92,82,共5页
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但随之而来的负效应是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出现一系列重大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但随之而来的负效应是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出现一系列重大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地资源 农业环境 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利用 耕地资源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资源利用 经济发展水平 世界经济 农业生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院系级教学管理控制系统的思考
16
作者 岳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Z1期117-119,共3页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管理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宏观管理(校级教学管理)和微观管理(课程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管理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宏观管理(校级教学管理)和微观管理(课程教学管理)均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但是对于院系级管理则研究较少,尚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现依据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以教学控制论为指导,结合我从事系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一些总结,希望有助于认识高校院系级教学管理的规律性,提高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院系 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管理 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 管理控制系统 宏观管理 教学动态 教研室主任 管理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17
作者 牛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Z1期10-14,共5页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巩固、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又一重大战略思考。产业化是培植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第二次飞跃'的有效形式。一、农业产...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巩固、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又一重大战略思考。产业化是培植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第二次飞跃'的有效形式。一、农业产业化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就是把被传统计划经济切断的各个产业链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链连接 农业开发项目 股份合作制 经济组织形式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基础设施 市场信息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人为风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李光明 《经济与管理》 2001年第9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股票市场 市场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市场营销观念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娣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0-53,58,共5页
国外农业产业化实践表明 ,市场营销观念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强化市场营销观念 。
关键词 市场营销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 市场经济规律 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 中国 促进 实践 指导 强化
全文增补中
论建立高效农业体系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庆兴 陈宝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9-55,共7页
文章指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建立各种高效农业体系 ,并着重分析了我国业已形成的三种高效农业体系模式的特点 。
关键词 高效农业 体系模式 中国农业 出路 发展 对策 中国 文章 思路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