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中国的发现及其潜在适生区预测
1
作者 邱海燕 王建赟 +5 位作者 赵菁 宋凡 何志新 韩冬银 符悦冠 李磊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5-733,共9页
本研究报道了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海南的发现,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克隆了其COI基因,描述了其对榴梿的危害情况,并预测了该害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25个有效分布点位和19个气候... 本研究报道了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海南的发现,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克隆了其COI基因,描述了其对榴梿的危害情况,并预测了该害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25个有效分布点位和19个气候环境因素,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预测马来异裂木虱的潜在适生区,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进行验证,同时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马来异裂木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马来异裂木虱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州和北美洲的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均存在马来异裂木虱的适生区,且海南全省及台湾部分沿海地区为高适生区。在影响马来异裂木虱潜在地理分布的环境因素中,最湿月份的降水量(Bio13)和最湿季度的降水量(Bio16)为最重要影响变量。由于马来异裂木虱的适生区与榴梿的种植区较为一致,为防止马来异裂木虱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保障我国榴梿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马来异裂木虱的监测,同时开展该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消长规律研究,研究结果为该虫经济高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梿 马来异裂木虱 形态特征 COI基因 MaxEnt模型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农药——极具潜力的新型植物保护产品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治文 高翔 +3 位作者 马德君 钟珊 刘西莉 席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1-691,共11页
核酸农药是一类可以特异性地结合靶标生物中特定基因转录的信使RNA的多核苷酸,通过靶标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RNA干扰系统沉默相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干扰靶标生物的正常生长及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最终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相对于传统农药而言... 核酸农药是一类可以特异性地结合靶标生物中特定基因转录的信使RNA的多核苷酸,通过靶标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RNA干扰系统沉默相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干扰靶标生物的正常生长及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最终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相对于传统农药而言,核酸农药因其具有特异性较强、开发成本较低、安全绿色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围绕核酸农药的防治原理、优势特点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以靶标基因为导向研制核酸农药的高效筛选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总结分析核酸农药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期为核酸农药的进一步研发创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农药 绿色农药 小RNA 双链RNA 小干扰RNA 靶标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农业害虫监测与绿色防控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洋 关梅 +2 位作者 赵佳佳 闫硕 沈杰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8,共9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农业害虫绿色防控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从纳米技术在害虫监测领域、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新农药创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纳米技术在未来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农业害虫绿色防控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从纳米技术在害虫监测领域、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新农药创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纳米技术在未来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展望。在害虫监测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传感器的性能,降低信息素的监测下限,而且纳米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素的缓慢释放,延长作用时间,从而快速、准确地监测害虫的种群动态,为后续植保措施的精准制定提供依据。在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纳米载体可以用来促进外源基因的有效递送,实现高效遗传转化,研发和培育抗虫植物品种,在未来产业化应用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农药创制领域,纳米载体不仅可以直接作为杀虫活性成分,提高农药的杀虫效果,还可以作为农药助剂,增强农药的叶面附着力和内吸活性,延长作用周期,用于新型RNA农药和纳米农药的研发。期望本文能展示纳米技术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潜力,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农业害虫 转基因抗虫植物 害虫监测 绿色防控 RNA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记录属种东洋巨角大蚊(双翅目:大蚊科)详细记述
4
作者 蔡宾彦 任向明 +1 位作者 杨棋程 杨定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2024年6月于广西南宁发现双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中国新记录属种——东洋巨角大蚊Maekistocera filipes fuscana(Wiedemann,1820),其特征为:翅亚前缘室因合并而几乎不可见,第5径脉脉中部明显弯折,盘室近内侧两边长,外侧两边短,呈... 2024年6月于广西南宁发现双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中国新记录属种——东洋巨角大蚊Maekistocera filipes fuscana(Wiedemann,1820),其特征为:翅亚前缘室因合并而几乎不可见,第5径脉脉中部明显弯折,盘室近内侧两边长,外侧两边短,呈不规则四边形,臀叶小;生殖刺突细长,顶端弯曲,中部内侧具1小的近卵圆形的指状突,背侧基部近1/3处具1小的钩刺状突。文章提供了东洋巨角大蚊的形态描述,拟定了该属所有物种的中文名,并编制了世界巨角大蚊属Maekistocera的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蚊科 巨角大蚊属 分类 广西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在植物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魏昕 孙嘉逸 +1 位作者 王伟杰 王守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糖类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基础的物质之一,不仅是能量的基本载体,也是构成多种生物大分子的基础前体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糖,但绝大多数病原体无法直接合成糖,需通过改变宿主植物糖代谢获取植物所合成的糖。在病原体与宿主... 糖类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基础的物质之一,不仅是能量的基本载体,也是构成多种生物大分子的基础前体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糖,但绝大多数病原体无法直接合成糖,需通过改变宿主植物糖代谢获取植物所合成的糖。在病原体与宿主植物互作的过程中,糖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反应。文章综述了糖代谢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主要涵盖病原体裂解细胞壁多糖的多种反应、病原体与宿主竞争糖的不同策略、糖信号如何调控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并讨论糖代谢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为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细胞壁多糖 糖信号 病原体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被引量:26
6
作者 陆宴辉 刘杨 +9 位作者 杨现明 荆玉谱 胡高 栾军波 郭兆将 马罡 闫硕 梁沛 刘杰 肖海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66,共22页
近5年来,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 近5年来,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虫发生新规律新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虫作物、RNA农药、行为调控和生态调控等害虫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提出迁飞性草地贪夜蛾分区治理、多食性盲蝽区域防控、地下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和抗性麦蚜精准化学防控等害虫绿色防控新模式新体系。根据国内外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业昆虫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害虫防控基础理论创新,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害虫 灾变规律 监测预警 综合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疫情新发形势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晓亮 姜培 +1 位作者 闫硕 冯晓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0,共5页
植物检疫的目标是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和蔓延。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植物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中,疫情快报最能反映疫情新发情况。为了准确掌握我国农业植物疫情新发动态,本文系统整理了2010年-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快报数据,从时间... 植物检疫的目标是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和蔓延。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植物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中,疫情快报最能反映疫情新发情况。为了准确掌握我国农业植物疫情新发动态,本文系统整理了2010年-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快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疫情发生的严峻形势,并分析了不同种类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疫情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研究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检疫 疫情快报 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新发形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情况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亮 姜培 +1 位作者 闫硕 冯晓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分别从产地和调运环节管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风险,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免征国内植物检疫费后,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工作任务加重,给整个植物检疫系统,特别... 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分别从产地和调运环节管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风险,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免征国内植物检疫费后,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工作任务加重,给整个植物检疫系统,特别是基层植物检疫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为了摸清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基本情况,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了各月度情况、各省(区、市)情况、不同农作物情况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总结了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现状,为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下一步工作探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检疫 产地检疫 调运检疫 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农业保护地因素下的红火蚁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艳玲 秦誉嘉 +5 位作者 刘慧 朱景全 李志红 方焱 马晨 赵守歧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2-1388,共7页
为明确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格局及农业保护地对其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集成模型预测了红火蚁的潜在分布,并结合农业保护地的面积占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集成模型TSS、ROC值在0.85、0.95左右,... 为明确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格局及农业保护地对其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集成模型预测了红火蚁的潜在分布,并结合农业保护地的面积占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集成模型TSS、ROC值在0.85、0.95左右,预测结果可靠;温度和降水是影响红火蚁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红火蚁适生区将遍布到中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考虑农业保护地因素,山东省、云南省、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适生区等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适生区 集成模型 农业保护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农业病害防控中的潜能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迪成 窦道龙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2-691,共10页
植物病害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病原物对杀菌剂日益严重的抗药性问题和杀菌剂施用导致的环境暴露风险极大限制了传统杀菌剂的开发。植物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到大气中作为植物与周围环境... 植物病害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病原物对杀菌剂日益严重的抗药性问题和杀菌剂施用导致的环境暴露风险极大限制了传统杀菌剂的开发。植物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到大气中作为植物与周围环境交流互动的信号分子。植物VOCs可以保护自身免受食草动物的侵害,或吸引传粉者和种子传播者,它们还能够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者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本文综述了植物VOCs在生物合成、收集分析、诱导释放、对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诱导植物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典型绿叶挥发物反-2-己烯醛的抑菌和抗性诱导机理;归纳和展望了植物VOCs在田间应用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为该类化合物在可持续病害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生物合成 分析方法 诱导释放 抑菌活性和机理 植物免疫 应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一种新型靶标在农业杀菌剂开发中的潜在应用
11
作者 路星星 孙腾达 +4 位作者 徐欢 杨新玲 刘西莉 张晓鸣 凌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0-300,共11页
目前杀菌剂分子设计多依赖于已知的靶标蛋白,但重复针对相同靶标使用杀菌剂,无疑会增大有害生物对药剂的交互抗性风险。因此,基于新的作用靶标开发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可以有效解决病原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性难题。漆酶是二羟基萘黑色... 目前杀菌剂分子设计多依赖于已知的靶标蛋白,但重复针对相同靶标使用杀菌剂,无疑会增大有害生物对药剂的交互抗性风险。因此,基于新的作用靶标开发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可以有效解决病原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性难题。漆酶是二羟基萘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其缺失可使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侵染受到影响,可作为农用杀菌剂潜在靶标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介绍了漆酶的结构与功能,并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有漆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潜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可为更多新型漆酶抑制剂作为杀菌剂的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杀菌剂靶标 漆酶抑制剂 抑菌活性 氨基硫脲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检疫性原始毛刺线虫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文刚 沈阳 +3 位作者 李新芳 田相华 秦誉嘉 《现代园艺》 2023年第3期15-17,20,共4页
原始毛刺线虫是入境园林植物中截获频次较高的检疫性有害线虫。为明确原始毛刺线虫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入侵风险,采用DYMEX和Arc GIS软件预测分析了在中国的适生情况,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分析了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表明,原始毛刺线虫在... 原始毛刺线虫是入境园林植物中截获频次较高的检疫性有害线虫。为明确原始毛刺线虫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入侵风险,采用DYMEX和Arc GIS软件预测分析了在中国的适生情况,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分析了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表明,原始毛刺线虫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北界可达黑龙江南部、新疆北部,高度适生区有广西中西部、广东中南部、福建东南部等。按照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原始毛刺线虫入侵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39,属高度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毛刺线虫 适生区 入侵风险 Arc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量表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迎宾 张治萍 +2 位作者 朱书生 李健强 刘屹湘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评价。本文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学主导(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互动过程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50%课堂讲授+25%自主学习+25%讨论学习”模式,建立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评价。本文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学主导(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互动过程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50%课堂讲授+25%自主学习+25%讨论学习”模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程教学小组建立了一套基于PTA量表的评价方式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实践表明,2021年共计134名与2016—2020年1 099名学生的普通植物病理学考核成绩相比,本模式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提升学生成绩起到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植物病理学 自主学习 讨论学习 过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小RNA调控昆虫与寄主植物及病原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贞 陈皓玮 +2 位作者 方海波 刘小侠 张松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9-1028,共10页
小RNA(small RNA,sRNA)是一类序列短于300 bp的非编码RNA,它在生物体的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sRNA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物种之间传递,以跨界方式发挥调控作用。除了视觉... 小RNA(small RNA,sRNA)是一类序列短于300 bp的非编码RNA,它在生物体的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sRNA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物种之间传递,以跨界方式发挥调控作用。除了视觉和化学信息,生物个体之间还可以利用多种分子信号传递和实现信息交流,其中,sRNA分子不仅可以在生物个体内移动和调控基因表达,还可以作为1种分子信号跨越物种发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作关系的信息纽带作用。作为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生态位最丰富的类群,昆虫体内存在多种外源sRNA分子。本文分析了sRNA介导跨界调控的分子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外源sRNA通过生物互作进入昆虫体内,跨界调控昆虫基因表达,影响昆虫与寄主植物及病原微生物之间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sRNA介导的跨界RNAi对昆虫生态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在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前景。昆虫和植物之间sRNA分子的跨界转移可以调控植物抗虫性和社会性昆虫的品级分化,微生物的sRNA进入昆虫体内可以辅助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影响寄生蜂的发育。利用基因工程改造或人工表达外源sRNA进行跨界调控是研发害虫高效生防产品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分子信号 小RNA 跨界调控 生物互作 害虫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异长足虻亚科(双翅目,长足虻科)名录
15
作者 刘若思 边勇 +1 位作者 黄素萍 杨定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异长足虻亚科Diaphorin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舞虻总科Empidoidea长足虻科Dolichopodidae。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异长足虻亚科的分类现状,列出了中国异长足虻亚科名录。
关键词 异长足虻亚科 长足虻科 小异长足虻属 异长足虻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温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系法杂交小麦杂种优势群分析
16
作者 丁明亮 李宏生 +6 位作者 杨忠慧 刘琨 尹健 唐雄 唐耀 杨木军 李绍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为分析云南温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群,利用15K SNP小麦育种芯片对K43S、K47S、K63S、K64S、K66S和K78S共6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及不同来源的302份恢复系进行分子标记聚类分群。结果表明,6份不育系和302份恢复系... 为分析云南温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群,利用15K SNP小麦育种芯片对K43S、K47S、K63S、K64S、K66S和K78S共6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及不同来源的302份恢复系进行分子标记聚类分群。结果表明,6份不育系和302份恢复系被划分为10个类群。在已知19个强优势组合中,3个不育系与所有类群都可以产生强优势组合,但以恢复系含近缘种质(6/19)或地理远缘恢复系(10/19)产生强优势组合的概率更高,这两种类群将是今后构建小麦杂交优势群的重点。聚在同一类群的不育系与恢复系之间杂交能产生超标优势的组合数(6/19)远少于不同类群间的超标优势的组合数(13/19)。SNP芯片能有效用于小麦杂种优势群划分;基于SNP标记的遗传相似度可指导强优势组合测配和构建小麦杂种优势群;不育系和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不一定能产生杂种优势,但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其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必定有足够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杂种优势群 温光敏核不育系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中药材根腐病芽胞杆菌的筛选及效果评价
17
作者 沙月霞 曾庆超 +2 位作者 田兴芳 李云翔 徐瑾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0-529,共10页
为中药材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有效的生防种质资源,本文从1万多株细菌中通过平板拮抗法筛选获得3株对镰刀菌抑菌活性较强的根际细菌LHJS2-2、LHQS2-5和YHQS2-7,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295、腐皮镰刀菌F.solaniN18和轮枝镰刀菌F.vertici... 为中药材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有效的生防种质资源,本文从1万多株细菌中通过平板拮抗法筛选获得3株对镰刀菌抑菌活性较强的根际细菌LHJS2-2、LHQS2-5和YHQS2-7,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295、腐皮镰刀菌F.solaniN18和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um173的抑菌带为12~17mm,对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N19的抑菌带是3~5 mm。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HJS2-2为短小芽胞杆菌B.pumilus,菌株LHQS2-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菌株YHQS2-7为深褐芽胞杆菌B.atrophae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HJS2-2、LHQS2-5和YHQS2-7对黄芪根腐病的预防效果分别是88.07%、85.66%和76.73%,显著促进黄芪、黄芩、银柴胡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HJS2-2、LHQS2-5和YHQS2-7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1.37%、40.13%和41.95%,对党参根腐病的田间预防效果分别达到87.06%、95.03%和87.06%。菌株LHJS2-2、LHQS2-5和YHQS2-7对中药材根腐病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根腐病 芽胞杆菌 筛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SPc提升橘小实蝇中的RNA干扰效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超 曾彪 +3 位作者 闫硕 杜相革 沈杰 张俊争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6-743,共8页
【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中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率和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稳定性的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手段。【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阻滞实验(agarose gel shiftin... 【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中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率和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稳定性的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手段。【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阻滞实验(agarose gel shifting test)检测橘小实蝇成虫血淋巴对dseGFP的降解能力,星形阳离子聚合物(star polycation,SPc)与dseGFP结合的最佳质量比,以及SPc对dseGFP的保护作用。通过向橘小实蝇成虫腹部注射常用于dsRNA递送体系的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lkyl polyglucoside,APG),计算死亡率,评估其毒性。在体外合成的dshsp68与纳米载体SPc混合后,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纳米复合物注射入橘小实蝇成虫的腹部,运用RT-qPCR检测RNAi效率。【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橘小实蝇血淋巴能迅速降解dseGFP,当SPc与dseGFP的质量比大于或等于1∶1时能自发形成SPc/dseGFP纳米复合物,减缓橘小实蝇血淋巴对dseGFP的降解。表面活性剂APG对橘小实蝇成虫毒性较强,注射APG后48 h时橘小实蝇的平均死亡率为78.33%,不适宜作为注射法的助剂。单独注射dshsp68后48 h时的RNAi效率为49.53%,在72 h时失去RNAi效果,而注射SPc/dshsp68纳米复合物的RNAi效率更高,48 h时达到了85.99%,且在72 h时的RNAi效率为40.87%,具有更长的RNAi持效时间。【结论】SPc可以结合dsRNA形成复合物,减缓dsRNA被橘小实蝇血淋巴RNase的降解,从而实现持续高效的RNAi敲降效果。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通过纳米载体SPc实现高效RNAi的方法,可以用于橘小实蝇基因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纳米载体 星形阳离子聚合物 hsp68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矿质元素特征分析与综合评价
19
作者 李倩 沙凌杰 +7 位作者 尹本林 严红梅 李绍祥 刘琨 尹健 杨云芳 刘兴勇 丁明亮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1690,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指导当地居民的膳食营养摄入及培育富含有益矿质元素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育成的63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 【目的】系统分析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指导当地居民的膳食营养摄入及培育富含有益矿质元素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育成的63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不同小麦品种(系)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63个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中12个矿质元素和3个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8.69%~117.53%,其中钾(K)、磷(P)、镁(Mg)、钙(Ca)、铁(Fe)、锌(Zn)、锰(Mn)、钠(Na)、铜(Cu)、钼(Mo)、硒(Se)和钴(Co)12个矿质元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4181.94、3138.09、1104.32、462.47、49.57、38.00、20.96、12.36、5.82、0.18、0.02和0.02 mg/kg,而铬(Cr)、砷(As)和镉(Cd)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0.12、0.01和0.04 mg/kg。Na、Ca、Cu、Fe、K、Mg、Zn等元素含量之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Cd与Na含量、Co与Cd含量、Co与Se含量、Cd与As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56、-0.56、-0.50。63个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可聚为四大类群,其中云麦119单独聚为一类,云麦114单独聚为一类,2023Y4-69、2023Y4-98、2023Y4-134和2023Y4-145聚为一类,其他57个品种(系)聚为一类;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系)籽粒中的元素含量可聚类为三大类群,其中Se、Mo和Cd元素聚为一类,Mn、Cr、Co和As元素聚为一类,Na、Ca、Cu、Fe、K、Mg、P和Zn元素聚为一类。PCA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PC1~PC4)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987%,PC1影响较大的特征向量为Na、Ca、Cu、Fe、K、Mg、Zn含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的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分别是云麦119、云麦114、云麦122、云麦120、云麦117、2023Y4-139、云麦123、2023Y4-85、2023Y4-77、2023Y4-96。【结论】63个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云麦119、云麦114、云麦122、云麦120和云麦117等小麦品种可作为培育富含矿质元素小麦品种的亲本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系) 矿质元素 综合评价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0
20
作者 田国忠 李怀方 裘维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332-344,共13页
Studies on plant peroxidas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enzyme types and localiza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related to plant growth, develo... Studies on plant peroxidas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enzyme types and localiza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related to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wounding and pathogen infection etc.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peroxida ses in plant are also discussed, which cover such as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formation of lignin and suberin, degradation of auxin, oxidation of other compounds and responses for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especially the pathogen att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过氧化物酶 酶结构 分子生物学 生理功能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