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保信息软件技术及其软件产品 被引量:5
1
作者 沈佐锐 李志红 +1 位作者 高灵旺 乔晓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植保信息软件 软件产品 中国 PQ-PickBu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叉分类推理的昆虫分类辅助鉴定多媒体专家系统通用平台TaxoKeys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灵旺 沈佐锐 +1 位作者 刘志琦 马晓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4-648,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二叉式分类推理的昆虫分类辅助鉴定多媒体专家系统通用平台TaxoKeys的设计与开发 ,及其所具备的主要特点。该研究根据昆虫分类学的特点 ,将昆虫分类的两项式检索表用数据库表示成系统知识库 ,利用计算机数据结构中二...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二叉式分类推理的昆虫分类辅助鉴定多媒体专家系统通用平台TaxoKeys的设计与开发 ,及其所具备的主要特点。该研究根据昆虫分类学的特点 ,将昆虫分类的两项式检索表用数据库表示成系统知识库 ,利用计算机数据结构中二叉树结构的分枝结点搜索技术来实现其推理过程 ,进行昆虫分类的辅助鉴定 ,为昆虫分类专家提供一个通用专家系统平台。该系统具有可扩充性好、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同时也适用于一般性生物分类鉴定。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类 鉴定 专家系统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施氮、钾肥对高羊茅褐斑病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董爱香 胡林 +2 位作者 赵美琦 张新民 张福锁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 ,研究高羊茅施用氮、钾肥对夏季褐斑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钾水平的高低及氮、钾交互作用对褐斑病发病的影响不大。夏季增施氮肥减轻了褐班病发病的严重度 ,但是加快了病害流行速率 ,施氮越高 ,病害扩展速率越快 ,恢... 在大田条件下 ,研究高羊茅施用氮、钾肥对夏季褐斑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钾水平的高低及氮、钾交互作用对褐斑病发病的影响不大。夏季增施氮肥减轻了褐班病发病的严重度 ,但是加快了病害流行速率 ,施氮越高 ,病害扩展速率越快 ,恢复速率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褐斑病 钾肥 高羊茅 发病严重度 流行速率 氮肥 施肥 草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象甲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建清 陈志群 +2 位作者 付卫东 范中南 王韧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植株根部化蛹 ,蛹期 2 5~ 30d。在温州自然条件下 ,象甲年发生 2代 ,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利用 2 3科 4 6种植物进行的寄主专一性测定发现 ,该象甲只为害水葫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水葫芦象甲 生物学 寄主专一性 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数字图像的分割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于新文 沈佐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以棉铃虫为例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最佳熵阈值分割算法、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以及极小误差法阈值分割算法。结果表明 ,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和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能... 以棉铃虫为例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最佳熵阈值分割算法、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以及极小误差法阈值分割算法。结果表明 ,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和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分割结果 ,其中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获得的分割结果更符合实际需要。而最佳熵阈值分割结果因为包含了太多的背景像素而最不符合实际需要 ,极小误差阈值分割结果则难以反映出棉铃虫鳞翅上的斑纹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昆虫图像 图像分割算法 农林害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的病害棉叶光合参数提取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兵 王刚 +3 位作者 刘景德 马占鸿 王静 李天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4-1838,共5页
应用高光谱遥感监测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光合参数。在350~2 500nm光谱波段获取207个不同时期不同病情严重度的棉叶样本光谱数据,同步利用光合仪测量样本光合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和相关分析研究光合参数特征,提取样本叶片光合参数的敏... 应用高光谱遥感监测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光合参数。在350~2 500nm光谱波段获取207个不同时期不同病情严重度的棉叶样本光谱数据,同步利用光合仪测量样本光合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和相关分析研究光合参数特征,提取样本叶片光合参数的敏感波段并筛选光谱特征参数,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随病情严重度增加,棉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下降,胞间CO_2浓度先降后增,差异显著;病情严重度与光合参数均达到显著相关,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57,-0.886和0.715。选择与光合参数相关性最好的光谱敏感波段R704,R706,R699,R690,FD688,FD732,FD690,FD731,FD681组建新的光谱特征参数并与传统参数一起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进行反演,其中是以光谱参数PRI[FD732,FD688]),R706,RVI[890,670]),R690为自变量建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反演方程精度最高,预测R^2分别为0.827,0.810,0.658,0.573;RMSE分别为5.466,2.801,109.500,63.500;RE分别为0.041,0.137,0.158,0.021。表明通过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棉花黄萎病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叶片 光合参数 高光谱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对绿僵菌治蝗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永丹 覃晓春 +1 位作者 赵朝阳 王丽英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本文研究痘病毒与绿僵菌合用防治蝗虫的效果。结果表明,两者合用可以显著增加防治效果,用含毒的麦麸(痘病毒1 67×105OBs/头+绿僵菌1 67×105孢子/头)比单独用绿僵菌(1 67×105孢子/头)防治3龄黄胫小车蝗和东亚飞蝗效果好,... 本文研究痘病毒与绿僵菌合用防治蝗虫的效果。结果表明,两者合用可以显著增加防治效果,用含毒的麦麸(痘病毒1 67×105OBs/头+绿僵菌1 67×105孢子/头)比单独用绿僵菌(1 67×105孢子/头)防治3龄黄胫小车蝗和东亚飞蝗效果好,感染10d的增效率分别为48 4%和40%。痘病毒增效作用与其用量有关,在混合剂中的含量越高,增效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 绿僵菌 增效作用 蝗虫 用量 混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杨梅园果蝇田间诱集防治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伍苏然 李江涛 +4 位作者 李正跃 陶玫 徐志强 马光亮 肖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关键词 杨梅 果蝇 诱集 引诱剂 糖醋液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晚柚枝枯病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红 刘木球 却志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矮晚柚枝枯病病原物是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rum Sehleeht)。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pH值对尖镰孢菌分生抱子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90%的相对湿度、完全光照、中性偏碱性环境最适合分生孢子萌... 矮晚柚枝枯病病原物是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rum Sehleeht)。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pH值对尖镰孢菌分生抱子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90%的相对湿度、完全光照、中性偏碱性环境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25-30℃、75%以上的相对湿度、任何光照、中性偏酸性环境比较适合菌丝生长。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适宜环境下,选用市售的11种常规药刑进行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1230倍液、50%立枯净1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53.8%可杀得1000倍液、扑菌特1200倍液或70%宝福斯1000倍液可以同时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是防治矮晚柚枝枯病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晚柚 枝枯病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功能水防治葡萄炭疽病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里特 肖卫华 +1 位作者 武龙 李怀方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5年第2期33-34,共2页
经田间试验表明,电生功能水防治葡萄炭疽病能达到较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稀释液更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葡萄生长未造成任何生理障碍,在十分易于发生炭疽病的条件下防治效果达40%,而百菌清防效仅达28%。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 电生功能水 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可湿性粉剂 田间试验 生理障碍 稀释液 7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游猎蛛在丘陵山地苹果园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顾松东 郑伯平 +2 位作者 赵川德 陈茎 胡敦孝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区苹果园及其边界上的星豹蛛等6种游猎蛛的活动规律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星豹蛛不喜高温,多在植被相对较矮的地带活动;小狼逍遥蛛早期在地面较多,尤其在碎石地带;后期大多在植被上活动;类水狼蛛较耐高温,多... 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区苹果园及其边界上的星豹蛛等6种游猎蛛的活动规律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星豹蛛不喜高温,多在植被相对较矮的地带活动;小狼逍遥蛛早期在地面较多,尤其在碎石地带;后期大多在植被上活动;类水狼蛛较耐高温,多在苹果园墒情较好的地带活动;狭孔双窗舞蛛不耐高温,喜在高杆阔叶植被上活动;鞍形花蟹蛛可能在边界植被和苹果树上活动较多;亚洲狂蛛则喜低温、干燥,早春和深秋多在边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豹蛛 小狼逍遥蛛 类水狼蛛 狭孔双窗舞蛛 鞍形花蟹蛛 亚洲狂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锈病发生调查及田间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娜 郭青青 +4 位作者 徐义流 齐永杰 阴晴 陈钱 高正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148-151,194,共5页
[目的]明确梨锈病在安徽合肥地区的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治梨锈病的有效杀菌剂并确定其防治最适用药间隔期。[方法]以5年生“砀山酥梨”为试材,通过监测田间梨锈病不同时间点的病斑数并测量每病斑大小,结合天气因素,调查梨锈病的发生情况... [目的]明确梨锈病在安徽合肥地区的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治梨锈病的有效杀菌剂并确定其防治最适用药间隔期。[方法]以5年生“砀山酥梨”为试材,通过监测田间梨锈病不同时间点的病斑数并测量每病斑大小,结合天气因素,调查梨锈病的发生情况。再选取11种杀菌剂并制定4种施药间隔期进行田间试验,筛选最佳的药剂以及施药间隔期。[结果]安徽合肥地区梨园叶片从4月上旬开始出现梨锈病病斑,4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5月中旬病情稳定,不再发生新病情;且4月降雨量多是梨锈病发生的关键因素。11种杀菌剂对砀山酥梨梨锈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三唑类药剂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优于其他9种药剂,其中农抗120、萎锈灵、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防治效果较差。间隔7 d或者间隔14 d施药都可以控制梨锈病发生率。[结论]在安徽合肥地区,选用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分别在4月上旬发病初期和4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分2次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梨锈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病 化学防治 施药间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毅 刘冬青 张世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杀虫剂 二十八星瓢虫 防治 酸浆瓢虫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菜种传真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志军 徐帅 +4 位作者 张群峰 付琼 黄健 朱青艳 吴学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5-29,共5页
采用洗涤检验法和PDA培养基法对来自北京地区的16个生菜品种进行了种传真菌检测和优势菌群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干燥种子平均带菌率高达95.2%,携带的优势菌群依次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82.8%、曲霉属(Aspergillus spp.)... 采用洗涤检验法和PDA培养基法对来自北京地区的16个生菜品种进行了种传真菌检测和优势菌群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干燥种子平均带菌率高达95.2%,携带的优势菌群依次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82.8%、曲霉属(Aspergillus spp.)真菌13.7%、青霉属(Penicillium spp.)真菌4.4%和镰刀属(Fusarium spp.)真菌1.8%;无菌水洗涤后种子平均带菌率为89.1%,所携带的优势菌群依次分别为链格孢属真菌73.2%、曲霉属真菌17.1%、青霉属真菌7.2%和镰刀属真菌2.5%;1% NaClO处理后的种子带菌率平均高达72.2%,优势菌群依次分别为链格孢属真菌75.6%、青霉属真菌10.8%和镰刀属真菌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种传真菌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腐熟剂堆腐杨梅废弃枝叶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伟 王琦 +3 位作者 王剑 张丽霞 戚行江 任海英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318-1321,共4页
为有效利用废弃杨梅枝叶,消灭病菌虫卵,做到果园的循环生态管理,选用腐熟剂进行堆腐废弃杨梅枝叶试验。设计处理1(T1)杨梅枝叶2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1号+6%菜籽饼,处理2(T2)杨梅枝叶2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2号+6%菜籽饼,对照(CK... 为有效利用废弃杨梅枝叶,消灭病菌虫卵,做到果园的循环生态管理,选用腐熟剂进行堆腐废弃杨梅枝叶试验。设计处理1(T1)杨梅枝叶2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1号+6%菜籽饼,处理2(T2)杨梅枝叶2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2号+6%菜籽饼,对照(CK)杨梅枝叶2m^(3)+6%菜籽饼,以菜籽饼为氮源,观察堆腐过程中堆腐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腐至6 d时,T1的温度达到最高,为65℃,堆腐至7 d时,T2、CK温度达到最高,分别为62℃和49℃。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提高了杨梅枝叶堆腐的发芽指数(GI),堆腐30 d,T1、T2的GI分别为94.5%和90.4%,水分含量为52.2%~54.6%,有机质含量为99.35%~99.73%,符合NY/T 525—2021标准要求。综上所述,T1处理的效果最好,堆腐速度最快,T2的效果次之,不使用有机物料腐熟剂的杨梅枝叶腐熟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腐熟剂 杨梅枝叶 堆腐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