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武祎凡 于小艺 +7 位作者 武玉珺 刘晶晶 臧建军 何春兰 李雪平 赵金标 韩丹丹 王军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33-4348,共1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92头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阴性对照组(NC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92头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阴性对照组(NC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PC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 kg/t苯甲酸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MZ1组)和2 kg/t复合制剂(MZ2组)的饲粮。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第1~21天)和后期(第22~42天)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NC组和PC组相比,MZ2组断奶仔猪第42天体重显著提高(P<0.05),第22~42天和第1~42天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NC组相比,MZ2组各阶段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2)与NC组相比,MZ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NC组相比,MZ2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空肠密封蛋白-1(claudin-1)和黏蛋白-2(mucin-2)以及回肠闭合蛋白(occludin)、claudin-1、黏蛋白-1(mucin-1)和mucin-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和回肠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 mRNA以及回肠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与NC组相比,MZ2组回肠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结肠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NC组和PC组相比,MZ2组回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特里斯孢菌属(Terrisporobacter)和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相对丰度以及结肠狭义梭菌属1、特里斯孢菌属和毛螺菌科ND3007群(Lachnospiraceae_ND3007_group)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和结肠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 kg/t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炎能力,并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增强屏障功能以及调节短链脂肪酸和菌群组成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代谢产物 益生菌 复合制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灭活植物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2
作者 武祎凡 徐有晗 +11 位作者 康露渊 武玉珺 刘晶晶 邹有为 刘筱怡 臧建军 何春兰 杨俊岚 李雪平 赵金标 韩丹丹 王军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18-3632,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灭活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8日龄初始体重为7.71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灭活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8日龄初始体重为7.71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800 g/t Z100[灭活L.plantarum及其代谢产物乳酸、短链脂肪酸(SCFA)和细菌素,Z100组]、Z518(灭活L.plantarum及其代谢产物乳酸、SCFA、细菌素、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葡萄糖氧化酶,Z518组)的试验饲粮,阳性对照组(PC组)饲喂添加800 g/t抗菌肽和精油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Z100组和Z518组的42 d的体重显著增加(P<0.05),22~42 d和1~42 d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P<0.05),22~42 d和1~42 d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1~21 d和1~42 d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Z518组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提高(P<0.05),Z100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Z100组和Z518组的空肠绒毛高度(VH)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V/C)均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Z100组的空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Z518组的回肠黏蛋白-1(Muc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Z100组和Z518组的回肠黏蛋白-2(Mucin-2)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5)与CON组相比,Z100组和Z518组的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Z100组的回肠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6)与CON组相比,Z100组的结肠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和毛螺菌科NK4B4群(Lachnospiraceae_NK4B4_group)相对丰度提高,Z518组的结肠单球菌(Monoglobus)和丁酸菌科(Butyricicoccaceae)相对丰度提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Z100和Z518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空肠黏膜的形态和结构,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提高机体抗炎能力,调节结肠微生物组成,从而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减轻断奶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植物乳杆菌 断奶仔猪 腹泻 生长性能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堆肥在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凌霄 李扬阳 +3 位作者 仰颉 常瑞雪 罗文海 李彦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2-1507,共6页
社区内产生的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是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体,社区堆肥作为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管理提供了社区尺度的解决方案,但目前仍存在认识不足和技术限制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堆肥的原料来源... 社区内产生的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是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体,社区堆肥作为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管理提供了社区尺度的解决方案,但目前仍存在认识不足和技术限制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堆肥的原料来源与组成、设施、影响因素和腐熟度评价等方面的综述,促进人们对社区堆肥的认识。社区堆肥的原料以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为主,处理规模介于集中式堆肥和小型家庭堆肥之间,社区堆肥设施的容量一般为0.65~3.00 m^(3)。影响社区堆肥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碳氮比、电导率、pH、翻堆操作等。社区堆肥过程使有机质中的碳处于循环使用状态,而且收集和运输成本降低,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堆肥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特别是气味问题是阻碍社区堆肥推广的瓶颈,需要政府和社区携手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堆肥 厨余垃圾 绿化垃圾 温室气体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