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焕文 《农机科技推广》 2001年第2期15-16,共2页
一、耕作技术革命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农业时代(又称为传统有机农业时代)和传统无机农业时代。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由畜力耕作到机械化耕作,每一次耕作方式的变革都带来了农业的一次巨... 一、耕作技术革命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农业时代(又称为传统有机农业时代)和传统无机农业时代。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由畜力耕作到机械化耕作,每一次耕作方式的变革都带来了农业的一次巨大飞跃。特别是机械化的发展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农业耕作 传统耕作 沙尘暴 径流 秸秆覆盖 中国农业大学 土壤水蚀 畜力 休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胡立峰 李洪文 高焕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8-312,共5页
农业是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而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排放源的特征,同时弱化了吸收汇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免耕减少了农田CO2排放,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不明确;另一方面是秸秆还田以后... 农业是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而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排放源的特征,同时弱化了吸收汇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免耕减少了农田CO2排放,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不明确;另一方面是秸秆还田以后部分秸秆C以气体形式释放进入大气,增加了农田CO2、CH4排放,但秸秆还田相对其他用途提高了土壤固碳潜力,减少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耕作与秸秆管理对温室气体排放资料的整理分析,指明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的农田管理措施,为保护性耕作的温室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温室效应 气体排放 保护性耕作 土壤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3
3
作者 李安宁 范学民 +1 位作者 吴传云 李洪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7-180,111,共5页
在分析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地区和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浅松作业的试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德军 高焕文 +1 位作者 张永康 徐云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0,79,共4页
浅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中推广使用的一种表土作业方式,适用于旱作保护性耕作的播前作业,能够达到松土、除草、整地等目的,也可以用于中耕除草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作业有良好的除草作用,能显著地提高地表平整度,降低表土容积密度,对根... 浅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中推广使用的一种表土作业方式,适用于旱作保护性耕作的播前作业,能够达到松土、除草、整地等目的,也可以用于中耕除草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作业有良好的除草作用,能显著地提高地表平整度,降低表土容积密度,对根茬覆盖和土壤水分影响不显著,基本上满足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浅松作业 松士铲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与关键机具
5
作者 高焕文 《农机科技推广》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保护性耕作是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将给农业、农民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要能大面积推广开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需有适合当地条件的、合理的作业工艺体系、关键机具及其推广机制。 一... 保护性耕作是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将给农业、农民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要能大面积推广开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需有适合当地条件的、合理的作业工艺体系、关键机具及其推广机制。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法,把保护性耕作变成一项农民能够掌握的技术,必需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机具 工艺体系 深松机 覆盖体 表土作业 秸秆覆盖 开沟器 免耕播种机 弹齿耙 单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QJ-120型浅松机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孔德军 王世学 +1 位作者 高焕文 陈君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针对旧式浅松机表土作业中秸秆和土壤侧向位移问题,分析和优化了浅松机的技术参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1QJ-120型浅松机。该机适用于旱作保护性耕作播前作业,能够达到除草、整地和提高地温等目的,也可以用于中耕除草作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 旱作 除草 整地 地温 中耕 浅松机 表土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圆盘根茬处理装置的土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卫 李问盈 +1 位作者 马洪亮 胡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针对一年一熟玉米种植区免耕播种玉米时,在留有根茬的未耕地上根茬不易破除且易挂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驱动圆盘破茬装置。该装置采用缺口圆盘与前进方向成7°夹角安装。土槽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圆盘不仅具有较强的入土能力,而且破茬... 针对一年一熟玉米种植区免耕播种玉米时,在留有根茬的未耕地上根茬不易破除且易挂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驱动圆盘破茬装置。该装置采用缺口圆盘与前进方向成7°夹角安装。土槽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圆盘不仅具有较强的入土能力,而且破茬效果良好,在切断秸秆和破除根茬的同时能够开出一条宽约5cm的播种带,为播种和施肥创造良好的种床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驱动圆盘根茬处理装置 试验研究 免耕播种 土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沟双行小麦播种专用开沟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梅峰 李洪文 吴红丹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为解决播种机在作业中开沟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新型小麦播种专用开沟器,此开沟器能够在一次作业中完成播2行种子与1行肥。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小型小麦播种机。田间试验表明:装有专用开沟器的播种机,能有效地解决开沟器的堵塞问题,具有良... 为解决播种机在作业中开沟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新型小麦播种专用开沟器,此开沟器能够在一次作业中完成播2行种子与1行肥。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小型小麦播种机。田间试验表明:装有专用开沟器的播种机,能有效地解决开沟器的堵塞问题,具有良好的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小麦播种开沟器 试验研究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材质与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魏小波 李洪文 +1 位作者 凌刚 王庆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99,共4页
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关键作业部件,其破茬性能以及耐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播种机的播种效果。通过对美国JohnDeere460和spainJD圆盘以及国产圆盘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圆盘开沟器采用的是特殊材质钢材料,其金相组... 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关键作业部件,其破茬性能以及耐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播种机的播种效果。通过对美国JohnDeere460和spainJD圆盘以及国产圆盘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圆盘开沟器采用的是特殊材质钢材料,其金相组织为马氏体组织,而国内采用65Mn钢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主要是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和少量的马氏体。试制圆盘选择特殊材质钢进行整体热处理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从而具有优异的切茬开沟性能,是圆盘开沟器国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免耕播种机 分析 圆盘 马氏体 热处理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刚 李问盈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5,共3页
针对四川成都平原的特点,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则,研究设计了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解决了灌区内小麦播种行距小、播种机开沟器易堵塞等问题。田间试验表明,播种平均深度为3.57mm,平均宽度为5.51cm,平均行距为20.2cm。该机能在水稻... 针对四川成都平原的特点,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则,研究设计了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解决了灌区内小麦播种行距小、播种机开沟器易堵塞等问题。田间试验表明,播种平均深度为3.57mm,平均宽度为5.51cm,平均行距为20.2cm。该机能在水稻留茬或秸秆全部还田的地上进行播种作业,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或开沟、播种等作业,而且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 试验研究 播种质量 旋耕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耕除草机除草铲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国 王晓燕 +1 位作者 李洪文 冯爱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93,共4页
针对我国华北农牧交错带一年一熟保护性耕作地区,普通播前除草耕作部件容易抛翻土壤使水分大量流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除草铲。设计时,针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土壤特性,对除草铲的工作方式、受力方式、缠草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当... 针对我国华北农牧交错带一年一熟保护性耕作地区,普通播前除草耕作部件容易抛翻土壤使水分大量流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除草铲。设计时,针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土壤特性,对除草铲的工作方式、受力方式、缠草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当拖拉机速度小于等于1.43m/s时除草铲能够实现不翻土作业,除草率达到96%,碎土质量达到96.5%,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除草铲 设计 缠草分析 滑切 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