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羊草群落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3 位作者 汪诗平 张英俊 宛新荣 郝树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羊草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羊草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和克氏针茅的数量减少,星毛委陵菜比例增加;随牧压的增加,绵羊采食黄囊苔草的比例显著增加,在重度放牧区,绵羊没有采食西伯利亚羽茅和米氏冰草,而是增加了对星毛委陵菜的采食;达乌尔黄鼠在围栏内采食羊草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栏外放牧区;但在围栏内没有采食米氏冰草、黄囊苔草和星毛委陵菜;围栏内无法捕捉亚洲小车蝗,在放牧区亚洲小车蝗对克氏针茅的采食随牧压的增加显著降低,但增加了对米氏冰草和星毛委陵菜的采食。三者同时采食羊草和糙隐子草,且对羊草的选择性指数最高;随牧压的增大,绵羊的生态位宽度变宽,而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窄,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因此,重度放牧改变了羊草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星毛委陵菜群落,从而导致了草地的退化,而鼠类和蝗虫的危害则加剧了草地的退化演替,三者对草地资源的共同掠夺导致草原严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3 位作者 汪诗平 韩建国 宛新荣 郝树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6-866,共11页
为探讨荒漠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小针茅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 为探讨荒漠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小针茅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小针茅数量显著减少,猪毛菜比例随着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的主要食物均来源于猪毛菜,且采食比例随牧压增大而递增;3种食草动物对牧草的选择性指数随牧压的变化而变化,双齿葱和多根葱优先被采食;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很高且生态位宽度随牧压的增加而变窄。重度放牧改变了小针茅群落的植物组成,使其演替为猪毛菜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中国草坪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39
3
作者 单华佳 李梦璐 +1 位作者 孙彦 周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9,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内草坪业在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后逐渐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草坪业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本文首先界定了草坪业的概念,剖析了草坪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内草坪业在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后逐渐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草坪业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本文首先界定了草坪业的概念,剖析了草坪业的构成;并从草坪建植体系、草坪产品体系、服务体系以及科研教育体系4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中国草坪业的发展状况,分析10年间我国草坪业取得的成果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讨论了今后草坪业发展的重点,如: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管理、加强科研教育以及提高科技产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业 产业构成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高羊茅和沿阶草生活力及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鲁沂 孙小玲 +1 位作者 郝俊 周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在夏季强光照条件下,通过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进行遮荫处理后测定其生活力及抗氧化酶体系中主要酶的活性,研究遮荫对不同耐荫性草坪地被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试验... 在夏季强光照条件下,通过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进行遮荫处理后测定其生活力及抗氧化酶体系中主要酶的活性,研究遮荫对不同耐荫性草坪地被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试验发现:78%遮荫处理对高羊茅和沿阶草都会造成胁迫,高羊茅受害更明显,生活力显著下降,酶系统活力降低,质膜受损;41%遮荫处理对高羊茅不会造成明显伤害,对沿阶草则是适合的生长条件,生活力、酶系统活力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遮荫胁迫下不同耐荫性草坪地被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有较大差异,且直接影响到植株的生活力;抗氧化酶活性与植物耐荫性可能关系密切,不同耐荫性草坪地被植物可能存在不同的抗氧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沿阶草 遮荫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大针茅群落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4 位作者 汪诗平 张英俊 邵新庆 宛新荣 郝树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9-445,共7页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Stipagrandis)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的数量减少,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比例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采食羊草、猪毛菜和大针茅时优先采食羊草;随牧压的增大,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宽,且在放牧区绵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放牧改变了大针茅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糙隐子草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处理对老芒麦根系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于晓娜 朱萍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643,共7页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不同氮磷处理,研究施肥对河北坝上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以及老芒麦不同生育时期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的影响,以期确定获得种子高产的最佳施肥处理,并明确根系与种子产...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不同氮磷处理,研究施肥对河北坝上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以及老芒麦不同生育时期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的影响,以期确定获得种子高产的最佳施肥处理,并明确根系与种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肥的效果主要与单位面积分蘖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的变化有关;氮肥的效果则主要与千粒重的变化有关;每小穗小花数、每小穗种子数影响实际产量是氮磷共同作用的结果;氮肥不足时,老芒麦通过增加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体积来增大吸氮量,氮肥充足时,可进一步促进根系生长;根系对磷肥的反应相似,但当进一步增大施磷量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与种子产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氮肥 磷肥 种子产量组分 种子产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个体植物的关系及其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高文 刘楠 +1 位作者 杨鑫 张英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8-203,共16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把握AMF与个体植物、植物种间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关系的研究现状,阐明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物种水平上AMF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测AMF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概念模型。其次,总结了AMF对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幼苗定植的影响。最后,分析了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预测模型。对于实际生产,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应用到牧草生产和草地管理中,为利用人工草地土壤中AMF的养分吸收功能和天然草地的多样性保育及稳定性维持提供了科学根据。对于学术研究,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生产力 多样性 稳定性 幼苗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种子产量、产量组分及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利 王明亚 +1 位作者 毛培胜 阿那尔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2-668,共7页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产量以及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90kg N.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92.26kg.hm-2,氮肥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施90kg P.h...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产量以及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90kg N.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92.26kg.hm-2,氮肥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施90kg P.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680.61kg.hm-2,磷肥主要通过影响分蘖数、生殖枝数和小穗数来提高产量;氮磷互作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不施肥时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根生长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根表面积和总根长均先减小后增加,氮肥对老芒麦根平均直径无显著影响;返青期至抽穗期根系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氮肥 磷肥 种子产量组分 产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磷添加对成株与幼苗间生长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甄莉娜 周禾 +3 位作者 于肯明 孙平 张永芳 张英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3-829,共7页
为探讨土壤磷梯度对成株与幼苗间菌根效应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AMF和不同磷添加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成株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幼苗间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AMF显著增加了羊草成株的生物量;冷蒿幼苗的菌根效应和菌丝... 为探讨土壤磷梯度对成株与幼苗间菌根效应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AMF和不同磷添加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成株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幼苗间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AMF显著增加了羊草成株的生物量;冷蒿幼苗的菌根效应和菌丝的吸氮吸磷贡献率仅在Pl添加水平(2 mg·kg^(-1))时为正效应,其余磷水平下均为负效应。接菌降低了冷蒿幼苗生物量达到最高值时所需要的磷添加水乎。研究表明羊草成株旁冷蒿幼苗的建植受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当磷添加量大于2 mg·kg^(-1)时,AMF的存在可能会抑制冷蒿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羊草 冷蒿 磷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明亚 毛培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60,共6页
禾本科牧草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管理粗放、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成为限制中国草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比较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 禾本科牧草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管理粗放、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成为限制中国草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比较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研究成果,围绕种子生产中的播种、灌溉、施肥、生长调节剂、收获等技术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综述。另外,根据中国种子生产现状,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种子 生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技术在草坪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雷 王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05-1308,共4页
目前对于草坪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完善,草坪质量评价体系中采用的评判方法及手段往往缺乏客观的依据。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捷、便利而又客观有效的分析手段,在草坪学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光谱技术对草坪质量评... 目前对于草坪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完善,草坪质量评价体系中采用的评判方法及手段往往缺乏客观的依据。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捷、便利而又客观有效的分析手段,在草坪学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光谱技术对草坪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诸多指标进行客观测定的应用性及可行性,如:草坪盖度、草坪色泽、草坪病害、草坪均一度等,从而保证草坪质量评定更加理性化和标准化。并期待着各种适用于草坪领域的分析软件及应用模型的完善以及新仪器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草坪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AOSCA种子认证体系在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培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70-74,共5页
以北美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AOSCA)所制订的种子认证体系为基础,比较在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或生产和栽培植物品种种子生产认证过程的具体应用。表明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种子生产均需按照相应的认证程序,根据实际利用状况和培育目的具有不... 以北美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AOSCA)所制订的种子认证体系为基础,比较在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或生产和栽培植物品种种子生产认证过程的具体应用。表明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种子生产均需按照相应的认证程序,根据实际利用状况和培育目的具有不同的认证级别,并且各级别的认证种子均有明确的标签标识,保证植物材料或品种的遗传一致性。通过分析该体系在保证植物种子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的优越性和特点,为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收集利用、牧草种子的生产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经验,以促进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和牧草种子生产的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认证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与种子老化的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艳乔 闫慧芳 +3 位作者 夏方山 陈泉竹 王明亚 毛培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0-298,共9页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活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败。关于种子老化机理的研究是种子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也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位点,且普遍认为,活...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活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败。关于种子老化机理的研究是种子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也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位点,且普遍认为,活性氧是导致种子老化的主要因素。种子老化过程中线粒体的典型结构逐渐被破坏,呼吸速率和氧化磷酸化效率降低,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因此,本文主要概述种子的老化与线粒体结构、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变化的关系,并阐述线粒体与细胞程序性死亡关系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种子老化与线粒体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种子老化的线粒体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线粒体 活性氧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苜蓿高频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娟 张万军 王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4-839,共6页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苜蓿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进行黄花苜蓿功能基因研究,有必要建立其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以新疆野生黄花苜蓿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以N6大量,MS微量及铁盐,水解酪蛋白2.0 g·L^(-...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苜蓿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进行黄花苜蓿功能基因研究,有必要建立其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以新疆野生黄花苜蓿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以N6大量,MS微量及铁盐,水解酪蛋白2.0 g·L^(-1),维生素VB_19.9 mg·L^(-1),VB_69.5 mg·L^(-1),尼克酸4.5 mg·L^(-1),琼脂8.0g·L^(-1)和蔗糖30 g·L^(-1)等成分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比较不同激素配比对黄花苜蓿愈伤诱导率和体细胞胚发生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黄花苜蓿的高频再生体系。优化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愈伤诱导和保持培养基添加2,4-D3.0 mg·L^(-1)+KT 0.05 mg·L^(-1);分化培养基添加KT 0.4 mg·L^(-1),蔗糖浓度调整为20 g·L^(-1);生根培养基为1/2 MS+蔗糖15 g·L^(-1)+琼脂8.0 g·L^(-1)。在优化培养流程下,新疆野生黄花苜蓿子叶愈伤诱导率可达92%,下胚轴可达95%,体细胞胚发生率可达54%,体细胞胚萌发成苗率为76%。再生周期约为70~8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再生体系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草养牛的科学解释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志强 《甘肃畜牧兽医》 2017年第10期26-26,共1页
种草养牛仅仅四个字,含义颇深,歧义颇多,众说纷纭。值得探究一番。既然讲种草,就说明这些草需要人工种植,不是野生的草。而养牛就是指这些草不是用于观赏或美化环境的,是给牛吃的,自然应该被称作牧草。广义的牧草包括饲料作物,例如青贮... 种草养牛仅仅四个字,含义颇深,歧义颇多,众说纷纭。值得探究一番。既然讲种草,就说明这些草需要人工种植,不是野生的草。而养牛就是指这些草不是用于观赏或美化环境的,是给牛吃的,自然应该被称作牧草。广义的牧草包括饲料作物,例如青贮玉米、饲用燕麦、饲用高粱等。玉米、燕麦、高粱这些作物本来是生产粮食给人吃的,若改为给牛吃就是饲料作物了。狭义的牧草通常不包括饲料作物。笔者叙述种草养牛所指的草是广义的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作物 饲用高粱 燕麦 青贮玉米 牧草地 优质牧草 人工培育 人工种草 紫花苜蓿 给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颖苔草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阈值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昆 李明娜 +1 位作者 曹世豪 孙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9-487,共9页
以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400,500mmol·L^(-1))处理下白颖苔草地上部生长和生理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浓度盐处理对白颖苔草生长的影响,并计算确定了其耐盐性... 以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400,500mmol·L^(-1))处理下白颖苔草地上部生长和生理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浓度盐处理对白颖苔草生长的影响,并计算确定了其耐盐性的阈值。结果表明,盐处理对白颖苔草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随NaCl处理浓度增加,白颖苔草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均呈下降趋势,同时枯叶率显著升高(P<0.05)。白颖苔草叶片相对含水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叶片的质膜透性则呈升高趋势。但两指标在低浓度盐(NaCl为100和200mmol·L^(-1))处理下较无胁迫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NaCl浓度超过300mmol·L^(-1)时,两指标发生显著变化(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0mmol·L^(-1)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说明在NaCl浓度300mmol·L^(-1)左右可能存在白颖苔草耐盐的临界浓度。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白颖苔草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盐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把势,叶绿素b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叶绿素a/b值无显著变化(P>0.05)。以白颖苔草生物量下降50%时的盐浓度来评价其耐盐性,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其耐盐阈值为263mmol·L^(-1)。上述结果表明,白颖苔草对盐胁迫有较高的耐受性,在一定范围的盐胁迫环境中能正常生长,该结果可为后续白颖苔草耐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颖苔草 盐胁迫 耐盐性 生长特性 抗氧化酶 叶绿素含量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盐胁迫下应激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昆 李明娜 +1 位作者 曹世豪 孙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全球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掌握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对提高植物抗盐性和培育耐盐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的诱导基因及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近些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关这些机制的分...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全球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掌握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对提高植物抗盐性和培育耐盐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的诱导基因及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近些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关这些机制的分子生物学解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分析了前人的研究,从植物盐胁迫早期信号的传导过程、基因表达与调控,盐诱导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等多个方面对近年来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我们还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盐胁迫 耐盐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老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程航 陈玲玲 +2 位作者 夏方山 闫慧芳 毛培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老化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生命力,给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种子老化机制对寻找应对种子老化的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老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老化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生命力,给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种子老化机制对寻找应对种子老化的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老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生化变化方面,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必将使从更深层次解释种子老化机制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来种子老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发现种子老化后其遗传完整性降低,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刺激响应、衰老死亡以及糖酵解途径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一些与脂质过氧化及DNA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功能已得到验证。最后对种子老化机理的研究前景做出展望,指出蛋白和mRNA定位、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完善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分子标记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基因功能验证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碳汇管理对策 被引量:50
19
作者 张英俊 杨高文 +2 位作者 刘楠 常书娟 王晓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9,共10页
我国约4亿hm2草原,草原具有强大碳汇功能,但人们对草原碳汇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综述了CO2、温度及降雨等气象因子和草原开垦、放牧、割草、施肥、人工草地建植等草地管理措施对草原碳汇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草原管理... 我国约4亿hm2草原,草原具有强大碳汇功能,但人们对草原碳汇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综述了CO2、温度及降雨等气象因子和草原开垦、放牧、割草、施肥、人工草地建植等草地管理措施对草原碳汇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草原管理实践提供借鉴。温度和降雨的改变对不同类型草原的碳汇功能影响不同,以碳汇为目标的草地管理,必须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对碳固持的影响。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环境恶化,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退化草地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采用合理的草原管理措施能够极大的提高草地有机碳含量,据估算全国重度退化草地如果全面实施围栏封育措施,固碳潜力每年达12.01Tg C。过度放牧改变了草原植被群落结构,降低净初级生产力,C∶N增加,土壤氮的亏缺限制碳的固持,枯落物的量也降低,减少有机质的形成,草原碳汇功能降低。合理放牧管理增强草原碳汇功能。草原开垦减少枯落物的输入增加了土壤侵蚀,使土壤有机质暴露在空气中,土壤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加快,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强度的刈割利用不利于草地碳汇,刈割利用要选择合适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并通过粪尿或施肥等管理措施,返还割草地损失的营养物质。施肥、补播、耕翻和灌溉等改良措施促进草原植被更新,提高草原生产力,增强草原固碳能力。农田弃耕和围封禁牧增强草地碳汇功能,配合施肥补播等其他管理措施,可以促进植被恢复,提高其固碳效率。退耕还草增加草原碳汇,牧草固碳能力强弱为:豆禾混播>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一年生禾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管理 气候变化 草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虉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丛丽丽 张蕴薇 +2 位作者 陈新 李永祥 张新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36-2142,共7页
采用0(CK)、50、100、150、200和250mmol/L 6个NaCl浓度梯度,对6份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材料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个阶段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种子的发芽率、鲜质量、苗高、根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化指标... 采用0(CK)、50、100、150、200和250mmol/L 6个NaCl浓度梯度,对6份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材料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个阶段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种子的发芽率、鲜质量、苗高、根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化指标的测定,观测其在盐胁迫下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低NaCl浓度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这2个阶段的影响较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种子发芽率、根长、鲜质量、苗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6份虉草材料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理变化上均表现出不同的耐盐能力,Zxy06p-2449、Zxy06p-1904耐盐能力较强,其次为Zxy06p-2380、Zxy06p-2633,Zxy06p-2262和Zxy06p-1916的耐盐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虉草 种子萌发 脯氨酸 丙二醛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