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阶段五参与”社会服务模式在畜牧学科高等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牛精英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琦 马佳莹 +1 位作者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乳业》 2020年第S01期16-20,共5页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畜牧学科开展社会服务探索实践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行业进步发展的一剂良药。目前,畜牧学科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职能上仍存在种种问题。“牛精英...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畜牧学科开展社会服务探索实践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行业进步发展的一剂良药。目前,畜牧学科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职能上仍存在种种问题。“牛精英计划”自2011年创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全局观、专业突破、产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等综合能力突出的畜牧领军人才,“三阶段五参与”社会服务模式涵盖了本硕博、教师、大众五个群体共同参与其中,通过“文化传播-成果转化-智库咨询”三个阶段共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真正实现“学生成长,行业发展”的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畜牧 高等教育 牛精英计划 三阶段五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精英平台对动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牛精英参赛经验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佩华 曹志军 +5 位作者 何俊 兰欣怡 方热军 谢方平 易自力 贺喜 《中国乳业》 2020年第S01期45-49,共5页
“牛精英计划”自2011年启动迄今近10年,湖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连续参加了第二、三届牛精英挑战赛,获得奶牛队二等奖、三等奖和肉牛队一等奖的优秀成绩,基于这一平台,不仅激发了该校动科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奶牛和肉牛行业的热爱,同时积... “牛精英计划”自2011年启动迄今近10年,湖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连续参加了第二、三届牛精英挑战赛,获得奶牛队二等奖、三等奖和肉牛队一等奖的优秀成绩,基于这一平台,不仅激发了该校动科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奶牛和肉牛行业的热爱,同时积极推动了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并提供了有价值的改革思路。为总结成功的经验,凝练清晰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参加“牛精英挑战赛”的情况、总结了赛后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积极延伸效果,并深入分析了牛精英平台设立的“做中学”“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教”的教育原理依据。最后,提出了牛精英平台对动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精英 动科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效绵羊OPU-IVF-ET技术研发与集成”进展
3
作者 张鲁 刘国世 马文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698,共1页
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框架下,中国农业大学承担了子课题“高效绵羊OPU-IVF-ET技术研发与集成”的相关研究工作,该子课题由张鲁老师团队主导,为提高绵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建立了系列技术整合和改进方案。团队首先利用基因标... 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框架下,中国农业大学承担了子课题“高效绵羊OPU-IVF-ET技术研发与集成”的相关研究工作,该子课题由张鲁老师团队主导,为提高绵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建立了系列技术整合和改进方案。团队首先利用基因标记对绵羊诱导卵泡发育潜能进行预测和筛选,然后优化激素注射方案,同时结合褪黑素处理,最终构建起一套高效绵羊OPU-IVF-ET技术体系。经过实践证实,该技术体系成效显著:目前,每只供体母羊通过活体采卵可获得25枚以上可用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和受精以后,囊胚形成率超过60%,胚胎移植后受体母羊妊娠率达到75%,实现了绵羊体外胚胎的高效生产。下一步,该团队将扩大该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规模,助力优质绵羊高效扩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绵羊OPU-IVF-ET技术 基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牛场繁殖效率提升技术应用
4
作者 郑毅 张嘉保 袁宝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3期54-59,共6页
随着我国肉牛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肉牛养殖正稳步迈向规模化与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然而,规模化肉牛繁育场存在繁育体系滞后、饲养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导致繁殖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模化牛场繁殖效率提升... 随着我国肉牛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肉牛养殖正稳步迈向规模化与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然而,规模化肉牛繁育场存在繁育体系滞后、饲养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导致繁殖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模化牛场繁殖效率提升技术,集成了能繁母牛体型外貌膘型鉴定、精准发情监测、冻精配种优化及联合繁殖技术体系。从牛群健康、饮食、繁殖、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考量与实践,旨在充分挖掘肉牛养殖的生产潜力。在千头牛场进行实践的结果显示,通过推广该技术,能繁母牛的配种受胎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牛场 肉牛繁殖 发情鉴定 同期发情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孙东晓 郑伟杰 +2 位作者 贺巾锋 张毅 宋建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106-114,共9页
自2009年始,奶牛育种进入基因组选择时代并带来革命性变化,实现了青年公牛早期准确选择,大幅度缩短育种周期并降低育种成本。欧美奶业发达国家已有比较成熟的荷斯坦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产奶性状的基因组评估准确性达80%以上。... 自2009年始,奶牛育种进入基因组选择时代并带来革命性变化,实现了青年公牛早期准确选择,大幅度缩短育种周期并降低育种成本。欧美奶业发达国家已有比较成熟的荷斯坦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产奶性状的基因组评估准确性达80%以上。我国自2012年启动荷斯坦青年公牛基因组评估工作。目前,基因组选择技术不仅全面应用于青年公牛,越来越多后备母牛也开始参加基因组检测,用于组建育种核心群、筛选胚胎供体及精准选种选配。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是最通常的基因组遗传评估方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基于测序数据及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转录组等多组学信息的基因组评估新方法,有望进一步提高评估准确性。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荷斯坦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为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的完善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基因组选择 遗传进展 基因组遗传评估 育种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对动物肠道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燕娇 戴兆来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8-1469,共12页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muciniphila)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一代益生菌。现有研究已证实,其与动物肠道屏障稳态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muciniphila的生物学特性、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muciniphila能够通过多...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muciniphila)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一代益生菌。现有研究已证实,其与动物肠道屏障稳态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muciniphila的生物学特性、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muciniphila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包括增强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再生、促进黏蛋白及杯状细胞产生,以增强黏液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和影响肠道菌群等。未来研究需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的临床模型以详细阐释A.muciniphila与肠道屏障互作的分子机制,为动物肠道健康的研究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下一代益生菌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黄酮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及其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蔺志宏 李博雅 +2 位作者 曹兵海 苏华维 何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8-163,共6页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发酵和营养物质降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微生物在消化饲粮的同时也产生了甲烷。营养调控瘤胃微生物对调节瘤胃微生物结构、提高饲粮养分消化吸收效率和改善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类黄酮是一类存在于...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发酵和营养物质降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微生物在消化饲粮的同时也产生了甲烷。营养调控瘤胃微生物对调节瘤胃微生物结构、提高饲粮养分消化吸收效率和改善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类黄酮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抗生素,对维持动物机体健康和改善生长性能具有良好作用。类黄酮可调控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群落,在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文章综述了类黄酮的主要生理功能、在瘤胃内的代谢及其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类黄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反刍动物 代谢规律 微生物群落 瘤胃发酵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输精技术流程优化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玲华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是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人为调控群体母猪的发情周期,使之在预定时间内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并进行同步输精的技术。定时输精技术是母猪批次化繁殖的核心技术,其又包括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和输精同...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是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人为调控群体母猪的发情周期,使之在预定时间内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并进行同步输精的技术。定时输精技术是母猪批次化繁殖的核心技术,其又包括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和输精同步化4个关键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情周期 生殖激素 定时输精 优化 技术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肉风味来源及其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国栋 罗海玲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19-3531,共13页
羊肉作为我国“菜篮子”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羊肉的特殊风味——膻味,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羊肉风味的形成和测定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羊肉的风味主要由... 羊肉作为我国“菜篮子”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羊肉的特殊风味——膻味,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羊肉风味的形成和测定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羊肉的风味主要由脂质和水溶性风味前体物质如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硫胺素等,经脂质降解和氧化以及美拉德反应等形成。本文综述了羊肉风味形成的来源和基本途径,总结了测定风味物质的热门技术方法,以期为探究羊肉风味形成机制、开发风味物质检测方法、改善肉质风味和满足消费者市场需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风味物质 形成途径 测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皮肤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与创新治疗策略
10
作者 余时隆 岳潇雨 +1 位作者 栾悦 王勤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67-4278,共12页
皮肤伤口愈合是一个涉及炎症、组织再生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复杂生理过程,其失调可能导致疤痕增生或慢性溃疡,影响皮肤功能。本文综述了动物皮肤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包括新型药物开发、改善药物传输、调控激素及外源信号、基因治... 皮肤伤口愈合是一个涉及炎症、组织再生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复杂生理过程,其失调可能导致疤痕增生或慢性溃疡,影响皮肤功能。本文综述了动物皮肤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包括新型药物开发、改善药物传输、调控激素及外源信号、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法在内的多种修复策略。这些方法通过改善药物传输、调控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及组织再生,从而有效提升了伤口愈合效果。本研究旨在为未来动物皮肤伤口愈合提供新的视角,指出了潜在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以期开发出更高效、安全的治疗策略,改善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皮肤创伤 伤口愈合 分子机制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强 曲扬华 +1 位作者 孙玉丽 吕增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3-1515,共13页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黑水虻幼虫独特的腐生生活方式,在解决有机废弃物和资源再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黑水虻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基质优化策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推荐了黑水虻幼虫在各类动物饲粮中的适宜用量,并探讨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黑水虻幼虫饲料化的开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营养价值 饲料化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齐琪 刘孟豪 +2 位作者 陈大勇 韩红兵 侯健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48-56,4,共10页
幼畜体外胚胎移植(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ransfer,JIVET)技术是一种以性成熟前幼龄母畜为卵子供体的体外胚胎生产技术,能够缩短世代间隔,在羊良种快速扩繁和快速培育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JIVET技术程序进行... 幼畜体外胚胎移植(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ransfer,JIVET)技术是一种以性成熟前幼龄母畜为卵子供体的体外胚胎生产技术,能够缩短世代间隔,在羊良种快速扩繁和快速培育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JIVET技术程序进行了优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初步尝试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该文综述了绵羊JIVET技术原理与意义、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挑战与改进策略以及产业化应用前景,旨在为业内同行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潜力提供参考,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与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胚胎技术 幼畜超排 快速扩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技术在现代畜禽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13
作者 张俊梅 周敬涵 +3 位作者 管凌馨 韩秋同 田见晖 魏育蕾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122-135,共14页
干细胞技术的进步对现代动物育种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不仅在畜禽保种、扩繁上体现出显著优势,还在提升育种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干细胞育种通过有效缩短世代间隔,快速筛选优良性状,为培... 干细胞技术的进步对现代动物育种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不仅在畜禽保种、扩繁上体现出显著优势,还在提升育种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干细胞育种通过有效缩短世代间隔,快速筛选优良性状,为培育更优质的畜禽品种开辟了新途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育种产业的发展。该文以我国干细胞技术在育种行业中逐步推广应用的现状为背景,综述了干细胞技术在现代动物育种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技术在不同种类家畜中的应用现状。此外,该文对干细胞技术在育种中的基础、应用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拆分,并展望了其分步走的可行性方案及价值意义,最终期望将干细胞育种有效落实到我国畜禽育种产业的实际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育种 动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哺乳动物体外胚胎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雨晴 陈兴国 +1 位作者 刘国世 张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8,共13页
哺乳动物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发展迅速,为具有优良性状和地方特色的哺乳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高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体外胚胎生产技术涉及卵母细胞获取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环节,生产流程长,影响因素多,因此,为... 哺乳动物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发展迅速,为具有优良性状和地方特色的哺乳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高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体外胚胎生产技术涉及卵母细胞获取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环节,生产流程长,影响因素多,因此,为高效生产优质的体外胚胎,需要针对每个生产环节开展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哺乳动物配子和胚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着重阐述了褪黑素在促进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胚胎体外发育中的作用,并从表观遗传修饰、氧化应激缓解、线粒体功能优化、细胞凋亡抑制和自噬调节等层面,深入探讨了褪黑素在配子与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建立高效的哺乳动物体外胚胎生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家畜 配子 胚胎 体外胚胎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副产物营养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史长笑 赵文熙 +1 位作者 王玉涛 苏华维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16-5728,共13页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种植范围覆盖六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年产量超过3.7亿t。近年来,马铃薯加工产业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副产物,这些储存难度大但营养丰富的副产物给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带来了双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种植范围覆盖六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年产量超过3.7亿t。近年来,马铃薯加工产业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副产物,这些储存难度大但营养丰富的副产物给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带来了双重挑战。反刍动物独特的消化系统能够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农副产品有效地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这为马铃薯副产物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思路。虽然不同类型马铃薯副产物在实际饲用场景仍存在龙葵素、霉菌毒素、寄生虫和物理性状等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将其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不仅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和营养损失,在“人畜争粮”背景下还能够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马铃薯副产物的系统分类以及对其营养成分和饲喂效果的全面评估。本文列举了不同类型马铃薯副产物的来源和营养成分差异,提出马铃薯副产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方案,并针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综述,以期探究马铃薯副产物在反刍动物生产的应用效果,缓解“人畜争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副产物 营养特性 反刍动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对羔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影响
16
作者 郝佳 范利宏 +7 位作者 包梅荣 仇春娟 谢永吉 乌日嘎 郭倚天 程磊 陈大勇 席广银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57-63,共7页
该文对黑头萨福克羔羊、白头萨福克羔羊和东弗里生-寒羊(东寒)杂交羔羊的体外胚胎生产和移植数据进行整理,旨在分析品种对羔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寒羔羊平均卵泡数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羔羊(P<0.05),但与白头萨福克... 该文对黑头萨福克羔羊、白头萨福克羔羊和东弗里生-寒羊(东寒)杂交羔羊的体外胚胎生产和移植数据进行整理,旨在分析品种对羔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寒羔羊平均卵泡数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羔羊(P<0.05),但与白头萨福克羔羊无显著差异(P>0.05)。东寒羔羊的卵母细胞可用率显著高于白头萨福克和黑头萨福克羔羊(P<0.05)。东寒羔羊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羔羊(P<0.05),但与白头萨福克羔羊无显著差异(P>0.05)。东寒羔羊的平均A级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白头萨福克和黑头萨福克羔羊(P<0.05),平均B级卵母细胞数和平均C级卵母细胞数在3个羔羊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白头萨福克羔羊的体外胚胎卵裂率著高于黑头萨福克和东寒羔羊(P<0.05),东寒羔羊的D6囊胚率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羔羊(P<0.05)。可见,东寒羔羊的体外胚胎移植技术效率最高,黑头萨福克羔羊的体外胚胎移植技术效率最差,表明不同品种羔羊的激素诱导卵泡发育状况、卵母细胞活体采集效率以及体外胚胎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在规模化应用羔羊体外胚胎移植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品种差异,建立不同品种的精准体外胚胎移植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VET 羔羊 超数排卵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卢玉婷 席广银 秦玉圣 《猪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0-21,共2页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器官移植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对猪肉品质与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育种技术已难以契合市场需求。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为生猪产业的...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器官移植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对猪肉品质与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育种技术已难以契合市场需求。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为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优良种猪的快速扩繁、基因修饰猪的高效构建以及濒危猪种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8
作者 曹志军 史海涛 +1 位作者 李德发 李胜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9,共19页
本文在查阅357篇相关度比较高的公开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测定信息较为完整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文献67篇。归纳和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反刍动物饲料常规养分、瘤胃有效降解率、小肠消化率等指标评定上具有代... 本文在查阅357篇相关度比较高的公开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测定信息较为完整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文献67篇。归纳和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反刍动物饲料常规养分、瘤胃有效降解率、小肠消化率等指标评定上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目前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为该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饲料 营养价值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饲料科学利用及评价技术 被引量:56
19
作者 李胜利 史海涛 +1 位作者 曹志军 王雅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49-3158,共10页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饲粮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近年来,秸秆厌氧碱贮技术和蒸汽爆破技术以其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饲粮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近年来,秸秆厌氧碱贮技术和蒸汽爆破技术以其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领域,一些简便实用的粗饲料评价方法也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比如,通过乙酸和丁酸含量估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通过测定36或48 h的瘤胃降解率估测粗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快速评定以及应用粗饲料综合评价指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快速评价,等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材料,并结合本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将这些技术逐一做了介绍,并针对其特点展开分析,以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营养价值 评价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杜玲 刘刚 +2 位作者 陆健 刘丑生 哈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6,共8页
DNA测序技术从以Sanger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该技术在动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的问世可以使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分析... DNA测序技术从以Sanger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该技术在动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的问世可以使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分析。作者阐述了几种关于HTS的测序技术平台:Roche/454测序技术、ABI/SOLID测序技术、Illumina/Solexa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技术及Ion Torrent测序技术,并且还归纳了HTS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