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猪群存在Torque teno Virus(TTV)感染 被引量:9
1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11 位作者 杨汉春 郭容利 李成仁 钟书霖 茅爱华 倪艳秀 张雪寒 周俊明 吕立新 俞正玉 李彬 王小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了探讨中国猪群TTV的感染现状以及是否存在新的基因亚型,基于TTV1和TTV2相对保守的5’非翻译区(5’UTR)设计引物,采用PCR法对2008~2009年采集于中国江苏省的138份猪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猪群,TTV1的感染率为15.9%,... 为了探讨中国猪群TTV的感染现状以及是否存在新的基因亚型,基于TTV1和TTV2相对保守的5’非翻译区(5’UTR)设计引物,采用PCR法对2008~2009年采集于中国江苏省的138份猪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猪群,TTV1的感染率为15.9%,TTV2的为34.8%,共感染率为5.8%。所扩增片断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中国TTV1和TTV2流行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3%~93.8%和74.8%~99.1%,与GenBank其他TTV1和TTV2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69.6%~100.0%和74.8%~99.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TTV1和TTV2流行毒株存在新的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V1 TTV2 5’UTR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中国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良 盖新娜 +4 位作者 张家龙 赵婷 陈艳红 杨汉春 郭鑫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中国分离株 母猪 致病性 哺乳动物 繁殖障碍 VIRUS 啮齿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点养猪区域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科文 杨汉春 《养猪》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笔者从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5个养猪区域,随机选择102个免疫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的猪场,按不同生产阶段5%比例随机采集血清样本共5746份,利用商品化gE抗体鉴别诊断试剂盒进行了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笔者从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5个养猪区域,随机选择102个免疫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的猪场,按不同生产阶段5%比例随机采集血清样本共5746份,利用商品化gE抗体鉴别诊断试剂盒进行了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gE野毒抗体阳性猪场占87.25%,样本阳性率为28.53%,阳性猪场样本阳性率为33.06%。另外,通过分析,揭示了阳性猪场各生产阶段的感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野毒感染 潜伏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我国兽医防疫体系面临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清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入世 兽医防疫体系 中国 WTO 动物疫病监测系统 紧急疫病早期反应系统 风险分析 法制建设 动物疫病地区区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被引量:92
5
作者 高志强 郭鑫 +2 位作者 杨汉春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84,共7页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73 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73 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1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基因组特征 缺失 变异株 PRRSV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相似性 生物学特性 变异毒株 首次发现 信息数据 研究结果 分离株 国内外 核苷酸 氨基酸 分析表 编码 全长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多重耐药性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汉春 陈声 +3 位作者 Jianghong Meng 吴清明 查振林 郭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8-404,共7页
利用药敏试验监测系统分析了 71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 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对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氯沙星、单诺沙星、奥比沙星和萘定酸呈现很高的耐药性 ,耐药率分别为 6 9%、6 9%、5... 利用药敏试验监测系统分析了 71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 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对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氯沙星、单诺沙星、奥比沙星和萘定酸呈现很高的耐药性 ,耐药率分别为 6 9%、6 9%、5 5 %、76 %、6 9%、76 %和 99% ;对盖特沙星和左氟沙星有轻度的耐药性 ,耐药率分别为11%和 13%。在 71株分离菌株中 ,只有 1株没有耐药性 ,对 3种以上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占 74 % (5 2 / 70 ) ,对 6种以上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占 70 % (49/ 70 ) ,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对耐药菌株GyrA基因QRDR氨基酸变异分析表明 70株耐药菌株的第 83位氨基酸均发生了变异 ,由丝氨酸 (Serine)变为亮氨酸 (Leucine)。对 6种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性的 4 9株分离株除了 83位氨基酸发生变异外 ,其 87位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异 ,4 1株 87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 (D)变为天冬酰胺 (N) ,6株 87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 (D)变为酪氨酸 (Y) ,由天冬氨酸 (D)变为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各 1株 ;对 3种以下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性的 2 1株 87位的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异。由此表明鸡源大肠杆菌GyrA基因QRDR区的变异与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程度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多重耐药性 GYR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共感染对猪体内病毒动态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施开创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何宛仑 盖新娜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单感染和共感染6周龄健康仔猪,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 me PCR)对血清、组织(心、肝、肺、肾、胰、脾、胸腺、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中的PRRSV和PCV2载量进行检测...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单感染和共感染6周龄健康仔猪,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 me PCR)对血清、组织(心、肝、肺、肾、胰、脾、胸腺、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中的PRRSV和PCV2载量进行检测,分别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IFA对血清中的PRRSV和PCV2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采用MTT法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PRRSV/PCV2共感染组血清、组织中PRRSV的载量均显著高于PRRSV单感染组,PCV2的载量均显著高于PCV2单感染组;共感染组PRRSV和PCV2特异性抗体阳转的时间均晚于并且效价均显著低于PRRSV或PCV2单感染组;共感染组和单感染组PBLC的增殖能力均受到抑制,其严重程度依次为:PRRSV/PCV2组>PRRSV组>PCV2组。由此表明,PRRSV和PCV2在猪体内对彼此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PRRSV和PCV2共感染对猪的免疫抑制具有加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共感染 病毒载量 抗体效价 刺激指数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 BJ-4株ORF5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重组蛋白的纯化 被引量:36
8
作者 谷红 杨汉春 +1 位作者 郭鑫 陈艳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成功表达猪繁殖与综合征病毒(PRRSV)结构蛋白GP5,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GEM ORF5扩增得到缺失N端疏水序列的基因片段dORF5(deletingORF5)。将dORF5克隆至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GEX 4T 2,在E.coliBL21细胞中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GST dORF5,... 为成功表达猪繁殖与综合征病毒(PRRSV)结构蛋白GP5,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GEM ORF5扩增得到缺失N端疏水序列的基因片段dORF5(deletingORF5)。将dORF5克隆至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GEX 4T 2,在E.coliBL21细胞中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GST dORF5,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量为20 8%。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被PRRSV阳性血清所识别。利用融合肽进行亲和层析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RRS病毒结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BJ-4株 ORF5基因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分离纯化 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因子IL-2、IL-4和IL-10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郑洁 郭鑫 +3 位作者 杨汉春 王彬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3-489,共7页
通过构建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缺失cDNA竞争分子,利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mRNA进行转录水平变化的定量检测,研究PRRS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m... 通过构建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缺失cDNA竞争分子,利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mRNA进行转录水平变化的定量检测,研究PRRS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表明猪Th1型细胞因子IL 2的mRNA转录水平分别在PRRS病毒感染后1d、28d和56d出现3个mRNA转录高峰;而Th2型细胞因子IL 4的mRNA转录水平在病毒感染后56d内,一直处于低水平,而后才逐渐升高;IL 10的mRNA转录水平在病毒感染后6d内,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第6d后才逐渐上升,至42d到达高峰,而后下降,恢复正常。结果显示PRRS病毒感染可导致Th2型细胞因子IL 4和IL 10基因转录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病毒感染 细胞因子 IL-2 IL-4 IL-10mRNA转录 影响因素 PCR技术 繁殖器官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1
10
作者 盖新娜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吕艳丽 王芳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从规模化猪场疑似病例组织病料中分离到5株脑心肌炎病毒(EMCV),对其中的2株(EMCV BJC3和EMCV HB1)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大小约为27nm,呈圆形;2株病毒均不耐酸,对氯仿不敏感,对胰蛋白酶敏感性有所不同,60℃加热1... 从规模化猪场疑似病例组织病料中分离到5株脑心肌炎病毒(EMCV),对其中的2株(EMCV BJC3和EMCV HB1)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大小约为27nm,呈圆形;2株病毒均不耐酸,对氯仿不敏感,对胰蛋白酶敏感性有所不同,60℃加热1h可被灭活,二价阳离子对病毒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EMCV多克隆抗体作间接免疫荧光,分离毒株感染的BHK-21细胞的胞浆中可见特异性荧光。对分离毒株进行了VP1和3D基因的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2个毒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46%,与GenBank中EMC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1.61%~99.5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5.5%以上;3D基因扩增片段序列与其它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基于V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表明,2株分离毒均位于进化树的主干上,变异度不大。由此表明,EMCV感染已在我国猪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脑心肌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羧基端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玉娥 杨汉春 +2 位作者 郭鑫 查振林 陈艳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为了鉴定和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羧基端的抗原表位,采用Goldkey软件分析PRRSVGP5羧基端抗原表位,经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编码GP5的部分基因,Eag 酶切后插入经Eag 线性化处理的噬菌体M13KEgIII克隆载体,转化至ER2738细胞,... 为了鉴定和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羧基端的抗原表位,采用Goldkey软件分析PRRSVGP5羧基端抗原表位,经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编码GP5的部分基因,Eag 酶切后插入经Eag 线性化处理的噬菌体M13KEgIII克隆载体,转化至ER2738细胞,得到多株重组噬菌体,提取噬菌体的ssDNA进行PCR及序列鉴定,获得了展示GP5羧基端11个氨基酸的重组噬菌体,用PRRS阳性血清检测重组噬菌体,结果显示噬菌体展示的表位可被PRRSV感染血清所识别,从而证明GP5羧基末端的11个氨基酸是PRRSV的一个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 GP5羧基端 抗原表位 鉴定 噬菌体展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和PCV2共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 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焕荣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施开创 盖新娜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录从攻毒后3 d开始显著上调(P<0.05),7 d达高峰,14 d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 d和42 d低于对照组;IL-10 mRNA在3 d显著上调(P<0.05),14 d达到转录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42 d接近对照组水平;IFN-γmRNA转录水平尽管在3 d和28 d时出现2次转录低峰1、4 d和42 d时出现2次高峰,但只在3 d和7 d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PRRSV和PCV2共感染可导致PAM细胞因子IL-12p40和IL-10 mRNA的转录在感染早期被激活,而IFN-γ mRNA转录则呈较复杂的动态变化,提示PRRSV和PCV2共感染猪PAM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抗感染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共感染 肺泡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的鉴定 被引量:25
13
作者 郑献进 张大丙 +1 位作者 曲丰发 丁春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变异株 鉴定 鸭病毒性肝炎 小RNA病毒 virus 世界范围 传染病 致死性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2
14
作者 张家龙 盖新娜 +4 位作者 马良 陈艳红 查振林 郭鑫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引起猪的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该病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和流行。我国对EMCV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揭示EMCV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引起猪的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该病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和流行。我国对EMCV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揭示EMCV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6年间采集自全国13个省市46个规模化猪场的325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EM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各省阳性率在39.64%~90%之间,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监测的46个猪场都存在EMCV感染,猪场感染阳性率为100%;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检测结果表明.EMCV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成年公猪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成年母猪。本项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已经普遍感染EMCV,这应引起我国养猪业警惕,并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0
15
作者 吕艳丽 杨汉春 +2 位作者 郭鑫 陈艳红 查振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利用 PCR方法 ,从疑似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的自然病例的淋巴结和脾脏中扩增出了预期长度的猪圆环病毒 2型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 2 )的 DNA片段 ,并用限制性内切酶对 PCR产物进行了酶切鉴定。将经 PCR扩增和酶切... 利用 PCR方法 ,从疑似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的自然病例的淋巴结和脾脏中扩增出了预期长度的猪圆环病毒 2型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 2 )的 DNA片段 ,并用限制性内切酶对 PCR产物进行了酶切鉴定。将经 PCR扩增和酶切鉴定为 PCV2阳性的组织样品匀浆液接种到无 PCV污染的 PK15细胞中传代 ,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在接毒细胞内观察到了特异性免疫荧光 ;用接毒细胞制备超薄切片 ,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直径大约为 17nm的圆形病毒样粒子和大量不同形态的胞浆内包涵体。由此表明分离出的病毒为猪圆环病毒 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2型 分离鉴定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淋巴结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对鸡新城疫LaSota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杰 杨汉春 +2 位作者 郭鑫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将3种不同的未甲基化CpG ODN分别与新城疫LaSota活疫苗混合后,经滴鼻和点眼免疫鸡,通过检测鸡血清中HI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诱导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以及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IFN-γ、IL-6与IL-1βmRNA量,分析各CpG ODN对... 将3种不同的未甲基化CpG ODN分别与新城疫LaSota活疫苗混合后,经滴鼻和点眼免疫鸡,通过检测鸡血清中HI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诱导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以及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IFN-γ、IL-6与IL-1βmRNA量,分析各CpG ODN对新城疫LaSota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次免疫后,含GTCGTT核心基序的CpG ODN1组,鸡血清平均HI抗体效价最高达8.2log2、淋巴细胞刺激指数达9.836、NO分泌量达35.833μmol/L,分别比疫苗单独免疫组高出2个滴度(P<0.05)、4.4(P<0.01)、27.6μmol/L(P<0.01);含GACGTT核心基序的CpG ODN2组增强作用不明显,与疫苗单独免疫组无差异;而CpG ODN3的免疫刺激活性由于受其侧翼序列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丧失。对细胞因子的影响,CpG ODN3组IFN-γmRNA表达量稍高于CpG ODN1组,而其余细胞因子均以CpG ODN1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由此证明CpG ODN1能显著增强鸡对新城疫LaSota活疫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可以作为高效的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新城疫LaSota活疫苗 免疫刺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姚鑫 杨汉春 +2 位作者 郭鑫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得到PCV2 BF株341 bp的核酸片段,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制备的探针与PCV1、PRRSV、PPV、PRV等不发生反应,可检测的最低PCV2 DNA含量为1.78 p...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得到PCV2 BF株341 bp的核酸片段,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制备的探针与PCV1、PRRSV、PPV、PRV等不发生反应,可检测的最低PCV2 DNA含量为1.78 pg。对30份临床组织样本进行了检测,并与PCR比较,结果表明,阴性符合率为100%,阳性符合率为88.9%。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PCV2在人工感染仔猪主要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感染后3 d,从仔猪的淋巴结、胸腺、肺脏、脾脏、鼻黏膜可检测到阳性信号,感染后21 d,肝脏、肾脏、胰腺和回肠可检出阳性信号,至感染后42 d,可从心脏、胃、脑检出阳性信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会厌软骨、膀胱、皮肤、肌肉等组织均为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V2原位杂交技术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PCV2的实验室诊断和感染靶细胞的定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核酸探针 原位杂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T细胞表位与体外重建鸡MHCⅠ类分子结合试验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新生 陈红英 +3 位作者 闫若潜 高凤山 方勤美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为探讨体外重建的MHCⅠ复合体BF2-linker-β2 m鉴定病毒抗原肽系统能否在体外结合抗原多肽,以及不同类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相同和不同抗原多肽表位能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的3条多肽,猪口蹄疫病毒的2条多肽,以及来源于... 为探讨体外重建的MHCⅠ复合体BF2-linker-β2 m鉴定病毒抗原肽系统能否在体外结合抗原多肽,以及不同类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相同和不同抗原多肽表位能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的3条多肽,猪口蹄疫病毒的2条多肽,以及来源于草鱼呼肠孤病毒的2条多肽分别与4类体外重建的串联鸡MHCⅠ类分子复合体BF2-linker-β2 m进行了体外结合试验。BF2-linker-β2 m与不同的病毒抗原九肽按照1∶10的摩尔比进行混合,作用后取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未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肽;然后取BF2-linker-β2 m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的复合体,利用酸洗法将结合的多肽自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多肽结合槽中洗脱,洗脱后的蛋白和多肽混合物离心收集洗脱的多肽溶液,随后利用C18柱对洗脱的多肽进行去盐、脱酸处理;将多肽样品冻干,用基质溶解后直接点样进行一级质谱(MS)和二级质谱(MSMS)测定,结果表明,3类体外重建的BF2-linker-β2 m可与禽流感病毒多肽KILTIYSTV和LLLAIVSLV结合,而不与禽流感病毒多肽TIGECPKYV以及猪口蹄疫病毒和草鱼呼肠孤病毒的4条多肽结合。证实由于MHCⅠ类分子的多态性导致复等位基因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病毒抗原表位的能力存在差异;病毒的T细胞抗原表位是MHCⅠ类分子限制性的;KILTIYSTV和LLLAIVSLV是禽流感病毒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Ⅰ类分子 T细胞表位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被引量:13
19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3 位作者 杨汉春 郭容利 周俊明 钟书霖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5,共5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法,用于P1的早期诊断。以感染P1的猪血清DNA提取物为模板,采用PCR扩增P1 101 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该研究旨在建立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法,用于P1的早期诊断。以感染P1的猪血清DNA提取物为模板,采用PCR扩增P1 101 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阳性质粒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经测序证实扩增片段属于P1,所建立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P1的反应在101-108拷贝/μ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的检出下限为10拷贝/μL,而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的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方法敏感、特异。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P1载量的方法,为P1致病机制和机体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 P1 荧光定量PCR 熔解曲线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秀清 郭鑫 +3 位作者 赵荣茂 宁金友 才让措 唐文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血清学调查 感染 野毒 西宁市 流行情况 断奶仔猪 养猪场 阳性率 养猪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