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钾诱导早衰条件下应用嫁接技术研究根-冠互作对棉花下胚轴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巧玉 张睿 +1 位作者 刘朝辉 田晓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7-1535,共9页
缺钾诱导早衰条件下,根-冠互作对棉花叶片早衰的调节包括地上部主导型和根系主导型。本研究主要观察缺钾条件下2种根-冠互作类型单接穗单砧木(I型)和双接穗单砧木(Y型)嫁接接穗下胚轴的解剖结构,并判断其与下胚轴木质部中CTK和ABA的流... 缺钾诱导早衰条件下,根-冠互作对棉花叶片早衰的调节包括地上部主导型和根系主导型。本研究主要观察缺钾条件下2种根-冠互作类型单接穗单砧木(I型)和双接穗单砧木(Y型)嫁接接穗下胚轴的解剖结构,并判断其与下胚轴木质部中CTK和ABA的流量是否有关。结果表明,地上部主导型I型嫁接接穗下胚轴解剖结构与砧木品种更为相似,与其木质部CTK和ABA的流量主要受地上部调节不符;Y型嫁接2个不同品种接穗之间下胚轴解剖结构的差异与其木质部CTK和ABA流量的差异虽然具有相关性,但可能是一种伴生现象。根系主导型I型嫁接砧木对接穗的影响很大,但这与砧木对接穗下胚轴木质部CTK和ABA流量的调节可能也是一种伴生现象;Y型嫁接2个不同接穗之间下胚轴解剖结构差异较大,与二者之间CTK和ABA流量无显著差异的结果不符。因此,棉花叶片早衰2种根-冠互作类型接穗下胚轴解剖结构与其木质部中CTK和ABA的流量无关。此外,无论是地上部主导型还是根系主导型,2个品种自身嫁接的接穗下胚轴结构差异在Y型嫁接与I型嫁接中不一致,可能与Y型嫁接的2个接穗之间存在冠-冠互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嫁接 根-冠互作 下胚轴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棉区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齐海坤 王赛 +13 位作者 徐东永 路正营 赵文超 郝延杰 张祥 李蔚 韩焕勇 汪江涛 王洪这 陈洪章 王林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437,共13页
【目的】探讨应用98%甲哌鎓(1, 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粉剂(以下简称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和... 【目的】探讨应用98%甲哌鎓(1, 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粉剂(以下简称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和湖北黄冈,北疆棉区的石河子Ⅰ和Ⅱ以及南疆棉区的轮台、沙雅共10个地点开展试验,供试棉花品种(系)为当地主栽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4次。在各地常规DPC系统化控技术的基础上,设早于人工打顶10 d(T1)、与人工打顶同期(T2)2个封顶时期,并设0、90、180、270 g·hm^-2 4个DPC剂量,以人工打顶为第一对照,以不打顶为第二对照。【结果】DPC化学封顶时期显著影响株高(河北邯郸、山东无棣和山东德州除外)和果枝数(江苏大丰和湖北黄冈除外),表现为封顶早、控长作用强(植株较低,果枝数较少),封顶晚、控长作用弱(植株较高,果枝数较多)。河北河间和新疆石河子Ⅰ试验点T1期DPC化学封顶的平均株高不仅低于T2期,且分别较人工打顶低3.3 cm和4.6 cm。多数试验点T1期DPC化学封顶的果枝数较人工打顶每株增加2个左右,T2期增加较多,增加2.3~7.7。DPC封顶剂量越大,对株高的控长作用越强(湖北黄冈除外),中(180 g·hm^-2)、高剂量(270 g·hm^-2)DPC的株高在数个试验点甚至较人工打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水对照的果枝数较人工打顶每株增加2.4~8.3,DPC化学封顶的果枝数显著少于清水对照,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河北邯郸T2期DPC化学封顶后遇高温干旱,与人工打顶相比铃数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其他试验点DPC化学封顶除个别处理外对产量无显著影响。DPC化学封顶各处理喷施脱叶催熟剂前的吐絮率和一次花率不低于人工打顶,对熟期无不利影响。【结论】初步判断棉花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普适性,生产中建议与人工打顶同期应用中、低剂量(90~180 g·hm^-2)DPC进行化学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甲哌鎓 化学封顶 株高 果枝数 产量 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于可可 杜明伟 +7 位作者 张祥 朱烨倩 李水清 陈舫 羿国香 李亚兵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4,共9页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应用增效缩节胺(25%DPC水剂,简称DPC+)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2017年在江苏大丰、安徽宿松和湖北武汉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化学封顶时期(人工打顶...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应用增效缩节胺(25%DPC水剂,简称DPC+)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2017年在江苏大丰、安徽宿松和湖北武汉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化学封顶时期(人工打顶同期、人工打顶后5 d)和封顶剂DPC+剂量(750,1 125,1 500 m L·hm^-2)对麦(油)后直播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处理的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最多分别增加21.6 cm和4.8个),中部和上部果枝(尤其是上部果枝)缩短,除个别点次外果节数不受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化学封顶处理的产量多与人工打顶相当,低剂量DPC+处理的产量在降水量大的年份有一定程度下降,化学封顶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结论】应用DPC+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进行化学封顶有较好的可行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建立稳发稳长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麦(油)后直播棉 化学封顶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冠互作对棉花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巧玉 王逸茹 +2 位作者 安静 王保民 田晓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7,共12页
嫁接研究和实践表明,植物不同生理过程普遍存在根-冠互作的多样性。作者曾以衰老较快的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衰老较慢的品种鲁棉研22为材料进行嫁接研究,发现地上部对叶片衰老起主要作用。本文以中棉所41和另一个衰老较慢的品种中棉所49... 嫁接研究和实践表明,植物不同生理过程普遍存在根-冠互作的多样性。作者曾以衰老较快的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衰老较慢的品种鲁棉研22为材料进行嫁接研究,发现地上部对叶片衰老起主要作用。本文以中棉所41和另一个衰老较慢的品种中棉所49为材料进行普通嫁接(I型,单接穗单砧木)和Y型嫁接(双接穗单砧木),用低钾胁迫(0.03 mmol L^(–1))诱导叶片衰老,结果表明I型嫁接中以中棉所41为砧木的处理,其倒四叶SPAD值显著低于以中棉所49为砧木的处理,提示根系对叶片衰老的作用较大。相应地,以中41为砧木的处理,其根系和叶片中的ZR+Z和iPA+iP浓度及砧木和接穗木质部汁液中的ZR+Z和iPA+iP流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显著低于以中49为砧木的处理,ABA的结果则相反。Y型嫁接的结果与I型嫁接相似,但根系对叶片衰老的作用未表现出绝对优势。从根-冠-根通讯的角度对叶片衰老的根-冠互作类型多样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嫁接 叶片 衰老 根-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与氮肥或甲哌鎓化控对棉花冠层结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颜为 李芳军 +3 位作者 徐东永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4-1665,共12页
实现机械采收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当前人工采收棉田的行距与摘锭式采棉机的行距不匹配,需要在采棉机的可调行距范围(76~102 cm)内明确棉花适宜种植行距及其配套措施。研究于2016-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秸秆还田条件... 实现机械采收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当前人工采收棉田的行距与摘锭式采棉机的行距不匹配,需要在采棉机的可调行距范围(76~102 cm)内明确棉花适宜种植行距及其配套措施。研究于2016-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秸秆还田条件下开展,包括行距与氮(N)肥、行距与甲哌鎓(mepiquat chloride, DPC)化控2个独立试验,探讨了各因素对冠层结构和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行距(76、92、102 cm)为主区,施N量(0、105、210kghm^(-2))或DPC用量(0、140、281、394ghm^(-2))为裂区,等密度(90,000株hm^(-2))种植。在天气条件相对正常的2016和2017年,宽行距(92cm和102cm)与窄行距(76cm)相比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LAI)有所增加、透光率(diffuse non-interceptance, DIFN)有所降低;而在高温干旱的2018年,宽行距的LAI明显降低、DIFN明显增加。施N对冠层结构的影响有限;DPC化控对冠层结构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降低LAI、增加DIFN。与窄行距相比,宽行距可在各年份不同程度增加冠层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施氮对冠层微环境影响不大;DPC化控的冠层温度略高、相对湿度略低。行距与氮肥、行距与DPC对LAI等冠层结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氮肥 甲哌鎓 冠层结构 温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苗蕾期喷施生长调节剂促早熟效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付慧杰 薛国娟 +6 位作者 廖宝鹏 齐海坤 徐东永 谭伟明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1-568,共8页
【目的】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早发早熟是棉花优质高产的前提。本研究探究了苗期和蕾期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芽提早分化并提高后期吐絮率的效果,旨在为促进棉花早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温室盆栽和田间条件下,于子叶期至蕾期叶面喷... 【目的】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早发早熟是棉花优质高产的前提。本研究探究了苗期和蕾期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芽提早分化并提高后期吐絮率的效果,旨在为促进棉花早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温室盆栽和田间条件下,于子叶期至蕾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第一果枝节位、现蕾数和后期吐絮率的差异。【结果】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子叶期喷施140μmol·L^-1赤霉素(GA3)或子叶期、2叶期、4叶期连续3次喷施2.23μmol·L^-1复硝酚钠(CSN)均可使果枝始节位降低约0.9。在田间条件下,子叶期喷施288、576μmol·L^-1赤霉素4+7(GA4+7)使第一果枝节位显著降低约0.4;3叶期喷施6-苄氨基嘌呤(6-BA)44.4μmol·L^-1,第一果枝节位显著降低0.2;但第一果枝节位与9月下旬的吐絮率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即第一果枝节位降低并不意味着后期吐絮率提高。蕾期应用0.10μmol·L^-1油菜素内酯(BR)可提高9月下旬的吐絮率,主要与其增加中下部果枝的成铃比例有关。【结论】优化成铃分布较提早花芽分化、降低第一果枝节位对棉花促早熟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一果枝节位 吐絮率 优化成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隶属函数法的棉花子叶期耐低钾能力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志新 谢留伟 +3 位作者 李洪戈 李芳军 田晓莉 李召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挖掘和利用钾高效种质资源、提高钾营养利用效率是解决棉花生产中缺钾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建立快速可靠的耐低钾评价体系,应用决策评价模型AHP-隶属函数法在子叶期对38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表明:缺钾条件下(0.03 mmol L^(... 挖掘和利用钾高效种质资源、提高钾营养利用效率是解决棉花生产中缺钾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建立快速可靠的耐低钾评价体系,应用决策评价模型AHP-隶属函数法在子叶期对38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表明:缺钾条件下(0.03 mmol L^(–1)),子叶缺钾斑相对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96.24%),植株干重变异系数最小(14.73%),子叶与下胚轴夹角、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K^(+)浓度、K~+积累量的变异系数在15.72%~31.52%之间。子叶与下胚轴夹角与缺钾斑相对面积显著负相关;根系形态与植株干重和K~+积累量显著正相关。经AHP-隶属函数法评价,384份棉花种质材料的综合评价值C分布于0.25~0.79之间,其中无极一枝花(C=0.7868)耐低钾能力最强,巴西014(C=0.2451)耐低钾能力最弱。系统聚类显示,高度(C值为0.74~0.79)和中度(C值为0.33~0.69)耐低钾材料的占比分别为1.30%和95.31%,低钾敏感材料(C值为0.25~0.33)占比3.39%。种子K~+浓度与子叶期耐低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本研究完善了棉花耐低钾种质资源筛选体系,对384份供试种质的子叶期耐低钾能力进行了鉴定,筛选出5份耐低钾能力强的种质(无极一枝花、棕1-61、黑山棉1号、秦荔514、苏联棉78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子叶缺钾斑 根系 干重 钾含量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棉花生长及脱叶催熟剂应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孟璐 杜明伟 +4 位作者 李亚兵 杜萌 左彦利 田晓莉 李召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1期16-21,共6页
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促进剂DA-6(胺鲜酯)、BR(芸苔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生长及脱叶催熟剂50%噻苯·乙烯利(50%T·E)应用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重复4次。主区为50%T·E处... 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促进剂DA-6(胺鲜酯)、BR(芸苔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生长及脱叶催熟剂50%噻苯·乙烯利(50%T·E)应用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重复4次。主区为50%T·E处理,包括0(对照)、2250、3750 mL·hm-23个应用剂量;裂区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处理,设DA-6低、高剂量(6.74、20.24 g·hm-2)、BR低、高剂量(0.09、0.30 g·hm-2)和6-BA低、高剂量(10.12、30.37 g·hm-2)共6个处理,于初花期、盛花期和打顶后分3次喷施,以同期喷清水为对照(CK)。与CK相比,各植物生长促进剂处理的株高、果枝数及其长度、营养枝数及其长度与CK无显著差异。50%T·E(2250、3750 mL·hm-2)脱叶效果明显,药后21 d的脱叶率超过90%;药后28 d表现出催熟作用,一次花率较对照增加6.4百分点。50%T·E处理的平均铃重比对照降低7.4%,但铃数和籽棉产量较清水对照分别显著增加14.7%和7.6%;处理上部果枝棉铃的马克隆值降低0.1~0.3。几种促进剂不影响吐絮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对50%T·E的脱叶催熟效果及增产效应也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胺鲜酯 芸苔素内酯 6-苄基腺嘌呤 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不同部位主茎叶对脱叶剂噻苯隆的响应及机理 被引量:12
9
作者 廖宝鹏 王崧嫚 +3 位作者 杜明伟 李芳军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8-424,共7页
【目的】明确棉花不同部位主茎叶对脱叶剂噻苯隆响应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在室内光照培养条件下,用4.54 mmol·L^-1噻苯隆均匀涂抹10叶期棉株的所有主茎叶或功能叶(倒4叶)和幼叶,观察不同部位叶片的离层形成及脱落时间,检... 【目的】明确棉花不同部位主茎叶对脱叶剂噻苯隆响应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在室内光照培养条件下,用4.54 mmol·L^-1噻苯隆均匀涂抹10叶期棉株的所有主茎叶或功能叶(倒4叶)和幼叶,观察不同部位叶片的离层形成及脱落时间,检测叶片中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噻苯隆处理后离层形成顺序为:幼叶(倒1叶)>基部第1~2叶(倒9~10叶,叶龄35~40 d)>功能叶(倒4叶);叶片脱落顺序为:幼叶>功能叶>基部第1~2叶,且基部第1~2叶容易出现枯而不落的现象。噻苯隆涂抹后24 h内,功能叶和幼叶中的乙烯合成基因Gh ACS1均上调表达,但幼叶中上调表达的时间早于功能叶,上调幅度也大于功能叶;此外,幼叶中的乙烯合成基因GhACO1、乙烯信号转导基因Gh EIN3和GhERF23在涂抹噻苯隆24 h后显著上调数倍或数十倍,但功能叶中这几种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结论】应用脱叶剂噻苯隆处理棉花叶片后,不同叶位叶片离层形成的时间不同,且脱落的顺序与离层形成的顺序不一致。幼叶离层形成及脱落较早,与其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较早且幅度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叶片 脱落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黑龙港植棉区棉花主要产量决策性状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海坤 左彦利 +5 位作者 张伯谦 杜明伟 田晓莉 徐东永 卢怀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3-490,共8页
【目的】棉花品种选育通常需要对多目标性状综合选择,明确各目标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品种选育的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方法】通过对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8年607份育种材料(339个常规种、268个杂交种)进行统计分... 【目的】棉花品种选育通常需要对多目标性状综合选择,明确各目标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品种选育的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方法】通过对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8年607份育种材料(339个常规种、268个杂交种)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株型性状、产量性状、熟性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均表明铃重、衣分、第一果枝节位、霜前花率和生育期对黄河流域黑龙港植棉区籽棉产量的影响显著,其中霜前花率与籽棉产量相关系数最高(r=0.32097),通径分析中铃重的决定系数最大(R2=0.30),二者是影响籽棉产量的主要性状。株高对籽棉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但总作用最小(r2y=-0.04)。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均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马克隆值均未对籽棉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结论】黄河流域黑龙港植棉区棉花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铃重和衣分应作为育种家着重改良的农艺性状;缩短生育期、提高霜前花率,可以增加产量;株高与第一果枝节位通过与其他性状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籽棉产量的形成;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马克隆值均未对籽棉产量产生显著影响,育种过程中可以将其与产量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艺性状 籽棉产量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哌[钅翁]通过调节棉花叶片水分平衡和光合性能提高苗期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玉贤 董莹莹 +3 位作者 李芳军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3-503,共11页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甲哌[钅翁](Mepiquat chloride,MC/DPC)提高棉花幼苗耐旱性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1为供试材料,设CK-Ctrl(正常供水+喷施清水)、CK-DPC(正常供水+喷施30 mg·L^(-1)DPC)、DS-Ctrl...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甲哌[钅翁](Mepiquat chloride,MC/DPC)提高棉花幼苗耐旱性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1为供试材料,设CK-Ctrl(正常供水+喷施清水)、CK-DPC(正常供水+喷施30 mg·L^(-1)DPC)、DS-Ctrl(干旱+喷施清水)和DS-DPC(干旱+喷施30 mg·L^(-1)DPC)共4个处理。于2叶期叶面喷施DPC或清水,5 d后进行控水干旱处理,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结果】正常供水条件下,叶面喷施DPC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DPC可显著增加叶片中脯氨酸的积累、叶片相对含水量;DPC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虽呈增加趋势,但因净光合速率的显著提高最终增加了水分利用率。此外,DPC处理还可促进叶片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以抵御干旱胁迫。【结论】叶面喷施DPC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的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通过调节水分平衡和光合性能增强棉花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甲哌[钅翁] 耐旱 保水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运筹对棉花熟性、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海坤 李芳军 +5 位作者 孟璐 杜萌 杜明伟 徐东永 田晓莉 李召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为明确黄淮流域棉区高密种植下适宜的氮、钾肥运筹策略,试验于2017年在北京上庄与河北河间开展,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包括‘鲁棉研28’和‘欣抗4’2个品种;裂区为肥料运筹,设基肥与蕾肥、初花肥、盛花肥配合(上庄点基追比为4∶6、河间点为6... 为明确黄淮流域棉区高密种植下适宜的氮、钾肥运筹策略,试验于2017年在北京上庄与河北河间开展,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包括‘鲁棉研28’和‘欣抗4’2个品种;裂区为肥料运筹,设基肥与蕾肥、初花肥、盛花肥配合(上庄点基追比为4∶6、河间点为6∶4)和蕾期、初花期、盛花期一次性追肥共6个处理,N和K2O总用量均为150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结果表明:基施氮肥(60~90 kg N/hm^2)和钾肥(60~90 kg K2O/hm^2)可促进棉花花芽分化、使果枝始节下降0.3个节位。施用氮肥降低了棉花后期吐絮率、延迟了成熟,可能主要与中、下部果枝的外围铃(第3果节及以外)比例较高有关;施用钾肥对吐絮率无显著影响。无论氮肥还是钾肥,盛花期一次追肥的产量最高,分别较CK增产15.8%和17.0%,其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也最高。黄河流域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当N和K2O的施用量为150 kg/hm^2时,以盛花期一次性追施的效果最好;成铃分布较果枝始节对棉花熟期的影响更大。需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成铃结构,避免因施肥(尤其是氮肥)导致晚熟。为建立机采棉丰产优质早熟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钾肥 果枝始节 吐絮率 产量 农学利用率 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地区高密种植条件下棉花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与化学脱叶催熟效果的关系
13
作者 孟璐 杜明伟 +7 位作者 黎芳 齐海坤 路正营 徐东永 李存东 张明才 田晓莉 李召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8-1038,共11页
化学脱叶催熟是棉花机械采收的前提,棉田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等显著影响脱叶催熟效果。本文于2016—2017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研究,采用不同品种(中棉所60、欣抗4号)、种植密度(90,000、120,000株hm^(-2))和播期(4月20日、5月10日)塑... 化学脱叶催熟是棉花机械采收的前提,棉田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等显著影响脱叶催熟效果。本文于2016—2017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研究,采用不同品种(中棉所60、欣抗4号)、种植密度(90,000、120,000株hm^(-2))和播期(4月20日、5月10日)塑造不同的群体,在此基础上应用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T·E)进行化学脱叶催熟,考察各因素对化学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并应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药前叶片数、吐絮率和叶铃比与药后脱叶率、残留叶片数及药后吐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间的药前叶片数、吐絮率和叶铃比无显著差异;与90,000株hm^(-2)相比,120,000株hm^(-2)的药前叶片数多、吐絮率低;晚播棉的药前叶片数和叶铃比高于早播棉、吐絮率则低于早播棉。T·E的脱叶效果较好,2年药后21 d的脱叶率均高于90%、脱叶率药效接近或超过90%,残留叶片数为8.1~23.3片m^(-2);不同品种、密度和播期的脱叶率相当,但2017年120,000株hm^(-2)和晚播的残留叶片数分别多于90,000株hm^(-2)和早播。T·E的催熟效果欠佳,2年药后21 d的吐絮率低于70%、吐絮率药效不足25%;不同品种和密度的吐絮率相当,但晚播棉的吐絮率低于早播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药后7、14、21 d的脱叶率和药效及残留叶片数与药前叶片数、吐絮率和叶铃比无关,但药后7、14、21 d的吐絮率与药前叶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93~–0.432)、与药前吐絮率呈显著正相关(r=0.558~0.862),吐絮率药效也与药前吐絮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黄河流域棉区高密群体(90,000~120,000株hm^(-2))的化学脱叶效果较好,且与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等的关系较小;而化学催熟不充分,药后21 d的吐絮率达不到机采要求的95%,且对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的依赖性较强。通过合理密植和适期播种控制群体、促进早熟是改善棉花化学催熟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群体特征 脱叶率 吐絮率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硝酸盐转运体NRT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春敏 李维希 +2 位作者 李芳军 田晓莉 李召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6-1517,共22页
硝酸盐转运体(nitrate transporters,NRTs)在植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存储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HMM软件和Blastp方法,在陆地棉中,鉴定出了106个GhNRT1/PTR(NPF)(Nitrate transporter 1(NRT1)/Peptide Transporter(PTR)family... 硝酸盐转运体(nitrate transporters,NRTs)在植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存储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HMM软件和Blastp方法,在陆地棉中,鉴定出了106个GhNRT1/PTR(NPF)(Nitrate transporter 1(NRT1)/Peptide Transporter(PTR)family(NPF))和14个GhNRT2(Nitrate transporter 2 family)成员,对它们的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关系、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基因结构、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hNPF均具有典型的PTR2(Peptide Transporter 2 family,肽转运蛋白)结构域,个别蛋白(GhNPF2.6bD、GhNPF4.1cA和GhNPF2.14aD)出现了2个PTR2和/或其他结构域,表明棉花NPF进化保守性较低;GhNRT2具有典型的MFS_1(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主要促进子超家族)单域。多数GhNRTs定位于细胞质膜上,为疏水性蛋白。系统发育分析显示GhNRTs可分为10个类群,相同类群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及基序分布。顺式作用元件组成表明,大部分GhNRTs的表达可能与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和光反应等相关。此外,GhNPF不同亚类间的表达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但同一亚类内不同成员的表达模式相对保守;GhNRT2基因则主要在根中高表达。盐胁迫处理后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近1/5的GhNRTs基因表达量发生了显著上调或下调,表明其可能参与棉花盐胁迫应答。选择6个GhNRTs基因检测其在根系、幼叶、功能叶和老叶中的表达对不同NO_(3)^(-)供应水平的响应发现,GhNPF6.3dA和GhNPF7.3aA可能具有双亲和吸收NO_(3)^(-)的能力,GhNPF6.2bD则可能编码高亲和NO_(3)^(-)转运蛋白;三者在功能叶和老叶中可能参与NO_(3)^(-)卸载。这些结果与拟南芥等植物中的报道不同。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棉花硝酸盐转运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为解析棉花氮素吸收和利用机制提供了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硝酸盐转运体 GhNPF GhNRT2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国欣棉18号
15
作者 齐海坤 杜明伟 +3 位作者 徐东永 左彦利 张伯谦 张德才 《中国棉花》 2020年第8期30-30,32,共2页
介绍了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棉新品种国欣棉18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国欣棉1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