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结合的意义、发展历程及前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希全 杨亚东 +2 位作者 张凯 赵杰 曾昭海 《农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农牧结合系统不仅能实现食物(粮食及畜禽产品)的可持续集约生产,而且有助于国民经济软着陆,仍可能是未来农业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农牧结合的重要意义,并详述其主要内容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牧结合的演... 农牧结合系统不仅能实现食物(粮食及畜禽产品)的可持续集约生产,而且有助于国民经济软着陆,仍可能是未来农业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农牧结合的重要意义,并详述其主要内容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牧结合的演变过程实质是农牧结合系统集约化、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饲喂动物所需的作物和食品产业的副产品在过去1个世纪快速增加,目前全球大约有30%的耕地用来生产动物饲料,投入了大概同比例的肥料。此外,畜禽生产产生的动物粪便总氮含量超过全球化学氮肥的总氮含量。因此,强化农牧结合系统内的氮磷循环非常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牧结合研究与推广对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结合 驱动因子 养分循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雨养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鹏 赵秀玲 +5 位作者 阚正荣 祁剑英 濮超 赵鑫 马守田 张海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7-1295,共9页
在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发展旱作雨养农业对缓解该地区农业用水压力有重大意义。为筛选适宜在华北地区种植的旱作冬小麦品种,探索配套的耕作技术,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开展一项为期2a的试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耕作处... 在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发展旱作雨养农业对缓解该地区农业用水压力有重大意义。为筛选适宜在华北地区种植的旱作冬小麦品种,探索配套的耕作技术,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开展一项为期2a的试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耕作处理,包括旋耕秸秆还田(RTS)和免耕秸秆还田(NTS),副区为8个冬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有明显影响,RTS处理较NTS提高冬小麦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同时提高拔节期、孕穗期等关键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NTS有利于收获指数提高,其中‘烟农19’在NTS下分别达到0.36和0.39;NTS明显降低冬小麦的耗水量,最低值可达到378.21mm。不同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对2种耕作方式响应并不一致,‘农大399’‘烟农19’和‘鲁原502’在RTS下表现较好,而‘鲁麦21’和‘青麦6’则在NTS下表现较好;冬小麦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农大399’‘烟农19’和‘鲁原502’产量表现相对突出,在不同耕作方式和不同降水年份间表现较为一致,其经济产量分别达到6 036.35、6 369.68和5 902.95kg·hm-2。综上,NTS有利于耗水量的减少,不同品种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不一致。因此,在华北半干旱地区,NTS下‘鲁麦21’‘山农29’‘农大399’等品种和RTS下‘济麦22’‘汶农14’和‘青麦6’品种具有较好的水分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旱作雨养 旱作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种植业水污染足迹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玲 徐长春 +2 位作者 吴尧 王猛 陈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93,共8页
为进一步评估种植业化肥投入引发水污染对应的环境影响,本文利用水足迹理论结合统计数据,采用Recipe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对河北省1995—2014年11个地级市的种植业水污染足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河北省农作物单位面积施N量和施P量... 为进一步评估种植业化肥投入引发水污染对应的环境影响,本文利用水足迹理论结合统计数据,采用Recipe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对河北省1995—2014年11个地级市的种植业水污染足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河北省农作物单位面积施N量和施P量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36.3%、52.5%,1995—2014年间秦皇岛的农作物单位面积年均施N量最高(335.4 kg·hm-2),邯郸的农作物单位面积年均施P量最高(119.1 kg·hm-2);比较1995、2004、2014三年各地市的施肥总量,石家庄农作物N肥施用总量三年均列首位,沧州N肥施用总量增幅最大;邯郸农作物P肥施用总量三年均列首位,承德P肥施用总量增幅最大;近20年石家庄的农作物单位面积水污染足迹(wdf)均值最高(2.350 Ml·H2Oe·hm-2),其次是秦皇岛和邯郸,张家口最低,但秦皇岛的wdf年际增长最显著;比较各地市在1995、2004和2014年种植业区域水污染足迹(WDF),各地市的WDF在三年里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石家庄的WDF三年均值最高,在1995、2004、2014年均处Ⅰ级区,邯郸的WDF均值位于其次,并在2004、2014年升入Ⅰ级区,且2014年邯郸的WDF超过石家庄居全省首位,秦皇岛的WDF增长比例最大,2014年的WDF比1995年增长了77.4%,而石家庄2014年WDF比1995年增长26.7%,在所有地市中其增长比例最小。本研究为河北省分类指导各地市的农业水资源优化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水污染 种植业 RECI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冬小麦光合潜力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阚正荣 马守田 +4 位作者 祁剑英 濮超 王兴 赵鑫 张海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9-727,共9页
为探究生物炭对冬小麦光合潜力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设置了施用生物炭7200kg·hm^-2(BH)、3600kg·hm^-2(BM)、1800kg·hm^-2(BL)和不施生物炭(BO)4个处理,测定分析了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净光合... 为探究生物炭对冬小麦光合潜力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设置了施用生物炭7200kg·hm^-2(BH)、3600kg·hm^-2(BM)、1800kg·hm^-2(BL)和不施生物炭(BO)4个处理,测定分析了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施炭水平下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趋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施用生物炭可以减弱光合“午休”。冬小麦叶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呈广口“V”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在开花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光响应曲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灌浆期的响应曲线在光照强度1600~2000μmol·m^-2·s^-1时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就不同处理而言,开花期和灌浆期各指标均表现为BH和BM处理大于BL和BO处理;模拟得到的灌浆期最大净光合速率以BM处理最大,分别比BH、BL和BO处理高2.50%、6.20%和8.88%。与BO处理相比,BH、BM和BL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4.14%、5.97%和1.49%,其中BH和BM处理增产显著(P<0.05)。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可以减弱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午休”,增强光合性能和潜力,提高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生物炭以年施用量3600kg·hm^-2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炭 光合日变化 光响应曲线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向日葵油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海峰 韩平安 +6 位作者 李美娜 陈阜 郭树春 李素萍 张艳芳 赵建军 闫明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9-776,共8页
为探讨向日葵油酸调控机理,以高油酸材料J9和低油酸材料NK244为研究对象,在授粉后20d取材,采用RNA-Seq技术研究转录组。经比较分析,2个材料共鉴定到差异表达基因(DET)5 447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 709个,下调表达基因2 738个。对DET进行... 为探讨向日葵油酸调控机理,以高油酸材料J9和低油酸材料NK244为研究对象,在授粉后20d取材,采用RNA-Seq技术研究转录组。经比较分析,2个材料共鉴定到差异表达基因(DET)5 447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 709个,下调表达基因2 738个。对DE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GO信息分析表明,有2 218个DET富集到57个功能条目,其中上调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催化活性、异构酶活性、碳水化合物结合、DNA结合、脂结合、碳水化合物过程、脂代谢过程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下调表达基因主要涉及蛋白激酶活性、ATP结合、蛋白磷酸化、tRNA氨酰化的蛋白质翻译和纤维素生物合成过程。KEGG分析中799个差异表达片段被显著富集在28个通路,主要为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和脂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油酸 RNA-SEQ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