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被引量:105
1
作者 国立耘 李金云 +8 位作者 李保华 张新忠 周增强 李广旭 王英姿 李晓军 黄丽丽 孙广宇 文耀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2008年5~6月,对我国山东等7个苹果主产省市的88个果园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总体发病率达77.6%。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提高。4~10年生果树发病率... 2008年5~6月,对我国山东等7个苹果主产省市的88个果园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总体发病率达77.6%。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提高。4~10年生果树发病率为56.7%,病情指数为37.0;11~17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78.7%,病情指数为53.8;18~24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91.5%,病情指数为70.8;25年以上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100.0%,病情指数为95.3。不同省份之间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该病在山东、河南和北京的危害相对较重,而在山西和陕西的危害相对较轻;几个主栽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枝干轮纹病的化学防治中,石硫合剂是最常用的药剂,其次是多菌灵。已被禁用于无公害果园生产中的福美胂仍然在不少果园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 病害调查 苹果干腐病菌梨专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自动化灌溉合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绍华 余克顺 +1 位作者 孟昭清 罗国光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3-170,共8页
对盆栽葡萄(VitisviniferaL.)、苹果(MaluspumilaMill.)、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sBunge)和枣(ZiziphusjnyubaMill.)4种果树在不同水分营养状况下茎于微变化过程中的日最大收缩量(MDS)、日净增长量(DG)、当日完全复原... 对盆栽葡萄(VitisviniferaL.)、苹果(MaluspumilaMill.)、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sBunge)和枣(ZiziphusjnyubaMill.)4种果树在不同水分营养状况下茎于微变化过程中的日最大收缩量(MDS)、日净增长量(DG)、当日完全复原所需时间(RT)等3个重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指标都比叶片日出前水势对土壤水分营养状况的反应灵敏得多;随着土壤可利用水分的不断减少,山楂和枣的MDS急剧增加,而葡萄和苹果的MDS减小,不同类型果树之间的反应不一致;在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时,4种果树的DG的变化平缓,变化幅度较小;在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下,4种果树的RT随着土壤相对持水量的下降而迅速延长,并在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到一临界值以下时维持在24h。因此,在应用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灌溉时,MDS和DG并不适于单独作为所有果树的自动化灌溉指标,而RT作为果树自动化灌溉指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植物器官 体积变化 连续则微法 自动化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扦插繁殖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立新 韩莹琰 杨贵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37,共1页
菜用枸杞(L.chinense Miller.)别名枸杞菜、枸杞头、牛吉力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等地.以其嫩枝叶供食用,品味佳美,常吃有明目、养肾、去热之功效[1,2].
关键词 菜用枸杞 扦插繁殖 插条着生部位 激素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葡萄产业面临的历史任务: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被引量:25
4
作者 罗国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1-435,共5页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持续努力和巨大成就,使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按葡萄面积和年产量计,中国已分别跃居世界第5和第2位(2008年),按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持续努力和巨大成就,使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按葡萄面积和年产量计,中国已分别跃居世界第5和第2位(2008年),按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中国葡萄产业面临的历史任务,其关键在于坚持无公害优质栽培。提出了当前进一步提高葡萄品质的途径:按定向栽培要求改进综合栽培技术,包括坚持产品安全要求、克服和防止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错误倾向。除了技术问题外,提高葡萄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问题应予认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葡萄产业 葡萄优质栽培 鲜食葡萄生产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调控 被引量:39
5
作者 罗国光 《中国果树》 1999年第2期47-48,50,共3页
为生产优良的酿酒原料,首先要有好的葡萄品种,其次要有好的环境条件。但是,科研和生产的实践证明:还须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以保证葡萄植株的良好生长和发育。在栽培葡萄时如何处理好产量与质量关系,是这方面的一个中心... 为生产优良的酿酒原料,首先要有好的葡萄品种,其次要有好的环境条件。但是,科研和生产的实践证明:还须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以保证葡萄植株的良好生长和发育。在栽培葡萄时如何处理好产量与质量关系,是这方面的一个中心问题。1葡萄产量与质量关系的一般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酿酒葡萄 栽培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叶片和叶柄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6
6
作者 宋国庆 肖兴国 +1 位作者 李绍华 杨晓东 《落叶果树》 2000年第2期5-8,共4页
以红丰和宝交早生品种的组培苗为试材,初步建立了叶圆盘和叶柄片段植株再生体系。红丰的芽苗再生能力高于宝交早生,叶圆盘的再生频率高于叶柄片段,叶圆盘下表面(背面)接触培养基比上表面(正面)更有利于再生。AgNO3有利于芽苗再生,在接... 以红丰和宝交早生品种的组培苗为试材,初步建立了叶圆盘和叶柄片段植株再生体系。红丰的芽苗再生能力高于宝交早生,叶圆盘的再生频率高于叶柄片段,叶圆盘下表面(背面)接触培养基比上表面(正面)更有利于再生。AgNO3有利于芽苗再生,在接种叶圆盘前加入主要刺激芽苗的直接再生,而在愈伤组织形成后加入则主要提高再生频率。再生芽苗在三角瓶中容易生根,移苗入土后生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叶圆盘 叶柄 植株再生 AG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长枝修剪’技术及其管理要点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绍华 《落叶果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38,共4页
桃树‘长枝修剪’技术及其管理要点李绍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学院果树系北京100094)目前,我国桃树冬季修剪仍然使用传统以短截为主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技术运用复杂、费时费工,而且树体上部剪口易发旺枝,对一些树势直立的... 桃树‘长枝修剪’技术及其管理要点李绍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学院果树系北京100094)目前,我国桃树冬季修剪仍然使用传统以短截为主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技术运用复杂、费时费工,而且树体上部剪口易发旺枝,对一些树势直立的品种,树体下部和内膛更新困难,往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修剪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入WTO后葡萄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兼论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罗国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5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WTO 葡萄产业 入世 发展战略 葡萄栽培 优质栽培 流通网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发育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国庆 孟昭清 +1 位作者 李绍华 刘国杰 《落叶果树》 1997年第2期28-30,共3页
系统阐述了果树发育诊断的涵义、理论依据,认为果树发育诊断体系包括预测诊断和发育异常诊断,从发育形态诊断和发育相关诊断入手分析了果树发育诊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果树 发育诊断 树相诊断 栽培 营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葡萄定向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国光 《河北果树》 2001年第2期4-6,共3页
论述了葡萄定向栽培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 。
关键词 葡萄 栽培技术 产量 品质 栽培面积 品种 建园 整形修剪 花序 疏花疏果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贮运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定向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国光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8期19-19,共1页
所谓葡萄定向栽培,就是产品规格一致、符合市场需要和技术要求明确的葡萄栽培。其特点是:有明确的品质要求,注意商品性;确定适度的丰产指标,不盲目追求高产;采用比较规模化的栽培技术。葡萄定向栽培的要求和主要技术如下: 一、定向栽培... 所谓葡萄定向栽培,就是产品规格一致、符合市场需要和技术要求明确的葡萄栽培。其特点是:有明确的品质要求,注意商品性;确定适度的丰产指标,不盲目追求高产;采用比较规模化的栽培技术。葡萄定向栽培的要求和主要技术如下: 一、定向栽培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 1.产量要求:按照"控制产量、保证品质"的定向栽培原则,可根据葡萄园具体情况,如品种、树龄、生长势、栽培管理条件、历年和上一年产最品质等因素合理计划当年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定向栽培技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怒甘草莓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12
作者 张文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3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鬼怒甘草莓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苹果和香蕉中8种多酚类物质的微波提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晋芬 袁冰 +2 位作者 冷平 沈伟 徐华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1-1374,1378,共5页
以卡瑞(Carrez)试剂为样品净化剂,采用聚焦微波萃取系统(FMASE)提取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建立了水果中8种常见多酚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比较和探讨了样品的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榨汁法。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中... 以卡瑞(Carrez)试剂为样品净化剂,采用聚焦微波萃取系统(FMASE)提取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建立了水果中8种常见多酚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比较和探讨了样品的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榨汁法。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中各组分均能得到基线分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达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0%-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对梨、苹果及香蕉的测定结果表明,果皮比果肉含有的多酚种类多、含量相对较高;梨皮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相对较高;香蕉皮中儿茶素含量最高。应用微波提取制样法较常规榨汁法检测到更多种的多酚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微波提取 多酚化合物 水果 卡瑞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柬 马会勤 +2 位作者 郝佳 任发政 陈尚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9-35,共7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了大豆(Glycinemax(L.)Merr.)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全基因,构建pET-GMPAL工程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利用细胞裂解液得到的粗酶液转化L-苯丙氨酸生成肉...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了大豆(Glycinemax(L.)Merr.)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全基因,构建pET-GMPAL工程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利用细胞裂解液得到的粗酶液转化L-苯丙氨酸生成肉桂酸。通过8%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获得了分子量在77.9kD的一条蛋白质特异表达带,特异蛋白质表达量达到总蛋白质含量的8%左右。通过初步发酵,获到具有PAL活性的粗酶液裂解液,粗酶的比活力达到211.7μmol/gpro·min(3529μkat/kg),高于红酵母PAL和欧芹重组PAL表达的比活力。结果表明克隆重组的大豆PAL基因通过表达质粒pET-GMPAL在E.coli中能高效地表达为有催化功能的高活力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pET-31b(+)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肉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ME的样品前处理对GC-MS检测草莓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晋芬 庞维珏 +2 位作者 冷平 沈伟 徐华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2-385,411,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探讨了萃取头极性、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该技术测定草莓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液相处理样品后再用CAR/PDMS萃取头30℃顶空萃取40min,测得的草莓主要香气物质达2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探讨了萃取头极性、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该技术测定草莓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液相处理样品后再用CAR/PDMS萃取头30℃顶空萃取40min,测得的草莓主要香气物质达25种、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通过对新鲜草莓及过熟草莓的分析发现,新鲜草莓的主要香气物质为醛类,相对质量分数77.88%,草莓过熟,醛类成分减少,酯类成分增加,其中,丁酸酯和己酸酯代表了过熟草莓的特征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制备 萃取头 草莓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E-SPME联合提取GC-MS检测草莓果实中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晋芬 庞维珏 +2 位作者 冷平 沈伟 徐华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7-792,832,共7页
分别采用溶剂萃取法(SE)、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微波辅助-固相微萃取(MAE-SPME)联用技术等前处理方法提取草莓果实中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所得结果相差甚远,M... 分别采用溶剂萃取法(SE)、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微波辅助-固相微萃取(MAE-SPME)联用技术等前处理方法提取草莓果实中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所得结果相差甚远,MAE-SPME联用技术前处理方法提取后,可鉴定到85种化合物,其中酯类53种,其他依次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醚类、烯烃、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等;而用SE法、SPME法提取,分别仅鉴定到26种和16种香气物质。说明微波辅助-固相微萃取两种技术联用,是一种能较好地提取果蔬中香气物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制备 微波辅助-固相微萃取 草莓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在葡萄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分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平 黄卫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3-157,共5页
以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根、茎、叶、果等器官对6-苄基腺嘌呤(6-BA)的吸收及它在植株内的运转和分配。结果表明,对1年生葡萄幼苗茎部引入或叶片涂抹6-BA,1h后,在植株所有部位都有分布,其中以茎尖和根部浓度较高,表现为快速、非极性的... 以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根、茎、叶、果等器官对6-苄基腺嘌呤(6-BA)的吸收及它在植株内的运转和分配。结果表明,对1年生葡萄幼苗茎部引入或叶片涂抹6-BA,1h后,在植株所有部位都有分布,其中以茎尖和根部浓度较高,表现为快速、非极性的运输特性。茎部引入5d之内,植株根内6-BA呈持续升高趋势,茎尖内6-BA虽然有波动,但是最后仍达到最大;而叶片涂抹则在涂抹后5h时,全株各部位6-BA浓度达到最大,5d后,除引入叶片外,其它部位几乎测不到6-BA。盛花后30d,果穗浸蘸和穗轴引入6-BA,2h后,果皮、果肉、种子中6-BA浓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果穗浸蘸30d后,果实各部位均已测不到6-BA,穗轴引入30d后,果皮和果肉内仍能测到6-BA,但种子内已测不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6-BA 植株 运转 分配 细胞分裂 营养调控 物质运输 穗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桃性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元月 祝军 +2 位作者 郭家选 贾克功 孟昭清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在可控温度生长箱内,研究了4 个昼/ 夜温度处理对二年生盆栽早露蟠桃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性器官发育速度加快,败育趋势增加。(1) 与20/15 ℃处理相比,25/15 ℃、30/15 ℃处理花粉粒成... 在可控温度生长箱内,研究了4 个昼/ 夜温度处理对二年生盆栽早露蟠桃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性器官发育速度加快,败育趋势增加。(1) 与20/15 ℃处理相比,25/15 ℃、30/15 ℃处理花粉粒成熟期分别提前3 、6 d ;花粉粒数量分别减少54 % 、86 % ;35/15 ℃处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雄性完全败育;(2) 与20/15 ℃处理相比,25/15 ℃、30/15 ℃、35/15℃处理珠心原基及胞原细胞出现期均提前了3 d ;25/15℃、30/15 ℃处理胚囊母细胞出现期分别提前3 、6 d;30/15℃处理后期胚囊发育受阻;35/15℃处理早期珠心发育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温度 雄蕊 雌蕊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华瑞 冷平 +1 位作者 赵桂芳 姬青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在分析影响柿果耐贮性的采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柿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防腐保鲜等。同时详述了低温+气调结合保鲜剂的长期保鲜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柿果 贮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国杰 宋国庆 +3 位作者 李绍华 孟昭清 余克顺 祝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7-360,共4页
以盛花后30~50d果实横径的日平均生长量(DFGR)作为预测指标,根据预测指标与采收时对应果实横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53.571x+73.492(x为盛花后30~50dDFGRmm/d,y为采收时果实横径mm)来预测采收时果实的平均横径。同时根据红富士苹果... 以盛花后30~50d果实横径的日平均生长量(DFGR)作为预测指标,根据预测指标与采收时对应果实横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53.571x+73.492(x为盛花后30~50dDFGRmm/d,y为采收时果实横径mm)来预测采收时果实的平均横径。同时根据红富士苹果采收时果实大小的分布获得以平均果实大小u为对称轴呈正态分布的曲线方程F=1/犤4×0.556×(2π)0.5犦×e-犤(x-u)^2/(2×0.556^2)犦(F为某一等级的果实分布频率,x为相应等级的果实横径),根据所获得的正态分布的曲线方程来预测采收时不同大小级别果实所占比例。连续3个生长季节预测分布状况和实测分布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正态分布的曲线方程来预测富士苹果果实采收时不同大小级别分布,优于直接采用盛花后30~50dDFGR来预测采收时单果果实大小获得的不同果实大小的级别分布,且与实测的采收时果园果实大小分布的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品种 回归方程 红富士苹果 果实 大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