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礼生 张青文 +2 位作者 蔡青年 徐静 周明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3-782,共10页
简要叙述了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的现状 ,包括研究涉及的昆虫类群、核型分析结果、研究方法和手段、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变异、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等。我国学者对昆虫染色体研究从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 ,迄今已对蜉蝣目... 简要叙述了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的现状 ,包括研究涉及的昆虫类群、核型分析结果、研究方法和手段、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变异、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等。我国学者对昆虫染色体研究从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 ,迄今已对蜉蝣目、蜚蠊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和膜翅目等 10目 4 81种昆虫的核型进行了研究 ,主要集中在蝗虫、蝽类、蚜虫、蚕类、果蝇、摇蚊及实蝇等。在染色体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蚕类和果蝇等有丝分裂 ;蜚蠊类、蝗类、蝽类和蚕类的减数分裂及性别决定机制 ;部分昆虫的联会复合体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蝇和蚊类昆虫的唾腺染色体 ;果蝇的B染色体 ;蚕类和蚊类昆虫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等变异 ;蚕蛾类的数量变异。研究结果多应用于昆虫系统分类和进化的探讨 ,揭示昆虫遗传与变异规律。通过与国外研究成果对比 ,提出昆虫染色体研究的必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染色体 核型 行为 变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对Bt抗性的适合度代价及其与抗性治理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芳 梁革梅 +4 位作者 曹广春 陈豪 吴孔明 高希武 郭予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由于昆虫对Bt毒素抗性的发展,不利于Bt制剂和Bt转基因作物的长期有效使用。但是昆虫对Bt抗性的产生常伴有适合度代价,这种代价能够延缓或阻碍抗性等位基因的发展。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有分属鳞翅目、鞘翅目以及双翅目的昆虫Bt抗性品系存... 由于昆虫对Bt毒素抗性的发展,不利于Bt制剂和Bt转基因作物的长期有效使用。但是昆虫对Bt抗性的产生常伴有适合度代价,这种代价能够延缓或阻碍抗性等位基因的发展。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有分属鳞翅目、鞘翅目以及双翅目的昆虫Bt抗性品系存在适合度代价。适合度代价往往会受生态因素的影响。而且,昆虫适合度代价的产生与其抗性机制密切相关。庇护所策略延缓抗性发展的能力不仅与敏感种群与抗性种群能否自由交配有关,还与适合度代价的大小及抗性基因的显隐性等因素有关。适合度代价的研究对探讨抗性发展规律以及完善抗性治理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适合度代价与抗性发展、抗性机制和抗性治理的关系等方面的进行综述,为发展Bt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抗性 适合度代价 抗性治理 庇护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果和蔬菜昆虫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32
3
作者 安建东 陈文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3-450,共8页
水果和蔬菜是二大类最主要的虫媒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授粉昆虫在多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中国主要授粉昆虫的现状以及昆虫授粉在中国水果和蔬菜生产中的经济地位,... 水果和蔬菜是二大类最主要的虫媒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授粉昆虫在多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中国主要授粉昆虫的现状以及昆虫授粉在中国水果和蔬菜生产中的经济地位,本文分析了1961-2009年间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的数量动态以及水果和蔬菜种植的变化特征;并以2008年种植的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44种水果和蔬菜为研究对象,引入农作物对昆虫授粉的依赖性参数,应用生物经济学的方法评估了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961-2009年的49年之间,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了161%,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472%,产量增加了833%。中国水果和蔬菜中虫媒作物产量的提高,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密切相关(r=0.995,P<0.01),也与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有关(r=0.804,P<0.01)。2008年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为521.7亿美元,占44种水果和蔬菜总产值的25.5%。水果类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较高,授粉产生的经济价值大于蔬菜类。在昆虫授粉的贡献中,苹果、西瓜、梨、芒果和李占据前5位。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中国水果和蔬菜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超过15.9%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国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中国需要更多的授粉昆虫为其提供授粉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授粉 水果 蔬菜 经济价值 蜜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数字图像的分割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于新文 沈佐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以棉铃虫为例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最佳熵阈值分割算法、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以及极小误差法阈值分割算法。结果表明 ,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和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能... 以棉铃虫为例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最佳熵阈值分割算法、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以及极小误差法阈值分割算法。结果表明 ,简单直方图分割算法和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分割结果 ,其中模糊集合熵阈值分割算法获得的分割结果更符合实际需要。而最佳熵阈值分割结果因为包含了太多的背景像素而最不符合实际需要 ,极小误差阈值分割结果则难以反映出棉铃虫鳞翅上的斑纹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昆虫图像 图像分割算法 农林害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蔡青年 张青文 周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种 (系 )的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均高于感蚜品种 (系 ) ,尤其穗部。不同抗性级别的小麦品种 (系 )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分析显示 ,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系数为 -0 86 33,而旗叶的相关系数为 - 0 3983,表明小麦旗叶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虫性 吲哚生物碱 麦长管蚜 旗叶 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取代苯甲酰基脲-3(2H)-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昆虫生长调节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凌云 朱伟文 +4 位作者 石旺鹏 李希晨 邱立红 孙玉凤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哒嗪酮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杂环,为进一步发现具有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的新型化合物,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苯甲酰基脲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7个5-取代苯甲酰基脲-3(2H)-哒嗪酮衍生物,并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 哒嗪酮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杂环,为进一步发现具有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的新型化合物,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苯甲酰基脲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7个5-取代苯甲酰基脲-3(2H)-哒嗪酮衍生物,并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如6a、BPU-4在200mg/L时对3龄蝗蝻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Linne(Meyen)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使蝗蝻因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表现出明显的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类化合物的作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酮 苯甲酰基脲 合成 昆虫生长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昆虫与水质的生物监测 被引量:44
7
作者 徐希莲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水生昆虫 水质监测 生物监测 类群 采集 研究历史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中国葡萄害虫计算机辅助检索查询系统研发
8
作者 杜宗广 杨和平 王心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22-224,共3页
为了辅助葡萄生产者方便快捷地识别葡萄害虫,研发了中国葡萄害虫检索与查询系统。目前该系统收录了34种中国葡萄害虫信息,程序设计了害虫检索表与害虫形态图像链接,图像可随鼠标位置放大;害虫分布以地图显示,并可快速查询某地葡萄害虫... 为了辅助葡萄生产者方便快捷地识别葡萄害虫,研发了中国葡萄害虫检索与查询系统。目前该系统收录了34种中国葡萄害虫信息,程序设计了害虫检索表与害虫形态图像链接,图像可随鼠标位置放大;害虫分布以地图显示,并可快速查询某地葡萄害虫的名单。该系统利用笔者实验室的"网络版昆虫检索查询系统"平台研发,操作环境为可上网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害虫 辅助鉴定 WEB 检索与查询系统 图像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梨木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洁茹 李燕 +2 位作者 闫硕 张青文 徐环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0-827,共8页
中国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YangetLi)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中国梨木虱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本文应用7对微卫星DNA引物对中国16个地区中国梨木虱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有效等... 中国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YangetLi)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中国梨木虱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本文应用7对微卫星DNA引物对中国16个地区中国梨木虱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为2.2927~10.0610,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5073~0.8735之间。16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76,遗传距离在0.0951~1.0139之间,Nei氏期望杂合度为0.4771~0.7892,Shannon信息指数在0.8396~1.9989之间,群体分化率FST为11.61%,基因流平均值为2.2236。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基因交流程度较高,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的个体间。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中国梨木虱的有效防治策略提供部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微卫星标记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分布和发育期变化及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常忠 高希武 郑炳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发育期活性进 行了跟踪测定。从卵期开始,GSTs活性呈上升趋势,6龄幼虫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 化蛹初期仍维持较高水平;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发现,芸香苷和2... 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发育期活性进 行了跟踪测定。从卵期开始,GSTs活性呈上升趋势,6龄幼虫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 化蛹初期仍维持较高水平;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发现,芸香苷和2-十三烷酮诱导种群5龄时 活性即达到峰值。6龄幼虫脂肪体GSTs活性最高,中肠次之,头部和表皮最低。用1-氯-2, 4-二硝基苯(CDNB)作底物时,中肠GSTs的 K m值最小。5龄幼虫中肠匀浆液中,GSTs活 性90%以上集中在细胞液层,在微粒体、线粒体和细胞碎片层的分布均不超过5%;芸香苷诱 导种群3龄幼虫微粒体层GSTs活性分布明显比对照种群减少,而上清液层则比对照种群 有所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植物次生物质 诱导作用 酶活性 发育期 抗药性 杀虫剂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形态学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Ⅰ.在目级阶元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11
作者 赵汗青 沈佐锐 于新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0,共6页
根据昆虫图像 ,对半翅目 (Hemiptera)、鳞翅目 (Lepidoptera)、鞘翅目 (Coleoptera)的 34种昆虫提取形状参数、叶状性、球状性等 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而论证了各项数学形态特征在目级昆虫分类阶元上作为分类特征的可行性... 根据昆虫图像 ,对半翅目 (Hemiptera)、鳞翅目 (Lepidoptera)、鞘翅目 (Coleoptera)的 34种昆虫提取形状参数、叶状性、球状性等 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而论证了各项数学形态特征在目级昆虫分类阶元上作为分类特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并从数学形态学角度对所涉及到的同阶元昆虫类群的亲缘关系做了描述。结果表明 ,在作为目级阶元分类特征时 ,各项特征的可靠性依次为 :(似圆度、偏心率、亮斑数 ) >(叶状性、球状性、圆形性 ) >形状参数。由这些特征的差异显著性可知 ,从数学形态特征角度讲 ,3个目的亲缘关系远近大小依次为 :半翅目与鞘翅目 >半翅目与鳞翅目 >鳞翅目与鞘翅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类 数学形态特征 计算机视觉技术 目级阶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罗雁婕 高希武 +4 位作者 吴文伟 浦恩堂 尹可锁 何成兴 郭志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云南通海、元谋和澜沧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云南上述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各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为1.74~31.1倍;对菊酯类药剂的...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云南通海、元谋和澜沧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云南上述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各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为1.74~31.1倍;对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为7.41~764倍;对阿维菌素类药剂则产生了5.60~4.06×10^4倍的抗性。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定了药剂对小菜蛾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敌敌畏和灭多威对通海抗性品系AChE离体和活体内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09、26.5倍和2.21、2.16倍;敌敌畏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IT50)小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0.32和0.17倍;而灭多威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IT50)则大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37和1.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棉铃虫体内一些解毒酶系和靶标酶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希武 董向丽 +1 位作者 赵颖 郑炳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6-60,共5页
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了槲皮素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对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的影响。槲皮素诱导种群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明显降低 ,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的敏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诱导种群羧酸酯酶的活性提高 2~ 3倍 ... 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了槲皮素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对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的影响。槲皮素诱导种群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明显降低 ,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的敏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诱导种群羧酸酯酶的活性提高 2~ 3倍 ,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提高近 15倍 ,而乙酰胆碱酯酶对对氧磷的敏感度却提高了 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槲皮素 诱导作用 解毒酶系 乙酰胆碱酯酶 靶标酶 培养基混药法 农药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形态学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Ⅱ.在总科阶元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赵汗青 沈佐锐 于新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从总科角度对鳞翅目 (Lepidoptera)和鞘翅目 (Coleoptera) 5个总科 2 3种昆虫图像中提取的昆虫面积、周长等 11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在总科阶元上 ,11项特征的可靠性大小为圆形性 >(面积、周长、横轴长、球形性... 从总科角度对鳞翅目 (Lepidoptera)和鞘翅目 (Coleoptera) 5个总科 2 3种昆虫图像中提取的昆虫面积、周长等 11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在总科阶元上 ,11项特征的可靠性大小为圆形性 >(面积、周长、横轴长、球形性、似圆度、偏心率 ) >(纵轴长、叶状性 ) >(形状参数、亮斑数 )。从数学形态特征角度讲 ,夜蛾总科等 3个总科的亲缘关系远近大小依次为夜蛾总科与凤蝶总科 >蚕蛾总科与凤蝶总科 >夜蛾总科与蚕蛾总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特征 昆虫分类 计算机视觉技术 总科阶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被引量:82
15
作者 秦秋菊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植物被昆虫取食后可产生直接防御或间接防御。直接防御通过增加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或防御蛋白对昆虫生理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对植物的消耗较大。间接防御通过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天敌昆虫 ,并以此控制植食性昆虫。特异性的昆虫激发... 植物被昆虫取食后可产生直接防御或间接防御。直接防御通过增加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或防御蛋白对昆虫生理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对植物的消耗较大。间接防御通过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天敌昆虫 ,并以此控制植食性昆虫。特异性的昆虫激发子 (insectspecificelicitors)能够诱导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多种信号途径参与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了解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对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取食 植物 诱导防御反应 直接防御 间接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形态学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Ⅲ.在科阶元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沈佐锐 赵汗青 于新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9-344,共6页
在科分类阶元上对半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 8个科的 2 3种昆虫图像中提取的昆虫面积、周长等 11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在科的阶元上 11项特征可靠性大小依次为 (似圆度、偏心率 ) >(面积、周长、横轴长、球状性 ) ... 在科分类阶元上对半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 8个科的 2 3种昆虫图像中提取的昆虫面积、周长等 11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在科的阶元上 11项特征可靠性大小依次为 (似圆度、偏心率 ) >(面积、周长、横轴长、球状性 ) >(纵轴长、圆形性 ) >(形状参数、叶状性 ) >亮斑数。从数学形态学角度出发 ,夜蛾科等 3个科的亲缘关系远近为夜蛾科与粉蝶科 >大蚕蛾科与粉蝶科 >夜蛾科与大蚕蛾科 ;鳃金龟等 3科的亲缘关系远近为鳃金龟科与天牛科、丽金龟科与天牛科 >鳃金龟科与丽金龟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特征 昆虫分类 计算机视觉技术 科阶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云南省橘小实蝇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7
作者 冯新颖 王璇 +4 位作者 李冰艳 曾彪 李虎 刘志琦 宋凡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明晰云南省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揭示其在云南的扩散路径,为橘小实蝇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7-9月收集云南省橘小实蝇15个地理种群,使用DNBSE... 【目的】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明晰云南省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揭示其在云南的扩散路径,为橘小实蝇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7-9月收集云南省橘小实蝇15个地理种群,使用DNBSEQ-T7平台进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组装与注释;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序列使用MEGA-X 10.0.5,DnaSP 6.12和Arlequin 3.5.2软件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基于13个PCG和COI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PopART4.8.4软件构建单倍型网络;通过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种群历史动态。【结果】共获得云南橘小实蝇15个地理种群149条线粒体全基因组,包含共1697个变异位点,总体表现出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Pi=0.00783,K=87.591,Hd=0.9994);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0702~0.00874,遗传分化指数为-0.02345~0.05203;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均未呈现出明显的种群结构;橘小实蝇云南种群历史上发生过扩张,云南西部和南部为橘小实蝇最早入侵区域,北部地区橘小实蝇入侵时间较晚。【结论】云南省橘小实蝇不同组群均呈现出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和弱遗传结构,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位点丰富且广泛分布在所有种群中,不同地理种群间没有明显分化,推测橘小实蝇由云南西部及南部向北部地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线粒体基因组 遗传多样性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数学形态学研究及其应用展望 被引量:45
18
作者 沈佐锐 于新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2-150,共9页
数学形态学是用数学方法描述或分析一个物体图象的形状的理论和方法,是图象处理和图象识别技术的发展,但在生物学当中的应用还很有限。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昆虫数学形态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昆虫数学形态学技术研究... 数学形态学是用数学方法描述或分析一个物体图象的形状的理论和方法,是图象处理和图象识别技术的发展,但在生物学当中的应用还很有限。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昆虫数学形态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昆虫数学形态学技术研究,涉及昆虫图象数字化技术和昆虫图象处理与识别技术;②昆虫数学形态学理论研究,主要以昆虫图象的解释和理解研究及昆虫数学形态学与分类学等学科的关系研究为主;③昆虫和昆虫数学形态学应用基础研究,涉及昆虫数学形态学数据库及其分析软件开发,昆虫图象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内容。昆虫数学形态学理论和方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在害虫虫情监测、昆虫多媒体专家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数学形态学 数字形态学 图象处理 模式识别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研究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49
19
作者 梁沛 谷少华 +1 位作者 张雷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4-638,共15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8年12月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有效控制其为害,经过短短一年的共同努力,我国植保工作者在草地贪夜蛾的分类和生物型鉴定,为害作物种类、抗寒能力及扩散规律调查,潜在地理...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8年12月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有效控制其为害,经过短短一年的共同努力,我国植保工作者在草地贪夜蛾的分类和生物型鉴定,为害作物种类、抗寒能力及扩散规律调查,潜在地理分布和迁飞路线预测,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发表研究论文250多篇。明确了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玉米型,为害作物达15种,具有东、西两条迁飞路线,在全国各省区均可分布为害;鉴定出草地贪夜蛾天敌31种,筛选出一批防效良好的杀虫剂。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加强草地贪夜蛾的智能识别和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加快优势天敌和转Bt抗虫玉米的产业化,加强草地贪夜蛾抗药性水平及抗性基因频率动态监测,并尽快研发高效性诱剂和食诱剂等产品,同时加强草地贪夜蛾重要生命过程的调控机制及其对化学杀虫剂和不同类型Bt杀虫蛋白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为实现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学 扩散规律 迁飞路线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酪氨酸酶生物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沛 孟凤霞 +2 位作者 高希武 郑炳宗 程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3-557,共5页
采用时间动力学法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酪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对抑制剂的敏感度以及发育期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菜蛾酪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 6 4 ,反应线性时间为 0~ 2min ,在 2 2℃和 4℃下其活性分别可保持 ... 采用时间动力学法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酪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对抑制剂的敏感度以及发育期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菜蛾酪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 6 4 ,反应线性时间为 0~ 2min ,在 2 2℃和 4℃下其活性分别可保持 12h和 72h ,在 - 2 0℃下至少可保持 7天。不同发育阶段小菜蛾酪氨酸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预蛹 >4龄幼虫 >蛹 >1龄、2龄、 3龄幼虫 >成虫。苯基硫脲 (phenylthiourea ,PTU)对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中浓度 (I50 )值分别为 1 1796 μmol L和 1 2 795 μmol 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酪氨酸酶 生物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