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被引量:53
1
作者 吕耀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8年第1期35-39,共5页
施入农业生态系统(土壤)中的氮素,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其余大部分经径流、淋溶、农田排水等形式流失。畜禽养殖场所排废水中的氮素也主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氮素流入对水域的污染为非点源污染,主要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 施入农业生态系统(土壤)中的氮素,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其余大部分经径流、淋溶、农田排水等形式流失。畜禽养殖场所排废水中的氮素也主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氮素流入对水域的污染为非点源污染,主要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过高等。解决途径是确定合理施肥量和平衡施肥,并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氮素 非点源污染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株型信息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李少昆 张弦 +4 位作者 赵明 王树安 严衍禄 劳彩莲 张录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用计算机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对作物植株株型信息进行了提取、描述和管理的研究。植株图像经摄像或照片输入计算机并数字化后,通过计算机可完成对植株图像的编辑和特征信息提取,输出近30个描述株型信息的指标,包括一些基于多媒体图像技... 用计算机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对作物植株株型信息进行了提取、描述和管理的研究。植株图像经摄像或照片输入计算机并数字化后,通过计算机可完成对植株图像的编辑和特征信息提取,输出近30个描述株型信息的指标,包括一些基于多媒体图像技术的新指标,如用于描述植株与叶片占据空间大小的株幅值(Rp)、叶幅值(RI)、茎叶距(SLD);描述叶片空间分布状态的叶均角(LAA);描述株型优化程度的叶均角指数(LAAI)、茎叶角指数(SLAI)和叶向值指数(LOVI)等。利用该技术对我国目前常用的102个玉米杂交种和82个自交系及部分麦类作物植株作了图像处理,并将上述玉米植株的图像及有关相应参数数据信息存储于电脑中,初步建立了玉米品种资源植株株型特征图像与数据信息库。作物株型信息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受人为影响少,能够快速、准确、客观获取、表述和管理株型信息,比以往人工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为作物育种、栽培及生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株型 信息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07
3
作者 谢光辉 杨建昌 +1 位作者 王志琴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65,共9页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 (组合 )的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籽粒充实较好的武育粳 3号和 95 16,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 ,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 (R0 )、最大灌浆速率 (Gmax)、平均灌浆速率 (G)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 ...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 (组合 )的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籽粒充实较好的武育粳 3号和 95 16,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 ,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 (R0 )、最大灌浆速率 (Gmax)、平均灌浆速率 (G)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 (Tmax)差异较小。籽粒充实较差的扬稻 4号、汕优 63、PC311/早献党 18和 PC311/ IR36,强、弱势粒灌浆表现为异步 ,强势粒的 R0 、Gmax和 G明显大于弱势粒。灌浆初期弱势粒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强势粒 ,淀粉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强势粒和籽粒充实好的品种 (组合 ) ,灌浆初期籽粒中的生理活性 (玉米素 +玉米素核苷和亚精胺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 )高 ,弱势粒和籽粒充实差的品种 (组合 )则相反。灌浆前期籽粒生理活性与 R0 、Gmax、G、谷粒充实率和粒重等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始穗期喷施 6- (卞基 )腺嘌呤 ,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和粒重提高 ,喷施亚胺环己酮 ,籽粒生理活性和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特性 籽粒生理活性 灌浆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赵明 王树安 +1 位作者 王美云 李少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3-741,共9页
围绕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单株叶面积、叶片空间分布特征和生育期等光合特性,对我国目前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根据参与聚类的性状为单个、2个、3个和5个,分别将这些自交系分成若干组.依吐丝期前后玉米光合生产能力最大... 围绕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单株叶面积、叶片空间分布特征和生育期等光合特性,对我国目前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根据参与聚类的性状为单个、2个、3个和5个,分别将这些自交系分成若干组.依吐丝期前后玉米光合生产能力最大时期的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两个性状,将132个目前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资源划分成十类,并建立了相应的分类判别模型.分类的结果还表明,我国目前常用玉米自交系以中等叶面积大小光合速率中等和大叶面积光合速率较高的类型为主,未出现大叶面积低光合速率和小叶面积高光合速率两种类型.说明为了取得玉米光合生理育种的进展,还需进行遗传重组,扩大丰富基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种质资源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玉米光合作用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王美云 李少昆 赵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5-352,共8页
研究分析了玉米17个自交系和11个杂交种单叶光合速率(PH)、蒸腾速率(TR)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或杂交种间单叶PH、TR和WUE存在着显著差异。WUE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较WUE与TR的关系更密切。玉米单叶的WUE... 研究分析了玉米17个自交系和11个杂交种单叶光合速率(PH)、蒸腾速率(TR)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或杂交种间单叶PH、TR和WUE存在着显著差异。WUE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较WUE与TR的关系更密切。玉米单叶的WUE、PH、TR值会随着叶位、生育时期、光辐射强度、种植密度不同而不同,也会由于源库比改变、植株个体间差异而变化。WUE和PH之间回归直线的斜率随生育期的推延而增大,但几乎不受源库比率改变、种植密度的影响。玉米单交种中单14较其父母本有PH提高而TR下降的趋势,因此,WUE显著增加。本文认为,提高WUE应从提高单叶PH入手,选配叶片光合能力强的玉米基因型或制定提高净光合速率、延长功能期等的栽培措施是提高玉米WUE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差异 叶片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对大豆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调控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明才 翟志席 +2 位作者 何钟佩 段留生 李召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9,共6页
以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生理活性的变化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对其调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处理提高了根系氧化还原能力,促进了根系分泌伤流液的能力,增加了... 以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生理活性的变化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对其调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处理提高了根系氧化还原能力,促进了根系分泌伤流液的能力,增加了根系伤流中氨基酸、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无机离子的含量。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来实现调控根系生理活性表达,显著提高了根系和伤流中CTKs,GAs(除R1和R2)和IAA的含量,同时降低了R7期之前的ABA含量,而在R7期显著提高了ABA的含量。此外,根系和伤流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与根系生理活性变化是一致的,如根和伤流中CTKs、GAs和IAA在生育期内呈现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R4期,而ABA含量变化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峰值出现在R7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SHK-6 大豆 根系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堆肥的生物化学变化特征及植物抑制物质的降解规律 被引量:60
7
作者 朴哲 崔宗均 苏宝林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采用现场堆肥制作过程中生化指标检测及种子发芽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温堆肥的生化变化特征及植物抑制物质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堆肥制作中, pH和电导率较堆制前有所提高,且在持续高温阶段高于后期熟化阶段;纤维分解酶始终保持旺... 采用现场堆肥制作过程中生化指标检测及种子发芽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温堆肥的生化变化特征及植物抑制物质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堆肥制作中, pH和电导率较堆制前有所提高,且在持续高温阶段高于后期熟化阶段;纤维分解酶始终保持旺盛的活性,堆制前、中、后期各出现一个峰;脲酶活性在堆制前期迅速上升,中后期基本趋于稳定;相反过氧化氢酶活性前期呈下降趋势,在中后期有所回升;在整个堆肥制作中,堆肥浸提液严重影响种子发芽,最终堆制结束时发芽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高温堆肥 生物化学特征 植物抑制物质 降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与抗旱性有关的根系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吴永成 周顺利 王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在全球许多地区,干旱胁迫已经成为限制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小麦根系性状的遗传改良(包括根系构型、根系数量、根系质量和根系解剖结构等)有利于同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产量。本文对国内外与小麦抗旱性有关的根系遗传改良研究进行了综述... 在全球许多地区,干旱胁迫已经成为限制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小麦根系性状的遗传改良(包括根系构型、根系数量、根系质量和根系解剖结构等)有利于同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产量。本文对国内外与小麦抗旱性有关的根系遗传改良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小麦节水抗旱高产栽培和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遗传改良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与玉米籽粒败育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风路 王志敏 +3 位作者 赵明 王树安 赵久然 郭景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5-568,共4页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籽粒发育的早期,对果穗中部正常籽粒与上部败育籽粒内源精胺(Spm)、亚精胺(Spd)和腐胺(Put)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败育籽粒在授粉后8~12天阶段三种多胺(PA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籽粒.研...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籽粒发育的早期,对果穗中部正常籽粒与上部败育籽粒内源精胺(Spm)、亚精胺(Spd)和腐胺(Put)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败育籽粒在授粉后8~12天阶段三种多胺(PA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籽粒.研究认为,果穗顶部籽粒较低的多胺含量与其籽粒败育密切相关.讨论了多胺、乙烯代谢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籽粒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多胺 籽粒发育 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逆境对不同品种黄瓜幼苗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8
10
作者 马德华 孙其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56-661,共6页
温度逆境胁迫后 ,黄瓜幼苗体内 O- ·2 的产生速率和 MDA含量均明显升高。温度逆境胁迫和常温恢复 2 d后 ,O- ·2 的产生速率都与各品系黄瓜幼苗对温度逆境的耐性呈负相关 ,说明在温度逆境胁迫过程中 ,活性氧确实是对黄瓜幼苗... 温度逆境胁迫后 ,黄瓜幼苗体内 O- ·2 的产生速率和 MDA含量均明显升高。温度逆境胁迫和常温恢复 2 d后 ,O- ·2 的产生速率都与各品系黄瓜幼苗对温度逆境的耐性呈负相关 ,说明在温度逆境胁迫过程中 ,活性氧确实是对黄瓜幼苗产生毒害的重要方式。在遭受温度逆境胁迫后 ,黄瓜幼苗体内酶促和非酶促防御系统均遭到破坏。As A含量、CAT和 POD活性均显著下降。低温胁迫后 ,对低温耐性强的品系 SOD活性上升 ,对低温耐性弱的品系 SOD活性降低。高温处理后 ,各品系 SOD活性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逆境 黄瓜幼苗 膜保护系统 抗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方法的农业用水资源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龚宇 王璞 王聪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农业用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指导进行合理开发、有效调控和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沧州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农业用水资源综合评价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转化。结果表明:该地... 农业用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指导进行合理开发、有效调控和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沧州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农业用水资源综合评价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转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综合状况不好(G=2.42),表现在水资源先天不足,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G1=1,供水G2=4.33)。加上用水水平不高(G3=3),环境和效益比较差(G4=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业用水资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黑麦草粉粗蛋白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环环 胡跃高 +1 位作者 赵其波 张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选取河北省吴桥试区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地块的黑麦草样品65份 ,用凯氏定N法进行了常规粗蛋白含量的测定。从中选出30个粗蛋白含量不同的样品作为近红外漫反射技术(NIR技术)测定的定标样品集。结果指出 :用NIR法得到的预测值与用... 选取河北省吴桥试区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地块的黑麦草样品65份 ,用凯氏定N法进行了常规粗蛋白含量的测定。从中选出30个粗蛋白含量不同的样品作为近红外漫反射技术(NIR技术)测定的定标样品集。结果指出 :用NIR法得到的预测值与用凯氏定N法得到的测定值间的复相关系数达到R2=0.99 ,定标标样的标准误均方RMSEC=0.34 % ;用21个样品作检测样品集 ,凯氏定N法得到的测定值与NIR预测值间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8 ,检测集样品预测标准误均方RMSEP=0.4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粗蛋白 黑麦草 含量测定 饲料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集约农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河北沧州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邢开成 龚宇 王璞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2-597,共6页
从能值的角度出发,以华北平原代表区域——河北省沧州地区2003年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首次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占总能值投入的78.5%,可更新的能值投入仅占21... 从能值的角度出发,以华北平原代表区域——河北省沧州地区2003年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首次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占总能值投入的78.5%,可更新的能值投入仅占21.4%(可更新环境资源8.79%、可更新有机12.68%),说明农业生产过渡依赖于外源不可更新辅助能的投入;此外,高系统太阳能值转换率、低净能值产出率和高环境负荷率的特点,表明该地区种植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高,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综合结果说明种植业系统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必然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基于此,提出华北平原集约农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优化施肥为基础,合理减少化肥投入为代表,适当降低工业辅助能投入;调整农业增产投入战略,努力解决该地区以水资源短缺为主的作物增产限制因子;改变农业生产中有机能值与无机能值的投入比例,降低系统环境负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种植业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稗草病原真菌对稗草及水稻的致病性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勇 倪汉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2期73-76,共4页
从稗草病叶上分离到8种病原真菌,它们是:链格孢、棒弯孢、月弯孢、画眉草弯孢、橙黄树座霉、紫附球菌、Bipolarisschoemaker和尖角突脐孢。前4种病原菌对水稻有致病作用。在对水稻无致病作用的4种病原菌中,橙... 从稗草病叶上分离到8种病原真菌,它们是:链格孢、棒弯孢、月弯孢、画眉草弯孢、橙黄树座霉、紫附球菌、Bipolarisschoemaker和尖角突脐孢。前4种病原菌对水稻有致病作用。在对水稻无致病作用的4种病原菌中,橙黄树座霉、紫附球菌和B.schoemaker对稗草的致病力弱,而尖角突脐孢对4.5叶期以下的稗草有极强的致病作用。寄主范围测定表明尖角突脐孢除了轻度侵染玉米幼苗,对其它主要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棉花、谷子、豌豆、芸豆、向日葵、芝麻、大麻无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稗剂 稗草 水稻 病原真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用水驱动因子及驱动贡献评估分析——以河北沧州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宇 王聪玲 王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共4页
针对河北省沧州地区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与事实,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对造成这一事实的人为和自然因子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发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贡献权重为0.787 6∶0.212 4。自然因子中的降水、气温、自产水的贡献权重分别为0.119... 针对河北省沧州地区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与事实,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对造成这一事实的人为和自然因子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发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贡献权重为0.787 6∶0.212 4。自然因子中的降水、气温、自产水的贡献权重分别为0.119 50、.060 5和0.032 3。在种植业内部,主要驱动因子是冬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贡献权重分别为32.2%、6.8%、4.0%、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驱动因子 驱动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败育与细胞保护酶类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凤路 王志敏 +3 位作者 赵明 王树安 赵久然 郭景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典型的果穗顶端籽粒败育类型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稳中部及上部籽粒在发育早期超氧化物酸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中部正常发育的籽粒相比,顶部败育籽粒POD活性较高... 以典型的果穗顶端籽粒败育类型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稳中部及上部籽粒在发育早期超氧化物酸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中部正常发育的籽粒相比,顶部败育籽粒POD活性较高而SOD,CAT活性较低。进一步分析籽粒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可知,败育籽粒在发育早期生物膜结构被破坏。这种膜质破坏可能与其较高的乙烯释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败育 保护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田作物栽培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敏 王树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7-280,292,共5页
作物栽培过程中环境——作物——措施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农田作物栽培系统”。笔者在文中对农田作物栽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信息与控制等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作物 环境 措施 栽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在禾本科草坪中的应用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善林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72-76,共5页
研究于 1998~ 2 0 0 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和北京郊区草坪基地进行 ,提出了乙草胺在禾本科草坪中安全应用的具体技术指标———使用时期 :早熟禾类、黑麦草类、高羊茅类幼苗出土生长至 3叶龄 ,3叶龄的株数达到 90 % ;使用量 :5 ... 研究于 1998~ 2 0 0 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和北京郊区草坪基地进行 ,提出了乙草胺在禾本科草坪中安全应用的具体技术指标———使用时期 :早熟禾类、黑麦草类、高羊茅类幼苗出土生长至 3叶龄 ,3叶龄的株数达到 90 % ;使用量 :5 0 %乙草胺 0 .0 90 g/m2 ;处理方式 :喷雾处理 ;草坪草与处理药层的垂直距离 :1.5cm。处理后的过度喷灌会造成药害 ,草坪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禾本科草坪 应用技术 土壤处理剂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与需求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红平 楮庆权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3期39-42,59,共5页
中国粮食生产、贸易的方向和种类呈区域化形势 ,效益型粮食生产将是未来粮食生产的目标 ,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是发展的方向 ;用作物适宜指数和环境条件来判断作物的生产适宜性 ,确定一个地区适宜的粮食作物类型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 中国粮食生产、贸易的方向和种类呈区域化形势 ,效益型粮食生产将是未来粮食生产的目标 ,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是发展的方向 ;用作物适宜指数和环境条件来判断作物的生产适宜性 ,确定一个地区适宜的粮食作物类型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在年人均粮食 40 0kg的低水平标准上 ,有 45 .16 %的省市区达不到标准 ,如果提高 5 0kg标准 ,则有71.19%的省市区达不到标准 ,局部地区粮食供过于求是我国城市粮食需求有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村粮食需求的购买能力缺乏造成的表面现象 ,粮食储备状况发生变化也是造成这个表面现象的原因之一 ;粮食需求形势在南方仍然紧张。商品粮地区调整粮食结构主要是调整品种结构 ,优质品种的发展是市场的需要。粮食生产的近期目标是发展外向型生产 ,扩大出口 ;中远期目标是粮食生产基本自求平衡 ,适当进口。未来粮食需求首先是稻谷 ,目前必须做好稳定稻谷播种面积、提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生产 粮食需求 作物适宜指数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作物柳枝稷栽培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楠 谢光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43-43,51,共2页
介绍了能源作物柳枝稷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柳枝稷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能源作物 柳枝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