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被引量:
34
1
作者
陈源泉
李媛媛
+3 位作者
隋鹏
刘武仁
黄坚雄
高旺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167,共7页
针对当前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模式类型多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问题,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的基本原理出发,确定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共性技术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
针对当前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模式类型多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问题,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的基本原理出发,确定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共性技术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4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比,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性"效果,但综合保护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高,为26.65;其次是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为25.37;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的综合保护性显著低于前两种模式,为16.01;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13.45。因此,在技术推广示范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综合保护度相对高的模式,对于综合保护度较低的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以完善该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技术
耕作
保护性耕作
技术特征
评价指标
量化分析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港流域不同滴灌制度下的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
32
2
作者
聂紫瑾
陈源泉
+4 位作者
张建省
师江涛
李超
高旺盛
隋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87-1692,共6页
针对华北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制度中冬小麦灌溉水用量过大的问题,以节水和稳产为目标设计了冬小麦滴灌制度定位试验,比较了滴灌与漫灌及不同滴灌模式下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年份的降水条件下,传统灌...
针对华北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制度中冬小麦灌溉水用量过大的问题,以节水和稳产为目标设计了冬小麦滴灌制度定位试验,比较了滴灌与漫灌及不同滴灌模式下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年份的降水条件下,传统灌溉定额和次数(总量225mm,分1~3次灌溉)的滴灌与漫灌处理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在两年降水特点不同的情况下,滴灌量比对照减少45-105mm的处理产量下降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冬小麦滴灌技术在黑龙港流域具有节水稳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生态评价结果对比
被引量:
19
3
作者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7,共8页
应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是农业技术应用决策的重要参考,目前国际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经济学评价方法,许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侧重点不同、自成体系,应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
应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是农业技术应用决策的重要参考,目前国际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经济学评价方法,许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侧重点不同、自成体系,应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价农业技术。因此,该文基于农业技术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功能以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的需求,选择目前国际上热门的能值、生态系统服务、生命周期评价3种生态经济评价方法对吉林省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CT1)、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CT2)、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CT3)和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CT4)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探索吸收各种方法的优点用于系统综合评价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环境影响效应的可行性。能值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能值产出率高于对照模式9.6%,技术选择优先序是CT3>CT4>CT2>CT1;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对照模式的2.1倍,技术排序是:CT2>CT1>CT3>CT4;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平均比对照模式低1.7%,技术排序为CT2>CT3>CT4>CT1。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对于传统耕作模式在生态、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综合优势。但是,不同研究方法对于同一具体技术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根据3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排名平均计算,比较科学的综合排名结果应该是:CT2>CT3>CT4>CT1。因此,采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价某一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进行农业技术选择决策时,需要采取多方面、多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种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技术
生态
生态评价
能值
生态系统服务
生命周期评价
保护性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被引量:
34
1
作者
陈源泉
李媛媛
隋鹏
刘武仁
黄坚雄
高旺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
农业
科
学院
农业
环境与资源
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167,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875)
文摘
针对当前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模式类型多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问题,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的基本原理出发,确定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共性技术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4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比,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性"效果,但综合保护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高,为26.65;其次是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为25.37;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的综合保护性显著低于前两种模式,为16.01;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13.45。因此,在技术推广示范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综合保护度相对高的模式,对于综合保护度较低的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以完善该技术模式。
关键词
保护
技术
耕作
保护性耕作
技术特征
评价指标
量化分析
吉林省
Keywords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ultivation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ic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indicat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Jilin Province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港流域不同滴灌制度下的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
32
2
作者
聂紫瑾
陈源泉
张建省
师江涛
李超
高旺盛
隋鹏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
吴桥实验站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87-1692,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5和2012BAD14B03)资助
文摘
针对华北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制度中冬小麦灌溉水用量过大的问题,以节水和稳产为目标设计了冬小麦滴灌制度定位试验,比较了滴灌与漫灌及不同滴灌模式下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年份的降水条件下,传统灌溉定额和次数(总量225mm,分1~3次灌溉)的滴灌与漫灌处理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在两年降水特点不同的情况下,滴灌量比对照减少45-105mm的处理产量下降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冬小麦滴灌技术在黑龙港流域具有节水稳产的潜力。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产量
水分利用率
Keywords
Winter wheat
Drip irrigatio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生态评价结果对比
被引量:
19
3
作者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7,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5
2012BAD14B03)
文摘
应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是农业技术应用决策的重要参考,目前国际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经济学评价方法,许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侧重点不同、自成体系,应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价农业技术。因此,该文基于农业技术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功能以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的需求,选择目前国际上热门的能值、生态系统服务、生命周期评价3种生态经济评价方法对吉林省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CT1)、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CT2)、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CT3)和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CT4)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探索吸收各种方法的优点用于系统综合评价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环境影响效应的可行性。能值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能值产出率高于对照模式9.6%,技术选择优先序是CT3>CT4>CT2>CT1;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对照模式的2.1倍,技术排序是:CT2>CT1>CT3>CT4;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平均比对照模式低1.7%,技术排序为CT2>CT3>CT4>CT1。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对于传统耕作模式在生态、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综合优势。但是,不同研究方法对于同一具体技术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根据3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排名平均计算,比较科学的综合排名结果应该是:CT2>CT3>CT4>CT1。因此,采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价某一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进行农业技术选择决策时,需要采取多方面、多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种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
关键词
农业
技术
生态
生态评价
能值
生态系统服务
生命周期评价
保护性耕作
Keywords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cology
ecological evaluation
emergy
ecosystem service
life circle assessm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分类号
S3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陈源泉
李媛媛
隋鹏
刘武仁
黄坚雄
高旺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港流域不同滴灌制度下的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聂紫瑾
陈源泉
张建省
师江涛
李超
高旺盛
隋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生态评价结果对比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