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规模化养鸡环境控制关键技术与设施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
作者 李保明 王阳 +1 位作者 郑炜超 童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12-221,共10页
近40年来,养鸡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鸡种在遗传性能上大幅提升了高产指标,对养殖环境稳定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养殖设施环境条件成为影响鸡只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保证。该研究从规模养鸡环境调控理论、调控技术和设施设备3... 近40年来,养鸡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鸡种在遗传性能上大幅提升了高产指标,对养殖环境稳定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养殖设施环境条件成为影响鸡只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保证。该研究从规模养鸡环境调控理论、调控技术和设施设备3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阐明鸡舍保温隔热、湿帘蒸发降温系统和气流组织理论体系;围绕不同气候区鸡舍夏季通风湿帘降温系统调控技术,如鸡舍温度的均匀性控制、温风耦合调控及防温度骤降技术等;连栋鸡舍建筑、高密度叠层笼养、鸡舍环境净化设备等设施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国畜禽养殖发展的方向,从智能化养殖管理与监控平台、智能化笼内死鸡识别装置、福利化养殖模式及装备研发等角度展望了未来养鸡业的发展与研究内容,该研究为规模化养鸡环境调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现代养鸡产业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鸡 环境 设施 设备 通风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膜对设施环境与番茄栽培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宝玉 赵淑梅 +2 位作者 宋卫堂 董文其 张成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869-872,1007,共5页
对比散射膜大棚和普通膜大棚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所栽培小番茄在净光合作用、可溶性糖、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夏天,散射膜大棚中的温度低于普通膜大棚。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散射膜大棚相同部位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均高于普通... 对比散射膜大棚和普通膜大棚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所栽培小番茄在净光合作用、可溶性糖、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夏天,散射膜大棚中的温度低于普通膜大棚。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散射膜大棚相同部位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均高于普通膜大棚。散射膜大棚栽培小番茄的净光合作用、可溶性糖和产量均高于普通膜大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膜 光照 番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平原煤矿县生态空间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鹏 李世峰 刘瑶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74-282,共9页
煤矿区塌陷为难点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平原煤矿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本文从自然生态、特征限制、人为干扰3个层面构建平原煤矿地区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体系,以山东省郓城县为研究区域分析生态适宜度,在此基础上引... 煤矿区塌陷为难点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平原煤矿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本文从自然生态、特征限制、人为干扰3个层面构建平原煤矿地区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体系,以山东省郓城县为研究区域分析生态适宜度,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分析研究区生态网络,并以乡镇为单元提出优化建议,提升郓城县生态适宜度,稳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区生态适宜度5等级分区面积呈现正态分布,但分布极不均匀,最适宜区集中于县域北侧,最不适宜区集中于县域中南部的塌陷水域和塌陷深度较深的地区;生态网络主要集中于西北部区域,南部和中部相对欠缺。并针对现状对各等级分区结果实施不同的建设策略,并对生态网络结构的优化建议,从而为郓城县的生态修复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模型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分析 生态空间 优化 郓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行为时间的奶牛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国生 施正香 滕光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8-244,共7页
如何高效准确地监测和管理好奶牛是当前规模化奶牛场发展的关键。该文通过对17头奶牛休息时间、反刍时间和采食时间的连续61d监测和行为记录,利用SPSS23.0软件,结合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奶牛健康状况评... 如何高效准确地监测和管理好奶牛是当前规模化奶牛场发展的关键。该文通过对17头奶牛休息时间、反刍时间和采食时间的连续61d监测和行为记录,利用SPSS23.0软件,结合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奶牛健康状况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与正常行为期间相比,奶牛非正常行为期间的平均休息时间增加25.7%,反刍时间和采食时间分别平均减少12.7%和2.3%。2)荷斯坦泌乳奶牛正常行为时间呈正态分布,每天(24 h)平均休息时间为300~600 min,反刍时间为400~700 min,采食时间为200~400 min。非正常行为时间呈离散状分布,无明显分布规律。3)休息时间和采食时间是预测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采食时间对模型预测概率的影响力较休息时间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食时间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奶牛非正常行为预测概率变化扩大4.2倍。奶牛非正常行为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人工目视观察结果比较,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1%。该研究可为现代规模化奶牛场科学、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监测 算法 逻辑回归分析 奶牛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栋20万只叠层笼养蛋鸡舍夏季环境监测评估及建议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正东 王阳 李保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6,共7页
为评估单栋饲养20万只的叠层笼养装配式蛋鸡舍内环境,并提出改善舍内养殖环境的建议,试验对鸡舍建筑的气密性及夏季舍内温度、湿度、风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除墙体与屋顶交界处、屋顶进风口密封处存在漏风现象,鸡舍建筑墙体搭接处... 为评估单栋饲养20万只的叠层笼养装配式蛋鸡舍内环境,并提出改善舍内养殖环境的建议,试验对鸡舍建筑的气密性及夏季舍内温度、湿度、风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除墙体与屋顶交界处、屋顶进风口密封处存在漏风现象,鸡舍建筑墙体搭接处等关键位置温差在3.0℃以内,密封程度良好;鸡舍内温、湿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5.1~31.6℃、70.6%~84.6%,舍内温、湿度的平均值为(27.8±1.9)℃、(79.2±4.1)%;鸡舍内边侧走道测点温湿度与其他走道内温湿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走道内,距离风机相对侧山墙40 m区域内,风速较弱、气流交换缓慢;距离风机越近,风速越大,风速在1.5~3.0 m/s。结果表明大规模叠层笼养蛋鸡舍需进一步改善建筑气密性和通风系统以保证舍内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舍 环境监测 气密性 屋顶通风 环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喷雾对种蛋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阳 涂江 +1 位作者 杨洪敏 李保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7,共7页
试验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种蛋表面细菌总数的杀灭效果,探究了适用于孵化场种蛋喷雾消毒的实行方案,为微酸性电解水应用于孵化场种蛋消毒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消毒,不同位置的种蛋表面细菌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 试验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种蛋表面细菌总数的杀灭效果,探究了适用于孵化场种蛋喷雾消毒的实行方案,为微酸性电解水应用于孵化场种蛋消毒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消毒,不同位置的种蛋表面细菌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 mg/L微酸性电解水对种蛋表面的杀菌率为56.7%,显著优于场区内使用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当喷雾时间超过12 min后,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趋于稳定,不会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而显著提高杀菌效果;喷雾完成15 min后打开风机,杀菌率可以达到88.4%,继续增加密闭时间消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荐孵化场蛋喷雾消毒的实行方案为:有效氯浓度为100 mg/L微酸性电解水,喷雾器雾化喷雾12 min,喷雾后继续保持熏蒸室密闭状态,15 min后打开风机,排风5 min完成一次对种蛋的消毒过程。本应用方案与目前场区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案相比,可以减少消毒时间并显著提高消毒效果,可作为一种新的消毒方式应用于种蛋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杀菌 喷雾 微酸性电解水 种蛋 细菌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空间固碳服务功能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邱陈澜 王彩侠 +4 位作者 章瑞 冯悦 张云路 李雄 王凯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590-9603,共14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群快速发展导致景观格局破坏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与前人研究,选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通... 在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群快速发展导致景观格局破坏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与前人研究,选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通过遥感解译、ArcGIS 10.6制图分析及SPSS软件相关性分析等,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研究其生态空间固碳服务功能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特征,并提出相关探讨。结果表明:1)京津冀生态空间中耕地、林地、草地均为碳汇用地,2000—2018年期间用地面积排序为:耕地>林地>草地,用地面积减少量排序为:林地>耕地>草地。耕地为研究区东南半部的主导类型,林地作为区域西北半部的主导类型,草地分布呈与林地相间状态。2018年北京市内西北部大面积的林地转化为耕地。2)2000—2018年期间生态空间三种用地的年固碳量排序为:耕地>林地>草地,用地年固碳量增长量排序为耕地>林地>草地。从平均单位固碳量来说,四个时间点均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单位固碳量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且随时间变化量大。3)不同生态空间用地的固碳量与不同景观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耕地年总固碳量与其各景观指数没有明显相关性;林地年总固碳量与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形状指数(LSI)、景观百分比(PLAND)有0.01级别的显著正相关性;草地年总固碳量与斑块密度(PD)、景观百分比(PLAND)有0.05级别的显著正相关性,与景观形状指数(LSI)有0.01级别的显著正相关性;生态空间总固碳量与LSI有0.01级别的显著正相关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原因讨论,同时基于固碳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特征,从土地利用角度提出了京津冀生态空间土地利用优化策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原因讨论,同时基于固碳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特征,从土地利用角度提出了京津冀生态空间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对全球变暖之下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土地利用 固碳服务功能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饮水温度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智 梁丽萍 +2 位作者 李保明 赵婉莹 郑炜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4-209,共6页
饮水是猪只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但饮水温度是养猪生产中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饮水温度不适宜将导致猪饮水不足和各种肠道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其健康。有关不同饮水温度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同时现有恒温饮水装置... 饮水是猪只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但饮水温度是养猪生产中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饮水温度不适宜将导致猪饮水不足和各种肠道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其健康。有关不同饮水温度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同时现有恒温饮水装置主要用于奶牛饮水,并不适用于规模化猪场,也未在养猪产业内应用推广。为确定适宜断奶仔猪的饮水温度并实现冬季精准恒温饮水,该研究设计了一套利用温度传感器、温控仪等实现自动加热保温的恒温饮水装置,并分析饮水管路的热特性,确定了舍内空气温度、保温桶容积与饮水管路进水温度设定值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恒温饮水装置,对比研究了饮水温度分别为13、25、30℃时对断奶仔猪饮水量、生长性能、健康指标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5℃的饮水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日饮水量(P<0.05)、饮水行为比例和活动行为比例(P<0.05)、频次(P<0.05),能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降低料重比(P<0.05),降低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和腹泻率(P<0.05)。该研究结果以期为动物福利化养殖模式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温度 断奶仔猪 行为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脆弱性与发展潜力的矿区搬迁村庄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贺钰蕊 张鹏 +1 位作者 刘瑶瑶 李世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94-2305,共12页
矿区村庄搬迁成为煤炭产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弄清“谁要搬、搬去哪”,对煤矿区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工作尤为重要。选取位于鲁西基地巨野矿区的山东省郓城县作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状况和发展状况两角度,基于VSD模型选取表现矿区特点的1... 矿区村庄搬迁成为煤炭产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弄清“谁要搬、搬去哪”,对煤矿区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工作尤为重要。选取位于鲁西基地巨野矿区的山东省郓城县作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状况和发展状况两角度,基于VSD模型选取表现矿区特点的12个指标构建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以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居环境为准则层选取13个指标构成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结合两者构建矿区搬迁村庄识别体系。结果标明:平原矿区的生态脆弱性受塌陷及煤炭资源储量分类的影响较大,村庄发展潜力整体受交通以及与镇区、中心城区辐射的影响较大;矿区290个村庄划分为优先搬迁、暂缓搬迁、原址保留及安置点选区4个等级,每级分别有72、80、91和47个村庄,占比24.82%、27.59%、31.38%和16.21%。该体系能较细致地识别村庄间差别,为郓城县矿区村庄合理搬迁安置提供借鉴,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平原煤矿区村庄的搬迁理论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村庄发展潜力 平原煤矿区 搬迁村庄识别 郓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红与红蓝LED光照环境对两种生菜生长、品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闫征南 贺冬仙 +2 位作者 钮根花 周清 曲英华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5期40-46,共7页
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强烈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故红蓝LED光源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然而,长期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由于进化已形成了利用广谱太阳辐射的生理机制。为了对比红蓝组合LED光质与在白色LED中补充其他LED光质对水培... 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强烈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故红蓝LED光源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然而,长期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由于进化已形成了利用广谱太阳辐射的生理机制。为了对比红蓝组合LED光质与在白色LED中补充其他LED光质对水培生菜(LactucasativaL.)的影响,本试验在白色LED中补充红色LED,或在红蓝LED中分别补充紫外LED、绿色LED、远红外LED的光照条件下培育绿叶生菜‘绿蝶’和紫叶生菜‘紫雅’20天。结果表明,在红蓝LED中补充远红外LED使绿叶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28%和34%,补充紫外光对两品种生菜的生长和能源利用效率无显著性影响,补充绿光则使绿叶生菜的维生素C含量和紫叶生菜的花青素含量分别降低了44%和30%。与红蓝LED光照条件相比,红蓝LED补充绿色LED的光照条件下培育的紫叶生菜在绿光区域的光谱吸收率降低,这与其更高的花青素含量有关。在白色LED中补充红色LED的光照条件使得紫叶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提高了25%,但其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与白色LED光照条件下培育的无显著性差异。与红蓝LED光照条件相比,白红LED光照条件下培育的两品种生菜的鲜质量、光能和电能利用效率更优或达到同等水平。综上所述,白红LED光质可替代红蓝LED光质用于绿叶和紫叶生菜(‘绿蝶’和‘紫雅’)的立体水培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地上部 光照条件 光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育肥猪分群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建龙 庄晏榕 +1 位作者 周康 滕光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4-181,共8页
为控制育肥猪出栏时的体质量差异,该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育肥猪分群系统,该系统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代替传统地磅对猪只体质量进行估测,可有效避免粪污对设备精度的影响及腐蚀;以前一天全部猪只体质量数据... 为控制育肥猪出栏时的体质量差异,该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育肥猪分群系统,该系统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代替传统地磅对猪只体质量进行估测,可有效避免粪污对设备精度的影响及腐蚀;以前一天全部猪只体质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的第30%个数据作为当日的分群基准质量,将大于等于基准质量的视为长势较快的猪只,小于基准质量的视为长势较慢的猪只,每次采食按照猪只长势快慢分为2群进行饲喂;该系统依托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和物联网系统构建,平均每头猪只通过系统时间为6.2 s。为验证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开展了为期30 d的现场试验,将饲喂于装有分群系统猪栏中的120头长白育肥猪作为试验组,由分群系统按猪只长势快慢分群饲喂;将饲喂于传统猪栏中的120头长白育肥猪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人工调栏的方式进行饲喂。试验开始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猪只平均体质量分别为32.21、31.76 kg,标准差分为别2.61和2.49 kg;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猪只平均体质量分别为57.68、57.41 kg,标准差分为别5.26和5.51 kg,总料肉比分别为2.31和2.34,期间试验组猪只体质量的标准差小于对照组,但是2组猪只平均体质量、标准差、总料肉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采用该系统对猪只进行分群饲喂控制猪只体质量差异效果等同于人工调栏,同时可以节省人力成本,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压力。该研究也可为母猪饲喂站、种猪测定站等智能化养猪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动物 育肥猪 LABVIEW 分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光暗周期对气雾培药用铁皮石斛光合途径切换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成永三 贺冬仙 +2 位作者 何洁 钮根花 季方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34期35-40,共6页
铁皮石斛作为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石斛属植物,由于其特殊的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缓慢。本研究探索了12h/12h,4h/4h与2h/2h光暗周期处理150天后的气雾培铁皮石斛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特性、光合途径、生物量与可溶性多糖积... 铁皮石斛作为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石斛属植物,由于其特殊的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缓慢。本研究探索了12h/12h,4h/4h与2h/2h光暗周期处理150天后的气雾培铁皮石斛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特性、光合途径、生物量与可溶性多糖积累规律。结果发现:4h/4h与2h/2h短光暗周期下培育的气雾培铁皮石斛的光合机构状态良好,其暗期CO2净交换率为正值,这与12h/12h光暗周期的相反;其全天CO2净交换量、鲜重与干重增加量比12h/12h光暗周期的提高了近1倍。2h/2h短光暗周期保证了铁皮石斛较高的可溶性多糖含量,其可溶性多糖产量提高了1倍。因此,4h/4h与2h/2h短光暗周期可将铁皮石斛的光合途径由CAM途径调控为C3途径,并促进其生物量积累;2h/2h短光暗周期在保证其高可溶性多糖含量的同时,还可获得更高的可溶性多糖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多糖 铁皮石斛 光合途径 石斛属植物 景天酸代谢 光暗周期 光合电子传递 生物量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