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与农民利益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惠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2-49,共8页
任何一种制度变迁都是由于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引起的 ,因此 ,本文从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发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制度绩效和制度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不但满足了农民很大的经济利益需... 任何一种制度变迁都是由于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引起的 ,因此 ,本文从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发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制度绩效和制度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不但满足了农民很大的经济利益需求 ,还带来了农民社会地位及社会角色的变化 ;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上的农业经营制度创新 ,它虽然也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利益 ,但其制度发展尚不完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制度 农民利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创新 制度绩效 制度变迁 利益主体 社会角色 获取 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农村社会道德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大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9-41,71,共4页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浪潮,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急变时期,中国城乡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念。
关键词 社会道德观念 中国社会变革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工业 道德体系 思想解放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结构 传统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经济时代与新型农业体系 被引量:58
3
作者 邓心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生物经济时代 新型农业体系 农业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老年人的减贫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志武 苑军军 宁满秀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30,共5页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养老资源更为稀缺,养老问题更为严峻。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个最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旨在采取大数法则,积...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养老资源更为稀缺,养老问题更为严峻。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个最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旨在采取大数法则,积蓄个人年轻时的资金为老年生活作保障。通过测度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可以分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减贫作用及其程度。实证研究在控制造成选择性偏误的风险性因素后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在不同的贫困标准下,均能够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的贫困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其在降低农村老人贫困方面效果比较稳定。基于此,政策设计者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高养老金的支付标准,同时,通过政策的调整吸引与鼓励农民早参保、多缴费,获得新农保制度带来的福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贫困率 贫困深度 贫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章首先简略地分析了城市化的科学内涵 ,再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障碍和道路选择问题 ,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只能是以集聚农村人口为目标 ,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 ,重点发展小城镇。另外 ,我国城市化进程必... 文章首先简略地分析了城市化的科学内涵 ,再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障碍和道路选择问题 ,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只能是以集聚农村人口为目标 ,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 ,重点发展小城镇。另外 ,我国城市化进程必然涉及到农民利益的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科学内涵 深层障碍 道路选择 农民利益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市化科学内涵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华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78,共3页
明确城市化的科学内涵是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仍未取得较为公认和统一的意见。文章从农村人口城市化说、农村城市化说、城镇化说、现代化发展说、城乡一体化说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有关城市化内涵问题的主要观点 ,... 明确城市化的科学内涵是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仍未取得较为公认和统一的意见。文章从农村人口城市化说、农村城市化说、城镇化说、现代化发展说、城乡一体化说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有关城市化内涵问题的主要观点 ,并对城市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科学内涵 城乡关系 产业结构 农村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综述(一)
7
作者 吴惠芳 陈俊峰 +1 位作者 许昀 戴向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4-40,共7页
文章针对 2 0 0 0年学术界农村问题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主要论述了农村的城市化问题、村民自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农民负担问题 ,对公开发表一些重要观点进行了对比评述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农村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有关研究... 文章针对 2 0 0 0年学术界农村问题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主要论述了农村的城市化问题、村民自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农民负担问题 ,对公开发表一些重要观点进行了对比评述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农村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有关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问题 农村城市化 村民自治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职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8
作者 朱启臻 张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4-71,共8页
多少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得以恢复,农民家庭以作为农村社会微观基础的地位被确定下来。农民不仅具有了安排生产结构的权力,也获得了一定的就业选择权力。最引人注目的是职业转变使... 多少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得以恢复,农民家庭以作为农村社会微观基础的地位被确定下来。农民不仅具有了安排生产结构的权力,也获得了一定的就业选择权力。最引人注目的是职业转变使众多的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变了传统农民的角色。这对农民职业观念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农民流动 职业观念 农业经营主体 就业选择 面朝黄土背朝天 生产结构 兼业化 农民现代化 农村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农业法研究综述(一)
9
作者 任大鹏 吴雅铭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文章从 2 0 0 0年度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 6 0余篇文章着手 ,总结了本年度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问题和农村法治道路、农村土地承包立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农业投入和保险法律制度、农业行政执法、农业部门法、... 文章从 2 0 0 0年度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 6 0余篇文章着手 ,总结了本年度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问题和农村法治道路、农村土地承包立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农业投入和保险法律制度、农业行政执法、农业部门法、外国农业立法经验和我国农业国际化的法律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法 农村法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吸引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态度和意向调查分析
10
作者 张克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8,共4页
为了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最近我们农大人文学院课题组在农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和意向的调查。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兴趣、对邓小平理论重要性的... 为了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最近我们农大人文学院课题组在农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和意向的调查。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兴趣、对邓小平理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邓小平理论的了解程度,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调查采取半封闭式问卷调查法,共设计三类12个题目,所调查题目均为定类变量。调查样本总量为500个,采取二次分层抽样调查法,先按文理科学生抽样,再按年级分层抽样,共获得有效问卷430份,问卷回收率为86%。调查时间为98年7月3日—98年7月11日。现将主要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调查 邓小平理论 分层抽样调查 半封闭式问卷 问卷回收率 样本总量 调查法 政治理论课 调查目的 政治理论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农业科技革命范式初探
11
作者 奉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7-31,共5页
面向21世纪,关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讨论已日趋热烈。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对策。但是,对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范式目前还缺乏研究,并由此导致对革命的理解和对策存在不足。因此,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范式进行探讨,有助于加深认识... 面向21世纪,关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讨论已日趋热烈。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对策。但是,对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范式目前还缺乏研究,并由此导致对革命的理解和对策存在不足。因此,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范式进行探讨,有助于加深认识,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对策。一、问题的提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作为对21世纪30年代我国能否养活16亿人口的问题的对策提出来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 R.Brown)于1994年10月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30年,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革命 世界观察 农业产业 现代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生产 手工农具 农业机械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 粮食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
作者 周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4-26,共3页
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也阐明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从而极... 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也阐明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对于加快改革步伐,增强经济建设活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快改革步伐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增长 社会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方式 驱动力量 巨大推动作用 主导性因素 不发达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
13
作者 李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科学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内容 ,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就要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必然性和曲折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辩证认识 初级阶段 中国特色 科学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与乡村社区政治发展——农村政治的一种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军 程贵铭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2-4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社区政治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农民的政治态度发生了转变,还表现在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政治制度中。这种变化源于中国社会1978年以来的一系列制度变迁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化。
关键词 乡村社区 社会分化 社会学分析 国家行政权力 暴力活动 乡村社会变迁 精英人物 农村经济 农民流动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主义的社会批评及其它
15
作者 邹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3-15,共3页
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一直起着进步作用。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则既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保守的,许多对科学的批评正是因此而来。以实证主义为例,无论是孔德的初创性实证主义,还是马赫·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 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一直起着进步作用。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则既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保守的,许多对科学的批评正是因此而来。以实证主义为例,无论是孔德的初创性实证主义,还是马赫·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或者是后来成为西方主流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联系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都曾起过革命性作用。R·S·科恩曾指出:'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论是从蒙昧主义的神学和罗索的社会科学为标志的环境的一种审慎和自觉的反叛……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考虑到它所处的智力神秘化的社会背景,维也纳学派的实证论是一种卓越的启蒙运动。它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可提供能用于反对人的谬误和误解的武器的军械库'从实证主义对旧经院哲学的否定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来看,它确实曾是一种革命性力量。因此它才能在科学界一呼百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也纳学派 阿芬那留斯 社会批评 西方主流 初创性 科恩 马尔库塞 孔德 哲学批判 保守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需求缺乏弹性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靳乐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Z2期51-52,46,共3页
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需求缺乏弹性引起的农民个体与农民整体、粮食生产者与粮食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动。
关键词 粮食需求 粮食生产者 供给曲线 粮食供需 总收益 农业技术进步 粮食总产量 整体利益 粮食市场价格 均衡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基本纲领提出与初级阶段理论的完善
17
作者 张克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方面一个引人注目的全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方面一个引人注目的全新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阶段理论 十五大报告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 思想路线 政治建设 国家目标 政治局面 现代化建设 三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概念的混乱与对策
18
作者 奉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0-14,共5页
随着人类对结构认识的深入,表达自然辩证法学科领域重要范畴的'层次'语词引起的概念混乱已日显严重。揭示这种混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加深认识和避免思维的混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概念混乱 结构认识 语言符号系统 相干性 科学技术哲学 黄顺基 等级结构 人工自然 类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胶南市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开展依法治村活动的调查报告
19
作者 任大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Z1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依法治村 农民法律意识 胶南市 农村干部 法律知识 村党支部 村委会 议事会 普法宣传 法制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地区实施农科教结合的调查与思考
20
作者 普书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6-79,共4页
吕梁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也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吕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产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但由于人才的缺乏,技术的落后,形不成强有力的龙头产业,致使吕梁地区的资源优势转... 吕梁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也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吕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产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但由于人才的缺乏,技术的落后,形不成强有力的龙头产业,致使吕梁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不了经济优势。全区324万人,至今有80余万人尚未稳定脱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教结合 地区经济建设 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 前元 办学经验 资源优势 村校 实验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