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26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洪涛 杨蕴林 +1 位作者 席聚奎 张锐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1-13,17,共4页
研究了新型高强度镁合金MB26超塑性拉伸、压缩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挤压态MB26合金不经过任何预处理即具有很好的超塑性。超塑性拉伸时,在400℃、ε0=1.17×10-2s-1的变形条件下δ=1450%,σ=... 研究了新型高强度镁合金MB26超塑性拉伸、压缩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挤压态MB26合金不经过任何预处理即具有很好的超塑性。超塑性拉伸时,在400℃、ε0=1.17×10-2s-1的变形条件下δ=1450%,σ=8.7MPa,m值为0.6;超塑性压缩时,在400℃、ε0=8.3×10-3s-1变形条件下,压缩真应变ε高达2.18以上,σ=18MPa,m值在0.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超塑性变形 稀土 拉伸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温度、冷却速率对Al-Fe-V-Si耐热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陈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4-17,共4页
采用OM,XRD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和冷却速度条件下A l-8.5Fe-1.3V-1.7S i(wt%)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并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下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该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冷却速率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在... 采用OM,XRD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和冷却速度条件下A l-8.5Fe-1.3V-1.7S i(wt%)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并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下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该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冷却速率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在相同冷却条件下,熔体温度越高所得到合金的组织越细小,获得该合金最高力学性能则存在一个最佳的熔体温度;冷却速度对该合金的主要相组成起决定作用,并结合A l-Fe-V-S i合金的特性提出了该合金的熔炼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微观组织 熔体温度 冷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二维的雷达信号脉内调制识别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徐伟 陈矛 张冠杰 《火控雷达技术》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时频矩阵分布图像的边缘信息与瞬时频率序列中的细节信息的提取来实现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的算法。一方面对雷达信号时频矩阵进行图像处理强化边缘信息,并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另一方面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序列,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时频矩阵分布图像的边缘信息与瞬时频率序列中的细节信息的提取来实现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识别的算法。一方面对雷达信号时频矩阵进行图像处理强化边缘信息,并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另一方面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序列,基于AR模型得到其模型参数,得到信号的特征参数,构建相应的分类器进行调制类型的识别。通过一系列蒙特卡洛仿真表明,这种算法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对信号的脉内参数变化不敏感,在低信噪比、信号参数变化与小样本条件下可以以较高的识别率得到稳定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二维分析 瞬时频率序列 AR模型 奇异值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光滑表面缺陷的分类检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解格飒 王红军 +4 位作者 王大森 田爱玲 刘丙才 朱学亮 刘卫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为了区分超光滑表面上方存在的微小粒子、亚表面缺陷、微粗糙度三种缺陷产生的散射光,并得到能够探测这三种缺陷的最佳区域,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与琼斯矩阵结合,给出了三种缺陷在s... 为了区分超光滑表面上方存在的微小粒子、亚表面缺陷、微粗糙度三种缺陷产生的散射光,并得到能够探测这三种缺陷的最佳区域,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与琼斯矩阵结合,给出了三种缺陷在ss、sp、ps、pp四种偏振状态下的偏振系数。在此基础上,模拟和分析了三种缺陷在四种偏振状态下与散射方位角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p偏振入射光引起的p偏振散射光能将这几种缺陷区分开。根据三种缺陷与散射方位角变化关系的不同,给出了三种缺陷的最佳探测区域及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缺陷类型 最佳探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燃料云雾半径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启明 解立峰 +3 位作者 王永旭 凤文桢 宋先钊 李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172,共5页
为获得燃料云雾半径变化规律,通过对几组相似条件下的抛撒数据进行对比,结合守恒定律确定了影响燃料云雾半径的参数,利用量纲分析的手段推导出了相似装药条件下不同质量燃料云雾半径比值的函数关系,通过控制装药参数,将算例数据代入给... 为获得燃料云雾半径变化规律,通过对几组相似条件下的抛撒数据进行对比,结合守恒定律确定了影响燃料云雾半径的参数,利用量纲分析的手段推导出了相似装药条件下不同质量燃料云雾半径比值的函数关系,通过控制装药参数,将算例数据代入给出了云雾半径拟合公式,通过实验数据对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似装药条件的抛撒云雾速度在相同的t/t0处有相同趋势,说明其处在基本相同的状态。拟合出的公式在计算10 kg装药量下云雾抛撒半径与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有很高的吻合度,证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燃料空气炸药 爆炸相似律 量纲分析 爆炸抛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装药同步爆炸钢筋混凝土梁毁伤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许迎亮 刘彦 +4 位作者 闫俊伯 白帆 于浩 李旭 王虹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19-3732,共14页
为研究双装药同步爆炸载荷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毁伤效应,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梁双装药同步爆炸试验,得到了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和位移响应。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梁双装药同步爆炸仿真模型,考虑了简支边界条... 为研究双装药同步爆炸载荷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毁伤效应,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梁双装药同步爆炸试验,得到了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和位移响应。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梁双装药同步爆炸仿真模型,考虑了简支边界条件的影响。通过对比混凝土梁的局部破坏特征以及最大位移响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双装药同步爆炸时装药间距和炸高对混凝土梁破坏特征和位移响应的影响。此外,对比相同炸高下双装药和总质量相同的单个装药对混凝土梁的毁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装药间距的增大,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由局部破坏逐渐变为冲切破坏。由于双装药同步爆炸冲击波叠加增强效应的影响,混凝土梁位移响应和迎爆面破坏范围随着装药间距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于破坏模式,双装药作用下混凝土梁的局部破坏比等质量单装药作用时更加均匀,破坏范围更大,尤其是对迎爆面的破坏;对于位移响应,存在一个关于装药间距的区间范围,在该范围内双装药作用下混凝土梁的位移响应大于等质量单装药作用下混凝土梁的位移响应:炸高越小,该区间范围越大,装药质量越大,该区间范围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装药 同步爆炸 混凝土梁 叠加冲击波 装药间距 毁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冶金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存信 田华 +2 位作者 孙红 秦丽柏 刘国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概述不锈钢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不锈钢AOD精炼中脱碳和脱硫工艺的改进、提高供氧强度和顶枪技术的发展和延长炉衬寿命的方法,以及三步法冶炼不锈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产业特点,提出重点进行200系列和400系列不锈钢的... 概述不锈钢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不锈钢AOD精炼中脱碳和脱硫工艺的改进、提高供氧强度和顶枪技术的发展和延长炉衬寿命的方法,以及三步法冶炼不锈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产业特点,提出重点进行200系列和400系列不锈钢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AOD工艺 综述 精炼技术 材料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rnike多项式的条纹反射三维面形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韩路 田爱玲 +2 位作者 聂凤明 刘丙才 刘卫国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针对光学镜面测量中的面形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ernike正交多项式的面形重建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面形重建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模拟,分析了Zernike项数与采样点数的关系,研究了不同项数及采样点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以双曲... 针对光学镜面测量中的面形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ernike正交多项式的面形重建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面形重建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模拟,分析了Zernike项数与采样点数的关系,研究了不同项数及采样点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以双曲面为例进行了算法的有效性验证,给出了重建后面形的36项Zernike系数;最后对算法进行了噪声等级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初始面形峰谷值(PV)为0.007 5 mm,均方根值(RMS)为0.001 1 mm的双曲面,选择Zernike前36项系数、采样点数为300时,拟合面形残差PV=2.664 5e-15 mm,RMS=4.661 6e-16 mm,拟合效果较好,且当噪声在15%以内,算法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为后续复杂镜面条纹反射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面形测量 ZERNIKE多项式 面形重建 条纹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孙廷富 郭珉 +4 位作者 辛海鹰 朱秀荣 陈大辉 孙宇红 王发东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7年第2期14-18,共5页
采用坦克专用机油,分别加载100N、200N、800N,在不同时间条件下进行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与军用大功率发动机钢缸套材料的对比摩擦学性能试验、模拟发动机工况条件的摩擦配副试验.结果表明,高硅铝合金比钢缸套材料具有更优越的摩擦学性... 采用坦克专用机油,分别加载100N、200N、800N,在不同时间条件下进行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与军用大功率发动机钢缸套材料的对比摩擦学性能试验、模拟发动机工况条件的摩擦配副试验.结果表明,高硅铝合金比钢缸套材料具有更优越的摩擦学性能.高硅铝合金的摩擦学机制分析表明,软基体上分布的高硬度质点相具有决定性作用,摩擦发生时高硬度质点相起到耐磨与支撑作用,软基体磨下的凹坑具有储油与润滑作用.磨痕分析表明,高硅铝合金中的高硬度质点能将42MnCr52钢基表面磨出划痕,证明了高硅铝合金中高硬度质点相的摩擦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缸套 高硅铝合金 摩擦磨损 磨损量 摩擦系数 磨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源掺入Al、B离子改性TiN涂层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刘智勇 杨润田 +1 位作者 刘若涛 杨亚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采用AlB12+2%AlB10电弧靶与Ti靶中频磁控溅射共沉积的工艺,在高速钢基体上形成Ti-Al-B-N多元复合涂层。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由TiN的柱状结构转变为TiA1BN的多层混合结构,组织更为致密均匀;通过调节电弧... 采用AlB12+2%AlB10电弧靶与Ti靶中频磁控溅射共沉积的工艺,在高速钢基体上形成Ti-Al-B-N多元复合涂层。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由TiN的柱状结构转变为TiA1BN的多层混合结构,组织更为致密均匀;通过调节电弧电流,增加Al、B元素剂量,涂层晶面取向生长增多,并逐渐出现新相。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测试表明,随膜层中Al、B成分的增加,膜层维氏硬度增大,耐磨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源 中频磁控溅射TiAlBN涂层 TIN涂层 共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载荷作用下不同强度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毁伤效应
11
作者 张琪悦 刘彦 +3 位作者 闫俊伯 许迎亮 王百川 黄风雷 《兵工学报》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以典型建筑目标构件爆炸防护为背景,研究了不同强度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梁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UHPFRC梁爆炸毁伤实验,获得纤维含量和纵筋类型对UHPFRC梁破坏模式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纤维含量和使... 以典型建筑目标构件爆炸防护为背景,研究了不同强度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梁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UHPFRC梁爆炸毁伤实验,获得纤维含量和纵筋类型对UHPFRC梁破坏模式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纤维含量和使用高强钢筋可提高UHPFRC梁的抗弯能力;为进一步拓展毁伤效应研究,构建了爆炸载荷作用下UHPFRC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元方法从三个强度面、状态方程、剪胀、损伤演化和应变率效应等方面改进了K&C本构模型参数,通过准静态实验表明,改进的本构模型参数可以更准确描述UHPFRC的力学性质,并基于爆炸实验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钢筋类型和炸药药量对UHPFRC梁爆炸毁伤效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载荷 UHPFRC梁 抗爆性能 K&C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