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式氧化法处理TNT红水 被引量:15
1
作者 鲁志远 李玉平 +4 位作者 牟敬海 焦宏春 崔华辉 鲁宏文 沈仲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探索湿式氧化法处理TNT红水的可行性,采用间歇式氧化装置处理TNT红水,研究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进样pH值和反应初始氧气压强等条件对出水CO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式氧化反应温度控制在200℃为宜,在初始氧气压强为4M Pa,停留时间为1... 为探索湿式氧化法处理TNT红水的可行性,采用间歇式氧化装置处理TNT红水,研究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进样pH值和反应初始氧气压强等条件对出水CO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式氧化反应温度控制在200℃为宜,在初始氧气压强为4M Pa,停留时间为10m in,进水pH值为4时,TNT红水的COD值可由初始的56 500m g/L下降到1 072.5m g/L,去除率达9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TNT红水 湿式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电解预处理TNT红水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玉平 崔丽丽 +7 位作者 孟祥雷 郑楠 牟敬海 艾庆祝 焦宏春 沈仲 崔华辉 鲁宏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69,共4页
为探索新TNT红水的处理方法,用LC/MS分析新红水成分,并采用絮凝-电解法对TNT红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40℃、pH=6和1.0 g投加量(50mL水样)条件下,2#絮凝剂可以去除红水中33.6%的COD。LC/MS分析表明,絮凝对TNT红水组分的去除具有选择... 为探索新TNT红水的处理方法,用LC/MS分析新红水成分,并采用絮凝-电解法对TNT红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40℃、pH=6和1.0 g投加量(50mL水样)条件下,2#絮凝剂可以去除红水中33.6%的COD。LC/MS分析表明,絮凝对TNT红水组分的去除具有选择性。在5 V电压下,用碳电极对絮凝出水在阳极区电解2.5 h后再在阴极区电解2.5 h,可显著提高红水的可生化性,出水中BOD/COD为32.6%,这为红水的生化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废水处理 TNT红水处理 絮凝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体制备条件对Pd(OH)_(2)/C催化剂氢解脱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南俊平 王瑜凌 +6 位作者 宋建伟 卫改霞 陈云 丁鑫磊 戴恒玮 白广梅 邱文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8-1146,共9页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合成过程中氢解脱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d用量,本研究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采用球磨/碳化方法制备了炭载体,实验主要探索了葡萄糖酸钠的碳化温度、升温速率及助剂等因素对炭载体结构及相应氢氧化...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合成过程中氢解脱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d用量,本研究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采用球磨/碳化方法制备了炭载体,实验主要探索了葡萄糖酸钠的碳化温度、升温速率及助剂等因素对炭载体结构及相应氢氧化钯碳(Pd(OH)_(2)/C)催化剂在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和四乙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DB)氢解脱苄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氮气等温吸附(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元素分析及程序升温脱附(TPD)对炭载体的孔结构、颗粒形貌、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制备炭载体的较佳碳化温度为700℃,升温速率为10℃·min^(-1),引入助剂NaHCO_(3)可调变葡萄糖酸钠碳化过程中的膨化程度。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炭载体具有丰富多级孔结构和适量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相应Pd(OH)_(2)/C催化剂在HBIW和TADB氢解脱苄反应中显示出优异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氢解脱苄 Pd(OH)_(2)/C催化剂 炭载体结构 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