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磷化膜层Q235钢电阻点焊与激光螺旋点焊工艺研究
1
作者 许萍 陈明 +4 位作者 王崇蕊 周奥博 郭涛 谢殿宝 范东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究电阻点焊及激光螺旋点焊在带有磷化膜的Q235钢上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分别采用了2种不同的焊接技术:电阻点焊和激光螺旋点焊,对表面覆盖有磷化膜的Q235钢材试样进行了点焊试验,研究对比了2种点焊接头的外观成形、金相组... 目的探究电阻点焊及激光螺旋点焊在带有磷化膜的Q235钢上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分别采用了2种不同的焊接技术:电阻点焊和激光螺旋点焊,对表面覆盖有磷化膜的Q235钢材试样进行了点焊试验,研究对比了2种点焊接头的外观成形、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试片间距下的激光螺旋点焊接头进行了工艺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激光螺旋点焊工艺具有更好的工况适应性,激光螺旋点焊接头试片熔合情况优于电阻点焊的,且具有更高的剪切强度,但电阻点焊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最高可达350HV左右。激光螺旋点焊间距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间距的增加,显微硬度提高,最高可达240HV左右;适当增加间距也有利于提高最大拉断力,最高可达15.27 kN。激光螺旋点焊接头断裂形式为撕出型,电阻点焊接头断裂形式为拔出型,激光螺旋点焊的最大拉断力大于电阻点焊的。结论通过对比2种焊接工艺可知,激光螺旋点焊的拉剪性能优于电阻点焊的,工艺适应性更好,但电阻点焊接头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磷化膜层Q235 电阻点焊 激光螺旋点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填充物对爆炸安全性影响试验研究
2
作者 吴子奇 李贺楠 +2 位作者 孟凡星 胡光 李明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针对云爆战斗部蹿火现象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通过填充惰性物质的方式来有效抑制蹿火。选取氮气、二氧化碳、高效灭火剂3种典型惰性填充物,通过观测试验过程中不同惰性填充物作用下中心抛散药的火球最高温度及降温速率,... 针对云爆战斗部蹿火现象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通过填充惰性物质的方式来有效抑制蹿火。选取氮气、二氧化碳、高效灭火剂3种典型惰性填充物,通过观测试验过程中不同惰性填充物作用下中心抛散药的火球最高温度及降温速率,掌握不同惰性填充物对蹿火现象的抑制能力。验证结果显示,惰性填充物通过降低爆炸火球表面温度上限和提升降温速率的方式,实现对蹿火的抑制作用,其中高效灭火剂对蹿火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3种惰性填充物均能有效降低中心抛散药爆炸火球的最高温度,并且高效灭火剂在降低温度和加快降温速率方面表现最佳,这为提高云爆战斗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填充物 爆炸火球 蹿火 安全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弹药弹体结构强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智强 章丽丽 +1 位作者 吴会菊 徐国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02,共7页
为降低航空弹药质量,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对弹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静力等效韧度原则,分析结构传力路径,应用形状优化及自由形状优化方法,改变承力位置局部结构,用铝合金材料替换高强度钢实现结构轻量化。提出适用于一般工程应用的减... 为降低航空弹药质量,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对弹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静力等效韧度原则,分析结构传力路径,应用形状优化及自由形状优化方法,改变承力位置局部结构,用铝合金材料替换高强度钢实现结构轻量化。提出适用于一般工程应用的减质量优化设计,在高应力区增加材料尺寸进行应力补偿,低应力区进行尺寸缩减,在局部结构突变位置增加倒角等措施以降低应力集中,材料替换后保证弹体结构可靠性。经优化,弹翼安装结构质量由6.6 kg降至2.6 kg,降幅为60%,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结构 轻量化 结构优化 等效韧度 自由形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AF-LMS算法的多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抗云雾干扰方法
4
作者 查冰婷 徐光博 +1 位作者 秦建新 张合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6,共12页
叠加在目标回波上的云雾后向散射信号是影响空空导弹周视激光引信测距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抗云雾干扰方法适应性差、处理时效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暂停样条自适应滤波的最小均方(Pauseable Spline Adaptive Filter-Least Mean S... 叠加在目标回波上的云雾后向散射信号是影响空空导弹周视激光引信测距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抗云雾干扰方法适应性差、处理时效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暂停样条自适应滤波的最小均方(Pauseable Spline Adaptive Filter-Least Mean Square,PSAF-LMS)算法,并设计了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ARM的联合实现方案。PSAF-LMS算法可有效减少滤波器的稳态误差,并提高激光引信的时刻鉴别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此外,利用不同信噪比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仿真,并开展了云雾环境滤波效果模拟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34.85μs内有效滤除后向散射,并保留目标波峰原始变化趋势,滤波前后信噪比平均可提高25.15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后向散射 自适应滤波 样条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参数优化的O-VMD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邢燕好 于昊 +2 位作者 张佳 桂珺 孙盈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4-313,共10页
针对电磁超声测厚换能器保护提离距过大导致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噪比低,难以在时域内直接准确提取渡越时间得到精确厚度值的问题,提出频域内粒子群(PS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参数的O-VMD渡越时间提取方法。分别对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选取... 针对电磁超声测厚换能器保护提离距过大导致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噪比低,难以在时域内直接准确提取渡越时间得到精确厚度值的问题,提出频域内粒子群(PS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参数的O-VMD渡越时间提取方法。分别对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选取固定参数,及基于峭度与功率谱熵联合适应度函数的PSO算法获取VMD遍历优化参数,进行双次VMD处理,滤除高频及低频噪声;选取能量最大模态进行信号重构,并应用希尔伯特变换获取回波信号时差。在不同提离条件下,对不同厚度铝板检测数据采用O-VMD、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进行信号对比处理,结果表明,提离距在0~2.1 mm,O-VMD方法最大误差为0.67%,且误差与提离距成正比,为精确获取高提离距测厚数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 粒子群 参数优化 变分模态分解 O-V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BDS-3新频点的四频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
6
作者 杨福鑫 李家祥 +3 位作者 郑传磊 孙治国 程建华 赵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播发的新频点,提出了一种兼顾组合噪声抑制的四频无电离层快速PPP模糊度固定方法,并结合自制教学仪器设计了实验流程。该方法利用搭建的基准站和试验车构建静态和动态的实验场景,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四频方法所提方法,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在静态和动态场景下分别提升了8.4%和15.8%,显著提成了PPP的收敛时间。该文对多频PPP的模糊度固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频观测量组合对加快模糊度固定的优势及误差抑制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整周模糊度固定 四频 无电离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快凝及增材耐热铝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毕江 刘雷 +3 位作者 张东生 王海翔 郑秋丽 董国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9-996,共28页
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对300~500℃中温区间具有优异高温抗氧化、抗蠕变能力的轻质耐热铝合金材料需求愈加旺盛。然而,铝合金的高温软化问题一直是制约中温区间零件结构设计和服役安全的关键短板。要克服该短板,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综合... 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对300~500℃中温区间具有优异高温抗氧化、抗蠕变能力的轻质耐热铝合金材料需求愈加旺盛。然而,铝合金的高温软化问题一直是制约中温区间零件结构设计和服役安全的关键短板。要克服该短板,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综合需求(性能、成本、效率),考虑不同制备工艺的特性。采用外加或合金化原位自生的方式使得不同体系合金基体内均匀分布数量足够多的热稳定纳米相,以此钉扎晶界并抑制晶界运动和位错滑移。本文从铸造、快速凝固、增材制造三方面归纳了耐热铝合金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详细分析不同体系耐热铝合金组织性能的调控手段,总结耐热铝合金研究的最新成果,最后对耐热铝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制备工艺 成分优化 组织调控 使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舰船结构的水下爆炸耦合毁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武海军 成乐乐 +4 位作者 陈文戈 黄风雷 田思晨 于超 吴子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9-459,共21页
随着精确制导、控制及超空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水下武器的命中精度和航行速度不断提升,对水下武器的高效毁伤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水下武器攻击舰船目标时,爆炸冲击波、壳体碎片、气泡脉动、气泡射流以及空化效应等多种毁伤元共同对... 随着精确制导、控制及超空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水下武器的命中精度和航行速度不断提升,对水下武器的高效毁伤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水下武器攻击舰船目标时,爆炸冲击波、壳体碎片、气泡脉动、气泡射流以及空化效应等多种毁伤元共同对舰船目标造成毁伤破坏;此外,多发水下武器时空协同作战会对舰船目标造成耦合毁伤破坏.因此,研究多类型毁伤元、多发武器对舰船目标的耦合毁伤机理及模式是提升水下武器毁伤能力的关键.基于此,对比分析了水下接触爆炸、近距离爆炸以及中远距离爆炸时毁伤元耦合毁伤模式的区别.并从理论研究、仿真模拟以及试验验证等方面,对多类型毁伤元的耦合毁伤机理、典型舰船结构的耦合毁伤效应及基于时空协同的多发弹耦合毁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针对舰船目标的水下爆炸耦合毁伤研究结果,对水下武器高效毁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水下武器的高效毁伤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舰船毁伤 耦合毁伤效应 多弹协同打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全向导波换能器辐射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邢燕好 王振宇 +2 位作者 张佳 孙盈 金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4-85,共12页
针对传统电磁超声全向导波换能器因导波内、外辐射致使检测回波信号复杂及信噪比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超声全向导波换能器(OUT-EMAT)结构,研究了换能器双线圈结构参数、双激励源控制方法,实现了导波辐射强度与方向控制。根据电... 针对传统电磁超声全向导波换能器因导波内、外辐射致使检测回波信号复杂及信噪比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超声全向导波换能器(OUT-EMAT)结构,研究了换能器双线圈结构参数、双激励源控制方法,实现了导波辐射强度与方向控制。根据电磁超声全向换能器理论,建立波动位移叠加的数学模型,并对设计的OUT-EMAT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全向EMAT相比,OUT-EMAT内、外辐射导波强度之比由1∶1变为2∶9;其外辐射导波强度增加了100%,内辐射导波强度抑制了55.6%;增强了检测回波信噪比,降低了信号复杂度,提高了裂纹缺陷定位准确度;为有效识别裂纹缺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EMAT 双线圈结构 波动位移 内、外辐射 裂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温度传感器在食品物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冉 何析隆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7-210,219,共5页
从无线温度传感器的不同类型、安装位置和封装形式3方面,对无线温度传感器在食品物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阐述,预判了无线温度传感器在食品物流保鲜中的应用趋势。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食品 物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NTSMC的UUV有限时间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浩淼 刘承蔚 +1 位作者 郭晨 贾兆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39-1946,共8页
针对欠驱动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非奇异终端滑模(PSO-NTSMC)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利用视线法和Serret-Frenet坐标系,构建直线路径跟踪制导律。引入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实现路径... 针对欠驱动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非奇异终端滑模(PSO-NTSMC)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利用视线法和Serret-Frenet坐标系,构建直线路径跟踪制导律。引入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实现路径跟踪误差的镇定。通过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获得更良好的控制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有限时间内精确地完成水平面直线路径跟踪任务,并且可以有效地克服恒定未知海流和模型参数摄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路径跟踪 有限时间稳定 粒子群优化 非奇异终端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的航空布撒器控制舱风冷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雪平 徐智强 王瑞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0-235,共6页
航空布撒器在投放过程中,热电池持续工作使得控制舱温度升高,给舱内设备带来隐患,而风冷是实现降温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航空布撒器控制舱风冷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求解RANS方程实现了对布撒器整流罩内外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模拟。分... 航空布撒器在投放过程中,热电池持续工作使得控制舱温度升高,给舱内设备带来隐患,而风冷是实现降温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航空布撒器控制舱风冷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求解RANS方程实现了对布撒器整流罩内外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模拟。分别对4种风冷开孔方案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风冷降温效果进行了方案优选,对优选方案的气动特性影响与降温效率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数值方法很好地完成了航空布撒器控制舱的对流换热模拟,为布撒器等航空制导弹药的风冷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布撒器 数值仿真 对流换热 控制舱 风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的作战方案优选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博文 吕明 张捷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4,共9页
作战方案评估优选的过程往往存在主观性过强和忽略指标间内部关联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作战决策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作战决策中作战方案优选的问题,通过结合最优最劣法(BWM)、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CRITIC)确定法、多准则... 作战方案评估优选的过程往往存在主观性过强和忽略指标间内部关联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作战决策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作战决策中作战方案优选的问题,通过结合最优最劣法(BWM)、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CRITIC)确定法、多准则优化妥协决策(VIKOR)和梯形模糊数,提出一种用于作战方案评估优选的决策方法。首先,根据作战方案核心要素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综合运用模糊BWM和基于距离相关系数的CRITIC为评估指标综合赋权,根据指标的组合权重信息和评价信息通过VIKOR法对各候选方案进行优选排序。最后,应用该方法解决了防御作战方案优选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比分析和讨论,验证了该文所提作战方案优选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方案评估 多准则决策 最优最劣法 模糊优选 距离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室连续混合设备桨叶设计参数优化
14
作者 阮班铖 金文强 +2 位作者 魏宗亮 谢中元 陈松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优化多室连续混合设备的设计参数,开展多室连续混合设备桨叶多目标优化研究。以混合室单位体积功耗和混合室轴截面有效混合面积为目标函数,峰值剪切应力为约束变量,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遗传算法... 为优化多室连续混合设备的设计参数,开展多室连续混合设备桨叶多目标优化研究。以混合室单位体积功耗和混合室轴截面有效混合面积为目标函数,峰值剪切应力为约束变量,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遗传算法对桨叶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CFD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多室连续混合设备特性参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桨叶外径、桨叶-壁面间隙以及桨叶转速。相对于初始设计,优化后单位体积功耗降低了14.90%,混合室轴截面有效混合面积增加了4.10%,二者乘积降低了11.47%,峰值剪切应力降低了21.28%,在混合能力降低较少的情况下安全性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证明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在多室连续混合设备性能优化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混合 桨叶 正交试验设计 多目标优化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补偿模型法的不同材料钢板靶标 相似性及等效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伟 吴子奇 +2 位作者 张丰超 邢程程 孟凡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7-1310,共14页
弹体对舰船侵彻能力的考核多采用舰船板架结构侵彻试验,由于特种钢材采购与加工成本较高,因此,需开展弹体侵彻金属靶板材料等效方法研究。基于相似理论对钝头、截锥形和截卵形3种弹体垂直侵彻不同材料钢板情况下剩余速度相似性开展研究... 弹体对舰船侵彻能力的考核多采用舰船板架结构侵彻试验,由于特种钢材采购与加工成本较高,因此,需开展弹体侵彻金属靶板材料等效方法研究。基于相似理论对钝头、截锥形和截卵形3种弹体垂直侵彻不同材料钢板情况下剩余速度相似性开展研究,将无量纲剩余速度表示为靶板无量纲板厚和无量纲动态屈服应力的函数,并对于模型靶板与原型靶板材料不同的情况,应用修正补偿模型方法,建立了通过改变模型板厚以达到与原型剩余速度相等的相似性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拟合,得到了两种材料间的等效系数,分别为钝头弹0.5047,尖头弹0.3943,截卵形弹体0.3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甲力学 侵彻 相似理论 修正补偿模型 材料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迫-1甲引信工作过程仿真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磊 傅裕 +2 位作者 岳通 丰婧 王海斌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1,共6页
为研究迫-1甲引信运动和作用过程,对其引信工作进行仿真模拟。使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建立引信虚拟样机模型,模拟其运动过程并得到击针对针刺雷管的撞击动能;使用显式动力学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 LS-DYNA对引信传爆序... 为研究迫-1甲引信运动和作用过程,对其引信工作进行仿真模拟。使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建立引信虚拟样机模型,模拟其运动过程并得到击针对针刺雷管的撞击动能;使用显式动力学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 LS-DYNA对引信传爆序列爆轰作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针刺雷管→导爆管→传爆管→主装药之间传爆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拟可为迫-1甲引信的改进或智能化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迫-1甲引信 虚拟样机 传爆序列 显式动力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aXPress接口的高速串行传输系统设计
17
作者 张梓浩 范瑞凝 +2 位作者 赵光权 李思见 古键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CoaXPress是一种新型高速数字图像传输接口标准,适用于各种高速和高带宽图像传输应用。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CoaXPress接口的高速串行传输系统。针对多路高速串行数据传输、调度、缓存和同步难题,硬件上每个模块设计4路CoaXPress接口... CoaXPress是一种新型高速数字图像传输接口标准,适用于各种高速和高带宽图像传输应用。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CoaXPress接口的高速串行传输系统。针对多路高速串行数据传输、调度、缓存和同步难题,硬件上每个模块设计4路CoaXPress接口,模块以FPGA为核心,采用PCIe3.0×8接口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使用DDR4缓存高速数据;FPGA固件逻辑设计中使用XDMA硬核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使用FDMA完成对DDR4的数据调度,使用GTH收发高速串行数据;采用FIFO缓存同步技术和PXI_TRIG触发总线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8个CoaXPress发送模块共32路发送接口之间的同步。最终对CoaXPress接口模块和系统进行了测试,CoaXPress接口的眼图、码速率、误码率、同步精度均满足要求。本文所设计的基于CoaXPress接口的高速串行传输系统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已应用于新一代空间飞行器载荷—数传链路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XPress接口 高速串行传输 FPGA F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承刚度各向异性对双转子系统进动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李胜远 张欢 +3 位作者 权亚旭 李兆华 王建鑫 武学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9,127,共8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静子系统的工程解决方案常引起转子系统支承刚度各向异性,进而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针对支承刚度各向异性的双转子系统,建立动力学特性计算模型,在验证计算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静子系统的工程解决方案常引起转子系统支承刚度各向异性,进而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针对支承刚度各向异性的双转子系统,建立动力学特性计算模型,在验证计算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支承刚度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对双转子系统固有频率、进动状态和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支承刚度各向同性时,双转子系统Campbell图中的低阶固有频率线出现交叉,而支承刚度各向异性使低阶固有频率线具有相互分离的趋势。支承刚度各向同性时,不平衡力仅触发转子系统的正进动运动,转子进动轨迹为圆形;而支承刚度各向异性时,转子系统的反/正进动均被不平衡力触发,转子进动轨迹为椭圆形。支承刚度各向异性时,在某些转速下转子系统不同位置处的进动方向可能不同。支承阻尼减小转子系统反/正进动的振幅及反进动的转速区间,降低支承刚度各向异性对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转子系统 支承刚度各向异性 动力学特性 不平衡响应 反进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旋翼无人机群领导跟随一致性
19
作者 闫祁晨 沈剑 +3 位作者 陈鹏云 赵晨博 王晓光 王恩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14-7421,共8页
针对多六旋翼无人机集群系统通信频律过高的问题,基于六旋翼无人机滑模控制的双环结构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滑模控制方法。该模型由位置子系统和姿态子系统构成,其中位置子系统作为外环控制对象,姿态子系统则作为内环辅助... 针对多六旋翼无人机集群系统通信频律过高的问题,基于六旋翼无人机滑模控制的双环结构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滑模控制方法。该模型由位置子系统和姿态子系统构成,其中位置子系统作为外环控制对象,姿态子系统则作为内环辅助控制对象。在位置子系统中,采用增加事件触发器的滑模控制器,通过引入滑模面和滑模变量的方式,实现对六旋翼无人机群的位置控制。通过Lyapunov稳定性定理对该控制策略下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并证明了不存在Zeno现象的情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减少了多智能体通信对高频采样的依赖,可见该研究为六旋翼无人机在协同路径跟随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旋翼无人机群 事件触发控制 滑模控制 趋近律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激光光幕测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鹏 刘吉 +3 位作者 武锦辉 刘浩洋 陈登旭 黄晓慧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6,共6页
弹丸速度测量的过程中,针对基于计算机与采集卡式的光幕测速系统的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激光光幕测速系统。系统采用比较/整形电路把信号转化为矩形脉冲信号,并通过STM32单片机对脉冲信号进行输入/捕获得到两个脉冲信号的上升... 弹丸速度测量的过程中,针对基于计算机与采集卡式的光幕测速系统的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激光光幕测速系统。系统采用比较/整形电路把信号转化为矩形脉冲信号,并通过STM32单片机对脉冲信号进行输入/捕获得到两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差,最后根据设定的靶距由速度公式计算得到弹丸速度,并将结果经无线发送到终端设备,以便于实时地存储和查看数据。同时,对系统的各个部分的设计进行系统地阐述,并利用该系统对口径7.62 mm子弹完成速度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简化操作步骤,而且测试精度高,与传统的带有高精度计时仪的通靶相比准确度可达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测量 激光光幕 STM32单片机 输入/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