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复合装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尹飞 纪伟 王智慧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陶瓷复合装甲是现有复合装甲中的主体,被广泛应用于轻型坦克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等的装甲防护及单兵人体防护。本文结合传统陶瓷复合装甲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现状,对未来陶瓷复合装甲技术的发展方向进... 陶瓷复合装甲是现有复合装甲中的主体,被广泛应用于轻型坦克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等的装甲防护及单兵人体防护。本文结合传统陶瓷复合装甲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现状,对未来陶瓷复合装甲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装甲 防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纳米陶瓷粉末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林玉 张向军 +4 位作者 张鸣一 刘红伟 王伟 尹飞 刘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AlN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光学性能,在电子封装材料、光学材料、陶瓷基板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品质纳米AlN粉体是相关新型材料获得高性能的基础,在当下具有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其粉体制备工艺仍具备较大的... AlN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光学性能,在电子封装材料、光学材料、陶瓷基板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品质纳米AlN粉体是相关新型材料获得高性能的基础,在当下具有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其粉体制备工艺仍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梳理分析了多种纳米级AlN粉末的制备工艺,并讨论了其发展前景及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纳米粉体 制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敏 曲俊峰 +5 位作者 栾承华 常永威 冯莹 孙淑丽 王洪林 王晓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08-411,共4页
钼基复合材料综合了钼基体的优异韧性和增强体的高强度特性,具有高温强韧性、良好的耐烧蚀性及抗冲击性等优点,作为热端部件材料应用于汽车、飞机、航空航天和高性能军事装备等领域。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强体选择、强韧化机制及性质... 钼基复合材料综合了钼基体的优异韧性和增强体的高强度特性,具有高温强韧性、良好的耐烧蚀性及抗冲击性等优点,作为热端部件材料应用于汽车、飞机、航空航天和高性能军事装备等领域。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强体选择、强韧化机制及性质调控方面。基于此,本文总结了钼基体中引入的增强体种类,并综述了其强化机制,以期为钼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约束陶瓷复合靶板抗穿甲模拟弹防护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茂哲 王智慧 +3 位作者 张佳琪 任鑫明 刘金龙 纪伟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7,共9页
采用试验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钨合金杆式穿甲模拟弹垂直侵彻陶瓷/铝合金复合靶板过程中,位置效应(改变弹着点)及界面效应(增加陶瓷层数)对靶板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位置效应研究表明,弹着点位于距陶瓷边界0~30 mm范围内时,背... 采用试验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钨合金杆式穿甲模拟弹垂直侵彻陶瓷/铝合金复合靶板过程中,位置效应(改变弹着点)及界面效应(增加陶瓷层数)对靶板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位置效应研究表明,弹着点位于距陶瓷边界0~30 mm范围内时,背板剩余穿深的变化幅度为17.38%;而弹着点位于距陶瓷边界30~50 mm范围内时,剩余穿深的变化幅度仅为2.54%,可认为此区域内靶板防护性能不再受弹着点位置的影响,即距陶瓷边界大于等于五倍弹径区域为靶板有效防护区。界面效应研究表明,同等厚度下3种不同结构(1 mm×40 mm陶瓷、2 mm×20 mm陶瓷和4 mm×10 mm陶瓷)复合靶板的剩余穿深分别为40.32 mm、47.47 mm和50.77 mm,即同等厚度下陶瓷防护性能随分层数量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装甲 位置效应 界面效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板对陶瓷复合装甲抗弹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素杰 赵宝荣 +2 位作者 王军 王志强 白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用12.7mm穿燃弹对几种不同背板的陶瓷复合装甲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以研究复合装甲中陶瓷与背板组成的界面对其抗枪弹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在有效弹速下,以弹丸在后效板上的垂直残余穿深来作为衡量陶瓷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的指标。陶瓷复合装... 用12.7mm穿燃弹对几种不同背板的陶瓷复合装甲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以研究复合装甲中陶瓷与背板组成的界面对其抗枪弹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在有效弹速下,以弹丸在后效板上的垂直残余穿深来作为衡量陶瓷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的指标。陶瓷复合装甲由Al2O3陶瓷层和不同密度的均质材料组成。根据试验结果及对其的分析讨论,看出随着背板材料声阻抗的提高,界面阻止弹丸侵彻的能力也是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装甲 界面 声阻抗 抗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在大变形和高应变率下塑性变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宁俊生 范亚夫 彭秀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73,80,共8页
介绍了强应变塑性大变形下镁合金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较高应变率及冲击载荷作用下关于镁合金变形的研究情况,同时也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作用下镁合金塑性变形特征及其物理机制。最后简要介绍了几个描述材料在较高... 介绍了强应变塑性大变形下镁合金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较高应变率及冲击载荷作用下关于镁合金变形的研究情况,同时也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作用下镁合金塑性变形特征及其物理机制。最后简要介绍了几个描述材料在较高应变率和冲击载荷作用下变形行为的数学表示式,并就镁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研究说明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塑性大变形 高应变率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80石油套管钢的CO_2腐蚀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乃明 邹娇娟 周宏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18,共5页
CO2腐蚀是石油管材服役过程中常见的腐蚀失效形式,危害极大。综述了N80石油套管钢的CO2腐蚀研究现状,概述了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管CO2腐蚀的产生和类型;列举了CO2腐蚀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讨论了CO2的腐蚀机理。
关键词 N80钢 石油套管 CO2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渗技术提高钢铁表面性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鹏 周宏伟 +2 位作者 邹娇娟 林乃明 唐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9,共5页
等离子体电解渗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钢铁材料表面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综述了钢铁的等离子体电解渗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渗 钢铁 表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加入量对A356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维 赵宝荣 高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研究了混合稀土加入量的不同对Al-Si合金A35 6力学性能的影响 ,运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稀土变质可有效地促进初生α相的粒状化 ,提高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 ,不同的加入量对A35 6共晶组织粒状... 研究了混合稀土加入量的不同对Al-Si合金A35 6力学性能的影响 ,运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稀土变质可有效地促进初生α相的粒状化 ,提高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 ,不同的加入量对A35 6共晶组织粒状化的作用是不同的 ,混合稀土的最佳加入量应在 0 .2 %左右 ,同时 ,应严格控制其它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A356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改善钢铁耐蚀和耐磨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瑞珍 周宏伟 +1 位作者 邹娇娟 林乃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钢铁表面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介绍了该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工艺研究,综述了该技术在改善钢铁材料表面耐蚀和耐磨性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双层辉光 表面合金化 钢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复合钢管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狄石磊 王宁 高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
为了研究内衬陶瓷复合钢管过渡层的显微组织和陶瓷层的耐磨损性能,利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SHS)制备了内衬陶瓷复合钢管,金相显微镜观察内衬陶瓷复合钢管过渡层的显微组织,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陶瓷层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 为了研究内衬陶瓷复合钢管过渡层的显微组织和陶瓷层的耐磨损性能,利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SHS)制备了内衬陶瓷复合钢管,金相显微镜观察内衬陶瓷复合钢管过渡层的显微组织,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陶瓷层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金属和钢管之间为冶金结合,原位生成金属和陶瓷之间为机械结合,生成的陶瓷具有较高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力 自蔓延 高温反应 合成反应 复合钢管 组织 性能 陶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炮耦合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
12
作者 王少泉 李强 +1 位作者 黄建文 邹利波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为了快速建立弹炮耦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BAQUS求解文件inp文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根据身管旋转对称的特点快速准确计算出不同身管结构尺寸包括工艺倒角的节点坐标,通过inp文件完成弹丸、弹带与身管的装配及载荷、边界条件和求... 为了快速建立弹炮耦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BAQUS求解文件inp文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根据身管旋转对称的特点快速准确计算出不同身管结构尺寸包括工艺倒角的节点坐标,通过inp文件完成弹丸、弹带与身管的装配及载荷、边界条件和求解信息等设置。该方法在建模及求解过程中可以不依赖ABAQUS的CAE可视化操作界面,且几乎可以使用目前大多数编程主流语言实现。以某小口径火炮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方法建立了不同弹丸自由行程下的挤进过程有限元模型,对比了弹丸运动状态及膛内压力变化。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能够对研究弹丸膛内运动姿态及火炮身管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炮耦合 参数化建模 挤进过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铜聚能粒子流的侵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迎彬 沈兆武 +2 位作者 刘天生 胡晓艳 孙素杰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32,80,共5页
为研究钨铜聚能粒子流的侵彻特性,对钨铜多孔药型罩和紫铜板药型罩的侵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钨铜聚能粒子流侵彻铝板的穿深与时间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1倍装药口径炸高下,钨铜聚能粒子流侵彻铝靶的穿深比紫铜板射流侵彻铝... 为研究钨铜聚能粒子流的侵彻特性,对钨铜多孔药型罩和紫铜板药型罩的侵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钨铜聚能粒子流侵彻铝板的穿深与时间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1倍装药口径炸高下,钨铜聚能粒子流侵彻铝靶的穿深比紫铜板射流侵彻铝靶的穿深要提高31%。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穿深与时间关系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穿深与时间的关系呈乘幂形式。结合侵彻试验结果,确定了钨铜聚能粒子流的最后侵彻速度为1657.8m/s。这为多孔药型罩聚能装药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材料 聚能粒子流 聚能装药 多孔药型罩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Pt/CNT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乙醇氧化电化学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张玉杰 肖凤艳 赵斌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96-1502,1517,共8页
通过乙醇还原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负载钌铂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Ru@Pt/CNTs),并用作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该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Ru@Pt/CNTs纳... 通过乙醇还原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负载钌铂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Ru@Pt/CNTs),并用作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该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Ru@Pt/CNTs纳米颗粒具有核壳结构(以钌为核),Ru@Pt/CNTs在乙醇电氧化反应(EOR)中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其中,当铂∶钌摩尔比为0.75时,催化性能达到最优,电流密度值达到1767.77 mA/mg Pt,是商业Pt/C的3.25倍。另外,耐久性的实验发现当铂∶钌摩尔比为1.00时,CV测试循环了250圈后衰减了19.7%。因此,具有核壳结构的Ru@Pt/CNTs纳米粒子对乙醇氧化反应有优良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催化剂 CNT 乙醇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法研究银透过金镀层的表面富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望 展振宗 +6 位作者 景晶 齐芸馨 王改莲 唐文泰 汪美玲 袁保玲 李久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4-48,共5页
基底元素透过镀层于表面富集可使镀层失去作用和意义,导致元、器件失效。对银上镀金样品的SAM法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这种富集主要是基底元素通过缺陷和晶界扩散穿透镀层再行表面扩散而遍及表面的;镀件的表面吸附与表面富集的发生密切相... 基底元素透过镀层于表面富集可使镀层失去作用和意义,导致元、器件失效。对银上镀金样品的SAM法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这种富集主要是基底元素通过缺陷和晶界扩散穿透镀层再行表面扩散而遍及表面的;镀件的表面吸附与表面富集的发生密切相关。文中给出了随时间的推移,银于表面富集情况的清晰的俄歇相。已发展出新的工艺,可以明显地延缓基底元素透过镀层到表面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富集 SAM 表面吸附 金镀层 表面扩散 晶界扩散 镀件 席光康 二次电子象 离子束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焊接铝车毂用合金研究
16
作者 侯立群 马欣宇 +3 位作者 李素梅 陈东高 明珠 何春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对冲压焊接铝合金车毂进行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对Al-Zn -Mg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及焊后性能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上述合金能满足冲压焊接铝合金车毂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 冲压 焊接 铝合金 车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的双层辉光表面合金化研究现状
17
作者 谭富煜 周宏伟 +3 位作者 谢瑞珍 邹娇娟 林乃明 唐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0-24,共5页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不锈钢表面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该技术在不锈钢表面改性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不锈钢 双层辉光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敏 栾承华 +5 位作者 曲俊峰 常永威 孙孟勇 张丛 杨双燕 党伟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40-345,共6页
高强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是为满足先进军工、国防、航空航天等众多工业领域发展需求而开发的,其最终目的是部分替代这些领域的钼钛合金和钢材。目前在钼基体中引入均匀弥散分布且热稳定性良好的增强体,形成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成为提升... 高强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是为满足先进军工、国防、航空航天等众多工业领域发展需求而开发的,其最终目的是部分替代这些领域的钼钛合金和钢材。目前在钼基体中引入均匀弥散分布且热稳定性良好的增强体,形成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成为提升钼性能的热点方法。本文总结了高强钼基材料的增强相选择、制备工艺,综述了高强钼基材料的性能演变规律及强化机制,并且展望了高强韧钼基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钼基材料 钼基复合材料 增强相 强化机制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B和IM法的特种陶瓷断裂韧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梁景恒 郑自芹 +4 位作者 董园园 尹飞 韩晗 张中东 张子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3,共8页
以氮化硅(Si_(3)N_(4))、碳化硅(SiC)、碳化硼(B_(4)C)为研究对象,通过单边切口梁法获得陶瓷缺口尺寸和断裂韧性关系模型,并开展基于模型结果验证压痕法适用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边切口梁法测得的断裂韧性与切口尖端曲率直径存在... 以氮化硅(Si_(3)N_(4))、碳化硅(SiC)、碳化硼(B_(4)C)为研究对象,通过单边切口梁法获得陶瓷缺口尺寸和断裂韧性关系模型,并开展基于模型结果验证压痕法适用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边切口梁法测得的断裂韧性与切口尖端曲率直径存在拟合相关性R>0.95的指数函数关系,在切口尖端直径约20μm时出现拐点,激光熔融切口获得的断裂韧性与基于指数函数计算裂纹条件下的断裂韧性相当。压痕法在满足表面压痕裂纹形貌的前提下,大载荷产生的裂纹受显微组织影响扩展进程不一致及多裂纹交汇形成台阶等,使裂纹内部呈不规则的半月型,计算结果与基准值差异较大。经基准值验证,氮化硅推荐压痕法载荷为49 N,碳化硅为29.4 N,计算公式为Evans,碳化硼推荐载荷为9.8 N,计算公式为ISO,获得的断裂韧性均在基准值±10%误差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陶瓷 断裂韧性 压痕法 单边切口梁法 半月型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自然环境下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的数值模拟
20
作者 吴昱昊 张冬梅 +3 位作者 赵河明 李一舒 孔德景 于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弹丸特征参数、沙尘和盐雾腐蚀对爆炸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球头弹与平头弹以不同撞击速度和法线角侵彻反应装甲的数值模型,同时对沙尘和盐雾腐蚀环境对反应装甲的作用进行等效... 为研究弹丸特征参数、沙尘和盐雾腐蚀对爆炸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球头弹与平头弹以不同撞击速度和法线角侵彻反应装甲的数值模型,同时对沙尘和盐雾腐蚀环境对反应装甲的作用进行等效,并设置了后效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动能弹对后效靶的剩余侵彻深度。结果表明:反应装甲使球头弹与平头弹对主装甲的剩余侵深分别平均降低了13.13%、5.29%;动能弹对主装甲的剩余侵深与弹丸撞击速度呈正相关,与法线角呈负相关;剩余侵深与夹层装药密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飞板腐蚀程度为25%时,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能力得到增强;飞板上、下部遭受50%程度的腐蚀后,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依然得到了提高;飞板腐蚀程度为75%时,反应装甲已不能正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动能弹 剩余侵彻深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