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动光幕阵列静爆试验破片速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杨久琪 董涛 +2 位作者 陈丁 倪晋平 开百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4,共7页
为了准确、可靠地测量到静爆试验中任意水平方向上的破片飞行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光幕阵列的静爆破片飞行速度测量方法。首先,以被测弹药静爆点为中心的平面上环形布放12组主动式六光幕阵列,当破片穿过其中任意一组光幕阵列的探测... 为了准确、可靠地测量到静爆试验中任意水平方向上的破片飞行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光幕阵列的静爆破片飞行速度测量方法。首先,以被测弹药静爆点为中心的平面上环形布放12组主动式六光幕阵列,当破片穿过其中任意一组光幕阵列的探测幕面时可测量到其飞行参数(如速度、入射角及立靶密集度等);其次,根据所提出的光幕阵列布局配置,建立了其破片飞行参数测量模型,分析了破片速度分量误差在一定范围随各速度分量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及实弹实验可知: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破片速度分量误差不超过2.7 m/s,可以满足任意水平方向上的破片速度测量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测试系统 毁伤评估 静爆试验 破片速度测量 主动光幕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向反射式大靶面光幕探测灵敏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高丰佳 董涛 +2 位作者 谭林秋 陈丁 王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8-243,共6页
为了解决光幕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向反射原理的大靶面光幕探测方法,根据探测系统的测量原理,建立了灵敏度分布模型,揭示了探测系统的灵敏度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与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弹丸过幕坐标与入射角... 为了解决光幕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向反射原理的大靶面光幕探测方法,根据探测系统的测量原理,建立了灵敏度分布模型,揭示了探测系统的灵敏度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与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弹丸过幕坐标与入射角逐渐增大,系统探测灵敏度逐渐下降;随着弹丸直径逐渐增大,系统探测灵敏度随之增强。在设定的参数条件下,当靶面为4 m×4 m时,系统可对直径6 mm及其以上的弹丸探测,指标要求探测捕获率不小于98%,目前实验中还未发现漏测情况,可以实现全靶面有效探测;建立的探测灵敏度分布模型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靶场测试 大靶面探测光幕 原向反射 探测灵敏度 光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阵列光电探测系统双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高丰佳 董涛 +1 位作者 谭林秋 开百胜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针对双弹丸同时着靶情况下的立靶坐标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圆形阵列光电探测系统的双目标识别方法。采用光电探测器件组成1个圆形的探测阵列,并将3个发光角度均为60°的扇形一字线激光器均匀设置于圆形探测阵列上组成探测光幕。当2发... 针对双弹丸同时着靶情况下的立靶坐标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圆形阵列光电探测系统的双目标识别方法。采用光电探测器件组成1个圆形的探测阵列,并将3个发光角度均为60°的扇形一字线激光器均匀设置于圆形探测阵列上组成探测光幕。当2发弹丸同时穿过探测光幕时,会在圆形探测阵列上产生6个弹丸投影,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识别6个弹丸投影的中心位置,最后通过系统弹丸着靶坐标测量公式计算得到2发弹丸的着靶坐标。在对系统测量原理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弹丸着靶坐标测量模型,并对坐标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在测量靶面为1 m×1 m时的X坐标测量误差标准差最大为2.7 mm,Y坐标测量误差标准差最大为0.6 mm。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测量靶面为1 m×1 m时的X坐标测量误差标准差为2.22 mm,Y坐标测量误差标准差为1.98 mm。因此,该文所提出的系统可以有效测量弹径4.5 mm及其以上的双弹丸着靶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测试 弹丸 着靶坐标 立靶 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阵列光电探测的双弹丸识别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高丰佳 董涛 +1 位作者 陈丁 郑学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192,共5页
针对工程中3发及以上弹丸同时过幕为极低概率事件,提出一种基于三角阵列探测的双弹丸识别方法。采用光电探测器件搭建三角形测量阵列,配合3个一字线激光器构成双弹丸同时着靶识别系统。建立其测量模型,分析了x、y方向上的理论误差变化... 针对工程中3发及以上弹丸同时过幕为极低概率事件,提出一种基于三角阵列探测的双弹丸识别方法。采用光电探测器件搭建三角形测量阵列,配合3个一字线激光器构成双弹丸同时着靶识别系统。建立其测量模型,分析了x、y方向上的理论误差变化规律。静态模拟试验表明:有效探测区域为1 m×1 m,弹丸口径为5.8 mm的条件下,x、y方向上的实际测量误差分别为±3.5 mm与±3.2 mm,可有效地识别间距不小于4.74 mm的同时着靶双弹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测试 射击密集度 光电探测阵列 着靶坐标测量 双弹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