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含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昕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综述了纳米含能材料组分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指出国内外研究的含能材料纳米级组分包括纳米铝粉、纳米硼粉和纳米级单质炸药。纳米复合物主要包括单质炸药(氧化剂)纳米晶分布于连续基质所形成的纳米复合物、介稳态分子间复合物和... 综述了纳米含能材料组分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指出国内外研究的含能材料纳米级组分包括纳米铝粉、纳米硼粉和纳米级单质炸药。纳米复合物主要包括单质炸药(氧化剂)纳米晶分布于连续基质所形成的纳米复合物、介稳态分子间复合物和碳纳米管与含能材料组分的纳米复合物。纳米级铝粉和硼粉的制造技术是电爆法和等离子体法;纳米级单质炸药的制备方法是各种基于超临界流体的处理技术;So l-G e l法是制备含能纳米复合物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含能材料 纳米复合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昕 彭翠枝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综述了国外合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方法及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介绍了CL-20在高性能炸药、固体推进剂和发射药配方中的应用情况,包括LX-19、PAX-12、PAX-11、PAX-29、DLE-C 038和PBXW-16等CL-20基炸药。... 综述了国外合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方法及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介绍了CL-20在高性能炸药、固体推进剂和发射药配方中的应用情况,包括LX-19、PAX-12、PAX-11、PAX-29、DLE-C 038和PBXW-16等CL-20基炸药。附参考文献2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综述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不敏感混合炸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61
3
作者 王昕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8-80,共3页
介绍了美国研究发展的几种不敏感混合炸药,包括以DNAN基PAX系列炸药、以蜡为添加剂的MNX-194等熔铸炸药、AFX-757、PBXN-109、PBXIH-135、PAX-2A、PAX-3以及TATB基等高聚物黏结炸药的性能和应用情况。指出不敏感炸药在武器中已经大量应用。
关键词 材料科学 不敏感炸药 混合炸药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火炸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昕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7-71,共5页
综述了绿色火炸药及其生产工艺、销毁以及回收利用方面具有“绿色”特征的改进和应用研究成果。绿色火炸药包括洁净固体推进剂、无铅双基推进剂、TPE发射药、无毒发射药、无铅点火药和起爆药。绿色制造技术包括N2O5作硝化剂的含能硝基... 综述了绿色火炸药及其生产工艺、销毁以及回收利用方面具有“绿色”特征的改进和应用研究成果。绿色火炸药包括洁净固体推进剂、无铅双基推进剂、TPE发射药、无毒发射药、无铅点火药和起爆药。绿色制造技术包括N2O5作硝化剂的含能硝基化合物化学合成,过硝酸盐作硝化剂、微生物作催化剂的生物合成技术,连续化柔性制造技术,基于双螺杆混合成型火炸药生产技术,火炸药生产中挥发性污染物的安全消除技术和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So l-G e l制备技术。绿色销毁和回收利用技术包括销毁产品的熔盐氧化技术、摧毁含含能化合物废水的光催化技术以及火炸药的回收再利用(R3)技术。评述了上述火炸药及相关技术的最新状况和发展方向,附参考文献2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绿色火炸药 制造工艺 销毁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其在火炮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常建龙 段心磊 +3 位作者 武瑞文 潘玉田 赵永娟 李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5,共6页
近年来各国陆军正在进行着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装备革命,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必须加紧研究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在火炮系统中的应用。根据美国对于无人车的智能等级划分简析了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的概念,相较于传统武器,无人智... 近年来各国陆军正在进行着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装备革命,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必须加紧研究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在火炮系统中的应用。根据美国对于无人车的智能等级划分简析了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的概念,相较于传统武器,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有五大优势,即士兵伤亡更少、战术机动更活、战场侦察能力更强、后勤补给线更稳和单兵装备更轻;对于无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三大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究,即自主性关键技术、网络保护技术和可互操作技术;从四个主要方面对提高火炮系统的无人智能化水平展开了研究,即发射系统模块化、火控系统智能化、行驶系统自主化和弹药补给无人化;还指出了无人智能化武器系统的最终控制权应归人所有。经过讨论认为,发展无人智能化火炮系统应该准确把握新时代国防战略思想、坚持体系化研发思路并且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武器装备:智能火炮 无人化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