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AF-LMS算法的多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抗云雾干扰方法
1
作者 查冰婷 徐光博 +1 位作者 秦建新 张合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6,共12页
叠加在目标回波上的云雾后向散射信号是影响空空导弹周视激光引信测距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抗云雾干扰方法适应性差、处理时效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暂停样条自适应滤波的最小均方(Pauseable Spline Adaptive Filter-Least Mean S... 叠加在目标回波上的云雾后向散射信号是影响空空导弹周视激光引信测距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抗云雾干扰方法适应性差、处理时效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暂停样条自适应滤波的最小均方(Pauseable Spline Adaptive Filter-Least Mean Square,PSAF-LMS)算法,并设计了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ARM的联合实现方案。PSAF-LMS算法可有效减少滤波器的稳态误差,并提高激光引信的时刻鉴别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此外,利用不同信噪比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仿真,并开展了云雾环境滤波效果模拟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34.85μs内有效滤除后向散射,并保留目标波峰原始变化趋势,滤波前后信噪比平均可提高25.15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后向散射 自适应滤波 样条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2
2
作者 包昌火 金学慧 +3 位作者 张婧 赵芳 靳晓宏 刘彦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1,41,共12页
[目的/意义]情报工作面临新需求、新任务,中国情报学亟待确立一个目标明确、贴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方法/过程]首先,对情报学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知史以明鉴,梳理自商周以来的中国情报学发展史;其后,以情报流程为基... [目的/意义]情报工作面临新需求、新任务,中国情报学亟待确立一个目标明确、贴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方法/过程]首先,对情报学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知史以明鉴,梳理自商周以来的中国情报学发展史;其后,以情报流程为基础,构建中国情报学学科内容框架;第四,分别就中国情报学五大分支学科进行论述;第五,论述中国情报学八大支撑理论,包括决策理论、竞争理论、博弈理论等;第六,从情报学方法论界定、方法论选择标准及主要方法方面论述了中国情报学方法论。[结果/结论]至此,一个完整的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及研究内容呈现无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情报学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制定国家情报发展战略、实行一体化的国家情报工作体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中国情报学 学科体系 情报理论 情报方法论 情报历史 情报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器装备管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利春 陈晓芳 赵彦东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随着全球军事格局的动态演变及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武器装备管理正经历从传统经验型向科技驱动型的深刻变革。系统梳理了装备质量管理、健康管理及其他新型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全球军事格局的动态演变及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武器装备管理正经历从传统经验型向科技驱动型的深刻变革。系统梳理了装备质量管理、健康管理及其他新型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推动作用。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新时代武器装备管理需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智能驱动的管理体系架构,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装备管理的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管理 全寿命过程 健康管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协同作战技术现状与战争应用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斯宁 肖川 +4 位作者 冯恒振 娄文忠 张正谦 苏文亭 付胜华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共16页
集群协同弹药以其分布化、智能化、高机动性、高效费比等特点与优势,逐渐成为影响现代战争走向的重要作战力量。在充分调研世界各国集群作战项目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军对于集群协同作战的技术定位和规划,列举了美军的典型集群项目,同时分... 集群协同弹药以其分布化、智能化、高机动性、高效费比等特点与优势,逐渐成为影响现代战争走向的重要作战力量。在充分调研世界各国集群作战项目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军对于集群协同作战的技术定位和规划,列举了美军的典型集群项目,同时分析了典型发达国家的集群协同项目开展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已公开的典型集群研究项目,梳理主要技术体系并分析当前发展的方向。结合近年来集群武器技术在区域局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当前集群作战的实际价值与意义,为进一步开展集群武器各项关键技术攻关和实际战争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弹药 协同作战 无人机 战争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情报学论纲 被引量:58
5
作者 包昌火 刘彦君 +3 位作者 张婧 靳晓宏 赵芳 吴晨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的颁布提出了加强情报学科建设的客观需求。从历史、学理以及实践3个方面对中国情报学发展进行纲领性论述,以期催化中国情报学学科建设、推动情报工作繁荣发展。[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中国历... [目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的颁布提出了加强情报学科建设的客观需求。从历史、学理以及实践3个方面对中国情报学发展进行纲领性论述,以期催化中国情报学学科建设、推动情报工作繁荣发展。[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情报著作、擅于运用情报的名家和情报案例;其次,阐述了情报理论,包括情报、情报工作、历史使命、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最后,评述了中国不同时代的情报工作实践,提出新一轮全球性冲突中的中国情报事业发展建议。[结果/结论]中国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承袭中国古代兵家情报思想,融合美国安全军事情报理论,不囿于"科技",以"耳目、尖兵、参谋"为己任,服务国家安全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情报从业者的一个重大创举,它包含了信息序化和信息转化的两大议题,形成了由信息转化理论、博弈理论、竞争理论、人际网络理论等构成的基础理论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情报需求社会化的发展,中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必将经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 情报学 情报理论 情报工作 中国情报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情报的崛起——为纪念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成立10周年而作 被引量:68
6
作者 包昌火 赵刚 +1 位作者 李艳 黄英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9,共17页
值此中国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I)专业组织成立10周年之际,本文从事实出发,以文献为依据,分析了CI产生的动因、CI的基本问题、国内外CI发展的重要历程和事件、CI学科的基本框架和CI崛起的重大意义,以期对国内外CI的发展... 值此中国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I)专业组织成立10周年之际,本文从事实出发,以文献为依据,分析了CI产生的动因、CI的基本问题、国内外CI发展的重要历程和事件、CI学科的基本框架和CI崛起的重大意义,以期对国内外CI的发展轨迹和重大问题作一历史的审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I 竞争情报 国内外 成立 基本框架 动因 专业组织 学科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ce视域下的中国情报学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包昌火 马德辉 李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47,共7页
系统梳理了中国的军事情报、中共情报保卫系统、科技情报、竞争情报、公安情报等领域情报活动的简要发展;分析了信息、知识、情报、情报学、中国情报学等基本概念;提出了中国情报学应树立总体国家情报观,构建国家情报学说,应对国家情报... 系统梳理了中国的军事情报、中共情报保卫系统、科技情报、竞争情报、公安情报等领域情报活动的简要发展;分析了信息、知识、情报、情报学、中国情报学等基本概念;提出了中国情报学应树立总体国家情报观,构建国家情报学说,应对国家情报体制、国家情报模式、国家情报战略、国家情报法律等国家情报工作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倡导建立国家情报委员会,设立高等情报学院,成立全国情报学术组织,筹措情报学研究基金,建立国家安全与情报智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 情报学 中国情报学 国家情报学说 国家情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缺失的中国情报学 被引量:82
8
作者 包昌火 李艳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4,共6页
用两个中文词语——情报和信息代表同一个概念;两个学科——情报学和信息科学同用一个英文词语——Information Science,是造成情报学研究困境的重要原因;研究重心的失衡和与实际工作的脱离,科学共同体没有共同的约定和语言,促成... 用两个中文词语——情报和信息代表同一个概念;两个学科——情报学和信息科学同用一个英文词语——Information Science,是造成情报学研究困境的重要原因;研究重心的失衡和与实际工作的脱离,科学共同体没有共同的约定和语言,促成了情报学研究的混乱和危机。本文在分析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困境和失衡的基础上,从9个方面提出了重构中国情报学研究体系的构想,以供业内同仁思考,意在促进中国情报学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概念 情报价值链 情报机构 情报活动流程 知识激活理论 信息转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付宝 王从科 +3 位作者 张霞 凡丽梅 李金鹿 郑素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98,共3页
通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的内部缺陷CT成像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工业CT技术能有效地检测出制品内部的夹杂、气孔、分层、裂纹、疏松等缺陷,并且能够精确地测定缺陷的几何尺寸、位置,对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改进生产工艺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工业CT 无损检测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用树脂的研制及其界面性能
10
作者 王志增 陈艳 +4 位作者 张昊 孟祥武 王明 肖亚超 郑志才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制备需求,本文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自制混合胺类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黏度低、适应期长、耐热性能好以及界面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 为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制备需求,本文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自制混合胺类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黏度低、适应期长、耐热性能好以及界面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以及界面性能测试仪对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以及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树脂体系在室温下8 h黏度为800 mPa·s左右,浇铸体力学性能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90℃。界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碳纤维的高强度特性。T700碳纤维NOL环拉伸强度为2358 MPa,满足了树脂复合材料缠绕构件在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上的工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缠绕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 碳纤维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Si基光电探测器异质集成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宛励 周鑫 +5 位作者 孔繁林 陈庆敏 梁丕刚 舒域鑫 代千 宋海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5,共9页
短波红外波段包含目标的多种光谱信息,具有良好的大气传输特性,是光电探测、激光通信等应用领域的重要波段之一。硅基光电子器件具有低功耗、高带宽等优势,但其光谱响应范围局限于可见光波段,难以直接进行短波红外波段的高响应度光电探... 短波红外波段包含目标的多种光谱信息,具有良好的大气传输特性,是光电探测、激光通信等应用领域的重要波段之一。硅基光电子器件具有低功耗、高带宽等优势,但其光谱响应范围局限于可见光波段,难以直接进行短波红外波段的高响应度光电探测,将具有较高短波红外波段吸收能力的铟镓砷(InGaAs)材料与硅(Si)材料进行光电集成、研制新型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光电集成技术作为超高速、低功耗、小型化的半导体光电器件核心技术,有力支撑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梳理光电集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聚焦于InGaAs-Si基光电探测器,分别对材料外延生长、倒装芯片集成、芯片/晶圆键合和其他新型光电集成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不同光电集成技术的特点、优势、不足及应用场景,并展望了未来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光电集成技术 异质异构集成 铟镓砷 硅基光电子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融合与应用发展
12
作者 贺军 张慧卿 +1 位作者 陈军 郭书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综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运动辅助、军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智能传感技术、生物信号处理与无线传输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架构,指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监测精度、穿戴舒适性、数据... 综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运动辅助、军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智能传感技术、生物信号处理与无线传输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架构,指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监测精度、穿戴舒适性、数据安全与隐私等方面仍存在的诸多问题。未来,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将向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与个性化、柔性化与舒适化、跨领域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有望进一步便利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设备 技术融合 创新性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减速器故障特征频率计算方法研究
13
作者 贾昀昭 徐敏强 +3 位作者 程瑶 李玉庆 王日新 秦春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91,320,共14页
谐波减速器是一种依赖柔性构件的可控变形的传动机构,其主要部件长期受持续变化的交变应力影响,故障风险显著高于常规传动机构。谐波减速器部件的故障位置、运动关系及承载区的时变特性会导致其故障特征频率呈现出区间分布及周期性变化... 谐波减速器是一种依赖柔性构件的可控变形的传动机构,其主要部件长期受持续变化的交变应力影响,故障风险显著高于常规传动机构。谐波减速器部件的故障位置、运动关系及承载区的时变特性会导致其故障特征频率呈现出区间分布及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同时谐波减速器依靠多个旋转部件在狭小空间内的紧密配合实现传动,单一故障的横向传播会导致多种故障特征同时出现,增加了故障定位难度。该研究提出一种等效方法,通过将柔性轴承在连续瞬态下的运动关系等效为常规轴承的方式明确了柔性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时变规律;给出了刚轮、柔轮、柔性轴承及交叉滚子轴承典型故障特征频率的计算方法;开展了谐波减速器故障模拟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对谐波减速器故障特征频率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给出了多种故障模式下的时、频域故障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实测值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利用给出的故障特征分析方法可以获取准确的谐波减速器故障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柔性轴承 故障诊断 故障特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量润滑的多主元高熵合金铣削加工数值模拟
14
作者 吴岩伟 刘寅 +3 位作者 孙兴伟 杨赫然 董祉序 张维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为研究微量润滑对多主元高熵合金铣削力的影响,建立高熵合金与四刃立铣刀的热力耦合单刃铣削模型,通过分析材料去除机理揭示微量润滑降低铣削力的作用机制,并开展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铣削深度为0... 为研究微量润滑对多主元高熵合金铣削力的影响,建立高熵合金与四刃立铣刀的热力耦合单刃铣削模型,通过分析材料去除机理揭示微量润滑降低铣削力的作用机制,并开展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铣削深度为0.15~0.20 mm时,微量润滑铣削相较于干式铣削几乎不降低铣削力;在铣削深度>0.20 mm时,随着铣削深度增加,微量润滑降低铣削力的效果增强;在铣削深度为0.30 mm时,可降低约30%的铣削力。同时,铣削力随着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随铣削深度逐渐增加,铣削力对每齿进给量增大的敏感程度逐渐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热力耦合 微量润滑 材料去除机理 铣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BDS-3新频点的四频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
15
作者 杨福鑫 李家祥 +3 位作者 郑传磊 孙治国 程建华 赵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播发的新频点,提出了一种兼顾组合噪声抑制的四频无电离层快速PPP模糊度固定方法,并结合自制教学仪器设计了实验流程。该方法利用搭建的基准站和试验车构建静态和动态的实验场景,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四频方法所提方法,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在静态和动态场景下分别提升了8.4%和15.8%,显著提成了PPP的收敛时间。该文对多频PPP的模糊度固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频观测量组合对加快模糊度固定的优势及误差抑制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整周模糊度固定 四频 无电离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技术检测喷管扩散段绝热层坯料的缺陷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金鹿 王从科 +3 位作者 柴娟 赵付宝 于波 张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工业CT技术对复合材料布带缠绕的喷管扩散段绝热层坯料内部缺陷进行了检测。通过工业CT密度值、密度降值结合CT图像分析对喷管扩散段绝热层坯料的内部主要缺陷特征进行了描述。将工业CT检测技术与制造工艺相结合,可及时发现缺陷并... 采用工业CT技术对复合材料布带缠绕的喷管扩散段绝热层坯料内部缺陷进行了检测。通过工业CT密度值、密度降值结合CT图像分析对喷管扩散段绝热层坯料的内部主要缺陷特征进行了描述。将工业CT检测技术与制造工艺相结合,可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制品生产工艺,对提高制品质量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技术 CT密度值 CT密度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体保护焊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汉勇 邹文凤 靖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CO_(2)气体保护焊是发展较早的一种电弧焊接技术,因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在焊接过程中也存在着缺点,如飞溅大、成形差等,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随着CO_(2)焊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针对CO_(2)焊接存在的问... CO_(2)气体保护焊是发展较早的一种电弧焊接技术,因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在焊接过程中也存在着缺点,如飞溅大、成形差等,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随着CO_(2)焊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针对CO_(2)焊接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文中从焊接电源控制技术、改变保护气配比、焊丝成分优化及磁场辅助焊接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体保护焊 焊接电源 保护气 焊丝 磁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扫描时间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方旭 王从科 +3 位作者 凡丽梅 赵付宝 张霞 郑素萍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87-190,共4页
针对当今对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检测效率的要求,提出一种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扫描时间的计算方法,研究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不同扫描模式下扫描时间与探测器工艺参数的关系,获取扫描时间与探测器工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实现扫描... 针对当今对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检测效率的要求,提出一种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扫描时间的计算方法,研究工业CT数字成像检测系统不同扫描模式下扫描时间与探测器工艺参数的关系,获取扫描时间与探测器工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实现扫描时间的定量表示,为合理安排检测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扫描时间 探测器工艺参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系统振动测点优化布局及振动监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李昊諝 曹宏瑞 +3 位作者 杨阳 杜明刚 乔百杰 史江海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5-1316,共12页
传感器测点优化布局对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齿轮传动系统,研究一种基于箱体模态及频响函数有效独立分析的振动测点优化布局方法,并采用优化测点融合的信号进行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监测。建立齿轮传... 传感器测点优化布局对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齿轮传动系统,研究一种基于箱体模态及频响函数有效独立分析的振动测点优化布局方法,并采用优化测点融合的信号进行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监测。建立齿轮传动箱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取箱体模态振型,利用模态振型进行有效独立分析得到初始测点布局;通过谐响应分析获取初始测点关于主要轴承座处的频响函数,基于主成分分析及有效独立分析进一步优化测点,并选取对齿轮故障激励更加敏感的优化测点;基于优化测点重要性权重进行频谱加权融合,利用融合频谱实现对齿轮传动的振动监测。通过对锥齿轮传动试验台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相比任意测点组的融合频谱,优化测点组的融合频谱整体响应幅值较大,对齿轮传动的运行状态监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测点优化 有效独立分析 频响函数 频谱融合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耦合动响应分析及参数设计
20
作者 范坤 董龙雷 +1 位作者 杨珍 赵项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针对超声速下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运动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难题,采用模态分析优化了非对称结构的振动频率特性,并对翼型火箭橇在非对称载荷下,400~1 200 m/s速度工况下的橇轨耦合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对翼面的不同气动下压力、不同靴轨间隙... 针对超声速下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运动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难题,采用模态分析优化了非对称结构的振动频率特性,并对翼型火箭橇在非对称载荷下,400~1 200 m/s速度工况下的橇轨耦合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对翼面的不同气动下压力、不同靴轨间隙对橇体振动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橇体关键部件材料进行分析,最终得到1 000 Hz内滑靴和翼面的动态载荷预示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不大于15%。该分析方法可为非对称翼型结构设计及橇体参数的选取提供数据支撑,保证火箭橇在轨安全运行,为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试验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翼型火箭橇 橇轨耦合 动响应分析 参数设计 运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