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隧道磁电阻的高速火箭橇速度测试技术研究
1
作者 马溯 钱礼华 +3 位作者 申晓敏 段晨 赵轶男 陈亚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2-278,共7页
目前火箭橇测速用断靶、遮光板和测速雷达存在布设量大、易受油污和发动机火焰干扰等问题,开展基于高频响、长探测距离的非接触式磁区截测速技术研究,包括永磁体空间磁场分布仿真、磁电阻传感器选型、增益放大和整形电路和信号展宽电路... 目前火箭橇测速用断靶、遮光板和测速雷达存在布设量大、易受油污和发动机火焰干扰等问题,开展基于高频响、长探测距离的非接触式磁区截测速技术研究,包括永磁体空间磁场分布仿真、磁电阻传感器选型、增益放大和整形电路和信号展宽电路设计。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电磁测速模块能够在探测距离大于20 cm,速度大于2 Ma的超高速火箭撬试验中稳定触发,突破了常规电磁探测距离短、频率响应低的技术瓶颈,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57%,满足优于1%的精度需求,验证了该电磁测速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推动火箭橇试验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探测距离 高频响 隧道磁电阻 信号调理 火箭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外刻槽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
2
作者 付良 张宁 +1 位作者 解珍珍 程明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7,226,共8页
为研究外刻槽形状对预控破片战斗部破片成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外刻槽形状为方形、菱形战斗部的预控破片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究了预控破片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与方形破片战斗部... 为研究外刻槽形状对预控破片战斗部破片成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外刻槽形状为方形、菱形战斗部的预控破片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究了预控破片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与方形破片战斗部相比,菱形破片战斗部预控效果更好,形成大量均匀大小的有效破片,且连片率低。2种外刻槽形状的预控破片战斗部均可有效穿透10 m处厚度8~12 mm装甲钢,但菱形破片战斗部比方形破片战斗部的穿透率高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刻槽 预控破片 矩形破片战斗部 静爆试验 菱形破片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场接触式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艳艳 孙浩 +2 位作者 李岩峰 郭登刚 张华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8,共6页
针对高能炸药装药战斗部试验中,爆炸火球内部温度测试及特定场所如碉堡、战壕、坑道内温度无法测试的技术难题,开展爆炸温度场接触式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通过爆炸温度场仿真分析技术研究、适用于爆炸环境热电偶传感器及存储测试系统... 针对高能炸药装药战斗部试验中,爆炸火球内部温度测试及特定场所如碉堡、战壕、坑道内温度无法测试的技术难题,开展爆炸温度场接触式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通过爆炸温度场仿真分析技术研究、适用于爆炸环境热电偶传感器及存储测试系统研制、热电偶传感器动态校准系统改进及动态校准、爆炸温度场测试试验验证技术等研究,最终实现爆炸温度场重构,形成爆炸场内关键点瞬态温度测量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为战斗部的研制改进及热毁伤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炸药 接触式瞬态温度 动态校准 爆炸温度场重构 热毁伤效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地面试验系统头部气动滚转增稳构型研究
4
作者 景建斌 吕水燕 +1 位作者 庞超 郝芬芬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火箭橇试验是一种可模拟实际工况地面高速、高动态、高可信度的试验技术,单轨火箭橇系统具有质量轻、阻力小的特点,是发展高超声速地面试验系统的优选橇型。但其沿单根滑轨高速滑行时受到冲击而产生滚转的现象不可避免,若发生滚转失稳... 火箭橇试验是一种可模拟实际工况地面高速、高动态、高可信度的试验技术,单轨火箭橇系统具有质量轻、阻力小的特点,是发展高超声速地面试验系统的优选橇型。但其沿单根滑轨高速滑行时受到冲击而产生滚转的现象不可避免,若发生滚转失稳将导致火箭橇系统出现严重失效。为防止单轨火箭橇系统发生滚转失稳,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以类高超声速单轨火箭橇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两侧空间流场进行研究,探究影响单轨火箭橇系统滚转静稳定性的流动机理,发现火箭橇系统发生滚转时,其头部锥形结构会在两侧形成非对称类收缩流道,直接影响火箭橇头部两侧流速及静压分布,产生滚转恢复气动力矩,且随着滚转角增大,滚转恢复力矩呈增大趋势,最终形成单轨火箭橇滚转静稳定性。从滚转增稳流动机理出发,提出2种局部气动增稳外形设计思想,包括:①扩大非对称类收缩流道作用面积实现气动增稳;②设计二次类收缩流道实现气动增稳。对应这2种外形设计思想分别设计出增稳舵构型和头部类翼构型,两构型均实现了滚转增稳效果,其中前者增稳40%,而后者增稳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火箭橇 滚转静稳定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标准破片速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5
作者 胡杰 陈桦 +2 位作者 冯志威 马营 贾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研究符合北约STANAG 4496标准的高速破片在空气中运动的规律,设计了一种使用30 mm弹道炮发射的破片弹,并用多组区截测速装置获得标准破片在1400~2200 m/s速度范围内的运动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2种方式对破片在空... 为研究符合北约STANAG 4496标准的高速破片在空气中运动的规律,设计了一种使用30 mm弹道炮发射的破片弹,并用多组区截测速装置获得标准破片在1400~2200 m/s速度范围内的运动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2种方式对破片在空气中运动的速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CFX软件模拟破片在空气中运动的受力情况来推导破片运动速度,仿真与实测速度的最大误差为2.71%;结合破片运动方程建立了速度衰减模型,推导出破片运动过程中迎风面积的极值,结果表明:破片衰减系数k为0.008899;破片空气阻力系数cx取值范围为[0.99304,1.61721],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速度衰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破片 衰减规律 试验 STANAG 4496 空气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模拟弹速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营 胡杰 +3 位作者 冯志威 杨江 支凯艳 王昊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针对材料防护性能评估试验中所用的FSP破片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问题,设计了一种符合北约STANAG 2920《装甲材料和防护服弹道试验方法》标准的破片模拟弹。采用试验研究、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破片在距离炮口9~27 m内空气中... 针对材料防护性能评估试验中所用的FSP破片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问题,设计了一种符合北约STANAG 2920《装甲材料和防护服弹道试验方法》标准的破片模拟弹。采用试验研究、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破片在距离炮口9~27 m内空气中运动的速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30 mm弹道炮发射破片模拟弹,通过多组区截装置获得了破片在900~1 100 m/s范围内的速度数据,结合破片运动方程建立了速度衰减模型,推导了破片运动过程中迎风面积极值。结果表明:仿真与实测速度的最大误差为1.69%;破片速度衰减系数k为0.005 36,建立的破片速度衰减模型为v=v0×e-0.005 36x;破片的空气阻力系数cx仅与其轴线和水平平面的夹角有关,取值范围为[0.867 8,1.404 5]。通过试验验证,研究建立的破片速度衰减模型计算的破片速度与实测数据相吻合,可准确预判FSP破片在距离炮口27 m内给定位置点的速度,在进行防护等级为5级的材料防护性能评估试验时,炮目距可取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P破片 速度衰减 衰减系数 空气阻力系数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抗爆性能试验技术研究
7
作者 杨江 郭浩 +3 位作者 支凯艳 贾琪 孙朋 雷变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171,共5页
为考核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提出了基于底甲板损伤等级和(AIS)人体伤害/防护等级为防爆判据的台架试验方法和模拟舱体试验方法。建立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的试验平台,并进行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爆炸性能... 为考核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提出了基于底甲板损伤等级和(AIS)人体伤害/防护等级为防爆判据的台架试验方法和模拟舱体试验方法。建立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的试验平台,并进行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爆炸性能验证试验。台架试验后基板的稳态变形量为47.451 mm,模拟舱体试验后舱内模拟假人各项关键部位测试结果均在指标范围内,这表明该防爆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对装甲车辆底甲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有效保护模拟舱体内部人员。此外,上述试验结果还表明,提出的台架试验方法和模拟舱体试验方法能够较好地考核和评价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复合结构 抗爆性能 试验技术 台架试验 模拟舱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座力炮动不平衡冲量测试方法研究
8
作者 贾琪 邱奖利 +3 位作者 支凯艳 杨江 郭浩 董长宏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针对无座力炮动不平衡冲量的测试存在操作过程繁琐且不易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测试装置。通过低阻尼滑轨和高精度传感器测试出无座力炮发射时的速度、位移,根据动量原理算出无座力炮的动不平衡冲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针对无座力炮动不平衡冲量的测试存在操作过程繁琐且不易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测试装置。通过低阻尼滑轨和高精度传感器测试出无座力炮发射时的速度、位移,根据动量原理算出无座力炮的动不平衡冲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平均测试误差为0.48%,可成功应用于无座力炮动不平衡冲量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座力炮 动不平衡冲量 低阻尼滑轨 高精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伺服倾角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9
作者 户福标 付宇 +2 位作者 赵艺凡 罗建龙 赵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1,45,共6页
高精度伺服倾角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存在波动幅度大且易受自身噪声及环境噪声干扰的问题。为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依据算法原理和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在滤波器设计中,对关键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合理... 高精度伺服倾角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存在波动幅度大且易受自身噪声及环境噪声干扰的问题。为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依据算法原理和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在滤波器设计中,对关键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合理设置,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取值下的滤波效果。滤波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滤波效果,较好地保持滤波后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同步性,从而有效降低滤波延迟,能够满足对高精度伺服倾角传感器信号处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倾角传感器 卡尔曼滤波 融合算法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介质入水运动研究展望
10
作者 韩向东 陈俊彪 +3 位作者 李军智 胡杰 赵伟国 汪祖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3-1352,共10页
跨介质入水运动涉及复杂的气液固多相耦合行为,具有非定常、非线性与多尺度典型特征,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跨介质入水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凝练介质穿越所涉及的共性关键技术,总结针对多相动力学耦合研究的等效试验方法。本文综述了物体... 跨介质入水运动涉及复杂的气液固多相耦合行为,具有非定常、非线性与多尺度典型特征,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跨介质入水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凝练介质穿越所涉及的共性关键技术,总结针对多相动力学耦合研究的等效试验方法。本文综述了物体特性、运动属性及环境特征对跨介质入水运动的影响规律,围绕介质穿越过程中的界面耦合、动力学演化、多尺度力学行为及结构体服役特性等方面,厘清了跨介质入水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从布局设计、动力推进、载荷预测、结构与材料等方面总结了跨介质入水研究的关键共性技术,针对穿越入水过程的工程应用场景归纳了等效试验中的主流装置、测试手段、实验模型与误差修正方法,最后展望了跨介质入水运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为其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运动 基础科学问题 关键共性技术 等效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场的坦克装甲对抗脱靶量分析与校射研究
11
作者 王晋琦 赵永娟 +2 位作者 李鹏飞 郭伟峰 王力金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从坦克装甲机动性增强现状出发,基于风场统计特性和外弹道理论,建立了部分近地风风场模型和考虑载体运动对炮口初速影响的非标准情况弹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载体速度在1~10 m/s、风速在1~10 m/s的情况下风向与... 从坦克装甲机动性增强现状出发,基于风场统计特性和外弹道理论,建立了部分近地风风场模型和考虑载体运动对炮口初速影响的非标准情况弹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载体速度在1~10 m/s、风速在1~10 m/s的情况下风向与脱靶量的函数关系,由强相关误差统计特性提出通过函数拟合对射击诸元进行直接射击校正的方法。以某坦克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不同的载体速度和不同的风力等级下,坦克的射击精度均有显著提高,验证了对动目标的行进间对抗的校射效果,为强相关误差的修正提供了一种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进间射击 风场建模 弹道仿真 脱靶量 校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火箭橇振动特性分析与试验验证
12
作者 杨珍 王磊 +1 位作者 周学文 郑珂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解决非对称带翼火箭橇在轨稳定运行和动态载荷准确预示难题,采用工程算法快速估算靴轨间磨损量得到最大速度工况下的靴轨间隙,建立翼型橇与轨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侧翼气动力进行寻优设计,详细分析翼型火箭橇系统的振动特性,并进行... 为解决非对称带翼火箭橇在轨稳定运行和动态载荷准确预示难题,采用工程算法快速估算靴轨间磨损量得到最大速度工况下的靴轨间隙,建立翼型橇与轨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侧翼气动力进行寻优设计,详细分析翼型火箭橇系统的振动特性,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侧翼最优气动下压力为20 kN,能有效抑制侧滑靴振动,防止系统发生滚转;翼型火箭橇系统的前三阶弯曲模态频率在90 Hz内,与轨道不会发生橇轨耦合共振,侧翼出现上下摆动、上拱等振动特点;滑靴表现出明显的随机持续性冲击响应特性,动应力峰值达到1500 MPa,而橇体的动应力在400 MPa以内;翼型橇侧滑靴振动量最大峰值是对称结构火箭橇滑靴的5倍;侧滑靴随系统低频运行过程中产生高频谐振;实测振动均方根与仿真值量级相同,趋势相同。翼型火箭橇试验的顺利实施,为武器装备地面动态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低成本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火箭橇 运动稳定性 橇轨耦合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化水射流倒空弹药装药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幺玄 陈松 +4 位作者 廉鹏 康超 雷靖华 范鑫辰 罗志龙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为解决报废弹药倒空问题,开展了空化水射流倒空弹药装药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空化水射流对装药的作用机理和倒药主装置关键技术,在空化水射流倒药装置上对钝黑铝装药(A-IX-II)进行倒空试验,建立了单喷嘴空化水射流倒药简化物理模... 为解决报废弹药倒空问题,开展了空化水射流倒空弹药装药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空化水射流对装药的作用机理和倒药主装置关键技术,在空化水射流倒药装置上对钝黑铝装药(A-IX-II)进行倒空试验,建立了单喷嘴空化水射流倒药简化物理模型,模拟得到空化水射流流场分布和装药力学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宏观水射流和空化泡微观水射流共同促进弹药倒空过程;空化水射流技术能够在15~30min内干净倒空76~155mm口径的钝黑铝装药,倒出装药粒径平均大小为1~2cm,最大粒径不超过4cm,试验稳定性好;空化水射流速度和压力分布遵循伯努利定律,最大速度可达数百米每秒,发生在空化喷嘴收缩段;空化泡在装药表面受力失衡发生空化作用可有效侵蚀破碎装药;装药侵蚀破碎主要发生在射流与装药接触区域,多喷嘴喷头倒药会在装药表面形成多个同心环形蚀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空化水射流 报废弹药 倒空装药 数值模拟 钝黑铝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破片破坏混凝土靶毁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见升 孙浩 +1 位作者 李超 李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9-314,共6页
针对典型破片侵彻混凝土毁伤情况分析的问题,根据侵彻深度和影响因素的无量纲关系,开展混凝土靶缩比模型等效设计,利用排沙法准确获取毁伤参数;通过试验设计,构建毁伤测试系统,开展5 g、10 g和15 g,速度在800~1500 m/s范围内多种工况侵... 针对典型破片侵彻混凝土毁伤情况分析的问题,根据侵彻深度和影响因素的无量纲关系,开展混凝土靶缩比模型等效设计,利用排沙法准确获取毁伤参数;通过试验设计,构建毁伤测试系统,开展5 g、10 g和15 g,速度在800~1500 m/s范围内多种工况侵彻混凝土试验,分析试验现象,定义毁伤孔型类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表明:中、低质量条件下的圆柱破片对混凝土靶形成破碎区的比例最大,能够对靶板同时形成轴向和径向毁伤,毁伤效应最强,而当圆柱破片质量提升至15 g时,几乎无法对混凝土靶产生破碎效应;长方体和球形破片也存在类似情况,低质量破片更利于对靶板形成破碎效应,而中、高质量长方体破片毁伤主要模式为崩落破坏,随着破片质量提高,崩落破坏和无崩落破坏的比例提高;此结论可供靶场试验终点建筑物、混凝土掩体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混凝土 毁伤 破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质量高动态侵彻战斗部爆炸破片分布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浩 张见升 +1 位作者 李超 何降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6-221,共6页
针对大质量高动态侵彻战斗部动态爆炸自然破片飞散特性分布规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火箭橇发射平台的速度和炸点可控的动态模拟试验,获取了牵连速度800 m/s的大质量侵彻战斗部爆炸破片飞散特性;提出对战斗部几何形态分段处理的方法,通过M... 针对大质量高动态侵彻战斗部动态爆炸自然破片飞散特性分布规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火箭橇发射平台的速度和炸点可控的动态模拟试验,获取了牵连速度800 m/s的大质量侵彻战斗部爆炸破片飞散特性;提出对战斗部几何形态分段处理的方法,通过Mott模型生成合理的随机自然破片群,并运用FEM与DEM耦合法,构建拉格朗日能量系统控制方程,利用动态松弛法显式迭代求解,对破片场全时空域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自然破片着靶数量相对误差为3.3%,飞散角计算相对误差为1.22%,验证了数值仿真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为大质量高动态条件下侵彻战斗部破片分布提供准确预测方法,同时为大质量高动态侵彻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战斗部 大质量 高动态 自然破片 Mot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滑靴减振效能评估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良 董龙雷 +2 位作者 赵项伟 杨阳 吴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120,共5页
针对包含减振滑靴的低过载火箭橇系统,分析了其在轨动态特性。通过平面压缩试验及振动台试验建立减振滑靴非线性数值模型,据此模型代入简化后火箭橇动力学方程中分析了包含减振滑靴火箭橇系统的在轨力学特性,并通过火箭橇试验对数值结... 针对包含减振滑靴的低过载火箭橇系统,分析了其在轨动态特性。通过平面压缩试验及振动台试验建立减振滑靴非线性数值模型,据此模型代入简化后火箭橇动力学方程中分析了包含减振滑靴火箭橇系统的在轨力学特性,并通过火箭橇试验对数值结果加以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减振滑靴可将冲击峰值衰减30%;结合柔性立柱组成的火箭橇多级减振系统,被试品处400 Hz低通滤波后过载均方根降低为15g,满足了导引头类等被试品对火箭橇试验在轨力学环境的低过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滑靴 火箭橇 轨道不平顺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作用下模拟装甲舱室内冲击波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柯文 陈化良 +3 位作者 张之暐 马林 门丽娟 王凤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7-411,共5页
为研究先进装甲目标内乘员部位冲击波毁伤效应,建立了典型装甲车辆乘员舱室模拟等效目标靶,开展了破甲弹静爆射流穿透装甲钢舱壁及炸药在舱内静爆条件下舱内冲击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能射流穿透装甲舱室后,在舱室内具有一定的冲击波... 为研究先进装甲目标内乘员部位冲击波毁伤效应,建立了典型装甲车辆乘员舱室模拟等效目标靶,开展了破甲弹静爆射流穿透装甲钢舱壁及炸药在舱内静爆条件下舱内冲击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能射流穿透装甲舱室后,在舱室内具有一定的冲击波毁伤效应;受射流穿透舱壁时舱体振动、测试位置、壁面反射、传感器安装方式等因素影响,测试波形差异较大;与裸装药在模拟装甲舱内爆炸的试验结果相比,聚能装药爆炸射流穿透舱壁作用下产生的冲击波波形更复杂;若采取无模拟舱底钢板的等效舱试验方法,更加有利于获取有效的超压测试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聚能射流 模拟装甲舱室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箭橇试验的战斗部飞行姿态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解珍珍 田建明 +1 位作者 付良 张晨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122,共5页
为解决火箭橇试验弹橇分离过程中战斗部飞行姿态及变化范围难以精确评估的问题,在经典质心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火箭橇弹橇分离过程中战斗部姿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开展飞行速度、火箭橇橇与战斗部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变化、火箭橇角度等影... 为解决火箭橇试验弹橇分离过程中战斗部飞行姿态及变化范围难以精确评估的问题,在经典质心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火箭橇弹橇分离过程中战斗部姿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开展飞行速度、火箭橇橇与战斗部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变化、火箭橇角度等影响因子与战斗部飞行姿态间的映射关系研究,形成火箭橇试验战斗部高精度姿态角计算与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橇 飞行姿态 空气动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弹药靶场试验测试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晁芳群 杜剑英 +2 位作者 穆高超 齐永涛 赵国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184,共4页
通过分析智能化弹药智能化武器的发展特点及对靶场试验测试的需求,提出了智能化弹药靶场试验测试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智能化弹药 试验测试 外场半实物仿真 综合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箭橇的激光导引头抗干扰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卓 杨卫华 +1 位作者 姚德龙 孙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为了验证激光末制导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文中分析了激光导引头的抗干扰和干扰技术,提出了将导引头搭载在火箭橇上模拟导弹高速接近目标的运动,构建了激光干扰靶场试验系统,各参试设备均取得了测试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 为了验证激光末制导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文中分析了激光导引头的抗干扰和干扰技术,提出了将导引头搭载在火箭橇上模拟导弹高速接近目标的运动,构建了激光干扰靶场试验系统,各参试设备均取得了测试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有效分析。实践证明该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能够考核导引头在高速接近目标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 火箭橇 激光干扰 激光末制导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