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英雄精神动能研究: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祝新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3,309,共14页
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考察中心,运用定量分析法挖掘英雄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迁衍样态。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英雄精神动能表现为英勇斗争、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雄精神动能表现为艰... 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考察中心,运用定量分析法挖掘英雄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迁衍样态。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英雄精神动能表现为英勇斗争、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雄精神动能表现为艰苦奋斗、苦中作乐、无私奉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英雄精神动能表现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英雄精神动能表现为团结奋进、自强不息、自信包容。人民英雄观、理想英雄观、民族英雄观、平凡英雄观作为英雄精神内蕴的能量源,诠释英雄精神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变内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严峻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要求基于筑牢英雄精神主流宣传阵地、构建英雄精神智能化记忆场域、创新英雄精神叙事、推进英雄精神对外传播四个方面的发展动态,守正创新打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英雄精神新动能,为共同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磅礴精神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英雄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精神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与推进路径--中国特色的政党引领与三次分配协同治理视角
2
作者 任博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共8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根本目标,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与实践议题。共同富裕具有高度发达的特质和公平正义的属性,与社会财富生产、收入分配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治理场域中,市场、政府、社会分配是...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根本目标,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与实践议题。共同富裕具有高度发达的特质和公平正义的属性,与社会财富生产、收入分配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治理场域中,市场、政府、社会分配是收入分配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作用机制和效能限度。要实现三次收入分配方式的协同,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及社会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党引领与市场、政府、社会三次分配协同治理的有机统一,可以作为探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逻辑 政党引领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的制度化实践及特征
3
作者 王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4,共10页
党内法规是伟大建党精神制度化的主要载体。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为蓝本,运用量化统计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析伟大建党精神的制度结构、制度传承和制度运行模式。结果发现,在静态上,“坚持真理”贯穿于党的领导工作中,而“... 党内法规是伟大建党精神制度化的主要载体。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为蓝本,运用量化统计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析伟大建党精神的制度结构、制度传承和制度运行模式。结果发现,在静态上,“坚持真理”贯穿于党的领导工作中,而“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更多地呈现于党的自身建设工作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全面体现在党的组织工作和监督保障工作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高度统一并作为主线贯通于党的全部工作;在动态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内化为党领导一切的自信和坦然,“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熔铸于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引领大无畏的刀刃向内式的工作作风改革,“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则浸透于党内法规覆盖的全部工作中。文章据此归纳出伟大建党精神制度化实践的三大特征: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结构化地嵌入党内法规各板块;伟大建党精神的制度化实践形式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经由两个“一体化”实现制度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党内法规 制度化 实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十五字诀”的思想逻辑及新时代启示
4
作者 江烜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1,共8页
陈云是“十五字诀”的发明者,其一生都在践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人生信条。“十五字诀”发轫于陈云学习革命理论时的方法自觉,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完善于改革开放道路的哲学思考。从内容体系... 陈云是“十五字诀”的发明者,其一生都在践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人生信条。“十五字诀”发轫于陈云学习革命理论时的方法自觉,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完善于改革开放道路的哲学思考。从内容体系上看,“十五字诀”的核心在于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前九个字是唯物论”,重在形塑党员干部的正确观念,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蚀;“后六个字是辩证法”,重在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群策群力解决难题。通过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以遏制党内的歪风邪气,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而干出符合群众期待的实绩,是“十五字诀”给予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智慧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十五字诀” 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 求真务实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勇 刘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话语,旨在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天下情怀和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双重历史经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话语,旨在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天下情怀和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双重历史经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美好未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但依然面临着西方霸权霸道霸凌的话语困境。从构建成熟的学术话语支撑和塑造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入手,不断增进国际社会的接受认同,是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 胸怀天下 大国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执行力建设:逻辑起点、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江烜 李少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完善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关键举措,党内法规是这一体系内容的具象化载体。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执行情况受到党内法规的制定水平、普及程度、执规主体素质与监督约束... 完善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关键举措,党内法规是这一体系内容的具象化载体。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执行情况受到党内法规的制定水平、普及程度、执规主体素质与监督约束力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党在推动自我革命制度化与发挥制度基础功能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执行力,从而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该体系的内在潜能和关键效能。总体上看,可以通过四重路径实现以上目标:第一,强化立规质量以提升党内法规制定的科学程度;第二,拓展公开渠道以提升党内法规普及的宣传广度;第三,依托权威资源以提升党内法规教育的内容深度;第四,严肃执纪问责以提升党内法规监督的威慑力度。制定立体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有助于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执行力建设提供稳定基础,保障党的自我革命事业方向正确、有理可依、支撑稳固、动能强劲、实践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制度建设 执行力 党内法规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背景下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博士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逆转的进程,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也给劳动价值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带来了冲击与挑战。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因其具备极快的处理速度、全自动化、高度的人工智能性... 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逆转的进程,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也给劳动价值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带来了冲击与挑战。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因其具备极快的处理速度、全自动化、高度的人工智能性等优势特性,以及对人类劳动和工作岗位带来了潜在的替代可能性,引发了人们关于科技创新是否挑战了劳动价值论的思考。然而,ChatGPT归根结底是技术的产物,它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生产过程必然凝结着研发者、维护工程师、用户、数据库建设者等几方面劳动者高价值的劳动,人类劳动依然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在科技创新背景下依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现实意义,且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科技创新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为劳动者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13
8
作者 吕健 陆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共8页
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性产物,其广泛应用将会对劳动者产生诸多影响。一方面,ChatGPT为劳动者带来了诸多机遇,例如:化身劳动者个人助理,成为提升劳动者工作效率的加速器;衍生新的工作岗位与产业,成为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催化... 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性产物,其广泛应用将会对劳动者产生诸多影响。一方面,ChatGPT为劳动者带来了诸多机遇,例如:化身劳动者个人助理,成为提升劳动者工作效率的加速器;衍生新的工作岗位与产业,成为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催化剂;促进劳动者与机器的双向交互,成为改善人机关系的润滑剂。另一方面,ChatGPT也使劳动者面临一定的挑战:过分依赖ChatGPT,导致劳动者逐渐丧失自主性;进一步蚕食劳动者工作领域;劳动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信息危害等。因此,需要强化劳动者教育;鼓励劳动者挖掘自身优势,从而与ChatGPT错位竞争;完善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于ChatGPT的伦理规范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PC框架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者行为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任博 张雅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46,共13页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关乎资源治理及其再利用,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文章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者行为归因的ISPC分析框架,即“制度设计—社会环境—个体认知—集体行动”四维分析框架,选取上海...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关乎资源治理及其再利用,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文章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者行为归因的ISPC分析框架,即“制度设计—社会环境—个体认知—集体行动”四维分析框架,选取上海市12个市辖区24个社区进行居民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ISPC四维分析。研究发现:制度设计是行动者行为产生的引擎;有效动员所形成的社会环境是行动者行为成功的关键;行动者的个体认知是其行为长期维续的稳定器;集体行动则是保障行动者个体行为大众化、常态化的调节杠杆。为此,应从完善制度设计、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居民个体认知和动员集体行动四个方面入手,改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完善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行为归因 制度设计 社会环境 个体认知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之战:当代美国政治极化的社会文化根源 被引量:7
10
作者 牛霞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共33页
社会文化的分裂与冲突是导致美国政治极化的重要原因。民权运动前,教派、种族族裔以及自由与平等之争是导致美国社会文化分裂的主要因素。在以“共识政治”为特征的二战与民权运动之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政治第四次趋于极化,且政党... 社会文化的分裂与冲突是导致美国政治极化的重要原因。民权运动前,教派、种族族裔以及自由与平等之争是导致美国社会文化分裂的主要因素。在以“共识政治”为特征的二战与民权运动之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政治第四次趋于极化,且政党斗争、社会撕裂愈演愈烈,其文化根源在于,民权运动后,多元文化主义与保守主义、“政治正确”与“反政治正确”、世俗理性与传统宗教这三对延续并发展了美国历史上的教派、种族及理念之争的新的文化冲突,在当代尖锐复杂的新型阶级冲突的作用下,突破了美国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再一次分裂了美国社会并使其呈现出左右两派激战的局面。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两党日益极端化,民主党奉行左翼自由主义及左翼民粹主义,坚持进一步推动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正确”及世俗理性的发展,而共和党则奉行右翼自由主义及右翼民粹主义,极力掀起保守主义、“反政治正确”的狂潮,誓死捍卫基督新教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文化战争的驱动下,近十年来,美国频繁爆发左右两翼的社会文化运动,它们分别通过与民主党及共和党的结盟,持续将两党向左右两个方向拉扯,进一步加剧着美国政治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左右撕裂 两党斗争 美国政治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实践·方法:“历史主动”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静伟 刘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39,共7页
“历史主动”是党和国家事业永葆生机的关键。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主动”的认识论语境是明确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理论前提,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实践论逻辑是把握历史思维的逻辑原点,应抓住历史机遇的实践起点,... “历史主动”是党和国家事业永葆生机的关键。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主动”的认识论语境是明确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理论前提,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实践论逻辑是把握历史思维的逻辑原点,应抓住历史机遇的实践起点,坚持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点以及人民至上的价值支点;方法论向度是坚持基本原理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协同,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的互融互通。系统阐释“历史主动”的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辩证关系,对于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