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及对综合金融控股集团的启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秀伦
姜建刚
李黎
-
机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7期36-38,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央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动态跟踪、效果评估研究”(项目号:17CJL030)
-
文摘
资产证券化是对传统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自2012年重启以来,已在转移和分散信用风险、拓宽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和资本管理方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也将在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金融风险防控和金融深化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型综合金控集团来说,通过加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进,将对资产结构调整与资本节约、分散经营发展风险、内部业务联动等方面都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应将资产证券化作为战略性的考量进行多方面的推进。
-
关键词
现金流
信贷资产证券化
企业资产证券化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2
-
-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
机构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8期15-17,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ZDA0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创新规律与业绩表现研究”(项目号:71790591)
-
文摘
阿拉伯国家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国之一。根据中国的估计,从短期看,阿拉伯国家所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将增加到10万亿美元。很明显,由于这些国家有能力提供原材料、能源和其他商品,中国公司在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关系方面投入更多。反过来,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水平相对较低。这种情况的出现部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封闭性,在做出改善的2015年前,中国前并没有明确的对阿战略。随着阿拉伯政策白皮书文件这一战略政策的出台,中国宣布将与阿拉伯国家在战略层面进行合作,以确保与某些阿拉伯国家关系的灵活性。除此之外,在政治维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维度上的初步协调一致,也增加了中阿之前的相似性。
-
关键词
中国
阿拉伯
贸易
挑战
机遇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 3
-
-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
机构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9期9-11,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ZDA0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创新规律与业绩表现研究"(项目号:71790591)
-
文摘
文章认为通过自贸区建设,可以完善中海双方的制度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可以降低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稳定社会各界的预期,营造更好的经济环境,促进资本流动的有序顺畅;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投入条件下,不管是技术还是劳动力、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或提高投资收益,实现更大的产出。对中国来说,经济改革己经深入到制度建设层面,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不仅要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FTZ)的制度安排,总结改革经验推广到全国范围;另一方面,就很需要通过类似中海自贸区(FTA)这样的实践,按照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要求设计自由贸易区规则,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倒逼国内制度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对海合会来说,天然的资源优势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是制度建设一直稍显滞后,整个经济管理体系都较为落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沿标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未来值得改善的空间很大。从中海双方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通过中海自贸区完善贸易相关制度建设,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产业在区内集聚,激发成员国经济活力。
-
关键词
海湾
中国
区域
经济
合作
-
分类号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一带一路”与海湾国家的经济发展
- 4
-
-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
机构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7期12-14,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ZDA0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创新规律与业绩表现研究”(项目号:71790591)
-
文摘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湾国家
阿拉伯
金融
经济
发展
-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