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亮 余少华 何炜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4期1-6,11,共7页
文章对数字中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概念基础上,从宏观目标、策略量化和度量测度3个层面,梳理了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提出了数字中国的五大核心指标、九大主要指标和五个分项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多种类... 文章对数字中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概念基础上,从宏观目标、策略量化和度量测度3个层面,梳理了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提出了数字中国的五大核心指标、九大主要指标和五个分项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多种类型功效函数、加权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的基础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加权计算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未来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指标体系 五位一体 功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多波段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旭 罗鸣 +1 位作者 杨超 贺志学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基于多波段的光传输系统被认为是有效提升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之一,在C和L波段的基础上,利用其他波段进行传输可以充分挖掘现有光纤网络的传输潜力,解决大容量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实现有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 基于多波段的光传输系统被认为是有效提升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之一,在C和L波段的基础上,利用其他波段进行传输可以充分挖掘现有光纤网络的传输潜力,解决大容量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实现有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文章对当前全波段光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对S、C和L波段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采用C和L波段常规器件,使用偏振复用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PDM-16QAM)格式完成了波长范围覆盖S、C和L,容量可达到122.4 Tbit/s的40 km光传输系统实验。验证了G.652.D光纤的多波段传输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多波段光传输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段 单模光纤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3D打印超表面光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冕 武霖 陶金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6期11-31,共21页
超表面是一种周期性亚波长人工结构薄层,其与入射电磁波共振耦合所引入的相位突变打破了传统光学对空间光程累计的依赖,表现出独特的电磁学特性。过去10年来,超表面以其优于传统光学元件的超薄厚度、超短调制距离和超高分辨率光波操纵... 超表面是一种周期性亚波长人工结构薄层,其与入射电磁波共振耦合所引入的相位突变打破了传统光学对空间光程累计的依赖,表现出独特的电磁学特性。过去10年来,超表面以其优于传统光学元件的超薄厚度、超短调制距离和超高分辨率光波操纵能力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且作为超材料的二维对应物,超表面更易于被制造和集成到器件中,可以工作在微波到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常用于超表面的制造工艺包括紫外光刻、电子束光刻、聚焦离子束光刻和纳米压印等,但超表面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加工精度与大面积、大规模制造和加工成本之间的矛盾。基于飞秒脉冲激光和双光子聚合反应的双光子三维(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复杂3D模型和无掩膜的一步制造,具有加工便捷和灵活的优点,以及大面积制造的潜力,被广泛应用于超表面结构研究与制备。文章对基于双光子3D打印技术制备的超表面光器件的近期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概述了超表面的概念、优势及加工方法,然后介绍了双光子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和工艺优势,随后分类综述和讨论了表面等离激元超表面、超透镜、超表面纳米显示与图像处理和与光纤端面集成超表面的近期研究工作,最后对基于双光子3D打印技术的超表面光器件进行了评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双光子聚合 三维打印 光器件 表面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