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凯峰 周梓钦 +2 位作者 王志勤 贡毅 李晓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支持雷达感知和数据通信的复用信号。为了提高数据传输与计算效率,空中计算旨在利用信号在无线多址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波形叠加性质,在数据传输的同时直接进行计算。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可以利用通信感知融合技术中的复用信号和空中计算技术中的波形叠加属性,实现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并通过对波束赋形器等信号处理环节进行设计,以降低信道噪声和信号干扰,从而提升数据在通信感知计算过程中的准确度。该技术可应用在目标探测、车联网、边缘智能等多个领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案,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通信感知融合 无线空中计算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对角化的通信雷达频谱共存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凯峰 黄立涛 +1 位作者 陈力 王志勤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6-235,共10页
针对通信与雷达同频共存问题,提出了基于块对角化的波束设计方案。首先,在保证不对雷达设备造成干扰和满足功率限制的前提下,构建最大化通信系统和速率的优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引入了通信用户间干扰为0的约束,使非凸的原问题具备解析... 针对通信与雷达同频共存问题,提出了基于块对角化的波束设计方案。首先,在保证不对雷达设备造成干扰和满足功率限制的前提下,构建最大化通信系统和速率的优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引入了通信用户间干扰为0的约束,使非凸的原问题具备解析解。根据引入约束带来的关于通信基站发射天线数的限制,提出了另外2种算法进一步考虑当不满足限制条件时的块对角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各种场景下引入约束使原问题有解,计算复杂度较低,具备较高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共享 通信雷达频谱共存 块对角化 用户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联邦边缘学习新范式:基于任务导向的资源管理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勤 江甲沫 +5 位作者 刘沛西 曹晓雯 李阳 韩凯峰 杜滢 朱光旭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7,共12页
综述了面向6G的联邦边缘学习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在网络边缘的丰富数据使之服务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以联邦边缘学习为代表的边缘智能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将以最优化任务学习性能为导向,例如优化模型训练时间、学习收敛... 综述了面向6G的联邦边缘学习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在网络边缘的丰富数据使之服务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以联邦边缘学习为代表的边缘智能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将以最优化任务学习性能为导向,例如优化模型训练时间、学习收敛性等,从而实现从通信导向到任务导向的设计范式变革。首先,概述了联邦边缘学习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及其在无线资源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然后,以联邦边缘学习中带宽资源分配和用户调度策略为典型的资源管理案例,深入阐述了基于任务导向的设计范式思想。最后,对联邦边缘学习的未来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与无线空中计算、通信感知一体化等全新技术的融合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智能网络 任务导向的联邦边缘学习 资源管理策略 用户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信道建模与性能测试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魏贵明 张翔 +1 位作者 郭宇航 乔尚兵 《电信科学》 2021年第2期13-21,共9页
随着5G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5G基站和终端在实际外场环境下的吞吐量性能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如何在室内精确建模和复现外场信道环境,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介绍了4G和5G的信道建模方法,并针对5G终端设备,阐述了目前实验室... 随着5G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5G基站和终端在实际外场环境下的吞吐量性能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如何在室内精确建模和复现外场信道环境,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介绍了4G和5G的信道建模方法,并针对5G终端设备,阐述了目前实验室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空口(overthe-air,OTA)测试解决方案的优势,然后给出了具体的OTA信道建模原理描述以及吞吐量仿真结果,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吞吐量 信道建模 空口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的MIMO OTA测试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雷 魏贵明 +2 位作者 姜国凯 冯家煦 吴翔 《电信科学》 2021年第2期32-38,共7页
汽车智能网联是当前交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汽车与周围车辆、行人、交通设施、蜂窝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提升交通网决策管理智能化水平,改善道路安全与效率。如何定量精确地评估整车通信性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尚缺... 汽车智能网联是当前交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汽车与周围车辆、行人、交通设施、蜂窝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提升交通网决策管理智能化水平,改善道路安全与效率。如何定量精确地评估整车通信性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尚缺少成熟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面向整车产品。主要研究了基于多探头吸波暗室(multi-probe anechoic chamber,MPAC)的汽车空口测量系统的搭建方法,并针对整车空口测试提出了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可以在信道模拟器数字通路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变换,成倍拓展测试区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案所构造的测试区域,其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口测试 多探头吸波暗室 空间相关性 时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