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初探 被引量:55
1
作者 陶永 蒋昕昊 +2 位作者 刘默 刘继红 赵罡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3,共10页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实质均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二者融合发展可为传统产业重点领域的新兴裂变和升级演进,芯片、基础软件、算法与机理模型等基础能力拓展提供关键的驱动力。本文分析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宏观需求,梳理...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实质均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二者融合发展可为传统产业重点领域的新兴裂变和升级演进,芯片、基础软件、算法与机理模型等基础能力拓展提供关键的驱动力。本文分析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宏观需求,梳理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阐述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凝练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在产业发展策略方面,建议大力发展新兴领域、布局关键支撑环节、逐步追赶传统部分;在重点发展方向方面,建议突破核心必争领域,抢抓新兴机遇领域,追平替代可控领域。构筑各类主体充分参与协同的产业生态,强化人才造血功能,加快技术突破向商业成功转变,支撑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并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产业链 智能装备 工业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理论依据与评价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叶振宇 徐鹏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5,共13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新质生产力进入实践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发展效果评价,根据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既有的理论构建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新质生产力进入实践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发展效果评价,根据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既有的理论构建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和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此反映新质生产力发展真实状况。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悬殊,这种差距既体现为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的梯度差距,又表现为少数省市发展水平突出,相当多数省份发展水平较低的特点。针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鼓励建立各类区域创新共同体,着力突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促进专利产业化和新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积极防范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过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指数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永花 权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3-1146,共4页
森林草原火灾近年来呈现来势猛、扑救难、伤亡重等特点,亟须提高森林消防装备的供给水平,提高灭火效率,降低灾害损失。发展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是增强森林草原安全防范与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固碳、减... 森林草原火灾近年来呈现来势猛、扑救难、伤亡重等特点,亟须提高森林消防装备的供给水平,提高灭火效率,降低灾害损失。发展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是增强森林草原安全防范与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固碳、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自主创新乏力、供需适配性较差、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形势下,需从创新、供需、人才等方面构建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政策体系,推进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标准体系 被引量:211
4
作者 陶飞 马昕 +25 位作者 胡天亮 黄祖广 程江峰 戚庆林 张萌 刘蔚然 张贺 王尚刚 薛瑞娟 黎晓东 韦莎 刘默 刘棣斐 周剑 张健 李勤 欧阳劲松 胡雯 葛军 闫丽娟 贺东东 陈录城 徐慧 刘魁 易旺民 陈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5-2418,共14页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使能技术,当前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如何在各领域落地应用更是关注的重点。但在数字孪生理论研究与落地应用过程中,发现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术语、系统架构、适...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使能技术,当前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如何在各领域落地应用更是关注的重点。但在数字孪生理论研究与落地应用过程中,发现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术语、系统架构、适用准则等标准的参考,导致不同用户对数字孪生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异;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模型、数据、连接与集成、服务等标准的参考,导致模型间、数据间、模型与数据间集成难、一致性差等问题,造成新的孤岛;缺乏相关适用准则、实施要求、工具和平台等标准的参考,造成用户或企业不知如何使用数字孪生。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数字孪生相关标准来参考和指导。因此,首先从数字孪生概念的理解与沟通、关键技术研究与实施、行业落地应用3个角度对数字孪生标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提出的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与国内本领域相关标准技术委员会及应用企业(包括机床、卫星、发动机、工程机械装备等行业)共同建立了一套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架构。该标准体系主要由数字孪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工具/平台标准、测评标准、安全标准、行业应用标准6部分构成,期望相关工作能为数字孪生标准研究与制定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为数字孪生落地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标准体系 数字孪生五维模型 基础共性 关键技术 工具/平台 行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安全应急产业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金永花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7,共9页
加快构建安全应急产业体系,促进安全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是推动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梳理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构建含义、内容及路径,通过研究美国、日本、欧洲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构建的举措及成... 加快构建安全应急产业体系,促进安全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是推动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梳理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构建含义、内容及路径,通过研究美国、日本、欧洲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构建的举措及成效,提出我国体系构建建议。针对我国要素供给结构问题突出、要素整合与配置机制不完善、供需间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提出提升安全应急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构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应急产业 体系构建 国际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