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剧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富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6,共9页
网络文学在国内受众广泛,同时它借助互联网传播和视频化传播的优势,在全球“圈粉”,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在文本传播的基础上,升级版权开发,网络文学IP改编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在海外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特别是电视剧、网络剧国际传播... 网络文学在国内受众广泛,同时它借助互联网传播和视频化传播的优势,在全球“圈粉”,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在文本传播的基础上,升级版权开发,网络文学IP改编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在海外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特别是电视剧、网络剧国际传播效果尤为突出。本文立足于国际传播,探讨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剧在海外发展的基本逻辑,从内容题材、覆盖区域、传播渠道、海外受众、传播效果等维度,系统分析网络文学改编剧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国际传播 网文出海 电视剧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作品出海到生态出海: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现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富丽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1,共7页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外输出作品上万部,海外受众近1.45亿人,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从2004年网络文学开始向海外出版机构售出版权、网络文学被翻译出版,到2012年后各大网络文学翻译平台爆发性增长,再到近五年网络文学海...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外输出作品上万部,海外受众近1.45亿人,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从2004年网络文学开始向海外出版机构售出版权、网络文学被翻译出版,到2012年后各大网络文学翻译平台爆发性增长,再到近五年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产业链渐次成熟,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经历了从翻译、阅读中国网文到模仿中国网文的变化,实现了网文IP全业态传播。可以说,中国网文出海已经从单纯的作品出海转变为生态出海。根据美国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传播过程具有五个要素:Who(传播主体)、Says what(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To whom(传播客体)以及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a当下,网文出海已经形成从主体、渠道到受众链等具有整体性的传播生态。梳理网文出海的基本要素,对“网文出海”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效果的现状进行整体呈现,可以为“网文出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翻译出版 传播主体 传播内容 传播生态 拉斯韦尔 传播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贴当下生活现场飞翔——评卓牧闲《朝阳警事》兼谈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
3
作者 朱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6期177-184,共8页
当下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纷繁背后的大情怀、小情感遍地开花,为网络作家提供了丰富饱满的情感体验。《朝阳警事》立足于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同频共振,以浓缩的方式丰富人物形象,可读性和可感性很强,是... 当下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纷繁背后的大情怀、小情感遍地开花,为网络作家提供了丰富饱满的情感体验。《朝阳警事》立足于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同频共振,以浓缩的方式丰富人物形象,可读性和可感性很强,是一部充满温情的作品,具有令人尊敬的写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牧闲 《朝阳警事》 现实题材 网络文学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科幻小说新形态的叙事实践——评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 被引量:1
4
作者 北乔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4,共5页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是网络文学与科幻小说的融合性叙事之作。超常的想象力紧贴现实大地,将中国情感伦理和文化特质化为叙述的结构性动力。细节真实的日常生活与未来末世图景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当下与未来的共性思考。作品在网...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是网络文学与科幻小说的融合性叙事之作。超常的想象力紧贴现实大地,将中国情感伦理和文化特质化为叙述的结构性动力。细节真实的日常生活与未来末世图景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当下与未来的共性思考。作品在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中做出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瑞说符 《我们生活在南京》 网络科幻小说 科幻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文出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中国网络文学以其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从实体书出版到爱好者自发翻译在线发布,从建立线上互动阅读平台到建立海外本土化发展生态,中国网络的文学全球影响力不断扩...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中国网络文学以其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从实体书出版到爱好者自发翻译在线发布,从建立线上互动阅读平台到建立海外本土化发展生态,中国网络的文学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扩大中国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规模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读”和“大写”——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晓东 唐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87,共5页
唐伟:吴老师,很高兴您接受我这次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关心您写作的读者,可能大多都读过您研究沈从文小说的精彩论文,但我想他们肯定也想了解您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看法。吴晓东:好的,我也愿意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唐伟... 唐伟:吴老师,很高兴您接受我这次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关心您写作的读者,可能大多都读过您研究沈从文小说的精彩论文,但我想他们肯定也想了解您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看法。吴晓东:好的,我也愿意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唐伟:我们先从您在北大开设《沈从文研究》的选修课说起。此前中文系有其他老师开过沈从文研究的选修课吗?吴晓东:也有过,商金林老师就曾开过沈从文研究的选修课。我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开的这门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研究 大写 细读 沈从文小说 选修课 吴晓东 老师 中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体验、英雄叙事与虚拟物体系——论男频小说的RPG化 被引量:3
7
作者 贾想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8,共7页
一、男频小说的游戏化在网络文学研究当中,性别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性别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别的视角(sex),从解剖学意义上区分男性和女性;二是社会性别(gender)的视角,从社会文化建构的意义上理解两性的差异。①在性别研究... 一、男频小说的游戏化在网络文学研究当中,性别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性别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别的视角(sex),从解剖学意义上区分男性和女性;二是社会性别(gender)的视角,从社会文化建构的意义上理解两性的差异。①在性别研究的视角下,男频小说和女频小说(有学者分为“男性向小说”和“女性向小说”)不能混为一谈,是两种独立的文体,两种差异性远大于同质性的文化样本。在对男频小说和女频小说做作品论时,研究者采用的理论资源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进行阐释时,不应在普遍共性上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到某个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史 性别研究 审美嬗变 虚拟物体 游戏化 英雄叙事 社会性别 男性和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是国家一个单位”——沈从文公民政治哲学刍议
8
作者 唐伟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9,101,共6页
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意味的政治成员资格,公民身份对沈从文而言其实别有深意:一方面,公民身份可以让作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在最低社会成员资格层面上取得与都市"知识分子"等量齐观的身份平等;另一方面,公民身份也是... 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意味的政治成员资格,公民身份对沈从文而言其实别有深意:一方面,公民身份可以让作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在最低社会成员资格层面上取得与都市"知识分子"等量齐观的身份平等;另一方面,公民身份也是委己重任,即在赋予个人与现代国家一种内在自然的逻铒关联的同时,也在权力/义务的公民内涵展开维度上,让沈从文"个人是国家一个单位"的政治自觉更具锋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政治哲学 国家 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